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筒式阀的受料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7324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筒式阀的受料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炉受料装置,特别是一种带有筒式阀的高炉炉顶料罐的受料斗。
目前,高炉炉顶的受料斗常用情况是在受料斗下部联接一个颚式放料阀,接受高炉上料系统供绐的炉料,进而装入料罐内,此种结构,由于受到颚式放料阀自身机构的限制,阀板与阀体之间有一定间隙,炉料中有粉状料,故上料时产生喷粉料现象,恶化工作场所,污染环境。即使给颚式放料阀加箱式保护,防止喷粉,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改善,但造成检修、维护不便,而且仍解决不了降低炉顶设备高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机构简单、降低炉顶高度并能避免喷粉的新型带筒式阀的受料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如下方式而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将现有的受料斗下部的颚式放料阀去掉,而在受料斗内部中间设置一个新型的筒式阀,筒式阀与受料斗联接为一个钢性体。筒式阀由液压缸、阀筒、衬板、导套及连杆组成,液压缸固定在外有衬板的导套上,受料斗下部出料口固定的阀座与阀筒相配合,阀筒沿导套内壁作上下运动是液压缸通过连接连杆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简化了设备结构,降低了费用,由于筒式阀置于受料斗内,避免了喷粉现象,对周围环境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可以降低炉顶高度。特别是对于中小型高炉改造为无料钟炉顶超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一种带筒式阀的受料斗,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是将原受料斗的颚式放料阀去掉,而在受料斗1的内部中间设置一个筒式阀,筒式阀由钢性联接件8与受料斗1联接为一个钢性体。筒式阀由液压缸2、阀筒3、衬板5、导套7及连杆6组成,阀筒3与受料斗1下部出料口的阀座4相配合。液压缸2固定在外有衬板5的导套7上,阀筒3沿导套7内壁作上下运动是液压缸2通过连接连杆6来实现的。带筒式阀的受料斗是高炉炉顶的一部分,其作用是接收高炉上料系统供给的炉料,进而装入高炉料罐内,当料罐内不需要炉料时,阀筒3在液压缸2的驱动下向下运动,阀筒3与阀座4配合,关闭受料斗1出料口,此时受料斗1储料;当需要给料罐上料时,液压缸2通过连杆6带动阀筒3沿导套7内壁向上运动打开受料斗1的出料口,此时受料斗1内的炉料装入料罐内。
权利要求1.一种带筒式阀的受料斗,包括受料斗[1],其特征在于在受料斗[1]的内部中间设置一个筒式阀,筒式阀与受料斗[1]联接为一个钢性体,筒式阀由液压缸[2]、阀筒[3]、衬板[5]、导套[7]及连杆[6]组成,受料斗11]下部出料口固定有阀座[4]与阀筒相配合,液压缸[2]固定在外有衬板[5]的导套[7]上,阀筒[3]沿导套[7]内壁作上下运动是液压缸[2]通过连接连杆[6]来实现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筒式阀的高炉炉顶料罐的受料斗,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是将原受料斗的颚式放料阀去掉,而在受料斗内部中间设置一个新型的筒式阀,筒式阀与受料斗联接为一个钢性体。由于筒式阀置于受料斗内,避免了喷粉现象,对周围环境起了一定的改善作用,可以降低炉顶高度。特别是对于中小型高炉改造可降低炉顶设备高度,可使原上料系统不变或稍作改动,从而降低高炉改造的总体投资,这对钟式炉顶向无料钟炉顶改造起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文档编号C21B7/18GK2332729SQ9821591
公开日1999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23日
发明者姚志绵, 刘新业, 冯双红 申请人:冶金工业部包头钢铁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