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微粉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8677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碳化硅微粉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碳化硅微粉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
背景技术
碳化硅微粉是制作太阳能硅片、半导体硅片、工程陶瓷、加热元件、高级耐火材料等产品的重要材料,随着新材料科学的大力发展,对碳化硅微粉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碳化硅生产需要依次经过投料反应、酸洗中转、洗酸、浆料中转、水力分级、浆料沉淀、离心分离等生产步骤,然而在完成单个步骤之后需要由人工观察后才手动控制打开各个电磁阀,将浆料打入下个生产设备中。这样不仅需要大量的工人来经常观察浆料在各个 设备中的状态,还需要人工控制输料管上大量的阀门,不仅消耗人力,还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节省人工,提高了生产效率的碳化硅微粉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碳化硅微粉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该流水线上从前到后依次设有打浆釜、反应釜、酸洗中转池、洗酸装置、浆料中转池、水力分级机、浆料沉淀池和离心机,所述打浆釜、反应釜、酸洗中转池、洗酸装置、浆料中转池、水力分级机、浆料沉淀池和离心机之间均通过输料管相连,所述输料管上装有泵和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均与控制系统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碳化硅微粉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这种碳化硅微粉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在各个设备之间的输料管上装上了电磁阀,通过ー个控制系统来对所有的电磁阀进行统ー控制,当需要打开某处的电磁阀时,只需控制系统进行简单操控便能完成。这样便替代了以往人工操控的方式,大大減少了人力消耗,提高了生产效率。

图I为本实用新型碳化硅微粉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打浆釜I、反应釜2、酸洗中转池3、洗酸装置4、浆料中转池5、水力分级机6、浆料沉淀池7、离心机8、输料管9、泵10、电磁阀11。
具体实施方式
參见图I,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碳化硅微粉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所述流水线上从前到后依次设有打浆釜I、反应釜2、酸洗中转池3、洗酸装置4、浆料中转池5、水力分级机6、浆料沉淀池7和离心机8,所述打浆釜I、反应釜2、酸洗中转池3、洗酸装置4、浆料中转池
5、水力分级机6、浆料沉淀池7和离心机8之间均通过输料管9相连,所述输料管9上装有泵10和电磁阀11,所述电磁阀11均与控制系统相连。[0012]这种碳化硅微粉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在各个设备之间的输料管上装上了电磁阀,通过ー个控制系统来对所有的电磁阀进行统ー控制,当需要打开某处的电磁阀时,只需控
制系统进行简单操控便能完成。这样便替代了以往人工操控的方式,大大減少了人力消耗,
提1 了生广效率。
权利要求1. 一种碳化硅微粉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线上从前到后依次设有打浆釜(I)、反应釜(2)、酸洗中转池(3)、洗酸装置(4)、浆料中转池(5)、水力分级机(6)、浆料沉淀池(7)和离心机(8),所述打浆釜(I)、反应釜(2)、酸洗中转池(3)、洗酸装置(4)、浆料中转池(5)、水力分级机(6)、浆料沉淀池(7)和离心机(8)之间均通过输料管(9)相连,所述输料管(9)上装有泵(10)和电磁阀(11),所述电磁阀(11)均与控制系统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化硅微粉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线上从前到后依次设有打浆釜(1)、反应釜(2)、酸洗中转池(3)、洗酸装置(4)、浆料中转池(5)、水力分级机(6)、浆料沉淀池(7)和离心机(8),它们之间均通过输料管(9)相连,所述输料管(9)上装有泵(10)和电磁阀(11),所述电磁阀(11)均与控制系统相连。这种碳化硅微粉的通过一个控制系统来对所有的电磁阀进行统一控制,当需要打开某处的电磁阀时,只需控制系统进行简单操控便能完成。这样便替代了以往人工操控的方式,大大减少了人力消耗,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C01B31/36GK202519032SQ20122009406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4日
发明者任建龙, 宋长明, 张国忠, 朱晓清 申请人:江阴浩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