一种电梯配件用去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63082发布日期:2024-03-12 20:44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配件用去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打磨加工,具体的说是一种电梯配件用去漆设备。


背景技术:

1、现有的电梯配件需要经过多道喷漆工艺,首先最开始的时候需要在配件上进行喷涂底漆,然后需要对底漆进行打磨,进而保证电梯配件外表面足够光滑平整,使电梯结构能够稳定连接,电梯立柱形状通常为扁平状,因为形状不规则,打磨面积大,通常采用人工打磨的方式进行打磨,但是人工打磨效率偏低,并且打磨的成品效果比与打磨者的技术经验相关,所以品质可能会有所不同,进而影响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配件用去漆设备,解决了扁平状的电梯立柱采用人工打磨的方式进行打磨效率偏低,打磨效果较差的问题。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梯配件用去漆设备,包括放置箱,所述放置箱外表面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动力箱,所述放置箱内壁下部的左侧开设有贯穿侧口,所述放置箱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内壁的中部设置有电梯立柱,所述固定装置内壁的下部设置有废料板,所述废料板外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拉力把手,所述动力箱的内壁设置有打磨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平行滑轨,所述放置箱内壁的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平行滑槽,所述平行滑轨的外表面通过平行滑槽与放置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放置箱内壁中部的左侧设置有斜向卡块,所述放置箱内壁中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基块,所述基块外表面远离放置箱内壁的一侧滑动连接有伸缩套壳,所述基块内壁的中部螺纹连接有控制转杆,所述控制转杆的左端与伸缩套壳内壁的中部转动连接,在使用该装置对电梯立柱进行打磨工作前,先将需要打磨的电梯立柱放在放置箱的内部,电梯立柱弯折的一端斜向下插入斜向卡块的内部,电梯立柱的另一端与平行滑轨保持平行状态,随后顺时针转动控制转杆,此时控制转杆向左端螺旋转动,进而将伸缩套壳向基块外表面的左侧推动,直到伸缩套壳的外表面与电梯立柱的右端相互抵压,此时电梯立柱被固定在放置箱的内部,完成准备工作。

3、优选的,所述打磨装置包括集束套壳,所述集束套壳的内壁对称设置有动力转杆,所述动力转杆靠近电梯立柱的一侧套接有磨砂转筒,所述动力转杆外表面远离磨砂转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扇叶,所述动力转杆远离电梯立柱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合并转套,所述合并转套外表面远离集束套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跟随转动机,所述集束套壳侧面远离斜向卡块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推杆,在工作前,上下两侧的磨砂转筒均位于放置箱内壁的最右侧,在打磨电梯立柱时,启动两侧的跟随转动机,随转动机控制合并转套转动,进而通过合并转套内壁的摩擦作用控制两侧的动力转杆高速转动,此时动力转杆的外表面与集束套壳的内壁和平行滑槽均发生相对转动,在装置的外部,向左缓慢推动控制推杆,控制推杆的左端逐渐插入动力箱的内部,集束套壳被缓慢向左侧推动,动力转杆也沿着平行滑槽向左侧滑动,随后两侧的磨砂转筒分别与位于中部的电梯立柱的上下两侧相接触,由于此时磨砂转筒在动力转杆的作用下高速旋转,磨砂转筒的外表面与电梯立柱的外表面相接触,电梯立柱的外表面会被磨砂转筒打磨,当集束套壳从平行滑轨的弯角处通过时,动力转杆在平行滑槽的引导作用下均沿着集束套壳的内壁向下滑动,由于平行滑槽与平行滑轨始终处于平行状态,所以两侧的动力转杆运动状态始终相同,此时跟随转动机与合并转套也随着动力转杆下降,进而实现磨砂转筒对电梯立柱外表面两侧的单向打磨工作,同理,反向拉动控制推杆,对电梯立柱外表面两侧进行反复打磨,该装置使用系统性的打磨方法代替传统的人工打磨工作,在打磨电梯立柱时,可以根据事先调整设置好的平行滑槽与平行滑轨,控制磨砂转筒的运动轨迹,进而对电梯立柱外表面的上下两侧进行定向打磨,避免了人工打磨时的校对工作,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4、优选的,所述集束套壳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动力转杆的数量为两根,所述集束套壳外表面靠近电梯立柱的一侧与放置箱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动力转杆外表面的中部与集束套壳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动力转杆的外表面通过平行滑槽与放置箱内壁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动力转杆远离跟随转动机的一端通过平行滑槽延伸至放置箱的内部,所述磨砂转筒的外表面与电梯立柱的外表面滑动连接,在打磨的过程中,转动扇叶也在动力转杆的转动作用下对电梯立柱的外表面进行吹风,进而将电梯立柱打磨下的残渣吹落,最终残渣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到废料板的内部。

5、优选的,所述控制推杆远离集束套壳的一端延伸至动力箱的外部,所述控制推杆的外表面通过贯穿口与动力箱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动力箱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动力箱外表面靠近电梯立柱的一侧与放置箱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该装置能够同时对电梯立柱外表面的上下两侧打磨,并且磨砂转筒可以定向改变方向,操作简单,只需要从装置的外部反复拉动控制推杆即可控制磨砂转筒的打磨工作,进而消除了打磨的成品效果比与打磨者的技术经验相关的问题,有效降低了打磨工作的门槛。

