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mm钢化玻璃的钢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36614阅读:8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钢化玻璃钢化技术领域,具体为8-12mm钢化玻璃的钢化方法。



背景技术:

钢化玻璃由于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良好的耐温急变性、良好的安全性等优点,使其得到广泛的应用,现有的钢化玻璃生产过程大多采用以空气为冷却介质的钢化工艺,使被加热玻璃通过大龄冷空气在短时间内进行激冷处理,从而完成钢化过程。为了保证钢化玻璃的性能,通常需要在很短时间内提供很大流量的空气,尤其在钢化较薄玻璃时更为明显,通常采用高风压、大流量的大功率风机同时吹风。目前玻璃钢化的方式,化学钢化玻璃强度与物理钢化玻璃接近,但时间过长,效率低而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8-12mm的钢化玻璃的钢化方法,玻璃表面应力均匀、弯曲度、碎片、钢化度均符合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8-12mm钢化玻璃的钢化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玻璃水平放置在辊道上,通过辊道送到通道式钢化炉中,按区间进行热处理;

第一区间:温度260-350℃,时间3-5三分钟;第二区间:温度380-450℃,时间4-6分钟,第三区间:温度280-320℃,时间3-4分钟;第四区间:温度550-600℃,时间4-5分钟;第五区间:温度650-700℃,时间5-7分钟;

b:采用高压冷风冷却至玻璃表面温度300-350℃;

c:将玻璃加入350-360℃的硝酸钾熔盐中加热3-5分钟;

d:将玻璃加入到150-160℃甘油中处理4-6分钟;

e:取出后冷却至室温。

本发明采用分区间加热、冷处理,调节玻璃表面应力分布,保证了钢化玻璃的平整度,通过硝酸钾甘油溶液、热水处理,增加了玻璃表面的钢化度,降低了玻璃在冷却过程中的自爆几率,提高了钢化玻璃的成品率,满足了钢化玻璃的性能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8-12mm钢化玻璃的钢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8mm玻璃水平放置在辊道上,通过辊道送到通道式钢化炉中,按区间进行热处理;

第一区间:温度260-350℃,时间5分钟;第二区间:温度380-450℃,时间6分钟,第三区间:温度280-320℃,时间4分钟;第四区间:温度550-600℃,时间5分钟;第五区间:温度650-700℃,时间7分钟;

b:采用高压冷风冷却至玻璃表面温度300-350℃;

c:将玻璃加入350-360℃的硝酸钾熔盐中加热5分钟;

d:将玻璃加入到150-160℃甘油中处理6分钟;

e:取出后冷却至室温。

将加工好的钢化玻璃进行检测,其弯曲度达到0.7‰,50×50mm内碎片58粒,符合标准;钢化度=3.6N/cm,自爆率1‰-3‰。

实施例二、

8-12mm钢化玻璃的钢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12mm玻璃水平放置在辊道上,通过辊道送到通道式钢化炉中,按区间进行热处理;

第一区间:温度260-350℃,时间5分钟;第二区间:温度380-450℃,时间6分钟,第三区间:温度280-320℃,时间4分钟;第四区间:温度550-600℃,时间5分钟;第五区间:温度650-700℃,时间7分钟;

b:采用高压冷风冷却至玻璃表面温度300-350℃;

c:将玻璃加入350-360℃的硝酸钾熔盐中加热5分钟;

d:将玻璃加入到150-160℃甘油中处理6分钟;

e:取出后冷却至室温。

将加工好的钢化玻璃进行检测,其弯曲度达到0.6‰,50×50mm内碎片52粒,符合标准;钢化度=3.4N/cm,自爆率1‰-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