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垃圾与污泥混合制备高效调理盐碱地的有机肥料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72015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有机肥料,具体为一种有机垃圾与污泥混合制备高效调理盐碱地的有机肥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我国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

现有的改良剂只能缓慢改善盐碱地的盐碱度,这样就影响了植物的生长,有时候是一个季度甚至是几个季度,且长时间不使用还会形成盐碱地。

盐碱地土壤的微生物种群数量减少。土壤微生物与土壤肥力有着及密切的关系,较高的微生物活性是土壤肥沃的重要标志。因此,土壤微生物在土壤和土壤肥力形成及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次生盐碱地随着盐碱程度的加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明显降低,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特别是好氧微生物,由于空气量减少,氧气不足,数量明显下降。

如果将有机垃圾与污泥进行深度处理,不但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可以变废为宝,改善盐碱地的作物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河套灌区盐碱地作物生长不佳的缺陷,提供一种有机垃圾与污泥混合制备高效调理盐碱地的有机肥料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有机垃圾与污泥混合制备高效调理盐碱地的有机肥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有机垃圾粉碎,使其粒度小于15mm;

2)加入草木灰,二者的质量比为12∶3~5,搅拌均匀;80℃~90℃发酵槽进行高温发酵降解3~5天得到第一次发酵产物;优选的,草木灰与有机垃圾的质量比为12∶5,搅拌均匀;85℃发酵槽进行高温发酵降解4天得到第一次发酵产物;

3)、将80~100重量份的第一次发酵产物、60~90重量份的污泥、40~50重量份的微生物菌剂搅拌均匀,在室温下进行第二次发酵7~14天;优选的将90重量份的第一次发酵产物、75重量份的污泥、46重量份的微生物菌剂搅拌均匀后发酵。

4)、向第二次发酵物中加入粉碎后的饼粕粉,二者的质量之比为12∶2~3;搅拌均匀。优选的,第二次发酵物与饼粕粉的质量之比为4∶1。

进一步的,所述微生物菌剂为枯草芽胞杆菌、嗜热脂肪芽胞杆菌、乳酸芽胞杆菌、高温放线菌、地衣芽抱杆菌、根霉菌和酵母菌的混合物。优选的,所述微生物菌剂为质量比为3∶2∶6∶8∶2∶5∶2的枯草芽胞杆菌、嗜热脂肪芽胞杆菌、乳酸芽胞杆菌、高温放线菌、地衣芽抱杆菌、根霉菌和酵母菌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为河道污泥,存放至30%~40%的含水率。

进一步的,第二次发酵时前三天每隔4~6h进行搅拌翻料,第四天起,每隔12小时翻料一次。

本发明将有机垃圾与污泥混合制备高效调理盐碱地的有机肥料,绿色环保,效力好,对环境长期无副作用的优点,使用后改良土壤的盐碱状况,使用第一年,即可将河套灌区盐碱地农作物增产20%以上,连续使用3~5年可以使得河套灌区盐碱地的产量与普通土地的产量没有明显差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有机垃圾与污泥混合制备高效调理盐碱地的有机肥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有机垃圾粉碎,使其粒度小于15mm;

2)加入草木灰,二者的质量比为4∶1,搅拌均匀;80℃发酵槽进行高温发酵降解5天得到第一次发酵产物;

3)、将80重量份的第一次发酵产物、60重量份的污泥、40重量份的微生物菌剂搅拌均匀,在室温下进行第二次发酵7天;

4)、向第二次发酵物中加入粉碎后的饼粕粉,二者的质量之比为6∶1;搅拌均匀。

其中,污泥为河道污泥,存放至30%~40%的含水率。

实施例2

本发明有机垃圾与污泥混合制备高效调理盐碱地的有机肥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有机垃圾粉碎,使其粒度小于15mm;

2)加入草木灰,二者的质量比为12∶5,搅拌均匀;90℃发酵槽进行高温发酵降解3天得到第一次发酵产物;

3)、将100重量份的第一次发酵产物、90重量份的污泥、50重量份的微生物菌剂搅拌均匀,在室温下进行第二次发酵14天;前三天每隔4~6h进行搅拌翻料,第四天起,每隔12小时翻料一次;

4)、向第二次发酵物中加入粉碎后的饼粕粉,二者的质量之比为4∶1;搅拌均匀。其中,所述微生物菌剂为质量比为3∶2∶6∶8∶2∶5∶2的枯草芽胞杆菌、嗜热脂肪芽胞杆菌、乳酸芽胞杆菌、高温放线菌、地衣芽抱杆菌、根霉菌和酵母菌的混合物。

实施例3

本发明有机垃圾与污泥混合制备高效调理盐碱地的有机肥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有机垃圾粉碎,使其粒度小于15mm;

2)加入草木灰,草木灰与有机垃圾的质量比为12∶5,搅拌均匀;85℃发酵槽进行高温发酵降解4天得到第一次发酵产物;

3)、将90重量份的第一次发酵产物、75重量份的污泥、46重量份的微生物菌剂搅拌均匀后发酵。在室温下进行第二次发酵7~14天;前三天每隔4~6h进行搅拌翻料,第四天起,每隔12小时翻料一次;

4)、向第二次发酵物中加入粉碎后的饼粕粉,二者的质量之比为4∶1;

所述微生物菌剂为质量比为3∶2∶6∶8∶2∶5∶2的枯草芽胞杆菌、嗜热脂肪芽胞杆菌、乳酸芽胞杆菌、高温放线菌、地衣芽抱杆菌、根霉菌和酵母菌的混合物。

所述污泥为河道污泥,存放至30%~40%的含水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