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剩余氨水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4748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剩余氨水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剩余氨水处理工艺,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的剩余氨水处理工艺;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氨水处理工艺;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剩余氨水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高温循环氨水泵入蒸氨塔顶部,析出其中的部分挥发氨;(2)析出部分挥发氨的高温循环氨水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高温循环氨水中的铵盐生成游离氨,进入蒸馏段析氨;本发明的工艺不需要分缩器冷凝工艺,需要的蒸汽量和碱液量都比现有技术要少很多,工艺实施成本大大降低。
【专利说明】一种剩余氨水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剩余氨水处理工艺,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的剩余氨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0002]在炼焦过程中,原料煤中所含有的全部水分、高温成焦过程氢和氧合成水及炼焦生成煤气后处理过程进入系统的水都含有游离氨和铵盐,这部分水统称为剩余氨水。剩余氨水除含氨和铵盐外还含有毒性更大的酚类、氰化物等成分,这类物质必须用生化处理才能回用或排放。剩余氨水处理的目的是把剩余氨水中的氨及铵盐分离出来,进而获得能够进行生化处理的合格废水。
[0003]剩余氨水处理的主要工艺为:剩余氨水进入原料氨水储槽分离焦油后,由泵从储槽内抽出加压经废水换热器被高温蒸氨后废水加热至管道混合器与碱液混合进入蒸氨塔,蒸馏后废水经蒸氨废水泵加压通过废水换热器降温后去废水处理装置。经蒸气蒸馏得到的氨气外送至硫铵工段或脱硫工段。
[0004]蒸氨塔结构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下部为蒸发器,中部为塔板蒸馏段,顶部为分缩器。蒸发器作用是将氨水中的氨蒸发出来。分缩器的作用是将蒸出的氨和水汽冷凝下来作为回流液,塔板作用为让由蒸发器上升的蒸汽由下至上每层液体都发生阶梯蒸发作用,将进塔剩余氨水中的氨由上而下层层减少,降低到合格标准。分缩器的冷凝氨水回流液从上而下对氨蒸汽发生阶梯冷凝作用,使蒸汽中含氨浓度由下而上层层提高,从而得到浓度较高的氨气。
[0005]必须指出,塔底蒸发器蒸发的蒸汽除了要把剩余氨水中的氨蒸出,还需要把分缩器冷凝下来的相当于剩余氨水含氨量约两倍的氨蒸发出去。
[0006]该技术所述的剩余氨水是指来自荒煤气直接冷凝冷却的高温循环氨水和来自初冷器低温冷却冷凝段冷凝下来的低温氨水在焦油船中混合后所得到的氨水。高温氨水中主要含铵盐,低温氨水中主要含游离氨和部分挥发性铵盐。
[0007]由流程可知,剩余氨水入蒸氨塔前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其作用是把所有的铵盐转化成钠盐和溶解于水中的游离氨,为蒸氨创造条件。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氨水处
理工艺。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剩余氨水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高温循环氨水泵入蒸氨塔顶部,析出其中的部分挥发氨;
(2)析出部分挥发氨的高温循环氨水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高温循环氨水中的铵盐生成游离氨,进入蒸馏段析氨。[0010]优化的一种剩余氨水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高温循环氨水送人原料氨水储槽,经氨水加压泵加压,与析氨废水换热后,进入蒸氨塔顶部,析出其中部分的挥发氨;
(2)析出部分挥发氨的高温循环氨水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高温循环氨水中的铵盐生成游离氨,进入蒸馏段析氨;
(3 )析氨后的废水前往与加压后的高温循环氨水热交换。
[0011]所述步骤(1)析出的挥发氨和步骤(2)蒸馏段析氨得到的氨蒸汽不进行冷凝。
[0012]所述步骤(1)析出的挥发氨和步骤(2)蒸馏段析氨得到的氨蒸汽直接送至初冷前焦炉煤气系统。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发明只处理高温剩余氨水即高温循环氨水,利用高温循环氨水自身的温度和蒸氨塔中的蒸汽先将氨水中的部分挥发氨先行析出,然后喷洒混合氢氧化钠溶液,将氨水中的铵盐转化为游离氨继续进入蒸馏段进行析氨;这样处理一方面总游离氨量少,析氨需要的蒸汽量较少,另一方面,由于现将挥发氨析出,所需氢氧化钠溶液减少,后续蒸氨所需蒸汽量进一步减少;降低了处理成本。
