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甜叶菊炭疽病的肥料添加剂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08503阅读:6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病虫防治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治甜叶菊炭疽病的肥料添加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甜叶菊为菊科宿根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在南美亚热带地区。甜叶菊的根、茎、叶中含有甜菊糖甙。甜菊糖甙具有高甜度(为蔗糖的200~300倍),低热量(仅为蔗糖的1/300)的特点,并有提高血糖、降低血压,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对肥胖症、糖尿病、心脏病、龋齿等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因而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成为继蔗糖、合成糖料后的“第三糖源”。

甜叶菊的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而且供不应求。甜叶菊产品广泛应用于医学、 食品添加剂行业。目前,甜叶菊应用的主要是甜叶菊叶片,而甜叶菊的茎、根都被丢弃。甜叶菊的作用在国际上已普遍被公认,具体作用如下:1) 甜叶菊可以为种子出苗提供足够的有机营养,使种苗粗壮,生长良好。2) 甜叶菊可以促进种苗根系发育,有利于将来的移栽管理。3)甜叶菊花及茎杆粉末可以对根结线虫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4) 甜叶菊花及茎杆粉末可以抑制根腐病、枯萎病的发生。5)甜叶菊茎杆是甜叶菊生产的副产物,目前只做废物丢弃,成本较低。

要想获得质量高、商业价值好的甜叶菊,必须注重虫害的影响,而甜叶菊病虫害中炭疽病的影响不容忽视,炭疽病主要发生在嫩叶、嫩枝或顶枝,初期在叶尖或叶缘处出现水渍状污点,后常多个病斑联合成大斑。或在嫩枝茎部出现淡棕色卵圆形或近圆形小斑点,后扩大成深棕褐色梭形或长椭圆形凹陷斑,并迅速蔓延中上部茎,致使叶片枯死,植株矮缩,顶端停止生长。

病菌以菌丝体或小菌核在病部或土壤中越冬。翌春温湿度适宜时,产生菌丝,向四周扩展,有的蔓延到邻株;此外还可通过雨水、水流及农具等传播,也可随调运苗木进行远距离传播。目前防治主要包括:(1) 选择无病高燥地块种植茶树。发病重的地区或田块,可在植前用50%棉隆可湿性粉剂处理土壤,每667m2用药1~2.5kg,与细土拌匀,撒在土表后及时耕耙,15 天后栽植茶苗,注意防止药害。(2) 选用无病苗木,汰除病苗。(3) 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4) 发现病株马上拔除,病穴用0.3%的96%硫酸铜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消毒后,再补栽茶苗。所以其传染性很强,要想根治,必须切断其传染源,从土壤做起,预防其大肆传染,因此一种简单又有效的预防甜叶菊炭疽病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甜叶菊炭疽病的肥料添加剂及制备方法,能够有效防治甜叶菊生长过程中炭疽病影响,使得植株成长健壮,从而得到营养价值高、质量好的甜叶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甜叶菊炭疽病的肥料添加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黄连10~15份、大蒜10~20份、狼毒10~15份、百部10~15份、蛇床子5~15份、马钱子10~20份、苍术10~20份、印楝5~10份、土槿10~20份、紫草10~20份、地榆10~20份、石灰20~30份、草木灰20~40份、麦麸20~40份、枯草芽孢杆菌1~3份。

优选地,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黄连12份、大蒜15份、狼毒13份、百部12份、蛇床子1份、马钱子15份、苍术15份、印楝8份、土槿15份、紫草15份、地榆15份、石灰25份、草木灰30份、麦麸30份、枯草芽孢杆菌2份。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防治甜叶菊炭疽病的肥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配比分别称取各中药组分,粉碎并混合均匀,备用;

(2)将粉碎后的混合料加入到发酵罐中,再加入麦麸、草木灰、适量水及稀释后的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发酵;

(3)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混合物干燥至含水量为5%~10%;

(4)按照配比称取石灰加入到干燥后的混合物中,混合均匀,粉碎至粒径为80~100目,即得所述肥料添加剂。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粉碎后的粒径为80~100目。

