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旱、全营养型玉米专用长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51854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作物专用肥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抗旱、全营养型玉米专用长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是重要的粮食和饲料来源,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5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达到38116.6万公顷,总产量22458万吨。作为玉米种植主产区的东北及华北地区,玉米种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保证玉米的稳产、减少种地投入,实现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我国北方大部分雨养农业地区,受干旱的影响,玉米播种后通常出现因耕层土壤墒差造成出苗不全、不齐,缺苗断垄现象,严重影响玉米高产群体的建立和产量形成,一些不能坐水种的地块,由于播种后长时间干旱,使种子失水没有活力造成粉种,致使农民补苗、毁种现象普遍,无形中增加了农民种地的成本;加之农民在施肥过程中过度重视大量元素肥料投入,而忽视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投入,养分投入及其不合理,由最小养分定律可知,玉米的最终产量将会受到影响;同时随着土地流转的不断深入,从降低劳动力投入,降低用工成本的角度考虑,种植玉米对机械化程度要求不断提高,相应的对肥料品种有了更高的要求,常规的肥料品种由于后期需要追肥已经难以满足规模化种植的需要。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抗旱、全营养型玉米专用长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其降低干旱对玉米种植的影响,提高玉米出苗率,促生根,提高玉米抗旱能力,固氮活磷,同时延长养分释放期,实现玉米种植的免追肥生产,达到稳产、省工、增效的目的。所述的抗旱、全营养型玉米专用长效肥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尿素410-510份、硫酸铵0-250份、磷酸一铵150-275份、氯化钾100-200份、硫酸锌5-30份、黄腐酸10-50份、高分子保水剂2-15份、硝化抑制剂1-5份、肥料增效剂2-10份。进一步的,包括如下优选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尿素412份、硫酸铵241份、磷酸一铵182份、氯化钾117份、硫酸锌10份、黄腐酸25份、高分子保水剂4份、硝化抑制剂3份、肥料增效剂6份。进一步的,所述尿素粒径为0.85mm-2.80mm,氮的含量≥46.2%。进一步的,所述磷酸一铵为粉末状结构,氮的含量≥11%,有效磷的含量≥44%。进一步的,所述氯化钾为粉末状结构,氧化钾含量≥60%。进一步的,所述硫酸锌为粉末状七水硫酸锌,锌含量≥21%。进一步的,所述黄腐酸为粉末状生化黄腐酸,黄腐酸含量≥50%;进一步的,所述高分子保水剂为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分子量1200万道尔顿,固含量≥90%,目数≥60目。进一步的,所述硝化抑制剂为粉末状双氰胺,含量≥98%,目数≥60目;肥料增效剂为粉末状聚谷氨酸,含量≥2%,分子量80-200万道尔顿,目数≥120目。所述的抗旱、全营养型玉米专用长效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原料尿素经过120℃-130℃高温熔融,进入缓冲槽内,通过输送泵输送,再经计量后送至塔顶一级混合槽内;(2)将原料氯化钾、硫酸锌、黄腐酸、高分子保水剂、硝化抑制剂和肥料增效剂,分别计量后,按照配比量送入搅拌器中充分混合;混合原料经振网筛振筛后,由斗式提升机提升到塔顶一级混合槽内与来自步骤(1)的物料混合,一级混合槽温度控制在120±5℃;(3)将原料磷酸一铵经振网筛振筛后,由斗式提升机提升到塔顶加热器中,加热到100-110℃后,通过电子配料秤,加到三级混合槽内与来自(2)的物料进行混合,三级混合槽温度控制在110±5℃;(4)将三级混合槽内制得的原料混合料,送入塔内造粒机进行造粒,调整造粒机转数,内圈15-25HZ、外圈25-35HZ,制得圆形肥料颗粒,再经筛分、冷却、包膜处理后,包装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添加高分子保水剂,具有保水、抗旱功能,针对干旱条件下,玉米易出现的出苗不齐、苗弱现象,采用保水剂聚丙烯酰胺,调控保水,为玉米苗期发育创造良好的水肥环境,抗旱促生根;2、添加黄腐酸,改良土壤,提高肥料利用率,黄腐酸作为腐殖质类物质,黄腐酸的施入能够促进土壤形成稳定的团粒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蓄肥保水能力;黄腐酸还能够抑制土壤中脲酶的活性,从而降低氮肥的挥发及淋溶损失,延长氮肥有效期,提高氮肥利用率;同时黄腐酸能够与金属离子发生络合反应,阻止金属离子与磷的结合形成难溶性盐,提高磷的有效性,进而提高磷的利用率,并且络合后的金属离子更易于