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和马铃薯专用含缓释农药的肥料颗粒剂及制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0832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药和肥料一体化
技术领域
,涉及由杀虫剂、杀菌剂、肥料、缓释剂及其他助剂组成的缓释性农药和化肥大量元素氮磷钾的组合物,该组合物用于甘薯和马铃薯的底肥。
背景技术
:农药主要用于防治作物中有害生物,肥料为作物生长提供必须的营养,它们都是作物所需要的,而当二者在同一时间被作物所需要时,恰好为药肥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药肥还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现代农业的新需求。药和肥合二为一,将施肥和打药两次劳动整合为一次劳动,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解放农村劳动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药和肥跨界联合,通过科学的搭配,可以实现1+1>2的增值效应。目前已公开的药肥专利中,公开号为cn102633566a、cn106242813a、cn105777416a、cn102964179b、cn102303990b、cn104987167a、cn103864510a等专利其所用农药都是非烟碱类,公开号为cn102276356b、cn105237255a、cn105085087a、cn104177196a等专利其所用农药仅有杀虫或杀菌作用;公开号cn105746568a的专利虽然其杀虫剂包括了噻虫嗪、噻虫胺和吡虫啉,但杀菌剂不同时包含嘧菌酯和噻菌灵,同时其农药部分也没有缓释性。公开号cn106106498a的专利虽然其杀虫剂是噻虫嗪,杀菌剂是嘧菌酯,但其仅是一种普通的农药颗粒剂,其只有杀虫和杀菌作用而不具有肥料的功能,cn103027064a仅是含有噻虫胺的种子处理剂,二者和本发明不属同一领域。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甘薯和马铃薯专用含缓释农药的肥料颗粒剂及其制法和应用,通过本发明缓释剂处理的农药和肥料混存时提高了农药的稳定性,延长农药的有效期,并且实现农药的可控制释放,达到或基本达到一次施用后,在满足甘薯和马铃薯所需肥料的同时,对后期发生的主要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甘薯和马铃薯专用含缓释农药的肥料颗粒剂,以各组分质量百分比计,组成如下:杀虫剂0.001%~0.5%(有效成分),杀菌剂0.001%~2%(有效成分),缓释剂占杀虫剂和杀菌剂总质量的5%~25%,氮元素4%~45%(n),磷元素1%~15%(p2o5),钾元素1%~25%(k2o),粘结剂0%~2%,填料余量;其中,杀虫剂为噻虫嗪、噻虫胺中的一种;杀菌剂为噻菌灵、嘧菌酯中的一种或二种;缓释剂为聚醋酸乙烯酯苯乙烯共聚乳液、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叔碳酸乙烯酯-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中的一种或二种。缓释剂聚醋酸乙烯酯苯乙烯共聚乳液、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叔碳酸乙烯酯-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中,醋酸乙烯酯和叔碳酸乙烯酯的亲水性较强,苯乙烯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疏水性较强,通过调节共聚物中二者之间的比例可以达到控制释放速度的目的。缓释剂聚醋酸乙烯酯苯乙烯共聚乳液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叔碳酸乙烯酯-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的制备同现有技术,例如聚醋酸乙烯酯苯乙烯共聚乳液可以采用《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胶》(余先纯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05出版)中的制备方法,也可以采用本发明中描述的方法;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叔碳酸乙烯酯-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可以采用《有机硅-叔-醋共聚乳液的合成研究》(肖正强,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06-05-01)中的制备方法,也可以采用本发明中描述的方法。