优选地,所述步骤(2)加入水的量使得混合物含水量为30%~40%。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发酵时间为16~18天。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发酵温度为35~4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防治甜叶菊炭疽病的肥料添加剂及制备方法,能够对甜叶菊生长过程中炭疽病害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为甜叶菊植株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从而得到营养价值高、质量好的甜叶菊,且所述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适合推广应用,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与环保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防治甜叶菊炭疽病的肥料添加剂及制备方法;

所述添加剂由如下组分组成:黄连12份、大蒜15份、狼毒13份、百部12份、蛇床子1份、马钱子15份、苍术15份、印楝8份、土槿15份、紫草15份、地榆15份、石灰25份、草木灰30份、麦麸30份、枯草芽孢杆菌2份。

所述添加剂的制备步骤如下:

(1)按照配比分别称取各中药组分,粉碎至粒径为80~100目,并混合均匀,备用;

(2)将粉碎后的混合料加入到发酵罐中,再加入麦麸、草木灰、适量水及稀释后的枯草芽孢杆菌,35~40℃条件下进行发酵16天,其中,加入水的量使得混合物含水量为40%;

(3)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混合物干燥至含水量为8%;

(4)按照配比称取石灰加入到干燥后的混合物中,混合均匀,粉碎至粒径为80~100目,即得所述肥料添加剂。

将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添加剂添加至甜叶菊种植肥料中并应用于甜叶菊栽培田,对炭疽病害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使得甜叶菊植株生长健壮,炭疽病防治率达到91.6%。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防治甜叶菊炭疽病的肥料添加剂及制备方法;

所述添加剂由如下组分组成:黄连10份、大蒜10份、狼毒10份、百部10份、蛇床子5份、马钱子10份、苍术10份、印楝5份、土槿10份、紫草10份、地榆10份、石灰20份、草木灰20份、麦麸20份、枯草芽孢杆菌1份。

所述添加剂的制备步骤如下:

(1)按照配比分别称取各中药组分,粉碎至粒径为80~100目,并混合均匀,备用;

(2)将粉碎后的混合料加入到发酵罐中,再加入麦麸、草木灰、适量水及稀释后的枯草芽孢杆菌,35℃条件下进行发酵18天,其中,加入水的量使得混合物含水量为30%;

(3)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混合物干燥至含水量为5%;

(4)按照配比称取石灰加入到干燥后的混合物中,混合均匀,粉碎至粒径为80~100目,即得所述肥料添加剂。

将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添加剂添加至甜叶菊种植肥料中并应用于甜叶菊栽培田,对炭疽病害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使得甜叶菊植株生长健壮,炭疽病防治率达到91.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防治甜叶菊炭疽病的肥料添加剂及制备方法;

所述添加剂由如下组分组成:黄连15份、大蒜20份、狼毒15份、百部15份、蛇床子15份、马钱子20份、苍术20份、印楝10份、土槿20份、紫草20份、地榆20份、石灰30份、草木灰40份、麦麸40份、枯草芽孢杆菌3份。

所述添加剂的制备步骤如下:

(1)按照配比分别称取各中药组分,粉碎至粒径为80~100目,并混合均匀,备用;

(2)将粉碎后的混合料加入到发酵罐中,再加入麦麸、草木灰、适量水及稀释后的枯草芽孢杆菌,40℃条件下进行发酵16天,其中,加入水的量使得混合物含水量为40%;

(3)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混合物干燥至含水量为10%;

(4)按照配比称取石灰加入到干燥后的混合物中,混合均匀,粉碎至粒径为80~100目,即得所述肥料添加剂。

将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添加剂添加至甜叶菊种植肥料中并应用于甜叶菊栽培田,对炭疽病害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使得甜叶菊植株生长健壮,炭疽病防治率达到91.3%。

本发明所述的防治甜叶菊炭疽病的肥料添加剂及制备方法,能够对甜叶菊生长过程中炭疽病害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为甜叶菊植株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从而得到营养价值高、质量好的甜叶菊,且所述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适合推广应用,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与环保意义。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