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次生盐碱地土壤结构的液体调理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2275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调理剂,具体为一种改善次生盐碱地土壤结构的液体调理剂。



背景技术:

盐碱土是盐土和碱土以及各种盐化、碱化土壤的总称。盐土指土壤中可溶性盐分含量达到一定程度,能够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明显危害的土类。碱土指土壤中含有大量交换性离子,数量达到能够危害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程度,并使土壤性质发生改变的土壤。在实际状况中,盐土与碱土经常以混合的方式共同存在,统称盐碱土。

土壤次生盐碱化又称“次生盐渍化”,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耕作灌溉措施及植被的变化而使好的耕作地变成“盐渍化”的过程。主要发生在我国的华北平原、松辽平原、河套平原、渭河平原等地。次生盐碱化的形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农田排水系统不通畅,大量引水灌溉抬高了地下水位,增加了地下水通过土壤毛细管向上运动的速度和地下水蒸发量,从而增加了地下水和下层土体中盐分向表层积累,二是不合理的灌溉破坏了原有的土壤盐水平衡,三是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措施,植被的破坏,加剧了耕作层土壤水分蒸发,造成表层积碱。在土地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的条件下,引起土壤盐碱化,使原来的好地变成了盐碱地。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耕作管理的粗放,及化肥使用量的增加,有机肥料投入减少,次生盐碱化的面积有逐年扩大的趋势,由原来小碱班变成大碱班,大碱班变成大片碱。

土壤盐碱化对土壤理化性质破坏比较大,极不利于许多作物的生长,容易造成作物缺苗或死亡,从而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盐碱地由于含盐量多,有机质量少,酸碱度高,使土壤腐殖质遭到淋失,土壤结构受到破坏,表现为湿时黏,干时硬,土表常有白色盐分积淀,通气、透水不良,严重的会造成植物萎蔫、中毒和烂根死亡。另外,土壤碱性太大,影响到土壤中的磷、铁、锰、硼、锌等营养元素的有效性,易造成大量氮、磷、钾主要元素以及铁、钙、硼等微量元素的缺乏。

目前,用于盐碱地的肥料多为普通的液体肥料,普通的液体肥料虽能为土壤提供部分的养分,但是不能够在降低土壤含盐量、土壤pH和土壤容重的同时,有效增加土壤透气孔隙,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增加土壤中微生物含量、全面提高土壤肥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善次生盐碱地土壤结构的液体调理剂,其能够在降低土壤含盐量、土壤pH和土壤容重的同时,有效增加土壤透气孔隙,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增加土壤中微生物含量,大幅度全面提高土壤肥力。

一种改善次生盐碱地土壤结构的液体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其原料配方如下:

农作物废浆料120~180份、腐熟粪便250~400份、纳米碳160~200份、斜生栅藻腐解剂120~160份、茶叶渣80~120份、EDTA-Zn 30~60份、圆褐固氮菌8~20份、水800~1200份、微生物发酵菌剂10~14份。

进一步地,按质量份数计,其原料配方如下:

农作物废浆料140~160份、腐熟粪便300~400份、纳米碳160~180份、斜生栅藻腐解剂120~150份、茶叶渣85~95份、EDTA-Zn 30~45份、圆褐固氮菌10~20份、水850~950份、微生物发酵菌剂10~13份。

进一步地,按质量份数计,其原料配方如下:

农作物废浆料150份、腐熟粪便320份、纳米碳180份、斜生栅藻腐解剂140份、茶叶渣90份、EDTA-Zn 40份、圆褐固氮菌14份、水900份、微生物发酵菌剂13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微生物发酵菌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芽孢杆菌15份、铜绿假单胞菌26份、脱氮副球菌10份、解脂假丝酵母12份、红球菌8~10份、施氏假单胞菌5~8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微生物发酵菌剂中的芽孢杆菌为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固氮巨大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按照质量比为1:5:8:3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农作物废浆料由秸秆、甘蔗、木薯、树叶、花生壳按照质量比为5:3~4:1:2:1粉碎后组成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的腐熟粪便由鸡粪、猪粪、羊粪按照质量比为5:4:3组成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的斜生栅藻腐解剂中各原料组分的质量比例为:斜生栅藻28~36份、芦根30~38份、茶花花粉25~31份。

本发明提供的改善次生盐碱地土壤结构的液体调理剂,腐殖化无害化程度高,害虫和残余的种子被灭活,避免了施用后病虫害危害作物和种子发芽生长后影响农产品纯度及品质;获得的肥料具有多种参与农作物生长的有益微生物,效力好,使用后改良土壤、提高了土壤肥力、提高农林作物的免疫能力、实现粮食增产;使用时田间无恶臭味,并减少化肥用量,既节省了成本,也不会造成土壤贫瘠、板结、盐碱化,符合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趋势;由于使用小尺度、高表面能活性的纳米碳,能够增强植物对肥料的吸附,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能够增加土壤透气孔隙,提高土壤保水能力;使用茶叶渣够作为螯合剂与重金属离子结合,改善土壤质量;EDTA-Zn能够为土壤提供微量元素锌,且不易流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改善次生盐碱地土壤结构的液体调理剂,按质量份数计,其原料配方如下:

农作物废浆料120份、腐熟粪便400份、纳米碳160份、斜生栅藻腐解剂120份、茶叶渣80份、EDTA-Zn 60份、圆褐固氮菌20份、水1200份、微生物发酵菌剂14份。

其中,农作物废浆料由秸秆、甘蔗渣、木薯渣、树叶、花生壳按照质量比为5:3:1:2:1组成的混合物;

