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瓶式微型制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2478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瓶式微型制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瓶式微型制氧器。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采用化学反应制取氧气的便携瓶式微型制氧器。
背景技术
近年申报专利的便携式化学制氧器,其技术特征基本上都是由化学制氧仓和过滤加湿仓两个单元组成。两个单元为内外套合式或并列式,其间经导管、L形管等相通。
例如,专利号为98200386(其产品已上市)的技术,其基本结构为内外桶、卡压式盖、同体并列双仓间由L形管相通。该专利结构仍然较复杂,成本较高。加工制造、携带和使用都不太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携带和使用方便的微型便携瓶式制氧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携瓶式微型制氧器,包括制氧室和储气室及氧气出口,制氧器为瓶式结构,由瓶体和瓶盖组成,瓶体内腔为制氧室和储气室,制氧室和储气室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还可设有吸水泡沫海绵体,储气室通过吸水泡沫海绵体与氧气出口相通。
上述氧气出口瓶盖上。吸水泡沫海绵体设在瓶盖或瓶体上。
上述瓶体和瓶盖之间设有密封垫。
上述制氧器瓶体最好为透明有机材料或玻璃制造的瓶体。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1.采用瓶式结构。瓶式结构可以减少所使用的原材料并且增加产品的强度;瓶式结构可以简化结构并获得更可靠的密封效果;瓶式结构可以更方便加工生产;瓶式结构可以减少成本;瓶式结构可以更方便携带和使用。
2.采用吸水泡沫海绵体结构对本制氧器制取的氧气进行过滤加湿。本结构可以减小产品的体积、简化结构、减少成本,并可以避免意外晃动制氧器时瓶体内的液体进入排氧孔。
3.采用透明材料制造瓶体,可以方便观察氧气的产生情况。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使用者只须将吸水泡沫海绵体用水浸湿,在瓶体中加入水和制氧剂,旋上瓶盖即可更方便地使用。而且,由于该方案可以将制氧器体积减到最小,旅行时可以方便地插在背包或手提袋中以备不时之需,因此存放和外出携带都极为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便携瓶式微型制氧器较之已申报专利及已知同类上市产品,在保留高效制氧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在结构上进行了更大的简洁实用的改进,不仅可以采用化学方法制氧,又以其体积更小、整体性更强、密封更方便有效、结构更简单、零部件更少、成本更低、产品的经济性和实用性更强,因而更利于产品的加工生产,使携带及制氧操作更方便,更便于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同时,由于成本更低,因而更容易进入千家万户。可广泛用于家庭氧疗保健、高原氧疗保健、旅游和需氧急救。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制氧器为瓶式结构,由瓶体5和瓶盖4组成,瓶体5最好采用透明有机材料或玻璃制造,瓶体内腔6即为制氧室又为储气室,瓶体5和瓶盖4螺纹联接,瓶体5和瓶盖4之间设有密封垫2,制氧器的密封由旋转瓶盖4挤压密封垫2实现。瓶盖4上设有氧气出口1(排氧孔),瓶盖内侧设有过滤口7,过滤口7上设有吸水泡沫海绵体3,储气室6通过吸水泡沫海绵体3和过滤口7与氧气出口1相通。氧气出口1设有防尘盖8。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揭开氧气出口上的防尘盖并套上输氧管,旋开瓶盖,将吸水泡沫海绵体用水浸湿,将水和制氧原料装入瓶体内,并旋紧瓶盖即可。
权利要求1.便携瓶式微型制氧器,包括制氧室和储气室及氧气出口,其特征在于制氧器为瓶式结构,由瓶体和瓶盖组成,瓶体内腔为制氧室和储气室,制氧室和储气室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氧器,其特征在于设有吸水泡沫海绵体,储气室通过吸水泡沫海绵体与氧气出口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氧器,其特征在于氧气出口设在瓶盖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氧器,其特征在于吸水泡沫海绵体设在瓶盖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氧器,其特征在于瓶体和瓶盖之间设有密封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氧器,其特征在于制氧器瓶体为透明有机材料或玻璃制造的瓶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瓶式微型制氧器,包括制氧室和储气室及氧气出口,制氧器为瓶式结构,由瓶体和瓶盖组成,瓶体内腔为制氧室和储气室,制氧室和储气室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体积更小、整体性更强、密封更方便有效、结构更简单、零部件更少、成本更低、产品的经济性和实用性更强,因而更利于产品的加工生产和销售、携带更方便、使用更简便可靠,更容易进入千家万户。可广泛用于家庭氧疗保健、高原氧疗保健、旅游和需氧急救。
文档编号C01B13/02GK2723422SQ20042007652
公开日2005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9日
发明者邓元修 申请人:邓元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