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碱激发地聚合物假山石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4237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碱激发地聚合物假山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聚合物假山石包括地聚物假山外壳、多孔植被层、内置土壤和耐碱种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激发地聚合物假山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聚物假山外壳材料为碱激发地聚合物混凝土,碱激发地聚合物混凝土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

粉煤灰:80-150份;偏高岭土:50-150份;

冶炼炉渣:35-75份;超微细粉:50-100份;

细骨料:550-750份;粗骨料:1050-1200份;

水玻璃:30-70份;缓凝剂:10-30份:

水:170-220份;

其中冶炼炉渣为钢渣、电石渣、碱渣、磷渣、铬渣、硼渣具备热历史过程的工业废渣,优选为达到具备一定缓凝效应的工业废渣,即磷渣、铬渣、硼渣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组合;所述细骨料为细度模数在2.2~2.5的河砂;所述超微细粉为重钙、轻钙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所述粗骨料为粒径大于5mm的骨料;所述水玻璃为模数为2.5-3.0的水玻璃粉体;所述缓凝剂为三聚磷酸钠、葡萄糖酸钠、柠檬酸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激发地聚合物假山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植被层为多孔碱激发聚合物砂浆,多孔碱激发聚合物砂浆的重量份配比为:

粉煤灰:60-110份;偏高岭土:50-100份;

重钙粉:50-100份;冶炼炉渣:60-120份;

细骨料:600-700份;水玻璃:20-50份;

三聚磷酸钠:5-10份;发泡剂:2-5份;

其中冶炼炉渣为钢渣、电石渣、碱渣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组合;所述细骨料为细度模数为2.5~3.0的河砂;所述粗骨料为粒径大于5mm的骨料;所述水玻璃为模数为2.5-3.0的水玻璃粉体;所述发泡剂为双氧水、铝粉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激发地聚合物假山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置土壤为山地黄壤、红壤、赤红壤、红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激发地聚合物假山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碱种子为经过液体石蜡表面包裹处理的植被种子,所述液体石蜡为轻质液体石蜡C9~C13和/或重质液体石蜡C14~C16的一种或两种组成,优选为重质液体石蜡C14~C16

6.一种碱激发地聚合物假山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外壳制备:将碱激发地聚合物混凝土填充于模具中,经过养护后脱模具而成;

(2)多空植被层制备:将多孔碱激发聚合物砂浆,涂抹于地聚物假山外壳中,厚度控制在5-10mm;

(3)填充内置土壤:将内置土壤填充于多孔植被层中,内置土壤上层用多孔碱激发聚合物砂浆掩埋,并用在该多孔碱激发聚合物砂浆层插孔,预留植生孔;

(4)种植耐碱种子:将经过液体石蜡表面包裹处理的植被种子,种植于内置土壤中。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