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氨基酸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02917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氨基酸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属于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氨基酸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化肥生产和使用大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化肥生产量7037万吨,农用化肥施用量5912万吨。专家分析,我国耕地基础地力偏低,化肥施用对粮食增产的贡献较大,大体在40%以上。当前我国化肥施用存在四个方面问题:一是亩均施用量偏高。我国农作物亩均化肥用量21.9公斤,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每亩8公斤),是美国的2.6倍,欧盟的2.5倍。二是施肥不均衡现象突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长江下游地区和城市郊区施肥量偏高,蔬菜、果树等附加值较高的经济园艺作物过量施肥比较普遍。三是有机肥资源利用率低。目前,我国有机肥资源总养分约7000多万吨,实际利用不足40%。其中,畜禽粪便养分还田率为50%左右,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为35%左右。四是施肥结构不平衡。重化肥、轻有机肥,重大量元素肥料、轻中微量元素肥料,重氮肥、轻磷钾肥“三重三轻”问题突出。传统人工施肥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化肥撒施、表施现象比较普遍,机械施肥仅占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30%左右。

由于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导致土壤酸化板结,有机质及微生物含量降低,作物品质下降,水体富营养化不断加剧,资源和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的摆在我们面前。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料以环保、安全、对土壤改良性强、能有效提高作物品质等特性得到农户的认可和肯定。同时,农业部出台文件要求到2020年化肥农药施用量实现零增长,表明中国传统农业必须面临改变,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掠夺式的种植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施肥模式的改变势在必行。

为了增加有机质和生物活性物质的施用,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以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云南云叶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结合云南农业生产的实际,以油枯和秸秆为主要原料,应用高效生物发酵技术,并添加功能菌剂,生产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肥料中含有一定量的氨基酸成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对于作物的品质改善、病虫害预防以及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有积极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增加有机质和生物活性物质的施用,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以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申请人结合云南农业生产的实际,以油枯和秸秆为主要原料,应用高效生物发酵技术,并添加功能菌剂,生产含氨基酸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对于作物的品质改善、病虫害预防以及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有积极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百分号代表重量百分数。

一种含氨基酸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原料的预处理:将油枯原料和秸秆分别粉碎成粉末,然后将秸秆加入到油枯原料至碳氮比为25~30:1,得到混合物料;接着用CaCO3调节混合物料pH值至6~7,同时,调节混合物料的水分含量至45~60%,得到预处理的混合物料;

步骤(2),混料的发酵:向步骤(1)预处理的混合物料中加入预处理的混合物料总重量0.3~0.5%的发酵菌,混合均匀后堆垛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进行翻堆,每天至少一次翻堆,当堆内温度降至室温时发酵结束,即得含氨基酸的有机肥;

步骤(3),无机肥的配制:按照重量份数计,取磷酸一铵2.0~18.0份、磷酸二铵0.0~11.0份、硝酸钾0~27.0份、尿素0~18.0份、硫酸钾2.0~23.0份,氯化钾2.0~8.0份、钙镁磷肥1.0~18.0份、硫酸铵0~35.0份和微量元素1~4.0份,均匀混合后,得到无机肥;

其中,当磷酸二铵与硝酸钾均为0份时,尿素与硫酸铵均不可为0份;当尿素与硫酸铵均为0份时,磷酸二铵与硝酸钾均不可为0份;

步骤(4),含氨基酸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配制:按重量份数计,将含氨基酸的有机肥20.0~35.0份与无机肥65.0~80.0份混匀后,再加入混合后物料总重量1%~5%的功能菌种,进行挤压造粒,即得含氨基酸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进一步,优选的是,步骤(1)中,所述的油枯原料为菜籽饼、棉籽饼、豆饼、芝麻饼和花生饼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但不限于此;当为混合物时,各组分之间的比例没有具体要求。

