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融碱多通道分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3986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熔融碱多通道分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离子膜烧碱生产的装置,尤其是一种熔融碱的分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离子膜烧碱生产装置越来越多,产量也越来越大,局部产能过剩,而离子膜法生产的低浓度烧碱经常受到销售半径的影响,并且运输成本也越来越高,因此固碱片碱、粒碱的大规模生产显得越来越重要。分配器是离子膜烧碱生产中的重要装置。现有的分配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挡板式分配器,另一种是双通道分配器。前者只适用于固体烧碱即片碱、粒碱的分配,后者适用于熔融碱分配,但是双通道分配器的构造不适合熔融碱多方位的分配,分配作用单一,在正常生产中只起到导向作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熔融碱多通道分配装置,以实现熔融碱多方位、按比例的分配。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熔融碱多通道分配装置,它有支架,转动轴的下部安装在支架上,支架的上部安装有罐体,罐体内有分配筒安装在穿过罐体的转动轴的上端,分配筒侧面有溢流槽,罐体上部有进料口,进料口的下端位于分配筒内,罐体下部由隔板分隔出多个接液槽,各接液槽下部分别安装有出料口,罐体外面有加热盘管,转动轴的中部外面有轴承,轴承外面有填料,填料外面有筒体。在所述的罐体的侧面有蒸汽吹扫管,蒸汽吹扫管的出口位于出料口的上方。采用上述结构的分配装置,可对熔融碱流向进行多方位、按比例的分配。使用稳定、可靠,可实现离子膜烧碱浓缩装置不停车,减少因重复开停车对核心设备造成的损伤, 保证了离子膜固体烧碱的长周期稳定生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之熔融碱多通道分配装置,它有支架1,转动轴2的下部安装在支架上,支架的上部安装有罐体12,罐体内有分配筒9安装在穿过罐体的转动轴2的上端,分配筒侧面有溢流槽10,罐体上部有进料口 14,进料口的下端位于分配筒内,罐体下部由隔板19分隔出多个接液槽7,各接液槽下部分别安装有出料口 17,罐体外面有加热盘管6,转动轴的中部外面有轴承15,轴承外面有填料16,填料外面有筒体5。在所述的罐体12的侧面有蒸汽吹扫管21,蒸汽吹扫管的出口位于出料口 17的上
3方。这样可以保证在停车状态下,料液能够完全排出。使用时,熔融碱料液由进料口 14进入分配筒9,料液在分配筒9内部逐渐升高,当液位高度与溢流槽10在同一高度时,料液就会顺着溢流槽10,落入到接液槽7内。当接液槽7内的液体慢慢升高,料液液位超过出料口内端口的高度时,就会从出料口 17溢出。罐体外面的加热盘管,可防止料液在接液槽内凝固。在罐体顶部可有惰性气体进口 22,惰性气体的充入可防止设备受到腐蚀。通过隔板,可将罐体底部分隔出不同面积的接液槽。溢流槽10可随着转轴的转动而改变位置,这样可以将料液分配进不同面积的接液槽内。如果溢流槽10随着转轴不断均勻移动,就可按照接液槽面积的不同比例对料液进行分配。筒体的下方可有接液盘3。筒体的下端可有支撑圈4,以对出料口起到支撑作用。 罐体的侧面可有人孔板8。进料口上可有连接螺栓11。罐体顶端可有封头13以封闭罐体。 支架下端可有保护板18。罐体底部可有护板20,以防止熔融碱直接溢流到罐底时造成冲刷。
权利要求1.熔融碱多通道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有支架(1),转动轴O)的下部安装在支架上,支架的上部安装有罐体(12),罐体内有分配筒(9)安装在穿过罐体的转动轴O)的上端,分配筒侧面有溢流槽(10),罐体上部有进料口(14),进料口的下端位于分配筒内,罐体下部由隔板(19)分隔出多个接液槽(7),各接液槽下部分别安装有出料口(17),罐体外面有加热盘管(6),转动轴的中部外面有轴承(15),轴承外面有填料(16),填料外面有筒体 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碱多通道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罐体(12)的侧面有蒸汽吹扫管(21),蒸汽吹扫管的出口位于出料口(17)的上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熔融碱多通道分配装置,属于一种用于离子膜烧碱浓缩生产的装置,它有支架,转动轴的下部安装在支架上,支架的上部安装有罐体,罐体内有分配筒安装在穿过罐体的转动轴的上端,分配筒侧面有溢流槽,罐体上部有进料口,进料口的下端位于分配筒内,罐体下部由隔板分隔出多个接液槽,各接液槽下部分别安装有出料口,罐体外面有加热盘管,转动轴的中部外面有轴承,轴承外面有填料,填料外面有筒体。这种分配装置,可对熔融碱流向进行多方位、按比例的分配。使用稳定、可靠,可实现离子膜烧碱浓缩装置不停车,减少因重复开停车对核心设备造成的损伤,保证了离子膜固体烧碱的长周期稳定生产。
文档编号C01D1/42GK202148194SQ201120200039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7日
发明者孙惠庆, 孟鑫, 李德敏, 李顺民, 王学真 申请人: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