优选的,聚醋酸乙烯酯苯乙烯共聚乳液中醋酸乙烯酯和苯乙烯之间的质量比例为5:95至95:5。可依据农药释放速率的要求不同进行调节。优选的,杀菌剂为噻菌灵、嘧菌酯中的二种。优选的,氮元素为尿素、硫酸铵、硝酸铵、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几种;磷元素为磷酸铵、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硝酸磷肥、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磷酸二氢钾中的一种或几种;钾元素为硫酸钾、磷酸二氢钾、硫酸钾镁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填料为黏土、高岭土、膨润土、酸性白土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粘结剂为聚醋酸乙烯酯、聚甲基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肥料颗粒剂的ph值在5-7之间。上述甘薯和马铃薯专用含缓释农药的肥料颗粒剂的制法,包括如下步骤:a、圆盘造粒(1)缓释农药物料a的制备:称取杀虫剂、杀菌剂,把杀虫剂、杀菌剂粉碎,放入混炼釜中,在搅拌状态下加入缓释剂,充分混炼均匀后烘干,得缓释农药物料a;(2)粘结剂水溶液b的制备:粘结剂溶解在水中配制成粘结剂水溶液b;(3)粉体物料c的制备:氮元素、磷元素、钾元素和填料,混合粉碎,得粉体物料c;(4)造粒:将制备好的缓释农药物料a、粘结剂水溶液b和粉体物料c,经造粒,干燥,制得甘薯和马铃薯专用含缓释农药的肥料颗粒剂;或者,b、干法(辊压)造粒(1)缓释农药物料a的制备:称取杀虫剂、杀菌剂,把杀虫剂、杀菌剂粉碎,放入混炼釜中,在搅拌状态下加入缓释剂,充分混炼均匀后烘干,得缓释农药物料a;(2)粉体物料c的制备:氮元素、磷元素、钾元素和填料,混合粉碎,得粉体物料c;(3)造粒:将制备好的缓释农药物料a和粉体物料c混合,经造粒,制得甘薯和马铃薯专用含缓释农药的肥料颗粒剂。上述甘薯和马铃薯专用含缓释农药的肥料颗粒剂的应用为:用于防治甘薯田地下害虫、蚜虫、黑斑病、疮痂病;马铃薯田地下害虫、蚜虫、黑痣病、晚疫病、早疫病。优选的,肥料颗粒剂用于甘薯和马铃薯的底肥。优选的,肥料颗粒剂在使用过程中采用机施、撒施和/或沟施操作方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是先将农药进行缓释处理后再和肥料一起混合,主要作用有:(1)通过本发明缓释剂处理的农药和肥料混存时提高了农药的稳定性;(2)延长农药的有效期,许多作物生长后期基本不需要肥料,或依靠土壤中肥料完全可满足,但作物后期的病虫害也常常比较严重:如甘薯和马铃薯蚜虫和甲虫,甘薯疮痂病,马铃薯早疫病和晚疫病等。本发明的含缓释农药的肥料颗粒剂可以延长农药的有效期,对甘薯和马铃薯生长后期发生的病虫害仍有较好的效果;(3)一次使用可同时防治主要病虫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缓释剂的制备:(1)聚醋酸乙烯酯苯乙烯共聚乳液的制备: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器、滴液罐和温度计的合成釜中,加入适量水和水质量3%的聚乙烯醇(1799),搅拌下升温至90~95℃,待聚乙烯醇(1799)完全溶解后,降温至60℃,加入三分之一乳化剂和单体的混合液(乳化剂是吐温80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二者质量比例是7.5:3.5,乳化剂和单体的质量比例是6:94)和部分引发剂(过硫酸钾),搅拌下升温至70℃,待体系无回流后滴加混合单体,同时分批加入剩余引发剂,滴加完毕后体系无回流后,升温至85℃,保温0.5h,降温至40℃,出料,得聚醋酸乙烯酯苯乙烯共聚乳液。缓释剂组成如下:(2)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叔碳酸乙烯酯-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的制备:将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滴液漏斗的三口瓶置于有控温装置的水浴锅中,加入计量的蒸馏水、部分乳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3:7)、碳酸氢钠,恒温水浴加热,在一定搅拌速度下使其充分溶解,然后加入一定量的醋酸乙烯酯、叔碳酸乙烯酯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单体(醋酸乙烯酯、叔碳酸乙烯酯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三种材料的质量比例=20:15:65)。