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能型臭氧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2473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节能型臭氧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臭氧发生器,特别是高效节能型臭氧发生器。
背景技术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在水处理、杀菌消毒及环保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现有的臭氧发生器存在下述缺陷(1)现有臭氧制备通常采用无声放电法,高压放电,电子轰击氧分子产生臭氧,其理论比电耗为0.95KW·h/kg O3,而实际比电耗远大于理论值,单位电耗的臭氧产生率的实际值仅为理论值的10%左右,大量的能耗转化为热量使电极发热、温度升高,而导致臭氧发生浓度明显下降,因而常常采用冷却设备提供低温水冷却电极。
(2)臭氧产率与电压平方成正比,电压高则臭氧产率高,但由于现有臭氧发生装置的介电体性能及形状和结构限制了介电强度,耐受电压只能在15-20KV以下,否则高压击穿并且会损坏电极表面,因而臭氧产率提高受到制约。
综上所述,现有的臭氧发生装置存在电耗大,产率低、成本高的缺陷,限制了它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臭氧发生装置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效率高、节约电能的臭氧发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高效节能型臭氧发生器,主要由电极、介电体和放电间隙组成,放电间隙是由若干个交递串接的导体与瓷环构成,介电体是瓷柱或硅橡胶柱,放电间隙与介电体联接置于空心瓷管内,瓷管两端分别由密封垫圈和盖板封闭,电极A、B分别由紧固螺母安装于瓷管两端盖板上,电极A、B均为一端有中心孔的导电螺柱,中心孔端朝向瓷管外安装,中心孔底有若干幅向通孔,幅向通孔在封闭瓷管内腔中;电极A位于瓷管内一端与放电间隙一端联接,电极A位于瓷管外一端与10KV以上高压电源电联接,并经联接管与压缩空气源联接连通,电极B位于瓷管内一端与介电体联接,电极B位于瓷管外一端电接地,并与臭氧输出管联接连通。放电间隙或为一根金属管,两端分别与导电极A及介电体联接;或者,放电间隙为一组呈灯笼骨架式分布的弧形金属丝,两端各自分别与导电极A及介电体联接;电极A、B分别经瓷管与压缩空气源联接管及臭氧输出管联接。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效节能型臭氧发生器结构示意正剖视图;图2是电极螺柱结构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金属管放电间隙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金属丝放电间隙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结合具体实施例参见附图进一步说明如下实施例1,一种高效节能型臭氧发生器,主要由电极、介电体和放电间隙组成,参见附图1。放电间隙是由若干个交递串接的导体7与瓷环8构成,它一端经导电柱10与介电体11联接,介电体11为瓷柱或硅橡胶柱,放电间隙及介电体11置于空心瓷管9内,瓷管9两端分别由密封垫圈5和盖板4封闭,瓷管9内腔即为臭氧发生腔。电极A6、B12分别由紧固螺母14安装于瓷管两端盖板4上。电极A6、B12均为一端有中心孔15的导电螺柱,参见附图2。中心孔15端朝向瓷管9外安装,中心孔15底有若干幅向通孔16,幅向通孔16在封闭瓷管9内腔中;电极A6位于瓷管9内一端与放电间隙一端的导体7联接,电极A6位于瓷管9外一端经导线1与10KV以上高压电源电联接,并经联接管2与压缩空气源联接连通,电极B12位于瓷管9内一端与介电体11联接,电极B12位于瓷管9外一端经导线17电接地,并与臭氧输出管13联接连通,电极A6、B12分别经瓷管3与压缩空气源联接管2及臭氧输出管13联接连通。
实施例2,一种高效节能型臭氧发生器,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仅只是它的放电间隙是一根金属管18,两端分别与导电极A6及介电体11联接,参见附图3。
实施例3,一种高效节能型臭氧发生器,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只是其放电间隙为一组呈灯笼骨架式分布的弧形金属丝19,两端分别与导电极A6及介电体11联接,参见附图4。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与现有技术臭氧发生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介电体结构形成了一个绝缘性能良好、电阻值高的电路器件,能耐受极高压不致击穿,且不发热,不需用冷却装置,可适用于10KV-100KV以上的特高压电源,有效地提高臭氧产率和节约电能。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节能型臭氧发生器,主要由电极、介电体和放电间隙组成,其特征在于其放电间隙是由若干个交递串接的导体与瓷环构成,介电体是瓷柱或硅橡胶柱,放电间隙与介电体联接置于空心瓷管内,瓷管两端分别由密封垫圈和盖板封闭,电极A、B分别由紧固螺母安装于瓷管两端盖板上,电极A、B均为一端有中心孔的导电螺柱,中心孔端朝向瓷管外安装,中心孔底有若干幅向通孔,幅向通孔在封闭瓷管内腔中;电极A位于瓷管内一端与放电间隙一端联接,电极A位于瓷管外一端与10KV以上高压电源电联接,并经联接管与压缩空气源联接连通,电极B位于瓷管内一端与介电体联接,电极B位于瓷管外一端电接地,并与臭氧输出管联接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型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其放电间隙为一根金属管,两端分别与导电极A及介电体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型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其放电间隙为一组呈灯笼骨架式分布的弧形金属丝,两端各自分别与导电极A及介电体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型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电极A、B分别经瓷管对应与压缩空气源联接管及臭氧输出管联接。
专利摘要一种高效节能型臭氧发生器,主要由电极、介电体和放电间隙组成,放电间隙是由若干个交递串接的导体与瓷环构成,或为金属管,或为一组弧形金属丝,它一端经导电柱与介电体联接,介电体为瓷柱或硅橡胶柱,放电间隙及介电体置于空心瓷管内,瓷管两端分别由密封垫圈和盖板封闭,电极A、B分别由紧固螺母安装于瓷管两端盖板上,电极A、B均为一端有中心孔的导电螺柱,中心孔端朝向瓷管外安装,中心孔底有若干幅向通孔,幅向通孔在封闭瓷管内腔中;电极A瓷管内一端与放电间隙一端联接,电极A瓷管外一端与10KV以上高压电源电联接,并经联接管与压缩空气源联接连通,电极B瓷管内一端与介电体联接,电极B瓷管外一端电接地,并与臭氧输出管联接连通。本实用新型优点是不发热,耐电压高,可达100KV以上,有效地提高臭氧产率和节约电能。
文档编号C01B13/11GK2748439SQ20042006929
公开日2005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29日
发明者袁良雄 申请人:袁良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