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铵膦副产废渣制备次磷酸铝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44843阅读:9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次磷酸铝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草铵膦副产废渣制备次磷酸铝的方法。



背景技术:

草铵膦是一种非选择性、无残留灭生性除草剂,对多年生根杂草非常有效,广泛用于橡胶、桑、茶、果园及甘蔗地。草铵膦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业副产物(主要成分为三氯化铝和氯化钠)具有量大(每年约1万吨)、强腐蚀性以及难以填埋等特点,因此,如何将这种工业副产物加以利用,并能够实现三废处理达标,是草铵膦生产企业迫切面对的一个问题。

目前,某些草铵膦生产企业,通过分析草铵膦生产工业副产物的成分,对草铵膦生产的工业副产物进行磷化处理,以制备出经济价值较高的次磷酸铝,不仅解决了草铵膦工业化生产中所遇到的环境问题,而且使得草铵膦生产工业副产物变废为宝,促使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但是,在制备次磷酸铝的过程中,如果工艺参数的把控不够严谨,极易产生副反应,影响产品的纯度以及产生剧毒物质次磷酸。

另外,在制备次磷酸铝的过程中,氯化铝的分散形态以及滴加速度,也会极大地影响次磷酸铝粒径;常规工艺制备出的次磷酸铝的颗粒较大,而且易聚集,分散性不好,在橡塑阻燃中应用时,需要通过机械粉碎将次磷酸铝粉碎至超细粉末,在此过程中易产生粉尘,对安全生产带来威胁。另一方面次磷酸铝是无机盐,表面带有电荷,亲水疏油,与高分子材料共混时在材料中难以均匀分散,导致材料力学性能迅速恶化。为了改善次磷酸铝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分散性,必须增加次磷酸铝的亲油性及降低其粒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优化草铵膦副产废渣制备次磷酸铝的工艺,使得最终获得的次磷酸铝制品具有反应温和、反应速率快,且得到的次磷酸铝粒径较小及粒径分布较窄,无需再粉碎就可满足一般高分子材料添加剂对粒度的要求,同时,所得到的次磷酸铝制品具有良好的亲油性能,改善了次磷酸铝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分散性,小粒径的次磷酸铝增大阻燃剂与材料的接触面以提高相容性。

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发明将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草铵膦副产废渣制备次磷酸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草铵膦工业副产物缓慢加入水中后,充分搅拌后,进行过滤,除去滤渣,滤液备用;将次磷酸钠溶于水中制备次磷酸钠溶液,然后加入盐酸,调节次磷酸钠溶液的ph值介于3-6;(2)按照次磷酸钠:氯化铝=(4-5):1的反应物摩尔投料比例取用滤液、次磷酸钠溶液;(3)将次磷酸钠溶液置于配装有蛇形冷凝管的容器内,加热至30-50℃后,在高速搅拌的情况下,滴加滤液;滤液滴加结束后,缓慢搅拌下反应结束;(4)将步骤(3)所得到的反应产物依次经过分离、洗涤、干燥可得粉末状白色固体,该粉末状白色固体即为含次磷酸铝制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1)中,将草铵膦工业副产物缓慢加入水中后,加入分散剂微晶纤维素粉末;该微晶纤维素粉末的投放质量为草铵膦工业副产物中氯化铝质量的2-3.5%;步骤(4)中的分离方法为离心分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步骤(3)中,滤液的滴加速度在整个滴加过程中先快后慢来进行;快的滴加速度介于6-8ml/分钟,而慢的滴加速度则介于1-2ml/分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4)中的洗涤次数为2-3次,干燥温度为125-18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步骤(3)中高速搅拌的搅拌速度为1500-2000r/min,缓慢搅拌的搅拌速度为50-100r/min。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发明在对草铵膦工业副产物的除渣处理中,加入了分散剂,可以很好地防止草铵膦工业副产物中的al+絮凝,防止将铝离子以胶体的形式呈滤渣的方式除去,不利于滤渣环保性的保证以及铝离子的变废为宝;另外,在对草铵膦工业副产物的除渣处理中加入分散剂,可以很好地保证制备次磷酸铝的反应体系为一个稳定的分散体系,防止所制备出的次磷酸铝具有过大粒径。

本发明选择微晶纤维素粉末作为分散剂,一方面,可以致使本发明所制备出的次磷酸铝的粒径较小,另一方面,还可以赋予本发明所制备出的次磷酸铝疏水亲油性,能够很好地实现与高分子材料的共混,满足高分子材料对功能性助剂的要求。

2、本发明在制备次磷酸钠溶液时,通过加入盐酸来调节溶液的ph值介于3-6,一方面可以很好地控制次磷酸的产生,另一方面,对于后续的次磷酸铝的反应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够加快整个反应体系的反应速度,降低整个反应体系的反应温度,缩短反应时间。

3、本发明通过控制滤液的滴加速度,进一步地缩小所生成的次磷酸铝的粒径,使其能够小于10微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各实施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将7g工业副产物(含氯化铝4.6g)缓慢加入到100ml水中,搅拌30min后,过滤;出去滤渣,滤液备用。

在装有蛇形回流冷凝管、电动搅拌器和温度计的500ml四颈烧瓶中加入次磷酸钠7.7g,水110ml,搅拌溶解,滴加盐酸调ph为3。

加热次磷酸钠溶液至50℃,在2000r/min的高速搅拌下滴加50ml含2.3g氯化铝的滤液后,于50r/min的低速搅拌下反应2h,得白色沉淀。整个滤液的滴加时间控制在10分钟完成,前5分钟的滴加速度为8ml/分钟,后5分钟的滴加速度为2ml/分钟。

