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次生盐碱地调理的多功能土质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42276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盐碱地专用改良剂,具体为一种用于次生盐碱地调理的多功能土质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盐碱土是盐土和碱土以及各种盐化、碱化土壤的总称。盐土指土壤中可溶性盐分含量达到一定程度,能够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明显危害的土类。碱土指土壤中含有大量交换性离子,数量达到能够危害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程度,并使土壤性质发生改变的土壤。在实际状况中,盐土与碱土经常以混合的方式共同存在,统称盐碱土。

土壤次生盐碱化又称“次生盐渍化”,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耕作灌溉措施及植被的变化而使好的耕作地变成“盐渍化”的过程。主要发生在我国的华北平原、松辽平原、河套平原、渭河平原等地。次生盐碱化的形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农田排水系统不通畅,大量引水灌溉抬高了地下水位,增加了地下水通过土壤毛细管向上运动的速度和地下水蒸发量,从而增加了地下水和下层土体中盐分向表层积累,二是不合理的灌溉破坏了原有的土壤盐水平衡,三是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措施,植被的破坏,加剧了耕作层土壤水分蒸发,造成表层积碱。在土地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的条件下,引起土壤盐碱化,使原来的好地变成了盐碱地。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耕作管理的粗放,及化肥使用量的增加,有机土质改良剂投入减少,次生盐碱化的面积有逐年扩大的趋势,由原来小碱班变成大碱班,大碱班变成大片碱。

土壤盐碱化对土壤理化性质破坏比较大,极不利于许多作物的生长,容易造成作物缺苗或死亡,从而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盐碱地由于含盐量多,有机质量少,酸碱度高,使土壤腐殖质遭到淋失,土壤结构受到破坏,表现为湿时黏,干时硬,土表常有白色盐分积淀,通气、透水不良,严重的会造成植物萎蔫、中毒和烂根死亡。另外,土壤碱性太大,影响到土壤中的磷、铁、锰、硼、锌等营养元素的有效性,易造成大量氮、磷、钾主要元素以及铁、钙、硼等微量元素的缺乏。

目前,用于盐碱地的土质改良剂功能单一,不能对土壤多方面进行改善,需要同时施入多种改良剂才能对土质有所改善,使用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土质改良剂功能单一,不能对盐碱地土壤多方面进行改善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次生盐碱地调理的多功能土质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次生盐碱地调理的多功能土质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粘土150~200份、土壤改良肥5~20份、排盐缓释剂30~40份、复合生物菌剂16~25份、解磷菌20~40份、磷矿粉10~20份、海泡石10~15份、硫酸铝10~15份、聚丙烯酰胺10~20份。

优选的,一种用于次生盐碱地调理的多功能土质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粘土180份、土壤改良肥12份、排盐缓释剂35份、复合生物菌剂20份、解磷菌30份、磷矿粉15份、海泡石12份、硫酸铝12份、聚丙烯酰胺15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土壤改良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碳酰二胺20~30份、四硼酸钠20~30份、磷酸一铵20-30份、硫酸锰5~10份、硫酸锌16~20份、谷氨酸钠4~10份、硼砂12~16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复合生物菌剂由5406放线菌、固氮菌、根瘤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和硅酸盐菌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排盐缓释剂为乌苏酸20份、迷失香35份、三氟乙酸5~10份。

该土质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粘土与排盐缓释剂混合均匀,调整混合物的湿度为50%~75%;将混合物密封,50~60℃发酵10~15天;

2)、加入复合生物菌剂,调整混合物的湿度为60%~80%,将混合物堆成长1~2米、宽1~2米、高5~1米的剁,剁上用秸秆覆盖,发酵7~14天;

3)、加入土壤改良肥、解磷菌、磷矿粉、海泡石、硫酸铝、聚丙烯酰胺,混合均匀,调节湿度为30%~40%,发酵5~10天;

4)粉碎使用半湿物料粉碎机对完成二次发酵的物料进行粉碎,粉碎细度要达到20~30目;

