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径分体式磷酸法活性炭生产炭活化一体化转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5050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径分体式磷酸法活性炭生产炭活化一体化转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性炭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变径分体式磷酸法活性炭生产炭活化一体化转窑。
背景技术
第一代活性炭生产线的转窑内径大约I. 5米、长度约为22米至25米;随着制造控制能力的提升,发展到第二代转窑,其内径增加为I. 8米至2. O米、长度增加为30米至35米;随着技术的进步,发展到第三代转窑,已经产生了将活性炭生产的炭化及活化转窑进行分体组合式的技术。第三代的分体组合式技术(即“2+1”模式),是将两个炭化转窑和一个活化转窑进行组合,即两个炭化转窑产生的炭化经一条活化转窑进行活化。但这种技术存在“过段”环节,(“过段”即炭化转窑与活化转窑分开放置,炭化物料需通过人员及运送工具从炭化转 窑输送至活化转窑进行活化),带来能耗大及场地占用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过段”变径分体式磷酸法活性炭生产炭活化
一体化转窑。本实用新型变径分体式磷酸法活性炭生产炭活化一体化转窑,包括炭化和活化两段,前者直径大于后者,炭化段输出端设有变径延伸口,延伸口直径略小于活化段直径,并延伸入活化段内,炭化段和活化段倾斜设置,炭化段、活化段采用异步转动方式,炭化段的转动速度大于活化段的转动速度。所述的炭化段内径2. 5米,且内壁上均匀设有挡板,炭化段转动机构设在底座上,炭化段由电机-减速装置带动,转动速度为4-5转/分钟。所述的活化段内径2. O米,活化段转动机构设在底座上,由电机-减速装置带动,以2-3转/分钟的速度旋转。炭化段和活化段连接处设有过渡连接机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变径分体式技术,将磷酸法活性炭生产流程中(“2+1”)炭化和活化模式通过变径延伸口相衔接,并且炭化段和活化段以一定的倾斜角度设置,可以消除过段,减少了设备占用的场地,同时在炭化段内均匀设置挡板,可以延长炭化停留时间,确保炭化段内炭化均匀,降低了能耗,整条转窑采用异步转速变径分体式,适合于品质要求高的场合,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变径分体式磷酸法活性炭生产炭活化一体化转窑,包括炭化段I与活化段2,炭化段I直径大于活化段2直径,炭化段I输出端设有变径延伸口 3,延伸口 3直径略小于活化段2直径,并延伸入活化段内,炭化段I与活化段2倾斜设置,以便于物料的自动输送,炭化段I、活化段2采用异步转动方式,炭化段I的转动速度大于活化段2的转动速度。所述的炭化段I内径2. 5米,且内壁上均匀设有挡板4,挡板4主要用于控制炭化物料的下滑速度,炭化段I转动设在底座5上,由电机-减速装置6带动,以4-5转/分钟的速度旋转。所述的活化段内径2. O米,活化段转动设在底座5上,由电机减速装置6带动,以2-3转/分钟的速度旋转。 炭化段和活化段连接处设有过渡连接机构。
权利要求1.变径分体式磷酸法活性炭生产炭活化一体化转窑,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炭化和活化两段,前者直径大于后者,炭化段输出端设有变径延伸口,延伸口直径略小于活化段内径,并延伸入活化段内,炭化段与活化段倾斜设置,炭化段、活化段采用异步转动方式,炭化段的转动速度大于活化段的转动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变径分体式磷酸法活性炭生产炭活化一体化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炭化段内径2. 5米,且内壁上均匀设有挡板,炭化段转动机构设在底座上,炭化段由电机-减速装置带动,转动速度为4-5转/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变径分体式磷酸法活性炭生产炭活化一体化转窑,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活化段内径2. O米,活化段转动机构设在底座上,由电机-减速装置带动,以2-3转/分钟的速度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变径分体式磷酸法活性炭生产炭活化一体化转窑,其特征在于炭化段和活化段连接处设有过渡连接机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变径分体式磷酸法活性炭生产炭活化一体化转窑,包括炭化和活化两段,前者直径大于后者,炭化段输出端设有变径延伸口,延伸口直径略小于活化段内径,并延伸入活化段内,从而消除了过段环节,减少了设备占用的场地,降低了能耗。整条转窑采用异步转速变径分体式适合于品质要求高的场合,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文档编号C01B31/12GK202379742SQ20112057266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1日
发明者魏安国 申请人:福建省建瓯市芝星活性炭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