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造石墨制品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浸渍工序中的一种Y型圆钢装框隔件。
背景技术:
人造石墨电极主要以石油焦、针状焦为原料,煤沥青作粘结剂经煅烧、配料、混捏、压型、焙烧、石墨化、机加工而制成,是在电弧炉中以电弧形式释放电能对炉料进行加热熔化的导体,根据其质量指标高低,可分为普通功率、高功率、超高功率。
人造石墨电极浸渍工序常常存在产品装框时,因隔件设计不合理导致相邻两支产品之间的距离难以做到恰到好处,内部热风流动难以做到均匀,使得产品在预热过程中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又有一些隔件因和产品接触面积过大无法使产品表面受热均匀,使产品的质量指标难以达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成本低廉,实用性能高,装框空间占有率低,产品间距设计合理的Y型圆钢装框隔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Y型圆钢装框隔件,包括第一分隔部、第二分隔部和第三分隔部,第一分隔部、第二分隔部和第三分隔部位于同一平面内,且端部连接在一起,并形成Y型结构,第一分隔部、第二分隔部和第三分隔部分别为圆柱形结构。
所述的第一分隔部与第二分隔部之间的夹角为120°,第二分隔部与第三分隔部之间的夹角为120°。
所述的第一分隔部、第二分隔部和第三分隔部的长度范围为石墨电极的半径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验新型隔件空间体积占有小,成本较低,与产品接触面积较小,使得产品在受热时与热风接触面积较大,产品装框间距分隔精确,促使产品预热时热风流动更加有效,预热效果更好,浸渍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有人造石墨电极时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分隔部,2-第二分隔部,3-第三分隔部,4-石墨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Y型圆钢装框隔件,它包括第一分隔部1、第二分隔部2和第三分隔部3,第一分隔部1、第二分隔部2和第三分隔部3位于同一平面内,且端部连接在一起,并形成Y型结构,第一分隔部1、第二分隔部2和第三分隔部3分别为圆柱形结构,第一分隔部1与第二分隔部2之间的夹角为120°,第二分隔部2与第三分隔部3之间的夹角为120°,设置为120°的好处是让他的每个夹角刚刚相等这样分配空间就能更加均匀。
如图3所示,所述的第一分隔部1、第二分隔部2和第三分隔部3的长度范围为石墨电极4的半径的分隔部的长度下限设置为石墨电极4的半径的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2个石墨电极4之间相互接触,分隔部的长度上限设置为石墨电极4的半径的的目的是防止相邻之间的隔件相互抵住导致隔件浪费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使用时,先将多个石墨电极4相互平行放置,在相邻两个石墨电极4之间分别插入Y型圆钢装框隔件,使得第三分隔部3位于相邻两个石墨电极4之间,使得该层石墨电极4之间分隔开,然后在每个Y型圆钢装框隔件的第一分隔部1和第二分隔部2之间再放置一层石墨电极4,并使得相邻两个石墨电极4之间存在一定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