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火炉内控制方法_2

文档序号:9271147阅读:来源:国知局
速度为带钢在第一炉段内的实时速度。
[0026]S103、第一读取步骤:延时第一时长后,读取第一带钢运行速度;
[0027]S104、判断第一读取步骤所读取的第一带钢运行速度的值与第一预设速度值之间的速度差值是否小于第一阈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0028]S105、在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控制将第一带钢运行速度降低第一幅度值,并返回第一读取步骤。
[0029]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预设速度值根据退火炉的实际类型和带钢板形状确定,目前,第一预设速度值一般设定为240m/min,根据带钢板形的不同,第一预设速度值可以在240m/min基础上有所上下浮动。第一阈值设定为20?30m/min中的一个确定数值,第一幅度值设定为20%?40%中的一个确定数值,第一时长为秒级时长,比如,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使用第一阈值为25m/min,第一幅度值为30%,第一时长为20秒。则下面以第一阈值为25m/min,第一幅度值设定为30%,第一时长为20秒,第一预设速度值为240m/min为例,对流程一进行举例说明,但是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0030]比如,在O时刻读取到第一带钢运行速度为400m/min时确定出第一炉段内存在炉辊打滑,控制将第一带钢运行速度降低30%,降低之后的第一带钢运行速度为280m/min。在O时刻延迟20秒之后,由于多个炉辊与带钢间的累积打滑效应,比如读取到第一带钢运行速度为 350m/min,350m/min — 240m/min = 110m/min>25m/min,第一判断结果为否,则控制将第一带钢运行速度从350m/min降低30%,降低之后的第一带钢运行速度为245m/min。在00:00:20时刻延迟20秒之后,读取到第一带钢运行速度为245m/min,由于245m/min — 240m/min = 5m/min〈25m/min,则第一判断结果为是,则不再对第一带钢运行速度进行降速,从而通过上述循环消除了第一炉段内的张力波动。
[0031]在上述循环消除了第一炉段内的张力波动之后,实时读取或每间隔一时长后读取第一带钢运行速度,在再次确定出第一炉段内存在炉辊打滑时执行S102?S105。从而在每次第一炉段内出现炉辊打滑时都能够及时发现进行第一炉段内的带钢降速,直到带钢张力波动消除。一旦打滑问题得到缓解,炉内带钢可以再次提速,以取得更好的张力稳定性和机组速度间的平衡。
[0032]具体的,降低第二炉段内张力波动的流程二包括如下步骤:
[0033]S106、在确定出第二炉段内存在炉辊打滑时,控制将第二带钢运行速度降低第二幅度值,其中,第二带钢运行速度为带钢在第二炉段内的实时速度;
[0034]S107、第二读取步骤:延时第二时长后,读取第二带钢运行速度;
[0035]S108、判断第二读取步骤所读取的第二带钢运行速度的值与第二预设速度值之间的速度差值是否小于第二阈值,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0036]S109、在第二判断结果为否时,控制将第二带钢运行速度降低第二幅度值,并返回第二读取步骤。
[0037]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流程二中的的第二幅度值可以设置为与流程一中第一幅度值相同,比如沿用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幅度值为30%,将第二幅度值也设定为30%。第二阈值,第二时长的取值范围均参考前述流程一中对应的取值范围。
[0038]具体的,流程二与前述流程一相同或相似,可以参考前述对流程一的举例说明,为了说明书的简介,这里不再赘述。
[0039]在上述循环消除了第二炉段内的张力波动之后,实时读取或每间隔一时长后读取第二带钢运行速度,在再次确定出第二炉段内存在炉辊打滑时执行S106?S109。从而在每次第二炉段内出现炉辊打滑时都能够及时发现并进行第一炉段内的带钢降速,直到第一炉段内的带钢张力波动消除。一旦打滑问题得到缓解,炉内带钢可以再次提速,以取得更好的张力稳定性和机组速度间的平衡。
[0040]进一步的,除了上述在分段进行速度控制外,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控制不同炉段间的实际速度差的流程三,以避免第一炉段与第二炉段间出现较大打滑速差。具体的,流程三包括如下步骤:
[0041]在第一判断结果为是,且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判断S103所读取的第一带钢运行速度的值与S107所读取的第二带钢运行速度的值之间的速度差值是否大于第三阈值,获得第三判断结果;在第三判断结果为是时控制将第一带钢运行速度与第二带钢运行速度中当前速度值较大的降低第三幅度值。第三读取步骤:延时第三时长后,读取第一带钢运行速度和第二带钢运行速度;判断第三读取步骤所读取的第一带钢运行速度的值与第三读取步骤所读取的第二带钢运行速度的值之间的速度差值是否小于第四阈值,获得第四判断结果;在第四判断结果为否时控制将第一带钢运行速度与第二带钢运行速度中当前速度值较大的降低第三幅度值,并返回第三读取步骤。
[004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三阈值设定为75_85m/min中的一个确定数值,第四阈值设定为45-60m/min中的一个确定数值。比如,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三阈值设定为80m/min,第四阈值设定为50m/min,第三幅度值设定为10%。下面,以第三阈值为80m/min,第四阈值为50m/min,第三幅度值为10%,对流程三进行举例说明,但是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0043]比如,读取到第一带钢运行速度为250m/min,第二带钢运行速度为160m/min,且此时的第一带钢运行速度的值250m/min与第一预设速度值之间的速度差值小于25m/min,第二带钢运行速度的值170m/min与第二预设速度值之间的速度差值也小于25m/min,则计算出的250m/min — 170m/min = 100m/min>80m/min,说明第一炉段与第二炉段之间的速度匹配存在较大张力差,则将第一带钢运行速度的值250m/min降低10%,降低之后的第一带钢运行速度为225m/min。延时50秒之后,假如读取的第一带钢运行速度为240m/min,读取的第二带钢运行速度为 170m/min,227m/min — 170m/min = 57m/min>50m/min,则将第一带钢运行速度从240m/min降低10%,降低之后的第一带钢运行速度的值为216m/min,再延时50秒之后,假如读取的第一带钢运行速度为220m/min,读取的第二带钢运行速度为175m/min,则220m/min — 175m/min = 45m/min〈50m/min,则不再降低第一带钢运行速度。通过上述流程三能够确保整个退火炉内张力均衡,抑制张力波动的传导效应。
[0044]具体的,SlOl具体包括:第四读取步骤:读取第一带钢运行速度,读取第二带钢运行速度;在第四读取步骤所读取的第一带钢运行速度的值大于第四阈值时,确定第一炉段内存在炉辊打滑;在第四读取步骤所读取的第二带钢运行速度的值大于第四阈值时,确定第二炉段内存在炉辊打滑。
[0045]具体的,第四阈值可以为35m/min?45m/min范围中一个确定数值,较佳的,设定第四阈值为40m/min作为判断是否打滑的界限。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则读取到第一带钢运行速度的值大于40m/min时,则确定为第一炉段存在炉辊打滑;读取到第二带钢运行速度的值大于40m/min时,则确定为第一炉段存在炉棍打滑。
[0046]具体的,第一预设值记为Vps4,第二预设值记为Vps4,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描述,但是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0047]依次执行步骤I?步骤6: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