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柄金桂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9570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长柄金桂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选沙壤土为栽培地,先在冬季冰冻期对栽培地进行翻耕40-45cm,在冬季末期进行深翻35-40cm后耙平,浇浓度为40-45%的稀释沼液后控制栽培地土壤含水量为40-50%,覆膜密封发酵至初春;

(2)在初春时,将栽培地耙平作墒,墒宽120-150cm/高10-15cm,墒沟底宽20-30cm/深15-20cm,在墒面中间挖一行坑穴,坑穴深50-60cm、直径45-55cm,穴距1-1.2m,行距1.4-1.8m;

(3)在坑穴内先填层厚为4-6cm河沙,再填层厚为3-4cm的中药渣,其上填层厚为6-10cm腐殖土后,将经消毒处理后的长柄金桂树苗放置于坑穴内,先填层营养土覆盖住根须压,并提树苗使根须自由伸展,浇定根水,每坑穴浇水15-20kg,然后用营养土回填与地面平齐,其上用坑穴土培高为25-30cm的土堆,并对长柄金桂用高为1.2-1.3m的三角架固定,在树苗外0.65m处作第一道深宽均为15-20cm的环形追肥沟,结合中耕施肥除去行间杂草并浇水保墒;

(4)待长柄金桂树苗成活1个月后,每间隔7-8周在第一道环形追肥沟外15-20cm处作第二道环形追肥沟,连接作3-4次环形追肥沟,其他管理同常规方法;

(5)夏季每月喷施一次中药液,其他管理同常规种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长柄金桂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营养土,由坑穴土25-30重量份、腐熟有机肥15-20重量份、草木灰5-8重量份、三元复合肥2-6重量份、尿素1-3重量份、菌糠15-20重量份、饼肥6-9重量份混均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长柄金桂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渣及中药液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得:鱼腥草10-16份、贯众11-15份、艾叶6-10份、红藤8-12份、野烟叶6-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长柄金桂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渣及中药液的制取方法为,将上述各中草药经破碎成粉末后加入50-70倍中草药总重量份的水,连续熬制两次,合并二次所得药液再稀释成50倍液即得中药液,过滤药液后得到中药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长柄金桂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毒处理后的长柄金桂树苗为对其根系进行喷洒90%的磷酸三钠溶液,使其根须表面出现水珠不滴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耕追肥分为初夏促枝生长肥、中夏壮枝生长肥、初秋复壮肥、深秋耐寒肥,分别施用尿素、三元复合肥、沼液、腐熟禽畜粪便,每棵长柄金桂施肥量分别为尿素0.5-0.6kg、沼液10-12kg、三元复合肥1-2kg、腐熟禽畜粪便30-40kg。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