[0015]2、进一步优化后,解析出的氨气不进行冷凝浓缩,直接送至初冷前焦炉煤气系统,一方面省去了原本的分缩器和循环水冷却系统;另一方面由于不需冷凝,节省了蒸发冷凝后的更高浓度剩余氨水所需的蒸汽量;对解析出的氨气直接利用,不需要其他的处理设备;节省了大量前期投入资本和后 续运营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中仅涉及本发明作出改进的工艺步骤,所述其他工艺步骤如无特殊说明,为本领域现有技术。
[0017]实施例1
一种剩余氨水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高温循环氨水泵入蒸氨塔顶部,析出其中的部分挥发氨;
(2)析出部分挥发氨的高温循环氨水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高温循环氨水中的铵盐生成游离氨,进入蒸馏段析氨。
[0018]实施例2
一种剩余氨水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高温循环氨水送人原料氨水储槽,经氨水加压泵加压,与析氨废水换热后,进入蒸氨塔顶部,析出其中部分的挥发氨;
(2)析出部分挥发氨的高温循环氨水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高温循环氨水中的铵盐生成游离氨,进入蒸馏段析氨;
(3 )析氨后的废水前往与加压后的高温循环氨水热交换。
[0019]实施例3
一种剩余氨水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高温循环氨水泵入蒸氨塔顶部,析出其中的部分挥发氨;
(2)析出部分挥发氨的高温循环氨水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高温循环氨水中的铵盐生成游离氨,进入蒸馏段析氨。
[0020](3)解析出的氨气不进行冷凝浓缩,直接送至初冷前焦炉煤气系统。
[0021]实施例4
一种剩余氨水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高温循环氨水送人原料氨水储槽,经氨水加压泵加压,与析氨废水换热后,进入蒸氨塔顶部,析出其中部分的挥发氨;
(2)析出部分挥发氨的高温循环氨水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高温循环氨水中的铵盐生成游离氨,进入蒸馏段析氨;
(3)析氨后的废水前往与加压后的高温循环氨水热交换;
(4)解析出的氨气不进行冷凝浓缩,直接送至初冷前焦炉煤气系统。
[0022]本发明可用其他的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或主要特征的具体形式来概述。因此,无论从那一点来看,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案都只能认为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能限制发明,权利要求书指出了本发明的范围,而上述的说明并未指出本发明的范围,因此,在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变化,都应认为是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剩余氨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高温循环氨水泵入蒸氨塔顶部,析出其中的部分挥发氨; (2)析出部分挥发氨的高温循环氨水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高温循环氨水中的铵盐生成游离氨,进入蒸馏段析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剩余氨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高温循环氨水送人原料氨水储槽,经氨水加压泵加压,与析氨废水换热后,进入蒸氨塔顶部,析出其中部分的挥发氨; (2)析出部分挥发氨的高温循环氨水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高温循环氨水中的铵盐生成游离氨,进入蒸馏段析氨; (3 )析氨后的废水前往与加压后的高温循环氨水热交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剩余氨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析出的挥发氨和步骤(2)蒸馏段析氨得到的氨蒸汽不进行冷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剩余氨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析出的挥发氨和步骤(2)蒸馏段析氨得到的氨蒸汽直接送至初冷前焦炉煤气系统。
【文档编号】C01C1/10GK103693797SQ201310748443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1日
【发明者】杨立, 杨以威, 窦小琳 申请人:杨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