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产硅酸钠的双室燃气马蹄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0127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生产硅酸钠的双室燃气马蹄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用于生产硅酸钠的双室燃气马蹄炉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硅酸钠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硅酸钠的双室燃气马蹄炉。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用干法生产硅酸钠的窑炉的燃烧室多为一个单室,工作过程中烟气排出的热量得不到充分利用而造成浪费。甚至,有些燃气进入燃烧室内还没有经过充分燃烧便通过排烟口排出去了。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生产硅酸钠的双室燃气马蹄炉。[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0005]用于生产硅酸钠的双室燃气马蹄炉,包括有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内设有炉膛,炉体的炉外壳与炉膛壳之间设有保温层,炉膛通过隔墙将其分为第一燃烧室、第二燃烧室,隔墙上开有一个通孔作为导流口,第一燃烧室的左侧、第二燃烧室的右侧的炉壁上分别设有进料口,第一燃烧室、第二燃烧室的底部分别设有助燃空气入口,第一燃烧室、第二燃烧室的顶部分别设有多个燃气入口,第一燃烧室、第二燃烧室的顶部还分别设有排烟口,排烟口外侧设有阀门和风机。[0006]所述的第一燃烧室、第二燃烧室的顶部分别设有三个燃气入口,燃气入口自外向内开口越来越大,呈喇叭状。[0007]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0008]本实用新型炉体的炉外壳与炉膛壳之间设有保温层,减少了热量的损耗。通过导流口将两个燃烧室连通,当其中一个燃烧室工作时,通过阀门将该燃烧室的排烟口关闭,并打开另一个排烟口。这样,含有高温热量的烟气自导流口进入另一燃烧室将其内的物料预热后排出,使烟气的热量得到充分利用。燃气入口自外向内开口越来越大,呈喇叭状,且燃气入口与助燃空气入口分别的燃烧室的上部、下部,因此在熔炼过程中,燃气的火焰和产生的热量以螺旋旋流方式移动,延长了燃气热量在燃烧室内的停留时间而起到节能效果。[000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0010]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不但通过保温层减少了热量的损耗,还通过其中一个燃烧室的烟气为另一个燃烧室中的物料预热,使得炉体内的热能量得到充分利用。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烟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2所示,用于生产硅酸钠的双室燃气马蹄炉,包括有炉体1,炉体I内设有炉膛2,炉体I的炉外壳与炉膛壳之间设有保温层3,炉膛2通过隔墙4将其分为第一燃烧室5、第二燃烧室6,隔墙4上开有一个通孔作为导流口 7,第一燃烧室5的左侧、第二燃烧室6的右侧的炉壁上分别设有进料口 8,第一燃烧室5、第二燃烧室6的底部分别设有助燃空气入口 9,第一燃烧室5、第二燃烧室6的顶部分别设有多个燃气入口 10,第一燃烧室5、第二燃烧室6的顶部还分别设有排烟口 11,排烟口 11外侧设有阀门12和风机13。[0014]第一燃烧室5、第二燃烧室6的顶部分别设有三个燃气入口 10,燃气入口 10自外向内开口越来越大,呈喇叭状。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生产硅酸钠的双室燃气马蹄炉,包括有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内设有炉膛,炉体的炉外壳与炉膛壳之间设有保温层,炉膛通过隔墙将其分为第一燃烧室、第二燃烧室,隔墙上开有一个通孔作为导流口,第一燃烧室的左侧、第二燃烧室的右侧的炉壁上分别设有进料口,第一燃烧室、第二燃烧室的底部分别设有助燃空气入口,第一燃烧室、第二燃烧室的顶部分别设有多个燃气入口,第一燃烧室、第二燃烧室的顶部还分别设有排烟口,排烟口外侧设有阀门和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硅酸钠的双室燃气马蹄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燃烧室、第二燃烧室的顶部分别设有三个燃气入口,燃气入口自外向内开口越来越大,呈喇叭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硅酸钠的双室燃气马蹄炉,包括有炉体,炉体内设有炉膛,炉体的炉外壳与炉膛壳之间设有保温层,炉膛通过隔墙将其分为第一燃烧室、第二燃烧室,隔墙上开有一个通孔作为导流口,第一燃烧室的左侧、第二燃烧室的右侧的炉壁上分别设有进料口,第一燃烧室、第二燃烧室的底部分别设有助燃空气入口,第一燃烧室、第二燃烧室的顶部分别设有多个燃气入口,第一燃烧室、第二燃烧室的顶部还分别设有排烟口,排烟口外侧设有阀门和风机。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不但通过保温层减少了热量的损耗,还通过其中一个燃烧室的烟气为另一个燃烧室中的物料预热,使得炉体内的热能量得到充分利用。
文档编号C01B33/32GK202988752SQ20122062843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5日
发明者张聿林 申请人:安徽确成硅化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