白色沉淀依次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可得粉末状白色固体。收率为85.9%,产品纯度为98.5%,粒度为15μ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在将7g工业副产物(含氯化铝4.6g)缓慢加入到100ml水中后,需要加入分散剂微晶纤维素粉末0.14g。从而导致后续的工艺略有不同,产品性能也有一定改善,具体如下:

将7g工业副产物(含氯化铝4.6g)缓慢加入到100ml水中,然后再加入分散剂微晶纤维素粉末0.14g,搅拌30min后,过滤;出去滤渣,滤液备用。

在装有蛇形回流冷凝管、电动搅拌器和温度计的500ml四颈烧瓶中加入次磷酸钠7.7g,水110ml,搅拌溶解,滴加盐酸调ph为3。

加热次磷酸钠溶液至50℃,在2000r/min的高速搅拌下滴加50ml含2.3g氯化铝的滤液后,于50r/min的低速搅拌下反应2h,得悬浊液。整个滤液的滴加时间控制在10分钟完成,前5分钟的滴加速度为8ml/分钟,后5分钟的滴加速度为2ml/分钟。

悬浊液依次经离心机离心、洗涤、干燥后,可得粉末状白色固体。收率为86.2%,产品纯度为98.5%,粒度为8μm,325目筛余率为0.18%,符合高分子材料对所用的次磷酸铝的要求(大于45μm的粒子应<2%)。

实施例3

将10g工业副产物(含氯化铝6.5g)缓慢加入到100ml水中,搅拌30min后,过滤;出去滤渣,滤液备用。

在装有蛇形回流冷凝管、电动搅拌器和温度计的500ml四颈烧瓶中加入次磷酸钠12g,水110ml,搅拌溶解,滴加盐酸调ph为4.5。

加热次磷酸钠溶液至40℃,在1600r/min的高速搅拌下滴加50ml含3.25g氯化铝的滤液后,于75r/min的低速搅拌下反应1h,得白色沉淀。整个滤液的滴加时间控制在12分钟完成,前6分钟的滴加速度为6.8ml/分钟,后6分钟的滴加速度为1.5ml/分钟。

白色沉淀依次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可得粉末状白色固体。收率为86.3%,产品纯度为98.5%,粒度为13μm。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在将10g工业副产物(含氯化铝6.5g)缓慢加入到100ml水中后,需要加入分散剂微晶纤维素粉末0.23g。从而导致后续的工艺略有不同,产品性能也有一定改善,具体如下:

将10g工业副产物(含氯化铝6.5g)缓慢加入到100ml水中,然后再加入分散剂微晶纤维素粉末0.23g,搅拌30min后,过滤;出去滤渣,滤液备用。

在装有蛇形回流冷凝管、电动搅拌器和温度计的500ml四颈烧瓶中加入次磷酸钠12g,水110ml,搅拌溶解,滴加盐酸调ph为4.5。

加热次磷酸钠溶液至40℃,在1600r/min的高速搅拌下滴加50ml含3.25g氯化铝的滤液后,于75r/min的低速搅拌下反应1h,得悬浊液。整个滤液的滴加时间控制在12分钟完成,前6分钟的滴加速度为6.8ml/分钟,后6分钟的滴加速度为1.5ml/分钟。

悬浊液依次经离心、洗涤、干燥后,可得粉末状白色固体。收率为86.3%,产品纯度为98.5%,粒度为7.5μm,325目筛余率为0.15%,符合高分子材料对所用的次磷酸铝的要求(大于45μm的粒子应<2%)。

实施例5

将100g工业副产物(含氯化铝65g)缓慢加入到1000ml水中,搅拌30min后,过滤;出去滤渣,滤液备用。

在装有蛇形回流冷凝管、电动搅拌器和温度计的容器中加入次磷酸钠120g,水1110ml,搅拌溶解,滴加盐酸调ph为5。

加热次磷酸钠溶液至45℃,在1800r/min的高速搅拌下滴加400ml含26g氯化铝的滤液后,于100r/min的低速搅拌下反应3h,得白色沉淀。整个滤液的滴加时间控制在96分钟完成,前48分钟的滴加速度为6.5ml/分钟,后6分钟的滴加速度约为1.8ml/分钟。

白色沉淀依次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可得粉末状白色固体。收率为86.7%,产品纯度为99.0%,粒度为17μm。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在将100g工业副产物(含氯化铝65g)缓慢加入到1000ml水中后,需要加入分散剂微晶纤维素粉末2.0g。从而导致后续的工艺略有不同,产品性能也有一定改善,具体如下:

将100g工业副产物(含氯化铝65g)缓慢加入到1000ml水中,然后再加入分散剂微晶纤维素粉末2.0g,搅拌30min后,过滤;出去滤渣,滤液备用。

在装有蛇形回流冷凝管、电动搅拌器和温度计的容器中加入次磷酸钠120g,水1110ml,搅拌溶解,滴加盐酸调ph为5。

加热次磷酸钠溶液至45℃,在1800r/min的高速搅拌下滴加400ml含26g氯化铝的滤液后,于100r/min的低速搅拌下反应3h,得悬浊液。整个滤液的滴加时间控制在96分钟完成,前48分钟的滴加速度为6.5ml/分钟,后6分钟的滴加速度约为1.8ml/分钟。

悬浊液依次经离心、洗涤、干燥后,可得粉末状白色固体。收率为86.7%,产品纯度为99.0%,粒度为7μm,325目筛余率为0.12%,符合高分子材料对所用的次磷酸铝的要求(大于45μm的粒子应<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