进一步,优选的是,步骤(1)中,将油枯原料粉碎成粒度为20~40目的粉末;秸秆粉碎成粒度为20~40目的粉末。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发酵菌是由云南省微生物发酵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物料腐熟剂。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微量元素是含有硼、镁、锌的微量元素肥料,包括硫酸镁、硫酸锌和硼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但不限于此;当为混合物时,各组分之间的比例没有具体要求。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功能菌株是由云南省微生物发酵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提供,由溶磷菌和解钾菌构成,溶磷菌为一株臭曲霉,其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5857;解钾菌为一株单球菌,其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5856;两组菌株添加比例为1: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含氨基酸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含氨基酸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产品与现有常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相比,氨基酸的含量为2%~10%,有机质含量为15%~30%。以此原料制成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富含有机质及氨基酸,并含有大量无机养分,有机与无机相互配合,达到肥效更迅速、肥效更持久、肥力更充足、的效果。

同时,肥料中的氨基酸具有缓效改良土壤的优势,有机质较易在土壤中分解被作物吸收,有机无机部分配合功能菌株的作用,可以将土壤中不溶或难溶的磷、钾元素分解成可溶的磷、钾养分,对于土壤养分的高效吸收利用和培肥土壤、疏松土壤、优化土壤团粒结构有积极影响。

施用含氨基酸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不仅能有效改良培肥土壤,同时能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强作物的抗逆性。目前国家对于化学肥料的管控措施越来越严格,本产品的推出正顺应了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现代农业的绿色、有机、无公害化发展具很大的意义。

本产品目前在烟草上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示范,符合国家农业部提出的“化肥零增长”和“双减行动”的整体要求,将含氨基酸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作用于烟草上,对于植烟土壤保育和提升烟叶质量有重大影响。

与申请号为201510776027.4的专利中一种含氨基酸、腐植酸、烟碱的生物功能有机-无机复混肥料进行比较,本发明中的产品有机部分采用的是油枯而非烟草废弃物,肥料产品中基本不含腐植酸及烟碱,有机质含量也较低,但氨基酸含量却大大提高。申请号为201510776027.4的专利中一种含氨基酸、腐植酸、烟碱的生物功能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以烟草废弃物作为底物发酵生产的有机肥有机质含量高,但由于烟草废弃物本身难以降解的特性,所以肥效难以在当季发挥,往往要到第二季或第三季种植期时才可以发挥出来,对于有机养分的发挥及土壤改良作用迟缓,且氨基酸、腐植酸及烟碱合计才能达到5%~25%,其中氨基酸含量为0.2%~1%,腐植酸含量为3%~15%,烟碱含量为2%~10%;但是本发明中以油枯作为底物发酵生产有机肥,有机质易于在土壤中分解并被作物吸收,能在施用当季起到培肥土壤、改良土壤结构,增加根基微生物的作用,且氨基酸含量本身可以达到2%~10%,这对于提高作物品质,改良作物口感有很好的功效。

另外,申请号为201510776027.4的专利中一种含氨基酸、腐植酸、烟碱的生物功能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只能作用于大农业上,禁止使用在烟草上;而本专利中的肥料产品既可以施用在大农业上,也可以施用在烟草上,作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含氨基酸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材料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一种含氨基酸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原料的预处理:将油枯原料和秸秆分别粉碎成粒度为20~40目的粉末,然后将秸秆加入到油枯原料至碳氮比为25:1,得到混合物料;接着用CaCO3调节混合物料pH值至6,同时,调节混合物料的水分含量至45%,得到预处理的混合物料;

所述的油枯原料为菜籽饼;

步骤(2),混料的发酵:向步骤(1)预处理的混合物料中加入预处理的混合物料总重量0.3%的发酵菌,混合均匀后堆垛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进行翻堆,每天至少一次翻堆,当堆内温度降至室温时发酵结束,即得含氨基酸的有机肥;

所述的发酵菌是由云南省微生物发酵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物料腐熟剂;

步骤(3),无机肥的配制:按照重量份数计,取磷酸一铵8.0份、磷酸二铵8.0份、硝酸钾24.0份、硫酸钾20.0份、氯化钾5.0份、钙镁磷肥2.5份和微量元素3.0份,均匀混合后,得到无机肥;

步骤(4),含氨基酸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配制:按重量份数计,将含氨基酸的有机肥29.5份与无机肥70.5份混匀后,再加入混合后物料总重量5%的功能菌种,进行挤压造粒,即得含氨基酸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该复混肥料的氮磷钾的比例为6:8:24;

