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53549阅读:10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瓶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



背景技术:

玻璃瓶的成形,是将熔融的玻璃液转变为具有固定几何形状制品的过程,成形是玻璃瓶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工艺过程,对于玻璃瓶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也很大,玻璃瓶的成形方法主要有压吹法和压延法。

压吹法的特点是先用压制的方法制成制品的口部和雏形,然后再移入成形模中吹成制品,压吹法在将玻璃液吹成制品时需要用到模具,该模具一般包括成形模、底模、口模和吹气头,通过向吹气头内通入压缩空气,玻璃液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流动并最终形成玻璃制品,这种模具在生产玻璃瓶时,由于玻璃液具有较高的温度,因此玻璃液在形成玻璃制品的过程中需要散发大量的热量,而玻璃液在模具中成形时的热量主要通过成形模进行散发,但由于玻璃液的热传导性较差,因此玻璃液在冷却时,与成形模接触的玻璃液表层往往冷却较快,而玻璃液的内部却冷却较慢,这样就容易在生产出的玻璃瓶的内部产生应力,进而导致制得的玻璃瓶容易产生裂纹和破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玻璃瓶模具,以解决玻璃瓶在模具内成形时,玻璃液内部冷却较慢导致的容易在玻璃瓶的内部产生应力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一种玻璃瓶模具,包括成形模、口模、底模和吹气头,成形模由铸铁材料制成,在成形模上开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槽内设有第一励磁线圈,成形模与底模之间形成成形腔,成形腔内设有若干的钢球,钢球的直径为0.1-0.3mm,还包括可伸入成形腔内的吸球铁棒,吸球铁棒上开设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槽内设有第二励磁线圈,吸球铁棒可伸入成形腔内,吸球铁棒上开设有通风孔,吸球铁棒伸入成形腔的部分还开设有若干与通风孔相通的排风孔。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是:在采用本方案的模具生产玻璃瓶时,先向第一励磁线圈通电,第一励磁线圈通电后,由铸铁材料制成的成形模将具有磁性,此时向成形腔内放置若干的钢球,钢球在成形模磁性的作用下将较为均匀的分布在成形腔的壁上,此时向成形腔内注入玻璃液,并在口模上安装吹气头,向吹气头内通入压缩空气,由于此时的玻璃液具有流动性,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玻璃液将沿成形腔壁流动并形成初成品。

当玻璃液在沿成形腔壁流动的同时,被磁性吸引在成形腔壁上的钢球将被包裹在玻璃液内部,此时的玻璃液具有较高的温度,而钢球的温度较低,故玻璃液的热量将传递给钢球,同时由于钢球的比热容大于玻璃液的比热容,故当钢球吸收玻璃液较多的热量后,玻璃液的温度下降较多,而钢球的温度升高较少,钢球能吸收玻璃液较多的温度,同时由于钢球是包裹在玻璃液内部的,因此钢球能使玻璃液内部的温度快速的降低。

当钢球在玻璃液内部吸收一段时间的热量后,取下吹气头,并对第一励磁线圈断电,此时将吸球铁棒伸入到成形腔内,一方面向第二励磁线圈通电,另一方面向通风孔内通入压缩空气,此时成形模对钢球的吸引作用消失,吸球铁棒将对钢球产生磁力作用,从而使得玻璃液包裹的钢球吸出并附在吸球铁棒的表面,当钢球吸出时会对玻璃液表面的平整度产生一定的影响,此时压缩空气经与通风孔相通的排风孔排出并吹在玻璃液的表面,通过玻璃液的进一步流动使得玻璃液表面的平整度提高,同时压缩空气还可以对玻璃液表面进行进一步的冷却,从而加快了整个玻璃瓶的成形过程,形成玻璃瓶成品。

本方案的效果在于:1、本方案通过预先在成形腔壁上设置钢球,通过玻璃液的流动将钢球包裹在玻璃液的内部,并利用玻璃液与钢球之间的热量传递来达到使玻璃液内部快速降温的目的,最后再将玻璃液中的钢球吸出,并利用压缩空气对吸出钢球后的玻璃液表面进行平整度的处理,因此本方案的模具在对玻璃瓶进行生产时,玻璃瓶内部的热量也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散发,避免了传统模具在生产玻璃瓶时玻璃瓶内部冷却不及时导致的容易在玻璃瓶的内部产生应力,进而产生裂纹和破碎的问题。

2、在吸球铁棒上开设有通风孔和排风孔,向通风孔内通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不仅能提高玻璃瓶表面成形的平整度,同时还能对玻璃液表面进行冷却,加快整个玻璃瓶的成形过程。

3、钢球的直径为0.1-0.3mm,该直径的钢球能完全的被玻璃液包裹在内部,从而使得钢球能更好的将玻璃液内部的热量带走,防止玻璃液内部热量散发不及时导致的应力集中的问题。

