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磷电炉出渣口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4683阅读:859来源:国知局
黄磷电炉出渣口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黄磷电炉出渣口组件,属于黄磷生产设备的部件。



背景技术:

目前黄磷生产中,大多采用磷矿石在电炉中加热,在1000多度的高温下发生分解、还原反应,提炼得到黄磷产品,高温炉渣则直接从电炉中通过电炉的出渣口排出,各种黄磷电炉的出渣口基本相同,都是采用一段石墨电极或炭砖等炭素体在其中心加工一个圆孔,安装于电炉砌体中,成为电炉内熔融磷渣的外排流道,这种出渣口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高温炉渣会对出渣口中心出渣口进行磨损、氧化腐蚀,导致每隔6-8个月就需要更换一次出渣口,而且更换工作需要电炉停工2-3天的时间,成为黄磷生产的一项不可忽视的成本投入,且影响生产,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黄磷电炉出渣口组件,使用该组件能使出渣口检修操作方便,节约时间,降低成本,延长出渣口其他组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黄磷电炉出渣口组件,具有外壳,其特征在于:外壳内设有套孔,该套孔是锥形孔或是阶梯的柱形孔,套孔内装有活动连接的内芯,在套孔的大孔端,外壳与内芯螺纹连接,内芯中心设有出渣孔。

所述的内芯由若干个芯块依次压接组成,相邻两芯块的端面为凸凹槽相配合式压接。

所述内芯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凸起或环形的凸起。

本黄磷电炉出渣口组件具有以下优点:

出渣孔是容易氧化腐蚀的部位,本技术将出渣口设计为外壳与内芯相组合结构,作用是出渣孔表面被氧化腐蚀后更换内芯即可,避免了整体的更换,且内芯由若干个芯块连接组成,哪块腐蚀了更换哪块,局部更换进一步减少了浪费,延长了出渣口其他部件的使用寿命,当本技术的外壳与内芯为锥面活动配合,端部螺纹连接时,检修拆卸内芯非常容易,使日常的维修更简单,节约维修的时间,进而节省了黄磷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黄磷电炉出渣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面图。

图3是黄磷电炉出渣口组件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套孔;3、内芯;4、出渣口;5、凸起;6、凸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3所示,本黄磷电炉出渣口组件由外壳1和内芯3组成,外壳1为圆柱体,外壳内部设有纵向贯通的套孔2,本实施例的套孔为锥形孔,内芯3安装在套孔2内部,内芯3为多段组成的一个整体,在外端部内芯3与外壳1螺纹连接,内芯3由高密度耐氧化材料制成,内芯3中心设有出渣口4,出渣口4是横截面为圆形贯通内芯3的通孔,工作时,黄磷电炉内的炉渣通过出渣口4流出,这样内芯3作为易损件在检修时及时更换,套孔2的断面为圆形,整体呈两端开口的锥体,套孔2在靠近黄磷电炉出渣口外端开口最大,内芯3由若干芯块压接组成,相邻芯块首尾端面设有凸凹槽6定位压接,内芯3的外壁上设有点状或环形的凸起5,均匀分布在内芯3外壁周围,内芯3安装在外壳1内部,凸起5与套孔2的内壁接触,内芯3与外壳1在靠近黄磷电炉出渣口外端部采用螺纹连接,维修时内芯3可以很容易在外壳1上拆卸下来,内芯3采用高密度耐氧化的石墨制成,增加内芯3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外壳1内部的套孔2为阶梯的柱形孔结构,套孔2在靠近黄磷电炉出渣口外端开口最大,内芯3为多段柱体组合式,与套孔2的各阶梯对应。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