所述的微量元素为硫酸镁1.0份、硫酸锌1.0份和硼砂1.0份;

所述的功能菌株是由云南省微生物发酵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提供,由溶磷菌和解钾菌构成,溶磷菌为一株臭曲霉,其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5857;解钾菌为一株单球菌,其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5856;两组菌株添加比例为1:1。

实施例2

一种含氨基酸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原料的预处理:将油枯原料和秸秆分别粉碎成粒度为20~40目的粉末,然后将秸秆加入到油枯原料至碳氮比为30:1,得到混合物料;接着用CaCO3调节混合物料pH值至7,同时,调节混合物料的水分含量至50%,得到预处理的混合物料;

所述的油枯原料为豆饼;

步骤(2),混料的发酵:向步骤(1)预处理的混合物料中加入预处理的混合物料总重量0.4%的发酵菌,混合均匀后堆垛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进行翻堆,每天至少一次翻堆,当堆内温度降至室温时发酵结束,即得含氨基酸的有机肥;

所述的发酵菌是由云南省微生物发酵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物料腐熟剂;

步骤(3),无机肥的配制:按照重量份数计,取磷酸一铵15.0份、磷酸二铵8.0份、硝酸钾24.0份、硫酸钾10.0份、氯化钾5.0份、钙镁磷肥6.0份和微量元素2.0份,均匀混合后,得到无机肥;

步骤(4),含氨基酸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配制:按重量份数计,将含氨基酸的有机肥30份与无机肥70份混匀后,再加入混合后物料总重量3%的功能菌种,进行挤压造粒,即得含氨基酸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该复混肥料的氮磷钾的比例为7:12:19;

所述的微量元素为硫酸镁0.5份、硫酸锌0.5份和硼砂1.0份;

所述的功能菌株是由云南省微生物发酵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提供,由溶磷菌和解钾菌构成,溶磷菌为一株臭曲霉,其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5857;解钾菌为一株单球菌,其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5856;两组菌株添加比例为1:1。

实施例3

一种含氨基酸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原料的预处理:将油枯原料和秸秆分别粉碎成粒度为20~40目的粉末,然后将秸秆加入到油枯原料至碳氮比为28:1,得到混合物料;接着用CaCO3调节混合物料pH值至6,同时,调节混合物料的水分含量至55%,得到预处理的混合物料;

所述的油枯原料为花生饼;

步骤(2),混料的发酵:向步骤(1)预处理的混合物料中加入预处理的混合物料总重量0.5%的发酵菌,混合均匀后堆垛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进行翻堆,每天至少一次翻堆,当堆内温度降至室温时发酵结束,即得含氨基酸的有机肥;

所述的发酵菌是由云南省微生物发酵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物料腐熟剂;

步骤(3),无机肥的配制:按照重量份数计,取磷酸一铵5.0份、尿素12.5份、硫酸钾6.5份、氯化钾6.0份、钙镁磷肥15.0份、硫酸铵28.5份和微量元素1.0份,均匀混合后,得到无机肥;

步骤(4),含氨基酸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配制:按重量份数计,将含氨基酸的有机肥25.5份与无机肥74.5份混匀后,再加入混合后物料总重量2%的功能菌种,进行挤压造粒,即得含氨基酸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该复混肥料的氮磷钾的比例为13:5:7;

所述的微量元素为硫酸镁1.0份;

所述的功能菌株是由云南省微生物发酵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提供,由溶磷菌和解钾菌构成,溶磷菌为一株臭曲霉,其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5857;解钾菌为一株单球菌,其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5856;两组菌株添加比例为1:1。

实施例4

一种含氨基酸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原料的预处理:将油枯原料和秸秆分别粉碎成粒度为20~40目的粉末,然后将秸秆加入到油枯原料至碳氮比为27:1,得到混合物料;接着用CaCO3调节混合物料pH值至7,同时,调节混合物料的水分含量至60%,得到预处理的混合物料;

所述的油枯原料为菜籽饼、棉籽饼、豆饼、芝麻饼和花生饼的混合物,配比为3:1:2:1:3;

