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区域强筋小麦高产轻简化栽培新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1081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河三角洲区域强筋小麦高产轻简化栽培新技术,特别是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优质强筋小麦轻简化栽培技术,属农作物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黄河三角洲是近百年来黄河造陆运动形成的新陆地,盐渍化土地面积44.29万hm2,占全区总面积的

一半以上,并且随着灌溉农业的发展,面积还将不断扩大,严重影响了粮食产量,成为限制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冬小麦是黄河三角洲盐渍土主要栽培作物之一。因季风气候影响,盐碱地在干旱季节耕作层盐分上升,是造成小麦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小麦在个生育期内有两个返盐高峰,即冬前和春季。秋季(9~10月)小麦播种期,由于大多数作物早期发芽阶段抗盐力较弱这个时期返盐是小麦出苗难的根本原因;春季(2~4月)正是小麦返青、起身和拔节的旺盛生长时期,这一时期返盐是保苗难及个体生长发育不良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小麦的耐盐机理,培育耐盐优良品种,并积极探索盐碱地高产栽培技术,就成为效利用盐碱地土壤资源的最重要途径。目前关于盐碱地小麦增产技术的研究多集中于耐盐新品种选育、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深耕抑盐、科学灌溉等,缺少标准化的集成高效增产栽培技术,严重制约着环渤海地区“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的实施。此外,随着我国饮食结构的转变,对加工专用型强筋小麦的需求日益增多,为强筋小麦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推动着我国小麦种植业由中低筋向中强筋小麦的结构性转变,目前优质强筋小麦在黄河三角洲区域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强筋小麦在盐渍化土壤上的栽培多以高水、高肥为代价,而且产量普遍偏低,因此亟需高产轻简化栽培技术的集成与示范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河三角洲区域强筋小麦高产轻简化栽培新技术,提高黄河三角洲地区盐渍化土壤的强筋小麦生产能力,提高粮食产量,节约宝贵的水资源,推进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推进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实施,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本发明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黄河三角洲区域强筋小麦高产轻简化栽培新技术,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灌溉:将上茬秸秆还田后,将生物有机肥、海藻复混肥、硼肥、锌肥、锰肥混合均匀作为底肥施加,然后深耕一遍,犁地深度20cm至25cm;喷施1000g复合微生物菌粉;

(2)细耕播种:待土壤水分适合播种后,旋耕两遍,犁地深度16cm至20cm;然后选用耐盐、高产、抗逆能力强优质强筋小麦良种进行播种,播种日期选在10月8日至20日,并足墒播种,确保一播全苗,其中10月8日至10月12日每亩播10Kg麦种,每推迟4天增加播量1Kg麦种,播种深度3.5cm至4.5cm,要使小麦种子分散均匀的分布在土壤里,并在播种机上设置振压轮振压以防旋耕地不实漏风、跑墙,影响小麦出苗质量;

(3)冬前管理:11月上旬每亩用3%世玛乳油20~30mL,兑水20~30kg喷雾,防治麦田杂草;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日均气温下降到3~7℃时浇灌越冬水,越冬水选用稀释后的沼液,稀释倍数为7~10倍,亩均利用稀释后的沼液200~300m3

(4)春季管理: 3月上旬,待日均气温升高到5~10℃时浇灌稀释7~10倍后的沼液,追施20~30Kg尿素、10~20Kg海藻生物有机复混肥;3月中期进行起身期化控防倒伏,每亩喷洒麦巨金20~30ml兑水20~30kg,控制基部第一、二节间长度,防止后期倒伏;

(5)孕穗期管理:每亩浇灌稀释后的沼液100~200m3,每亩用10%壳聚糖溶液30ml、黄腐酸10g、赤霉素20g、玫瑰精油10g、植物细胞膜稳态剂50g,混合兑水25~35kg,喷叶片,用于防治蚜虫、锈病、白粉病,同时减少小花退化保粒数;同时喷洒海藻微量元素肥料50ml/亩,提高小麦抗逆增产能力;

(6)抽穗开发花期:每亩用植物细胞膜稳态剂50g、戊唑醇25mL、10%壳聚糖溶液20ml、磷酸二氢钾100g混合兑水25~35kg,喷穗部及上部叶片,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锈病、麦蚜,保护旗叶,延长绿叶功能期,提高结实率;同时每亩增施尿素10~20kg,益生菌制剂20~30kg;

(7)灌浆期:每亩用植物细胞膜稳态剂50g、吡虫啉10g、10%壳聚糖溶液25ml、磷酸二氢钾100g混合兑水25~35kg,喷穗部及上部叶片,用于防治蚜虫,保护旗叶,延长绿叶功能期,抵御干热风,增加粒重;

(8)收获:蜡熟末期进行收获。

上述步骤(1)中生物有机肥、海藻复混肥、硼肥、锌肥、锰肥的施用为:生物有机肥200~300kg/亩、海藻复混肥30~50kg/亩、硼肥2~4kg/亩、锌肥2~4 kg/亩、锰肥1~2 kg/亩,其中生物有机肥中土壤益生菌含量≥109个/g。