进一步,成形腔的底部设有圆弧形倒角,成形腔的开口处设有直倒角。圆弧形倒角和直倒角的设计能有效减少加工出的玻璃瓶在端部相接处的应力集中,提高玻璃瓶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第一励磁线圈和第二励磁线圈均为直流励磁线圈。直流励磁线圈较交流励磁线圈的噪声和脉动小,使用性能好。

进一步,吹气头上开设有內止口,口模上开设有与內止口相配合的外止口。当将吹气头安装在口模上时,吹气头上的內止口与口模上的外止口相互配合,保证了吹气头和口模之间位置的准确性,从而保证了压缩空气通过吹气头对玻璃液作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玻璃瓶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吸球铁棒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成形模1、第一励磁线圈11、钢球12、玻璃液13、底模2、口模3、吹气头4、吹气口41、吸球铁棒5、第二励磁线圈51、通风孔52。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玻璃瓶模具,包括成形模1、口模3、底模2和吹气头4,其中底模2位于成形模1的下部,口模3位于成形模1的上部,成形模1与底模2之间形成用于成形玻璃瓶的成形腔,成形腔的底部具有圆弧形的倒角,在成形腔的上部具有直倒角。

口模3与成形模1螺纹连接,同时口模3上开设有与成形腔相通的通孔,在口模3的上部还设有吹气头4,吹气头4上设有内止口,在口模3上设有与內止口相配合的外止口,在将吹气头4与口模3进行配合安装时,将吹气头4的內止口与口模3上的外止口进行对应即可保证两者位置关系的准确性,在口模3的中部还设有吹气口41,吹气口41与装有压缩空气的装置相连,在采用模具对玻璃液13成形时,压缩空气通过吹气口41作用在玻璃液13上,使得玻璃液13流动并形成玻璃瓶的初制品。

在成形模1上还开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槽内设有第一励磁线圈11,第一励磁线圈11为直流励磁线圈,成形模1为铸铁材料制成,当对第一励磁线圈11通电时,成形模1具有磁性,在成形腔内还设有若干的钢球12,钢球12的尺寸为0.2mm,当第一励磁线圈11通电时,成形模1具有磁性,从而使得钢球12在磁性的作用下被较为均匀的吸附在成形腔的壁上。

在成形模1内还设有吸球铁棒5,吸球铁棒5穿过通孔伸入到成形腔内,在吸球铁棒5上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二励磁线圈51,第二励磁线圈51为直流励磁线圈,第二励磁线圈51在通电时,吸球铁棒5具有磁性,在吸球铁棒5上还开设有通风孔52和排风孔,其中通风孔52与压缩空气的装置相通,排风孔与通风孔52相通,在用吸球铁棒5对钢球12进行吸引时,压缩空气将通过通风孔52从排风孔排入到成形腔内。

在采用本方案的模具生产玻璃瓶时,先向第一励磁线圈11通电,第一励磁线圈11通电后,由铸铁材料制成的成形模1将具有磁性,此时向成形腔内放置若干的钢球12,钢球12在成形模1磁性的作用下将较为均匀的分布在成形腔的壁上,此时向成形腔内注入玻璃液13,并在口模3上安装吹气头4,向吹气头4内通入压缩空气,由于此时的玻璃液13具有流动性,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玻璃液13将沿成形腔壁流动并形成初成品。

当玻璃液13在沿成形腔壁流动的同时,被磁性吸引在成形腔壁上的钢球12将被包裹在玻璃液13内部,此时的玻璃液13具有较高的温度,而钢球12的温度较低,故玻璃液13的热量将传递给钢球12,同时由于钢球12的比热容大于玻璃液13的比热容,故当钢球12吸收玻璃液13较多的热量后,玻璃液13的温度下降较多,而钢球12的温度升高较少,钢球12能吸收玻璃液13较多的温度,同时由于钢球12是包裹在玻璃液13内部的,因此钢球12能使玻璃液13内部的温度快速的降低。

当钢球12在玻璃液13内部吸收一段时间的热量后,取下吹气头4,并对第一励磁线圈11断电,此时将吸球铁棒5伸入到成形腔内,一方面向第二励磁线圈51通电,另一方面向通风孔52内通入压缩空气,此时成形模1对钢球12的吸引作用消失,吸球铁棒5将对钢球12产生磁力作用,从而使得玻璃液13包裹的钢球12吸出并附在吸球铁棒5的表面,当钢球12吸出时会对玻璃液13表面的平整度产生一定的影响,此时压缩空气经与通风孔52相通的排风孔排出并吹在玻璃液13的表面,通过玻璃液13的进一步流动使得玻璃液13表面的平整度提高,同时压缩空气还可以对玻璃液13表面进行进一步的冷却,从而加快了整个玻璃瓶的成形过程。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