步骤(2),混料的发酵:向步骤(1)预处理的混合物料中加入预处理的混合物料总重量0.4%的发酵菌,混合均匀后堆垛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进行翻堆,每天至少一次翻堆,当堆内温度降至室温时发酵结束,即得含氨基酸的有机肥;

所述的发酵菌是由云南省微生物发酵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物料腐熟剂;

步骤(3),无机肥的配制:按照重量份数计,取磷酸一铵6.0份、尿素15.0份、硫酸钾4.5份、氯化钾4.0份、钙镁磷肥12.0份、硫酸铵32.0份及微量元素1.0份,均匀混合后,得到无机肥;

步骤(4),含氨基酸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配制:按重量份数计,将含氨基酸的有机肥25.5份与无机肥74.5份混匀后,再加入混合后物料总重量4%的功能菌种,进行挤压造粒,即得含氨基酸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该复混肥料的氮磷钾的比例为15:5:5;

所述的微量元素为硫酸锌;

所述的功能菌株是由云南省微生物发酵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提供,由溶磷菌和解钾菌构成,溶磷菌为一株臭曲霉,其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5857;解钾菌为一株单球菌,其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5856;两组菌株添加比例为1:1。

实施例5

一种含氨基酸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原料的预处理:将油枯原料和秸秆分别粉碎成粒度为20~40目的粉末,然后将秸秆加入到油枯原料至碳氮比为27:1,得到混合物料;接着用CaCO3调节混合物料pH值至6.5,同时,调节混合物料的水分含量至50%,得到预处理的混合物料;

所述的油枯原料为花生饼;

步骤(2),混料的发酵:向步骤(1)预处理的混合物料中加入预处理的混合物料总重量0.4%的发酵菌,混合均匀后堆垛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进行翻堆,每天至少一次翻堆,当堆内温度降至室温时发酵结束,即得含氨基酸的有机肥;

所述的发酵菌是由云南省微生物发酵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物料腐熟剂;

步骤(3),无机肥的配制:按照重量份数计,取磷酸一铵2.0份、磷酸二铵5份、硝酸钾8份、尿素6份、硫酸钾23份,氯化钾2.0份、钙镁磷肥18.0份、硫酸铵15份和微量元素4份,均匀混合后,得到无机肥;

步骤(4),含氨基酸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配制:按重量份数计,将含氨基酸的有机肥20.0份与无机肥80.0份混匀后,再加入混合后物料总重量1%的功能菌种,进行挤压造粒,即得含氨基酸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所述的微量元素硫酸镁。

所述的功能菌株是由云南省微生物发酵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提供,由溶磷菌和解钾菌构成,溶磷菌为一株臭曲霉,其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5857;解钾菌为一株单球菌,其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5856;两组菌株添加比例为1:1。

实施例6

一种含氨基酸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原料的预处理:将油枯原料和秸秆分别粉碎成粒度为20~40目的粉末,然后将秸秆加入到油枯原料至碳氮比为28:1,得到混合物料;接着用CaCO3调节混合物料pH值至7,同时,调节混合物料的水分含量至60%,得到预处理的混合物料;

所述的油枯原料为棉籽饼;

步骤(2),混料的发酵:向步骤(1)预处理的混合物料中加入预处理的混合物料总重量0.5%的发酵菌,混合均匀后堆垛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进行翻堆,每天至少一次翻堆,当堆内温度降至室温时发酵结束,即得含氨基酸的有机肥;

所述的发酵菌是由云南省微生物发酵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物料腐熟剂;

步骤(3),无机肥的配制:按照重量份数计,取磷酸一铵18.0份、磷酸二铵11.0份、硝酸钾27.0份、尿素18.0份、硫酸钾2.0份,氯化钾8.0份、钙镁磷肥1.0份、硫酸铵35.0份和微量元素1份,均匀混合后,得到无机肥;

步骤(4),含氨基酸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配制:按重量份数计,将含氨基酸的有机肥35.0份与无机肥65.0份混匀后,再加入混合后物料总重量3%的功能菌种,进行挤压造粒,即得含氨基酸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所述的微量元素是硫酸锌和硼砂,质量比为1:1。

所述的功能菌株是由云南省微生物发酵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提供,由溶磷菌和解钾菌构成,溶磷菌为一株臭曲霉,其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5857;解钾菌为一株单球菌,其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5856;两组菌株添加比例为1:1。