升温至聚合温度,加入部分过硫酸钾溶液。若三口瓶中出现微弱的蓝光,即已形成种子乳液。20min后,同时往种子乳液中均匀滴加剩余单体及剩余过硫酸钾溶液、乳化剂溶液,严格控制滴加速度,反应温度保持恒定。加料完毕,保温一段时间后,加入甲醛和次亚硫酸钠;再反应一段时间。然后再升温至90℃左右恒温一段时间,然后经降温、中和和过滤,即得有机硅-叔碳酸乙烯酯-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缓释剂编号为s4。实施例1:0.315%噻虫嗪-嘧菌酯缓释农药肥颗粒剂(1)缓释农药物料(a)的制备:称取噻虫嗪0.19kg,嘧菌酯0.125kg。把噻虫嗪和嘧菌酯粉碎至小于70微米,把噻虫嗪和嘧菌酯粉末放入混炼釜中,在搅拌状态下加入占噻虫嗪和嘧菌酯总质量20%的聚醋酸乙烯酯苯乙烯共聚乳液或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叔碳酸乙烯酯-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充分混炼均匀后70℃烘干,得缓释农药物料a。(2)粘结剂水溶液b的制备:聚乙烯醇1.5kg溶解在98.5kg的水中配制成1.5%的粘结剂水溶液b。(3)粉体物料c的制备:n13kg,由尿素、碳酸氢铵、磷酸二铵和磷酸一铵提供;p2o510kg,由磷酸一铵、铵磷酸二铵、过磷酸钙提供;k2o18kg,由硫酸钾提供。黏土补足100kg,混合粉碎,得到粉体物料c。(4)造粒:将制备好的缓释农药物料a、粘结剂水溶液b和粉体物料c,经圆盘造粒工艺造粒,干燥。在其它原材料和工艺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分别加入缓释剂s1、s2、s3和s4得到四种缓释性能不同的0.315%噻虫嗪-嘧菌酯缓释农药肥颗粒剂1-s1、1-s2、1-s3和1-s4。实施例2:0.315%噻虫胺-嘧菌酯缓释农药肥颗粒剂(1)缓释农药物料(a)的制备:称取噻虫胺0.19kg,嘧菌酯0.125kg。把噻虫胺和嘧菌酯粉碎至小于70微米,把噻虫胺和嘧菌酯粉末放入混炼釜中,在搅拌状态下加入占噻虫胺和嘧菌酯总质量20%的聚醋酸乙烯酯苯乙烯共聚乳液或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叔碳酸乙烯酯-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充分混炼均匀后70℃烘干,得缓释农药物料a。(2)粘结剂水溶液b的制备:聚乙烯醇1.5kg溶解在98.5kg的水中配制成1.5%的粘结剂水溶液b。(3)粉体物料c的制备:n13kg,由尿素、碳酸氢铵、磷酸二铵和磷酸一铵提供;p2o510kg,由磷酸一铵、铵磷酸二铵、过磷酸钙提供;k2o18kg,由硫酸钾提供。高岭土补足100kg,混合粉碎,得到粉体物料c。(4)造粒:将制备好的缓释农药物料a、粘结剂水溶液b和粉体物料c,经圆盘造粒工艺造粒,干燥。在其它原材料和工艺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分别加入缓释剂s1、s2、s3和s4得到四种缓释性能不同的0.315%噻虫胺-嘧菌酯缓释农药肥颗粒剂2-s1、2-s2、2-s3和2-s4。实施例3:0.34%噻虫嗪-嘧菌酯-噻菌灵缓释农药肥颗粒剂(1)缓释农药物料(a)的制备:称取噻虫嗪0.19kg,嘧菌酯0.05kg和噻菌灵0.1kg。把噻虫嗪、嘧菌酯和噻菌灵粉碎至小于70微米,把噻虫嗪、嘧菌酯和噻菌灵粉末放入混炼釜中,在搅拌状态下加入占噻虫嗪、嘧菌酯和噻菌灵总质量20%的聚醋酸乙烯酯苯乙烯共聚乳液或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叔碳酸乙烯酯-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充分混炼均匀后70℃烘干,得缓释农药物料a。(2)粉体物料c的制备:n13kg,由尿素、碳酸氢铵、磷酸二铵和磷酸一铵提供;p2o510kg,由磷酸一铵、铵磷酸二铵、过磷酸钙提供;k2o18kg,由硫酸钾提供。膨润土补足100kg,混合粉碎,得到粉体物料c。(3)造粒:将制备好的缓释农药物料a和粉体物料c,经干法辊压造粒工艺造粒。在其它原材料和工艺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分别加入缓释剂s1、s2、s3和s4得到四种缓释性能不同的0.34%噻虫嗪-嘧菌酯-噻菌灵缓释农药肥颗粒剂3-s1、3-s2、3-s3和3-s4。实施例4:0.34%噻虫胺-嘧菌酯-噻菌灵缓释农药肥颗粒剂(1)缓释农药物料(a)的制备:称取噻虫胺0.19kg,嘧菌酯0.05kg,噻菌灵0.1kg。