其中,微生物发酵菌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芽孢杆菌15份、铜绿假单胞菌26份、脱氮副球菌10份、解脂假丝酵母12份、红球菌10份、施氏假单胞菌5份。

本实施例的改善次生盐碱地土壤结构的液体调理剂,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1)、将农作物废浆料加入腐熟粪便、纳米碳、EDTA-Zn,加入适量水,使得原料的含水量控制在60%;

2)将1)中所述原料发酵10天,进行第一次发酵,得到第一次发酵产物;

3)、将步骤2)中的发酵产物在-4℃下冷冻18h;然后放置室温融化;

4)、将斜生栅藻腐解剂、茶叶渣、圆褐固氮菌、水和微生物发酵菌剂混合均匀;

5)、将4)的混合物,加入3)中,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进行第二次发酵,发酵14天,得到第二次发酵产物。

实施例2

一种改善次生盐碱地土壤结构的液体调理剂,按质量份数计,其原料配方如下:

农作物废浆料180份、腐熟粪便250份、纳米碳200份、斜生栅藻腐解剂160份、茶叶渣120份、EDTA-Zn 30份、圆褐固氮菌8份、水800份、微生物发酵菌剂10份。

其中,微生物发酵菌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芽孢杆菌15份、铜绿假单胞菌26份、脱氮副球菌10份、解脂假丝酵母12份、红球菌8份、施氏假单胞菌8份。

本实施例的改善次生盐碱地土壤结构的液体调理剂,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1)、将农作物废浆料粉碎,加入腐熟粪便、纳米碳、EDTA-Zn,加入适量水,使得原料的含水量控制在80%;

2)将1)中所述原料发酵10天,进行第一次发酵,得到第一次发酵产物;

3)、将步骤2)中的发酵产物在-4℃下冷冻18h;然后放置室温融化;

4)、将斜生栅藻腐解剂、茶叶渣、圆褐固氮菌、水和微生物发酵菌剂混合均匀;

5)、将4)的混合物,加入3)中,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进行第二次发酵,发酵14天,得到第二次发酵产物。

实施例3

一种改善次生盐碱地土壤结构的液体调理剂,按质量份数计,其原料配方如下:

农作物废浆料140份、腐熟粪便300份、纳米碳160份、斜生栅藻腐解剂120份、茶叶渣85份、EDTA-Zn 30份、圆褐固氮菌10份、水850份、微生物发酵菌剂10份。

其中,腐熟粪便由鸡粪、猪粪、羊粪按照质量比为5:4:3组成的混合物。

一种改善次生盐碱地土壤结构的液体调理剂,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1)、将农作物废浆料粉碎,加入腐熟粪便、纳米碳、EDTA-Zn,加入适量水,使得原料的含水量控制在70%;

2)将1)中所述原料发酵10天,进行第一次发酵,得到第一次发酵产物;

3)、将步骤2)中的发酵产物在-4℃下冷冻18h;然后放置室温融化;

4)、将斜生栅藻腐解剂、茶叶渣、圆褐固氮菌、水和微生物发酵菌剂混合均匀;

5)、将4)的混合物,加入3)中,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进行第二次发酵,发酵14天,得到第二次发酵产物。

实施例4

一种改善次生盐碱地土壤结构的液体调理剂,按质量份数计,其原料配方如下:

农作物废浆料160份、腐熟粪便400份、纳米碳180份、斜生栅藻腐解剂150份、茶叶渣95份、EDTA-Zn 45份、圆褐固氮菌20份、水950份、微生物发酵菌剂13份。

其中,农作物废浆料由秸秆、甘蔗渣、木薯渣、树叶、花生壳按照质量比为5:4:1:2:1组成的混合物;

其中,微生物发酵菌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芽孢杆菌15份、铜绿假单胞菌26份、脱氮副球菌10份、解脂假丝酵母12份、红球菌8份、施氏假单胞菌8份。

其中芽孢杆菌为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固氮巨大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按照质量比为1:5:8:3的混合物。

本发明中的发酵有机肥采用实施例3中的发酵方法。

实施例5

一种改善次生盐碱地土壤结构的液体调理剂,按质量份数计,其原料配方如下:

农作物废浆料150份、腐熟粪便320份、纳米碳180份、斜生栅藻腐解剂140份、茶叶渣90份、EDTA-Zn 40份、圆褐固氮菌14份、水900份、微生物发酵菌剂13份。

其中,农作物废浆料由秸秆、甘蔗渣、木薯渣、树叶、花生壳按照质量比为5:3.5:1:2:1组成的混合物;

其中,微生物发酵菌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芽孢杆菌15份、铜绿假单胞菌26份、脱氮副球菌10份、解脂假丝酵母12份、红球菌10份、施氏假单胞菌5份。

本发明中的发酵有机肥采用实施例3中的发酵方法。

实施例1-5的改善次生盐碱地土壤结构的液体调理剂,腐殖化无害化程度高,害虫和残余的种子被灭活,避免了施用后病虫害危害作物和种子发芽生长后影响农产品纯度及品质;获得的肥料具有多种参与农作物生长的有益微生物,效力好,使用后改良土壤、提高了土壤肥力、提高农林作物的免疫能力、实现粮食增产;使用时田间无恶臭味,并减少化肥用量,既节省了成本,也不会造成土壤贫瘠、板结、盐碱化,符合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趋势;由于使用小尺度、高表面能活性的纳米碳,能够增强植物对肥料的吸附,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能够增加土壤透气孔隙,提高土壤保水能力;使用茶叶渣够作为螯合剂与重金属离子结合,改善土壤质量;EDTA-Zn能够为土壤提供微量元素锌,且不易流失。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