上述步骤(1)中的复合微生物菌粉是由固氮菌、地衣芽孢杆菌、黑曲霉、产朊假丝酵母菌组成,其质量组成份数为3:2:2:1。

上述工艺步骤中沼液的pH值为6.5~7.0。

步骤(6)中益生菌制剂由EM菌剂、地衣芽孢杆菌、解磷解钾菌组成,其质量组成份数为3:2: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河三角洲区域强筋小麦高产轻简化栽培新技术,其优势在于:(1)根据黄河三角洲地区盐渍化土壤特点及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集成科学灌溉、生物有机肥改盐抑碱、深耕播种、氮肥后移、海藻活性物质提高抗逆增产技术、微量元素科学配比技术等,构建起系统化、可滚动复制的黄河三角洲优质强筋小麦增产栽培技术体系,实验结果表明,在重度盐碱地上粮食增产能力提高32.11%以上,达到亩产450kg以上,改变工艺条件会显著降低产量(P<0.01);(2)创造性的将沼液用于小麦粮食增产灌溉,节省了水压抑盐,节水量27.3%以上;充分利用微生物菌剂、壳聚糖等生态农药,可减少传统的化肥农药施用量6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黄河三角洲区域强筋小麦高产轻简化栽培新技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灌溉:将上茬秸秆还田后,将生物有机肥、海藻复混肥、硼肥、锌肥、锰肥混合均匀作为底肥施加,施用量为生物有机肥300kg/亩、海藻复混肥30kg/亩、硼肥2kg/亩、锌肥2 kg/亩、锰肥1 kg/亩;然后深耕一遍,犁地深度20cm至25cm;喷施1000g由固氮菌、地衣芽孢杆菌、黑曲霉、产朊假丝酵母菌组成的复合微生物菌粉,其中微生物菌剂的质量组成比为3:2:2:1;

(2)细耕播种:待土壤水分适合播种后,旋耕两遍,犁地深度16cm至20cm;然后选用耐盐、高产、抗逆能力强优质强筋小麦良种进行播种,播种日期选在10月8日至12日,并足墒播种,确保一播全苗,每亩播10Kg麦种,播种深度3.5cm至4.5cm,要使小麦种子分散均匀的分布在土壤里,并在播种机上设置振压轮振压以防旋耕地不实漏风、跑墙,影响小麦出苗质量;

(3)冬前管理:11月上旬每亩用3%世玛乳油30mL,兑水30kg喷雾,防治麦田杂草;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日均气温下降到3~7℃时浇灌越冬水,越冬水选用稀释后的沼液,稀释倍数为10倍,亩均利用稀释后的沼液300m3

(4)春季管理: 3月上旬,待日均气温升高到5~10℃时浇灌稀释10倍后的沼液,追施30Kg尿素、10Kg海藻生物有机复混肥;3月中期进行起身期化控防倒伏,每亩喷洒麦巨金30ml兑水30kg,控制基部第一、二节间长度,防止后期倒伏;

(5)孕穗期管理:每亩浇灌稀释后的沼液100~200m3,每亩用10%壳聚糖溶液30ml、黄腐酸10g、赤霉素20g、玫瑰精油10g、植物细胞膜稳态剂50g,混合兑水25~35kg,喷叶片,用于防治蚜虫、锈病、白粉病,同时减少小花退化保粒数;同时喷洒海藻微量元素肥料50ml/亩,提高小麦抗逆增产能力;

(6)抽穗开发花期:每亩用植物细胞膜稳态剂50g、戊唑醇25mL、10%壳聚糖溶液20ml、磷酸二氢钾100g混合兑水25~35kg,喷穗部及上部叶片,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锈病、麦蚜,保护旗叶,延长绿叶功能期,提高结实率;同时每亩增施尿素10~20kg,益生菌制剂20~30kg;

(7)灌浆期:每亩用植物细胞膜稳态剂50g、吡虫啉10g、10%壳聚糖溶液25ml、磷酸二氢钾100g混合兑水25~35kg,喷穗部及上部叶片,用于防治蚜虫,保护旗叶,延长绿叶功能期,抵御干热风,增加粒重;

(8)收获:蜡熟末期进行收获。

实施例2:

一种黄河三角洲区域强筋小麦高产轻简化栽培新技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灌溉:将上茬秸秆还田后,将生物有机肥、海藻复混肥、硼肥、锌肥、锰肥混合均匀作为底肥施加,施用量为生物有机肥200kg/亩、海藻复混肥50kg/亩、硼肥4kg/亩、锌2~4 kg/亩、锰肥2 kg/亩;然后深耕一遍,犁地深度20cm至25cm;喷施1000g由固氮菌、地衣芽孢杆菌、黑曲霉、产朊假丝酵母菌组成的复合微生物菌粉,其中微生物菌剂的质量组成比为3:2:2:1;

(2)细耕播种:待土壤水分适合播种后,旋耕两遍,犁地深度16cm至20cm;然后选用耐盐、高产、抗逆能力强优质强筋小麦良种进行播种,播种日期选在10月13日至16日,并足墒播种,确保一播全苗,每亩播11Kg麦种,播种深度3.5cm至4.5cm,要使小麦种子分散均匀的分布在土壤里,并在播种机上设置振压轮振压以防旋耕地不实漏风、跑墙,影响小麦出苗质量;