5)将经发酵和粉碎后的物料输送至圆盘造粒机进行圆盘造粒,即得所述土质改良剂。

优选的,步骤2)中每两天翻剁三次,控制剁温低于55℃。

进一步的,将造粒后的土质改良剂进行烘干处理,含水量在12~15%即得土质改良剂成品。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次生盐碱地调理的多功能土质改良剂,其原料易得、制备简单、功能多样,能够增加盐碱地的肥力、同时还能疏松土质、起到保水的作用。本发明提供的排盐缓释剂,排盐效果明显,排盐率为97.3-98.6%;本发明使用粘土与海泡石配制的混合物能够中和盐碱地中的阳离子,同时使用解磷菌保持土壤团粒结构,使用磷矿粉保水,达到了改善盐碱地的效果;在对盐碱土施用硫酸铝后,土壤溶液中钠离子、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离子增加,土壤溶液pH值下降,土壤性质改善。随着硫酸铝的增加,土壤颗粒释放出的可溶性盐也大量增加,明显减少了土壤中的盐类物质。同时土壤凝结成大量的微小颗粒。然后再加入高分子聚丙烯酰胺,使先前凝结成的微小颗粒絮凝成豌豆粒大小的较大颗粒,进一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保肥性。聚丙烯酰胺有着很强的絮凝作用,它可以在微小颗粒间吸附架桥,使颗粒形成较大的聚集体而沉降。同时,聚丙烯酰胺上的极性基团颗粒还能吸附许多离子,增强土壤的保肥性;本发明的土壤改良肥改善土壤肥力,为作物生长提供养分;四硼酸钠和硼酸的协同作用,不但提供硼素,而且能很好的溶解金属氧化物;谷氨酸钠可增加有益菌,促进作物生长,提高土壤的自我净化能力;硫酸盐可很好的还原氮元素,提高土质改良剂的转化效率,从而土质改良剂使用效率高;本发明的复合生物菌剂具有促进农作物生长发育,粗早熟,抗旱,抗病虫害的特点,有利于改善盐碱土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次生盐碱地调理的多功能土质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粘土150份、土壤改良肥5份、排盐缓释剂40份、复合生物菌剂25份、解磷菌20份、磷矿粉20份、海泡石10份、硫酸铝15份、聚丙烯酰胺10份。

其中,土壤改良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碳酰二胺20份、四硼酸钠30份、磷酸一铵20份、硫酸锰10份、硫酸锌16份、谷氨酸钠10份、,硼砂12份。

排盐缓释剂为乌苏酸20份、迷失香35份、三氟乙酸5份。

本实施例的土质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粘土与排盐缓释剂混合均匀,调整混合物的湿度为50%;将混合物密封,50℃发酵15天;

2)、加入复合生物菌剂,调整混合物的湿度为60%,将混合物堆成长1米、宽1米、高5米的剁,剁上用秸秆覆盖,发酵14天;

3)、加入土壤改良肥、解磷菌、磷矿粉、海泡石、硫酸铝、聚丙烯酰胺,混合均匀,调节湿度为30%,发酵10天;

4)粉碎使用半湿物料粉碎机对完成二次发酵的物料进行粉碎,粉碎细度要达到20目;

5)将经发酵和粉碎后的物料输送至圆盘造粒机进行圆盘造粒,即得所述土质改良剂。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次生盐碱地调理的多功能土质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粘土200份、土壤改良肥20份、排盐缓释剂30份、复合生物菌剂16份、解磷菌40份、磷矿粉10份、海泡石15份、硫酸铝10份、聚丙烯酰胺20份。

其中,土壤改良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碳酰二胺30份、四硼酸钠20份、磷酸一铵20份、硫酸锰5份、硫酸锌20份、谷氨酸钠4份、,硼砂16份。

复合生物菌剂由5406放线菌、固氮菌、根瘤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和硅酸盐菌组成。

排盐缓释剂为乌苏酸20份、迷失香35份、三氟乙酸10份。

本实施例的土质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粘土与排盐缓释剂混合均匀,调整混合物的湿度为75%;将混合物密封,60℃发酵10天;

