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用微生物菌肥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19444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农用微生物菌肥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肥料是粮食增产的重要保障,当今世界上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占50%。中国是世界上施肥最多的国家,但是目前我国化肥总量不足、施肥和肥料结构不合理、肥料分配区域不平衡、浪费严重等现象,化学肥料的利用率低,施用后没有被作物吸收利用的肥料大量进入环境,对环境造成污染。不仅破坏了土地资源,而且对人类健康也构成了威胁。据统计,化肥的当季利用率,氮约为30%-35%,磷约为10%-20%,钾约为35%-50%,其中氮肥的损失最为严重。养分的流失加速了湖泊富营养化和生态的失调,加剧了环境的污染。因此,提高肥料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生物菌肥作为一种环保型的高新技术产品,具有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使用量和施肥次数,节省劳动力,减少对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品质等优点,是科学施肥技术的载体和肥料发展的一个趋势。由于近年来环境的恶化,土壤中还有大量的重金属,植物吸收之后会在体内富集,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慢性中毒。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农用微生物菌肥颗粒,促进作物生长,减少病除害,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削减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本发明还提供农用微生物菌肥颗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农用微生物菌肥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生物菌5-10份,高粱渣40-50份,杂草10-20份,海藻素1-5份,壳聚糖2份,橄榄石粉5份,微量元素2-5份,理化调节因子1-2份,水5-10份,以蔗糖和8-羟基喹啉为包膜剂;所述生物菌由枯草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淡紫拟青霉、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组成,有效活菌数2亿/g菌肥。优选地,理化调节因子由粉煤灰、氨基三乙酸、乙二胺四乙酸按照质量比10:3:2组成。优选地,枯草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淡紫拟青霉、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的质量比为1:2-5:1.5-3:1-4:2-10:3-7。更优选地,枯草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淡紫拟青霉、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质量比为1:3:2:2:4:3。优选地,微量元素为硼、锌、钼、铁、锰、氯、镁、硒中的一种或几种。该农用微生物菌肥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重量份称取高粱渣,杂草,海藻素,壳聚糖,橄榄石粉,粉碎,加入水,20-25℃、PH=6-8条件下发酵6小时,40℃、PH=7.1-7.5条件下发酵10天,每天翻动1次,干燥;(2)按重量份分别称取枯草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地衣芽孢杆菌、微量元素加入步骤(1)干燥后的70%的物料,混合均匀,造粒,用蔗糖为包膜,肥料内核是粒径为2-3mm的圆球型颗粒状肥料;(3)再将淡紫拟青霉、巨大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理化调节因子,加入步骤(1)干燥后的剩余的30%的物料,放入包肥机中,再把步骤(2)中包好肥料内核放入包肥机中进行包肥,用8-羟基喹啉包膜,制成球形肥料颗粒。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在菌肥颗粒中添加各种活菌、调节因子,既可用于底肥,也可用于追肥,促进作物生长,减少病除害,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削减土壤中重金属含量。2.本发明六种菌复配使用,能够解磷、解钾、固氮,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率,增加土壤的肥力,提高抗病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降低生产成本。3.8-羟基喹啉用于包膜,既可以保护菌肥的活性,又可以在使用时与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络合;理化调节因子中氨基三乙酸、乙二胺四乙酸与土壤中的重金属螯合,几种物质搭配使用,更有效的削减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含量。4.