被作物吸收,提高中微量元素的利用率;3、添加微量元素锌,增强抗性,防止缺素症状的发生,本发明添加了适合玉米生长的微量元素锌,可促进玉米光合作用,促进植株体内生长素、酶、蛋白质的合成,增强玉米抗性,同时降低高投磷地区、碱性土壤上的玉米缺锌“白化苗”的发生;4、添加硝化抑制剂,控制铵态氮向硝态的转化,减少硝态氮的淋溶损失,延长氮肥有效期,使氮肥有效期达到90-120天,有效提高氮肥的利用率,进而满足玉米一次性施肥的需要;5、添加高分子聚谷氨酸,具有良好的保水性、络合性、生物相容性,能够络合肥料养分离子,提高有效养分浓度,并促进作物对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吸收,同时聚谷氨酸在当季可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成单体的氨基酸供作物吸收利用,可为作物提供有机氮源;6、本发明通过大量元素配以微量元素,使养分供给更均衡,利用营养间的协同作用,强化作物对养分的吸收与运输,做到玉米的全营养施肥。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尿素410份、磷酸一铵150份、氯化钾100份、硫酸锌5份、黄腐酸10份、高分子保水剂2份、硝化抑制剂1份、肥料增效剂2份。实施例2: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尿素510份、硫酸铵250份、磷酸一铵275份、氯化钾200份、硫酸锌30份、黄腐酸50份、高分子保水剂15份、硝化抑制剂5份、肥料增效剂10份。实施例3:1、包括如下优选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尿素412份、硫酸铵241份、磷酸一铵182份、氯化钾117份、硫酸锌10份、黄腐酸25份、高分子保水剂4份、硝化抑制剂3份、肥料增效剂6份。2、制备方法:将原料尿素经过125℃高温熔融,通过输送泵输送,再经计量后送至塔顶一级混合槽内;同时将原料氯化钾、硫酸锌、黄腐酸、高分子保水剂、硝化抑制剂、肥料增效剂,分别计量后,按照配比量送入搅拌器中充分混合;混合原料经振网筛,由斗式提升机提升到塔顶一级混合槽内与来熔融尿素混合,一级混合槽温度需控制在120±5℃;同时将原料磷酸一铵计量经振网筛后,由斗式提升机提升到塔顶加热器中,加热到100℃,后通过电子配料秤,加到三级混合槽内与来自一级混合槽内的物料进行混合,三级混合槽温度控制在110±5℃;将三级混合槽内制得的原料混合料,送入塔内造粒机进行造粒,调整造粒机转数,内圈20HZ、外圈30HZ,制得圆形肥料颗粒,再经筛分、冷却、包膜处理后,得到总养分41%(N-P2O5-K2O=26-8-7)的肥料产品。3、试验结果保水能力测试:试验设置2个处理,处理1(对照):取500g风干土(过20目筛)置于500ml烧杯中,一次性加入100g自来水并称重(记W1);处理2:将所得肥料取1g研磨粉碎与风干土500g(过20目筛)混匀,置于500ml的烧杯中,一次性加入自来水100g,并称重(记W2)。两个处理放置在恒温25℃条件下,每隔5天称烧杯重量(记Wn),连续称重20天,观测烧杯重量变化。水分挥发率=(W-Wn)/100*100%。试验结果,对照处理每隔5天土壤水分挥发率分别为38.36%、56.76%、75.26%、86.89%,添加本发明肥料的处理分别为32.26%、42.31%、68.16%、79.49%,结果表明本发明所制得的肥料可有效降低土壤水分挥发率,增强土壤保水能力,具体数值见表1。表1不同时间烧杯重量变化情况(单位:g)处理5天10天15天20天1732.33713.93695.43684.102739.43729.37703.53692.20田间试验:采用夏玉米田间示范对比试验,设置两个处理,每处理面积1亩(667m2)。处理1:底施N:P2O5:K2O=15-15-15(cl)的复合肥40kg/亩,后期追施10kg的尿素;处理2:底施本发明肥料N:P2O5:K2O=26-8-7(cl)40kg/亩,一次施性施入不再追肥。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田相比较,施用本发明肥料示范田的玉米叶色浓绿,功能叶片叶型宽大,茎基部粗壮,比对照亩产量提高约11.5%,具体统计结果见表2。表28月20号玉米长势调查及收获期产量调查表实施例4:1、包括如下优选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尿素506份、磷酸一铵250份、氯化钾184份、硫酸锌15份、黄腐酸钾30份、高分子保水剂4份、硝化抑制剂4份、肥料增效剂7份。2、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得到肥料产品总养分48%(N-P2O5-K2O=26-11-11)。3、田间试验:采用春玉米田间示范对比试验,设置两个处理,每处理面积1亩(667m2),两处理肥料投入总量相等。处理1:底施尿素76kg/亩、重过磷酸钙12kg/亩、氯化钾6kg/亩,后期追施尿素15kg/亩;处理2:抗旱、长效型肥料:底肥N:P2O5:K2O=26-12-10(cl)施40kg/亩,一次施性施入不再追肥。亩种植密度4500株。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田相比较,抗旱、长效肥示范田玉米苗期出苗率高、苗壮、根系发达,构建了良好的产量优势;整个生育期内植株健壮,收获期棒大、突尖小,没有出现明显脱肥现象,比对照田亩产量提高7.5%,具体统计结果见表3-4。表3玉米生育期调查情况表4成熟期测产调查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