对本发明的含氨基酸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进行测试:

测试一本发明实施例3含氨基酸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施用对安宁禄脿瓢菜的影响

1、试验目的及意义

通过小区试验,明确本发明生产的含氨基酸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施用在瓢菜上的肥效,通过评定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判断功能菌种对有机-无机肥料肥效提升的促进作用,为这种新产品的扩大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2、试验材料与方法

2.1试验地点

试验在安宁市禄脿镇朱家箐李琼凤家蔬菜种植基地,海拔1870米,土壤肥力中等,偏酸。

2.2供试肥料

云南云叶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13-5-7含氨基酸有机-无机复混肥料、13-5-7含氨基酸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实施例3)、22-8-12“新云叶”水溶型复混肥料。其中13-5-7含氨基酸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与13-5-7含氨基酸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区别为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添加了2%的功能菌种。

2.3供试作物

瓢菜(上海青)。

2.4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地蔬菜为大棚种植,每个棚5分地,农户常规施肥总氮量约为23.5kg/亩,瓢菜的常规需氮量为12kg/亩,综合考虑设计试验为施氮量15kg/亩。

调节总氮量与当地常规一致,共设计8个处理,具体如下:

表1 试验处理设计表

所有处理基肥要求翻地前撒施,随翻地进入土层;追肥溶解后进行喷施,要求先喷5min清水,再喷肥料水,再喷5-10min清水,以免喷淋管道长青苔堵塞。所有处理均按照当地常规管理方式统一管理。

3、调查与记录

3.1 农艺性状调查

瓢菜的总生育期约为35d,播种后20d及采收前对各处理进行农艺性状调查。小区试验每个小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连续5棵瓢菜,每个处理3个重复共计15棵测量株高、冠副,并计算其平均值进行比较,探讨不同施肥模式对瓢菜农艺性状的影响。农艺性状统计结果见下表:

表2 农艺性状统计表

从试验数据来看各处理差异性不大,但整体看来施用13-5-7含氨基酸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处理与施用13-5-7含氨基酸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处理相比,由于在底肥中添加了微生物菌剂的关系,在株高和冠副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3.2 病害调查统计

经调查试验期间未发生大规模病害,由于降雨量过大,导致大棚在出苗后及采收前两次淹水,导致各处理肥料间肥效相互产生影响,在移栽后20d对于以13-5-7含氨基酸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为底肥的处理补施过一次菌剂,施用量为2kg/亩,施用方法为叶面喷施,以上情况对统计结果可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3 经济性状统计

采收时进行产质量调查统计。采用固定面积的产量进行测产,用0.5m长的4根竹竿制成一个方形的框,面积为0.25㎡,将这个框放置在菜上面,采收框内的所有瓢菜,进行称重,并推测每个处理的亩产量。亩产量统计结果见下表:

表3 经济性状统计表

从试验数据来看施用13-5-7含氨基酸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处理与施用13-5-7含氨基酸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处理相比在亩产量方面很大的提高。

4、结果和分析

根据各处理的田间情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微生物功能菌剂的添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肥料肥效,对瓢菜的长势长相和产量产值都有积极影响。含氨基酸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施用在瓢菜上的肥效更为持久,可以有效提高瓢菜产量,能达到最优肥效,配方为13-5-7的含氨基酸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适用于瓢菜的种植。

测试二本发明实施例4的含氨基酸的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对甘蓝生长的影响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也是十分重要的经济作物。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蔬菜生产国,蔬菜生产已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农业生产中化肥的施肥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化肥用量增长过快和施用结构不合理,肥料应用及相关技术研究滞后,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资源浪费,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品质下降,化肥利用率低下,生态环境污染等。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是以经过接种微生物菌充分发酵有机物料为基础,并按不同比例添加无机肥料配制而成的一种新型肥料。由于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成本较低、用量少、效益高,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研究的重点。

