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质量轻强度高的建筑用砖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23243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质量轻强度高的建筑用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用砖一般用烧结普通砖,烧结普通砖由粘土、页岩、煤矸石或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经过焙烧而成的实心或孔洞率不大于规定值且外形尺寸符合规定的砖。烧结普通砖是传统的墙体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又因其多孔而具有保温绝热、隔音吸声等优点,因此适宜做建筑围护结构,被大量应用于砌筑建筑物的内墙、外墙、柱、拱、烟囱、沟道及其他构筑物,也可在砌体中置适当的钢筋或钢丝以代替混凝土构造柱和过梁。烧结普通砖中的黏土砖,因其毁田取土,能耗大、块体小、施工效率低,砌体自重大,抗震性差等缺点,在我国主要大、中城市及地区已被禁止使用。需重视烧结多孔砖、烧结空心砖的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地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利用工业废料生产的粉煤灰砖、煤矸石砖、页岩砖等以及各种砌块、板材正在逐步发展起来,应将逐渐取代普通烧结砖。但是,这些砌块的质量仍然较重,不适用于一些地质结构比较疏松的地区。技术实现要素: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质量轻强度高的建筑用砖,在不降低建筑用砖强度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降低建筑用砖的密度,以降低建筑对地基的压力。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质量轻强度高的建筑用砖,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碳化硅,5~15份;硅酸盐水泥,25~35份;粉煤灰,20~30份;炉渣,15~25份;石英砂,10~20份;铝矾土,5~15份;水,15~25份;钛酸丁酯和硼酸锌共7~9份;其中,所述钛酸丁酯和硼酸锌的重量份之比为6~8:1。进一步地,所述的建筑用砖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碳化硅,10份;硅酸盐水泥,30份;粉煤灰,25份;炉渣,20份;石英砂,15份;铝矾土,10份;水,20份;钛酸丁酯和硼酸锌共8份;其中,所述钛酸丁酯和硼酸锌的重量份之比为7:1。进一步地,所述的建筑用砖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碳化硅,5份;硅酸盐水泥,25份;粉煤灰,20份;炉渣,15份;石英砂,10份;铝矾土,5份;水,15份;钛酸丁酯和硼酸锌共7份;其中,所述钛酸丁酯和硼酸锌的重量份之比为6:1。进一步地,所述的建筑用砖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碳化硅,15份;硅酸盐水泥,35份;粉煤灰,30份;炉渣,25份;石英砂,20份;铝矾土,15份;水,25份;钛酸丁酯和硼酸锌共9份;其中,所述钛酸丁酯和硼酸锌的重量份之比为8:1。上述建筑用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制备混合料:将碳化硅、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炉渣、石英砂、铝矾土、钛酸丁酯和硼酸锌于球磨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再加入水,充分搅拌,制成混合料;步骤S2,压制成型:将上述混合料于10~20MPa的压力下压制成砖坯;步骤S3,砖坯烘干:将制成的砖坯于60~200℃的温度条件下静置停放3~5小时;步骤S4,高温焙烧:将烘干的砖坯于900~1300℃的温度下焙烧2~4h。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制备的建筑用砖强度高质量轻,实现了在不降低建筑用砖强度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降低建筑用砖的质量;使用本发明制备的建筑用砖可以降低建筑对地基的压力,特别适用于某些地质结构比较疏松的地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保护范围。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实施例1:建筑用砖的制备原料重量份比:碳化硅,10份;硅酸盐水泥,30份;粉煤灰,25份;炉渣,20份;石英砂,15份;铝矾土,10份;水,20份;钛酸丁酯和硼酸锌共8份;其中,所述钛酸丁酯和硼酸锌的重量份之比为7:1。制备方法:步骤S1,制备混合料:将碳化硅、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炉渣、石英砂、铝矾土、钛酸丁酯和硼酸锌于球磨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再加入水,充分搅拌,制成混合料;步骤S2,压制成型:将上述混合料于15MPa的压力下压制成砖坯;步骤S3,砖坯烘干:将制成的砖坯于130℃的温度条件下静置停放4小时;步骤S4,高温焙烧:将烘干的砖坯于1100℃的温度下焙烧3h。