把噻虫胺,噻菌灵和嘧菌酯粉碎至小于70微米,把噻虫胺,噻菌灵和嘧菌酯粉末放入混炼釜中,在搅拌状态下加入占噻虫胺、嘧菌酯和噻菌灵总质量20%的聚醋酸乙烯酯苯乙烯共聚乳液或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叔碳酸乙烯酯-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充分混炼均匀后70℃烘干,得缓释农药物料a。(2)粉体物料c的制备:n13kg,由尿素、碳酸氢铵、磷酸二铵和磷酸一铵提供;p2o510kg,由磷酸一铵、铵磷酸二铵、过磷酸钙提供;k2o18kg,由硫酸钾提供。酸性白土补足100kg,混合粉碎,得到粉体物料c。(3)造粒:将制备好的缓释农药物料a和粉体物料c,经干法辊压造粒工艺造粒。在其它原材料和工艺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分别加入缓释剂s1、s2、s3和s4得到四种缓释性能不同的0.34%噻虫胺-嘧菌酯-噻菌灵缓释农药肥颗粒剂4-s1、4-s2、4-s3和4-s4。实施例5:不同农药肥的使用效果。表1.不同农药肥制剂对甘薯主要病虫害的效果处理名称块茎被地下害虫为害率(%)分枝结薯期蚜虫防效(%)黑斑病防效(%)增产率(%)1-s115.310056.910.21-s211.610063.317.41-s33.410068.520.21-s44.210069.618.52-s113.710053.68.52-s29.510057.214.92-s34.310064.918.32-s45.110060.914.83-s116.710067.314.03-s210.710074.418.93-s34.510083.821.63-s44.110081.821.84-s113.310073.917.44-s28.610080.519.54-s32.410088.324.64-s43.210082.423.5对照a8.289.3//对照b50.3///注:1.种植品种龙薯九号,每亩用农药肥40kg;2.对照a每亩用甘薯三元复合肥40kg,15%毒死蜱颗粒剂5kg;蚜虫在分枝结薯期用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各防治二次;黑斑病没有防治。3.对照b每亩用甘薯三元复合肥40kg,病虫害均不进行防治。4.病虫的防效是和对照b进行比较;增产率是和对照a进行比较,同时病虫害为害轻有食用价值的薯块一并计算在内。根据缓释剂的特性,缓释剂s1、s2和s3其释放农药的速度由快到慢,s4和s3农药的释放速率相当。对黑斑从表1可以看出,缓释农药的释放快慢对甘薯蚜虫的防效几乎没有影响,但对薯块被害率的防治效果影响却很大,s3的低于s2,s2的低于s1,s4和s3的防效基本相同。病的防效也有类似规律,而且二个杀菌剂混配其防效要高于单独使用嘧菌酯。表2.不同药肥制剂对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的效果处理名称块茎形成期蚜虫风险(%)块茎生长期蚜虫防效(%)收获期块茎黑痣病病薯率(%)增产率(%)1-s110080.222.314.21-s210088.918.215.31-s310010015.617.91-s410010010.622.12-s110078.623.610.52-s210089.319.515.62-s310097.716.318.12-s410090.312.321.93-s110082.414.815.23-s210090.110.318.73-s310098.27.522.43-s41001009.620.64-s110078.416.416.94-s210089.311.820.34-s31001006.321.64-s41001003.224.1对照c87.391.641.2/对照d//43.7/注:1.种植品种底西瑞(desiree),每亩用农药肥40kg;2.对照c每亩用马铃薯三元复合肥40kg,15%毒死蜱颗粒剂3kg;蚜虫在块茎形成期和块茎生长期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各防治二次;黑痣病用25%嘧菌酯悬浮剂茎叶喷雾防治一次。3.对照d每亩用马铃薯三元复合肥40kg,病虫害均不进行防治。4.病虫的防效是和对照d进行比较;增产率是和对照c进行比较,同时病虫害为害轻有食用价值的块茎一并计算在内。根据缓释剂的特性,缓释剂s1、s2和s3其释放农药的速度由快到慢,s4和s3农药的释放速率相当。从表1可以看出,缓释农药的释放快慢对马铃薯块茎形成期蚜虫的防效几乎没有影响,但对块茎生长期蚜虫的防治效果影响却很大,s3的高于s2,s2的高于s1,s4和s3的防效基本相同。对黑痣病的防效也有类似规律,而且二个杀菌剂混配其防效要高于单独使用嘧菌酯。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