生物-有机-无机肥是一种“高效、安全、环保型”肥料。它把生物肥、有机肥、无机肥3种肥料结合起来,使生物肥的增效、促效作用与有机肥的稳效、长效作用和无机肥的速效作用相互结合,急缓相济,养分全面。该试验所用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以油枯、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处理,按一定比例掺入适量的无机化肥,机械加工而成,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有机质。本试验研究了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甘蓝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旨在为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提供科学的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微生物菌种筛选与运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大棚内的试验地。肥力中等,红壤土。

研究田间试验于2015年在安宁市青龙镇禹龙甸进行,室内试验在安宁市青龙镇禹龙甸大棚内进行。

1.2 供试作物

甘蓝,移栽用的漂浮苗由微生物菌种筛选与运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自行育苗。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盆栽和小区试验的方式开展,结合叶菜类蔬菜对养分需求的规律,以N-P2O5-K2O为15-5-5为基准配方,针对有机成分和生物成分的不同设置处理,盆栽试验每处理移栽6株以上,小区试验每个处理20 m2,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具体试验处理如表4。

表4 各处理有机养分和生物养分添加情况

以上前3个处理所采用的产品的量及其各组分的含量均为实施例4生产过程中制得的。第四个处理为空白对照。

1.4 施肥方法

试验分为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肥料按照105 kg/hm2纯氮的用量采用塘施一次性施入。

1.5 调查和记录

(1)调查甘蓝的移栽成活率和还苗速度,还苗速度是指移栽后幼苗生命体现象稳定所用的天数,以探讨有机-无机-生物肥力复合之后是否存在对幼苗的伤害。

移栽成活率=(成活棵数/移栽总数)×100%

(2)盆栽实验当甘蓝生长至45天时,每个处理选取5株形态大小一致的植株称量整株重量;大田实验当甘蓝生长至70天时,每个处理选取5株形态大小一致的植株称量整株重量和菜心重量,调查含氨基酸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对甘蓝生产生物量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移栽成活率和还苗天数

2.1.1 盆栽试验 通过观察统计结果,处理一移栽成活率为73.33%,处理二移栽成活率为86.67%,处理三移栽成活率为93.33%,处理四移栽成活率为80%,还苗天数差异不大,在第7天开始叶片变绿,长出新芽。

2.1.2 小区试验 通过观察统计结果,各处理之间的移栽成活率和还苗天数差异不大,处理一成活率为90%,处理二及处理四成活率为92.5%,处理三成活率略高,为97.5%,在第6天开始叶片变绿,长出新芽。平均成活率比盆栽种植要高9.79%。

表5 盆栽试验和小区试验各处理幼苗移栽成活率

2.2 盆栽生长情况

从试验结果看,在15-5-5无机配方中添加有机质,制成含氨基酸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可以提升单株鲜重5.74%;再加入功能菌种,制成的含氨基酸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相较于含氨基酸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可以提升整株鲜重7.67%。

表6 15-5-5含氨基酸生物-有机-无机肥盆栽试验结果

注:同一列中均值±标准差标以小写字母的值表示在P=0.05水平上差异显著(Duncan法),大写字母的值表示在P=0.01水平上差异显著(Duncan法)。下同。

2.3 小区试验的生物产量和经济性状的情况

从田间的试验数据看,在15-5-5无机配方中添加有机质,制成含氨基酸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可以提升平均单株总重量13.37%;再加入功能菌种,制成的含氨基酸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相较于含氨基酸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可以提升平均单株总重量5.56%。

表7 15-5-5含氨基酸生物-有机-无机肥田间试验结果

3 结论

3.1 含氨基酸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在现代生态农业生产的发展形势下,特别是在云南降雨量比较集中的情形下,化肥利用率低下的现状已被人们所认识。通过增加化肥用量来提高作物产量的效果是有限的,还会带来农产品品质降低、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问题。为此,如何提高化肥使用效率成为科学家探索的目标。在应对这方面问题上,生物、有机等新型肥料有着独到的作用,生物、有机与无机配合使用,既可保证增产,又能减少化肥使用,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含氨基酸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能增加甘蓝的产量,大田试验比施用无机肥料甘蓝平均单株产量提高了18.18%,平均单株菜心重量提高了20.00%;比施用含氨基酸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甘蓝平均单株产量及平均单株菜心重量分别提高了5.56%和14.55%。表明生物、有机与无机肥料共同施用是最为适宜的施肥方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