(3)冬前管理:11月上旬每亩用3%世玛乳油20mL,兑水30kg喷雾,防治麦田杂草;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日均气温下降到3~7℃时浇灌越冬水,越冬水选用稀释后的沼液,稀释倍数为7倍,亩均利用稀释后的沼液200m3

(4)春季管理: 3月上旬,待日均气温升高到5~10℃时浇灌稀释7倍后的沼液,追施20Kg尿素、20Kg海藻生物有机复混肥;3月中期进行起身期化控防倒伏,每亩喷洒麦巨金20ml兑水20kg,控制基部第一、二节间长度,防止后期倒伏;

(5)孕穗期管理:每亩浇灌稀释后的沼液100~200m3,每亩用10%壳聚糖溶液30ml、黄腐酸10g、赤霉素20g、玫瑰精油10g、植物细胞膜稳态剂50g,混合兑水25~35kg,喷叶片,用于防治蚜虫、锈病、白粉病,同时减少小花退化保粒数;同时喷洒海藻微量元素肥料50ml/亩,提高小麦抗逆增产能力;

(6)抽穗开发花期:每亩用植物细胞膜稳态剂50g、戊唑醇25mL、10%壳聚糖溶液20ml、磷酸二氢钾100g混合兑水25~35kg,喷穗部及上部叶片,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锈病、麦蚜,保护旗叶,延长绿叶功能期,提高结实率;同时每亩增施尿素10~20kg,益生菌制剂20~30kg;

(7)灌浆期:每亩用植物细胞膜稳态剂50g、吡虫啉10g、10%壳聚糖溶液25ml、磷酸二氢钾100g混合兑水25~35kg,喷穗部及上部叶片,用于防治蚜虫,保护旗叶,延长绿叶功能期,抵御干热风,增加粒重;

(8)收获:蜡熟末期进行收获。

实施例3:

一种黄河三角洲区域强筋小麦高产轻简化栽培新技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灌溉:将上茬秸秆还田后,将生物有机肥、海藻复混肥、硼肥、锌肥、锰肥混合均匀作为底肥施加,施用量为生物有机肥250kg/亩、海藻复混肥40kg/亩、硼肥3kg/亩、锌肥3kg/亩、锰肥1.5 kg/亩;然后深耕一遍,犁地深度20cm至25cm;喷施1000g由固氮菌、地衣芽孢杆菌、黑曲霉、产朊假丝酵母菌组成的复合微生物菌粉,其中微生物菌剂的质量组成比为3:2:2:1;

(2)细耕播种:待土壤水分适合播种后,旋耕两遍,犁地深度16cm至20cm;然后选用耐盐、高产、抗逆能力强优质强筋小麦良种进行播种,播种日期选在10月17日至20日,并足墒播种,确保一播全苗,每亩播12Kg麦种,播种深度3.5cm至4.5cm,要使小麦种子分散均匀的分布在土壤里,并在播种机上设置振压轮振压以防旋耕地不实漏风、跑墙,影响小麦出苗质量;

(3)冬前管理:11月上旬每亩用3%世玛乳油25mL,兑水25kg喷雾,防治麦田杂草;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日均气温下降到3~7℃时浇灌越冬水,越冬水选用稀释后的沼液,稀释倍数为8.5倍,亩均利用稀释后的沼液250m3

(4)春季管理: 3月上旬,待日均气温升高到5~10℃时浇灌稀释7~10倍后的沼液,追施25Kg尿素、15Kg海藻生物有机复混肥;3月中期进行起身期化控防倒伏,每亩喷洒麦巨金20~30ml兑水20~30kg,控制基部第一、二节间长度,防止后期倒伏;

(5)孕穗期管理:每亩浇灌稀释后的沼液100~200m3,每亩用10%壳聚糖溶液30ml、黄腐酸10g、赤霉素20g、玫瑰精油10g、植物细胞膜稳态剂50g,混合兑水25~35kg,喷叶片,用于防治蚜虫、锈病、白粉病,同时减少小花退化保粒数;同时喷洒海藻微量元素肥料50ml/亩,提高小麦抗逆增产能力;

(6)抽穗开发花期:每亩用植物细胞膜稳态剂50g、戊唑醇25mL、10%壳聚糖溶液20ml、磷酸二氢钾100g混合兑水25~35kg,喷穗部及上部叶片,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锈病、麦蚜,保护旗叶,延长绿叶功能期,提高结实率;同时每亩增施尿素10~20kg,益生菌制剂20~30kg;

(7)灌浆期:每亩用植物细胞膜稳态剂50g、吡虫啉10g、10%壳聚糖溶液25ml、磷酸二氢钾100g混合兑水25~35kg,喷穗部及上部叶片,用于防治蚜虫,保护旗叶,延长绿叶功能期,抵御干热风,增加粒重;

(8)收获:蜡熟末期进行收获。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被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对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