两层包膜,外层菌类先将土壤中寄生虫、有害细菌杀死,内层菌类促进种子发芽,植物生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农用微生物菌肥颗粒,包括以下重量份,生物菌5份,高粱渣40份,杂草10份,海藻素1份,壳聚糖2份,橄榄石粉5份,硫酸锌2份,理化调节因子1份,水5份,以蔗糖和8-羟基喹啉为包膜剂。枯草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淡紫拟青霉、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均是外购,质量比为1:2:1.5:1:2:3,有效活菌数2亿/g菌肥。理化调节因子由粉煤灰、氨基三乙酸、乙二胺四乙酸按照质量比10:3:2粉碎过200目筛,均匀混合搅拌,制备而成。该农用微生物菌肥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重量份称取高粱渣,杂草,海藻素,壳聚糖,橄榄石粉,粉碎,加入水,20℃、PH=6条件下发酵6小时,40℃、PH=7.1条件下发酵10天,每天翻动1次,干燥;(2)按重量份分别称取枯草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地衣芽孢杆菌、微量元素加入步骤(1)干燥后的70%的物料,混合均匀,造粒,用蔗糖为包膜,肥料内核是粒径为2mm的圆球型颗粒状肥料;(3)再将淡紫拟青霉、巨大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理化调节因子,加入步骤(1)干燥后的剩余的30%的物料,放入包肥机中,再把步骤(2)中包好肥料内核放入包肥机中进行包肥,用8-羟基喹啉包膜,制成球形肥料颗粒。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农用微生物菌肥颗粒,包括以下重量份,生物菌10份,高粱渣50份,杂草20份,海藻素5份,壳聚糖2份,橄榄石粉5份,硫酸镁5份,理化调节因子2份,水10份,以蔗糖和8-羟基喹啉为包膜剂。枯草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淡紫拟青霉、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均是外购,质量比为1:5:3:4:10:7,有效活菌数2亿/g菌肥。理化调节因子由粉煤灰、氨基三乙酸、乙二胺四乙酸按照质量比10:3:2粉碎过200目筛,均匀混合搅拌,制备而成。该农用微生物菌肥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重量份称取高粱渣,杂草,海藻素,壳聚糖,橄榄石粉,粉碎,加入水,25℃、PH=8条件下发酵6小时,40℃、PH=7.5条件下发酵10天,每天翻动1次,干燥;(2)按重量份分别称取枯草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地衣芽孢杆菌、微量元素加入步骤(1)干燥后的70%的物料,混合均匀,造粒,用蔗糖为包膜,肥料内核是粒径为3mm的圆球型颗粒状肥料;(3)再将淡紫拟青霉、巨大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理化调节因子,加入步骤(1)干燥后的剩余的30%的物料,放入包肥机中,再把步骤(2)中包好肥料内核放入包肥机中进行包肥,用8-羟基喹啉包膜,制成球形肥料颗粒。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农用微生物菌肥颗粒,包括以下重量份,生物菌8份,高粱渣45份,杂草15份,海藻素3份,壳聚糖2份,橄榄石粉5份,硫酸铁3份,理化调节因子1.5份,水7份,以蔗糖和8-羟基喹啉为包膜剂;枯草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淡紫拟青霉、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均是外购,质量比为1:3:2:2:4:3,有效活菌数2亿/g菌肥。理化调节因子由粉煤灰、氨基三乙酸、乙二胺四乙酸按照质量比10:3:2粉碎过200目筛,均匀混合搅拌,制备而成。该农用微生物菌肥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重量份称取高粱渣,杂草,海藻素,壳聚糖,橄榄石粉,粉碎,加入水,20-25℃、PH=7条件下发酵6小时,40℃、PH=7.2条件下发酵10天,每天翻动1次,干燥;(2)按重量份分别称取枯草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地衣芽孢杆菌、微量元素加入步骤(1)干燥后的70%的物料,混合均匀,造粒,用蔗糖为包膜,肥料内核是粒径为2.5mm的圆球型颗粒状肥料;(3)再将淡紫拟青霉、巨大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理化调节因子,加入步骤(1)干燥后的剩余的30%的物料,放入包肥机中,再把步骤(2)中包好肥料内核放入包肥机中进行包肥,用8-羟基喹啉包膜,制成球形肥料颗粒。试验例:实验方法:取两亩肥力相当的相邻田块5块,PH值6.5-7.5,做水稻对比试验:本发明实施例组1-3;化肥对照组1-2。第1-3组施本发明实施例1-3所涉及的微生物功能肥料50公斤;第4组按照常规施用化肥,亩施常规复合肥50公斤;第5组使用申请号201310533517.2的专利制成的肥料,50公斤。5组对比实验都采取同时插秧并撒施做基肥,中途不再施用任何肥料,田间管理相同,在不同生育期分别采取随机抽取五株进行对比,并取平均数值,同时测定使用化肥前后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含量。结果见下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