实施例2:建筑用砖的制备原料重量份比:碳化硅,5份;硅酸盐水泥,25份;粉煤灰,20份;炉渣,15份;石英砂,10份;铝矾土,5份;水,15份;钛酸丁酯和硼酸锌共7份;其中,所述钛酸丁酯和硼酸锌的重量份之比为6:1。制备方法:步骤S1,制备混合料:将碳化硅、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炉渣、石英砂、铝矾土、钛酸丁酯和硼酸锌于球磨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再加入水,充分搅拌,制成混合料;步骤S2,压制成型:将上述混合料于15MPa的压力下压制成砖坯;步骤S3,砖坯烘干:将制成的砖坯于130℃的温度条件下静置停放4小时;步骤S4,高温焙烧:将烘干的砖坯于1100℃的温度下焙烧3h。实施例3:建筑用砖的制备原料重量份比:碳化硅,15份;硅酸盐水泥,35份;粉煤灰,30份;炉渣,25份;石英砂,20份;铝矾土,15份;水,25份;钛酸丁酯和硼酸锌共9份;其中,所述钛酸丁酯和硼酸锌的重量份之比为8:1。制备方法:步骤S1,制备混合料:将碳化硅、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炉渣、石英砂、铝矾土、钛酸丁酯和硼酸锌于球磨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再加入水,充分搅拌,制成混合料;步骤S2,压制成型:将上述混合料于15MPa的压力下压制成砖坯;步骤S3,砖坯烘干:将制成的砖坯于130℃的温度条件下静置停放4小时;步骤S4,高温焙烧:将烘干的砖坯于1100℃的温度下焙烧3h。实施例4:建筑用砖的制备原料重量份比:碳化硅,10份;硅酸盐水泥,30份;粉煤灰,25份;炉渣,20份;石英砂,15份;铝矾土,10份;水,20份;钛酸丁酯和硼酸锌共8份;其中,所述钛酸丁酯和硼酸锌的重量份之比为6:1。制备方法:步骤S1,制备混合料:将碳化硅、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炉渣、石英砂、铝矾土、钛酸丁酯和硼酸锌于球磨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再加入水,充分搅拌,制成混合料;步骤S2,压制成型:将上述混合料于15MPa的压力下压制成砖坯;步骤S3,砖坯烘干:将制成的砖坯于130℃的温度条件下静置停放4小时;步骤S4,高温焙烧:将烘干的砖坯于1100℃的温度下焙烧3h。实施例5:建筑用砖的制备原料重量份比:碳化硅,10份;硅酸盐水泥,30份;粉煤灰,25份;炉渣,20份;石英砂,15份;铝矾土,10份;水,20份;钛酸丁酯和硼酸锌共8份;其中,所述钛酸丁酯和硼酸锌的重量份之比为8:1。制备方法:步骤S1,制备混合料:将碳化硅、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炉渣、石英砂、铝矾土、钛酸丁酯和硼酸锌于球磨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再加入水,充分搅拌,制成混合料;步骤S2,压制成型:将上述混合料于15MPa的压力下压制成砖坯;步骤S3,砖坯烘干:将制成的砖坯于130℃的温度条件下静置停放4小时;步骤S4,高温焙烧:将烘干的砖坯于1100℃的温度下焙烧3h。实施例6:对比实施例,钛酸丁酯和硼酸锌的重量份之比为5:1原料重量份比:碳化硅,10份;硅酸盐水泥,30份;粉煤灰,25份;炉渣,20份;石英砂,15份;铝矾土,10份;水,20份;钛酸丁酯和硼酸锌共8份;其中,所述钛酸丁酯和硼酸锌的重量份之比为5:1。制备方法:步骤S1,制备混合料:将碳化硅、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炉渣、石英砂、铝矾土、钛酸丁酯和硼酸锌于球磨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再加入水,充分搅拌,制成混合料;步骤S2,压制成型:将上述混合料于15MPa的压力下压制成砖坯;步骤S3,砖坯烘干:将制成的砖坯于130℃的温度条件下静置停放4小时;步骤S4,高温焙烧:将烘干的砖坯于1100℃的温度下焙烧3h。实施例7:对比实施例,钛酸丁酯和硼酸锌的重量份之比为9:1原料重量份比:碳化硅,10份;硅酸盐水泥,30份;粉煤灰,25份;炉渣,20份;石英砂,15份;铝矾土,10份;水,20份;钛酸丁酯和硼酸锌共8份;其中,所述钛酸丁酯和硼酸锌的重量份之比为9:1。制备方法:步骤S1,制备混合料:将碳化硅、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炉渣、石英砂、铝矾土、钛酸丁酯和硼酸锌于球磨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再加入水,充分搅拌,制成混合料;步骤S2,压制成型:将上述混合料于15MPa的压力下压制成砖坯;步骤S3,砖坯烘干:将制成的砖坯于130℃的温度条件下静置停放4小时;步骤S4,高温焙烧:将烘干的砖坯于1100℃的温度下焙烧3h。实施例8:效果实施例测定实施例1~7制备的建筑用砖的抗压强度和质量密度。结果见下表:测试样品抗压强度(MPa)密度(g/cm3)实施例119.91.23实施例419.61.24实施例519.71.24实施例613.52.59实施例713.62.46实施例2、3结果与实施例4、5基本一致。上述数据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建筑用砖不仅抗压强度高,而且质量轻,实现了在不降低建筑用砖强度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降低建筑用砖的质量。使用本发明制备的建筑用砖可以降低建筑对地基的压力,特别适用于某些地质结构比较疏松的地区。本发明建筑用砖的这种性能特点可能与原料中钛酸丁酯和硼酸锌的重量比例有关。上述实施例的作用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