2)、加入复合生物菌剂,调整混合物的湿度为80%,将混合物堆成长2米、宽2米、高1米的剁,剁上用秸秆覆盖,发酵7天;每两天翻剁三次,控制剁温低于55℃;

3)、加入土壤改良肥、解磷菌、磷矿粉、海泡石、硫酸铝、聚丙烯酰胺,混合均匀,调节湿度为40%,发酵5天;

4)粉碎使用半湿物料粉碎机对完成二次发酵的物料进行粉碎,粉碎细度要达到30目;

5)将经发酵和粉碎后的物料输送至圆盘造粒机进行圆盘造粒;

6)烘干处理,含水量在12~15%即得土质改良剂成品。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次生盐碱地调理的多功能土质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粘土180份、土壤改良肥12份、排盐缓释剂35份、复合生物菌剂20份、解磷菌30份、磷矿粉15份、海泡石12份、硫酸铝12份、聚丙烯酰胺15份。

其中,土壤改良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碳酰二胺25份、四硼酸钠25份、磷酸一铵25份、硫酸锰8份、硫酸锌18份、谷氨酸钠7份、,硼砂14份。

复合生物菌剂由5406放线菌、固氮菌、根瘤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和硅酸盐菌组成。

排盐缓释剂为乌苏酸20份、迷失香35份、三氟乙酸8份。

本实施例的土质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粘土与排盐缓释剂混合均匀,调整混合物的湿度为60%;将混合物密封,55℃发酵12天;

2)、加入复合生物菌剂,调整混合物的湿度为70%,将混合物堆成长1.5米、宽1.5米、高0.8米的剁,剁上用秸秆覆盖,发酵10天;每两天翻剁三次,控制剁温低于55℃;

3)、加入土壤改良肥、解磷菌、磷矿粉、海泡石、硫酸铝、聚丙烯酰胺,混合均匀,调节湿度为35%,发酵8天;

4)粉碎使用半湿物料粉碎机对完成二次发酵的物料进行粉碎,粉碎细度要达到25目;

5)将经发酵和粉碎后的物料输送至圆盘造粒机进行圆盘造粒,即得所述土质改良剂;

6)烘干处理,含水量在12~15%即得土质改良剂成品。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次生盐碱地调理的多功能土质改良剂,其原料易得、制备简单、功能多样,能够增加盐碱地的肥力、同时还能疏松土质、起到保水的作用。本发明提供的排盐缓释剂,排盐效果明显,排盐率为97.3-98.6%;本发明使用粘土与海泡石配制的混合物能够中和盐碱地中的阳离子,同时使用解磷菌保持土壤团粒结构,使用磷矿粉保水,达到了改善盐碱地的效果;在对盐碱土施用硫酸铝后,土壤溶液中钠离子、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离子增加,土壤溶液pH值下降,土壤性质改善。随着硫酸铝的增加,土壤颗粒释放出的可溶性盐也大量增加,明显减少了土壤中的盐类物质。同时土壤凝结成大量的微小颗粒。然后再加入高分子聚丙烯酰胺,使先前凝结成的微小颗粒絮凝成豌豆粒大小的较大颗粒,进一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保肥性。聚丙烯酰胺有着很强的絮凝作用,它可以在微小颗粒间吸附架桥,使颗粒形成较大的聚集体而沉降。同时,聚丙烯酰胺上的极性基团颗粒还能吸附许多离子,增强土壤的保肥性;本发明的土壤改良肥改善土壤肥力,为作物生长提供养分;四硼酸钠和硼酸的协同作用,不但提供硼素,而且能很好的溶解金属氧化物;谷氨酸钠可增加有益菌,促进作物生长,提高土壤的自我净化能力;硫酸盐可很好的还原氮元素,提高土质改良剂的转化效率,从而土质改良剂使用效率高;本发明的复合生物菌剂具有促进农作物生长发育,粗早熟,抗旱,抗病虫害的特点,有利于改善盐碱土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