6、优选的,所述平行滑槽的数量为四条,所述平行滑轨的数量为四条,所述平行滑轨外表面靠近放置箱内壁的一侧通过平行滑槽与放置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废料板外表面的下部通过贯穿侧口与放置箱内壁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拉力把手的顶端通过贯穿侧口延伸至放置箱的外部,将电梯立柱外表面的残渣打磨下来后,可以通过两侧转动扇叶定向的吹风,将残渣从电梯立柱的外表面吹落,并且电梯立柱在打磨的过程中位于放置箱的内部,吹散的残渣并不会扩散到外部用的环境中带来污染,残渣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到正下方的废料板中,通过拉力把手抽出废料板,可以轻松完成残屑的清理工作。

7、优选的,所述斜向卡块包括固定斜壳,所述固定斜壳的内壁开设有贯穿滑槽,所述固定斜壳内壁的上部通过贯穿滑槽滑动连接有抵板,所述抵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带,所述弹簧带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底盖,所述活动底盖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大盖板,因为电梯立柱弯折的一端会插接在固定斜壳的内部,所以这部分的电梯立柱无法被打磨,需要进行切除,为了减少切除的部分,应尽可能在保持电梯立柱固定的情况下,减少电梯立柱插进的部分,所以可以通过挤压大盖板的方式,通过弹簧带将电梯立柱的弯折端从固定斜壳的内部推出一部分,进行调整后的电梯立柱弯折的一端打磨面积增大。

8、优选的,所述固定斜壳的下表面与放置箱内壁中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贯穿滑槽延伸至放置箱的外部,所述弹簧带的外表面通过贯穿滑槽与固定斜壳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电梯立柱的顶端通过贯穿滑槽延伸至固定斜壳的内部,所述活动底盖外表面的上部通过贯穿滑槽与固定斜壳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底盖的底端延伸至放置箱的外部,在打磨的过程中,电梯立柱的外表面会与磨砂转筒的外表面发生相对摩擦,进而产生震动,为了保证电梯立柱的稳定性,弹簧带不仅起到连接挤压的作用,还能对电梯立柱的接触端起到有效的减震缓冲作用,保证电梯立柱在固定时的稳定性。

9、优选的,所述合并转套包括固定转筒,所述固定转筒内壁靠近动力转杆的一侧开设有环形挖槽,所述固定转筒的内壁通过环形挖槽固定连接有摩擦转环,所述固定转筒内壁的上下两侧通过环形挖槽对称设置有凹面摩擦轮,所述固定转筒内壁的轴心处通过环形挖槽转动连接有中心转轮,在跟随转动机输出轴自转的时候,固定转筒也进行自转,此时摩擦转环在自转的过程中通过摩擦力使上下两侧的凹面摩擦轮自转,进而使动力转杆高速转动,在这个过程中,中心转轮的外表面与两侧凹面摩擦轮的侧面发生相对打滑,但是中心转轮卡在凹面摩擦轮的凹面处,所以凹面摩擦轮在转动的过程中相对稳定。

10、优选的,所述合并转套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合并转套内壁的轴心处与跟随转动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摩擦转环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摩擦转环的内壁与动力转杆远离电梯立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凹面摩擦轮的侧面与摩擦转环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摩擦转环的外表面通过环形挖槽与固定转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转轮的外表面与凹面摩擦轮的侧面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转筒外表面靠近放置箱的一侧与集束套壳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跟随转动机外表面远离集束套壳的一侧与动力箱的内壁滑动连接,在磨砂转筒打磨电梯立柱外表面时,如果电梯立柱外表面与磨砂转筒外表面之间的摩擦力较大,此时凹面摩擦轮的凹面处会与摩擦转环的外表面发生相对打滑,进而使磨砂转筒的转速降低,使磨砂转筒的打磨更加平缓。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该装置使用系统性的打磨方法代替传统的人工打磨工作,在打磨电梯立柱时,可以根据事先调整设置好的平行滑槽与平行滑轨,控制磨砂转筒的运动轨迹,进而对电梯立柱外表面的上下两侧进行定向打磨,避免了人工打磨时的校对工作,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13、2.该装置能够同时对电梯立柱外表面的上下两侧打磨,并且磨砂转筒可以定向改变方向,操作简单,只需要从装置的外部反复拉动控制推杆即可控制磨砂转筒的打磨工作,进而消除了打磨的成品效果比与打磨者的技术经验相关的问题,有效降低了打磨工作的门槛。

14、3.将电梯立柱外表面的残渣打磨下来后,可以通过两侧转动扇叶定向的吹风,将残渣从电梯立柱的外表面吹落,并且电梯立柱在打磨的过程中位于放置箱的内部,吹散的残渣并不会扩散到外部用的环境中带来污染,残渣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到正下方的废料板中,通过拉力把手抽出废料板,可以轻松完成残屑的清理工作。

15、4.在打磨的过程中,电梯立柱的外表面会与磨砂转筒的外表面发生相对摩擦,进而产生震动,为了保证电梯立柱的稳定性,弹簧带不仅起到连接挤压的作用,还能对电梯立柱的接触端起到有效的减震缓冲作用,保证电梯立柱在固定时的稳定性。

16、5.该装置通过固定转筒的集束作用,可以利用一个跟随转动机,起到同时控制两根动力转杆转动的作用,进而大幅缩减了打磨装置的重量,使打磨装置更容易被推动,如果电梯立柱外表面与磨砂转筒外表面之间的摩擦力较大,此时凹面摩擦轮的凹面处会与摩擦转环的外表面发生相对打滑,进而使磨砂转筒的转速降低,使磨砂转筒的打磨更加平缓,防止出现磨砂转筒与电梯立柱过度打磨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