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线路板制造中蚀刻废液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碱式氯化铜转化碱式碳酸铜方法。
背景技术:
世界科技快速发展,促进了线路板蚀刻业的兴起,而酸碱蚀刻液蚀刻后排出大量含铜母液,这是宝贵的资源,业内人士已给予了高度的注意,提出了许多有效的回收铜的方法。在化学沉铜行业里有直接采用碳酸盐和碳酸氢盐溶液反应制得碱式碳酸铜,但整体工艺较复杂、设备庞大、新废液产量大。从而不易实现在线加工成铜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碱式氯化铜转化碱式碳酸铜方法,针对线路板蚀刻废液回收铜的过程中产出的碱式氯化铜或粗品铜泥,只需在一定条件下经转化后制得合格的碱式碳酸铜产品。从而大大的简化工艺、设备,减少新的废液产生。
一种碱式氯化铜转化碱式碳酸铜方法,以含氯化铜的蚀刻废液为原料,通过化学法沉铜得到碱式氯化铜或含碱式氯化铜的碳酸铜沉淀,再通过可溶性碳酸氢盐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转化,生成碱式碳酸铜产品,经水洗后制得合格的碱式碳酸铜产品;所述的一定条件指碱式氯化铜先与水打浆,再在温度60-80度下与碳酸氢盐进行搅拌转化,控制PH在7.5-9。
优选的,所述的铜泥包含酸碱蚀刻废液中和所得铜泥经水洗除铵的铜泥,或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碳酸氢钾与酸蚀废液中和所得铜泥。
优选的,所述的可溶性碳酸氢盐包含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钾。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碱式氯化铜转化碱式碳酸铜方法,针对线路板蚀刻废液回收铜的过程中产出的含铜铜泥,该铜泥组分复杂,如要转化成为其它铜产品,需经过返溶后,再次转化成为铜产品。而本发明铜铌不经过返溶,直接与碳碳氢盐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为碱式碳酸铜产品。从而大大节约新废液水的产生,且工艺和设备的简单为蚀刻厂实现了在线沉铜,转化成碱式碳酸铜,达到了铜资源有再生利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一种碱式氯化铜转化碱式碳酸铜方法,将所需铜泥与水置于反应器中,在室温下,搅拌打浆,再加入碳酸氢盐或碳酸盐溶液,控制60度-80度,搅拌45分钟,然后过滤分离沉淀物,经水洗得碱式碳酸铜产品。其通过碳酸钠沉淀法回收全部的铜资源,铜沉淀率达到99.9%,得到粗品铜泥,粗品铜泥与水打浆,再加入固体碳酸氢盐或碳酸氢盐酸溶液,在50度-80度下搅拌转化,PH控制在7.5-9内,产生碱式碳酸铜。优选的,选用粗品铜泥为原料,可以为酸碱蚀刻废液中和、酸蚀废液通过中和法所得铜泥。优选的,铜泥与水打浆,不经过返溶,而直接与碳酸氢盐反应转化成碱式碳酸铜。优选的,碳酸氢盐与铜泥桨液反应时,PH在7.5-9内,在60-80度下不转化成为其它铜产品(如:氧化铜)。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一:将100L的酸蚀废液(铜:130g/L;盐酸:2.0mol/L)与27kg碳酸钠混合搅拌,制得铜泥后过滤,得铜泥42.8kg,将铜泥与150L水打浆搅拌,在加入12kg碳酸氢钠,在75度下,搅拌45min,过滤,再水洗至洗水中无法检测到氯,再将其烘干,得其碱式碳酸铜(铜56.74%;氯:200PPM;钙:270PPM;铅:0.6PPM;铁:40PPM;铬:0.8PPM;镉:未检出。)。
实施二:将100L的酸蚀废液(铜:130g/L;盐酸:2.0mol/L)与27kg碳酸钠混合搅拌,制得铜泥后过滤,得铜泥41.8kg,将铜泥与150L水打浆搅拌,在加入12kg碳酸氢钠,在75度下,搅拌45min,过滤,再水洗至洗水中无法检测到氯,再将其烘干,得其碱式碳酸铜(铜56.31%;氯:182PPM;钙:247PPM;铅:0.5PPM;铁:32PPM;铬:0.7PPM;镉:未检出。)。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一种碱式氯化铜转化碱式碳酸铜方法,涉及以含氯化铜的蚀刻废液为原料,通过化学沉淀法回收全部的铜资源,铜泥与水置于反应器中,在室温下,搅拌打浆,再加入碳酸氢盐或碳酸盐溶液,控制60度-80度,搅拌45分钟,然后过滤分离沉淀物,经水洗得碱式碳酸铜产品。其特点在于蚀刻废液的铜资源全部回用,环境友好,经济效益好,能量效率高,成本更低。过程中不需将铜泥返溶,这是个全新的流程,环境友好,经济效益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