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10962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肥料
技术领域
,具体而言,涉及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对于农作物的增产增收起着重要作用。据统计,在农业农资的总投入中,肥料的投入占50%左右。但是,我国目前肥料的利用率低,尤其是化肥的利用率仅占30%左右,大部分肥料未被有效利用,部分渗入地下后冲入河流和水的土层,造成水源的严重污染。所以如何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是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复合肥料作为肥料中的一种,具有养分含量高、副成分少且物理性状好等优点,其对于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作物的高产稳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的复合肥料普遍存在着短期内养分流失过快和作物短时间内不能高效吸收以及养分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肥料,所述复合肥料以无机肥料为主体,通过采用对养分有极强富集作用的聚合氨基酸添加剂和锌腐酸,提高了作物的养分利用效率,同时使得复合肥料具有良好的缓释和保水功效。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绿色环保。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肥料的应用。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肥料,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复合肥料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尿素20-35份,硫酸铵5-20份,磷酸一铵5-20份,硫酸钾40-60份,锌腐酸1-10份和聚合氨基酸添加剂0.1-3份。进一步的,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复合肥料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尿素22-30份,硫酸铵8-15份,磷酸一铵10-16份,硫酸钾45-55份,锌腐酸2-9份和聚合氨基酸添加剂0.2-2.5份。进一步的,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复合肥料的原料还包括海藻酸盐0.1-2份。进一步的,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复合肥料的原料还包括中微量元素0.1-5份。进一步的,所述中微量元素以氨基酸螯合物形式存在;所述中微量元素选自氨基酸硼、氨基酸镁、氨基酸锰、氨基酸铜、氨基酸锌、氨基酸钼和氨基酸铁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进一步的,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复合肥料的原料还包括增效剂0.1-2份;所述增效剂包括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所述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的重量比为1:(0.5-3)。进一步的,所述聚合氨基酸添加剂选自聚天门冬氨酸、聚天门冬氨酸钾、聚天门冬氨酸钠、聚谷氨酸和聚赖氨酸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锌腐酸由腐植酸与硫酸锌螯合而成,所述锌腐酸的螯合率大于等于90%。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将配方量的尿素、硫酸铵、磷酸一铵、硫酸钾、锌腐酸、聚合氨基酸添加剂和任选的配方量的海藻酸盐、任选的配方量的中微量元素、任选的配方量的增效剂,混合均匀,造粒,即可得到复合肥料。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复合肥料在果蔬作物种植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肥料,所述复合肥料以无机肥料为主体,通过采用对养分有极强富集作用的聚合氨基酸添加剂和锌腐酸,提高了作物的养分利用效率,同时使得复合肥料具有良好的缓释和保水功效;另外,通过加入海藻酸盐、增效剂和中微量元素以达到调节土壤,调控氮素转化,平衡作物营养,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的目的;在各组分原料协同配合作用下,该复合肥料改善了传统复合肥料短期内养分流失过快、缓释功效差、养分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上述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绿色环保。本发明提供了上述复合肥料的应用,上述复合肥料可广泛应用于果蔬作物种植过程中。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合肥料,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复合肥料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尿素20-35份,硫酸铵5-20份,磷酸一铵5-20份,硫酸钾40-60份,锌腐酸1-10份和聚合氨基酸添加剂0.1-3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肥料,该复合肥料以无机肥料为主体,通过采用对养分有极强富集作用的聚合氨基酸添加剂和锌腐酸,提高了作物的养分利用效率,同时使得复合肥料具有良好的缓释和保水功效。具体的,该复合肥料含有尿素、硫酸铵、磷酸一铵、硫酸钾、锌腐酸和聚合氨基酸添加剂,通过各组分的协同配合,使得该复合肥料具有有效成分高的特点。其中,在本发明中,尿素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份数为20份、22份、24份、25份、26份、28份、30份、32份、34份或35份。硫酸铵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份数为5份、6份、8份、10份、12份、14份、15份、16份、18份或20份。磷酸一铵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份数为5份、6份、8份、10份、12份、14份、15份、16份、18份或20份。硫酸钾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份数为40份、42份、44份、45份、46份、48份、50份、52份、54份、55份、56份、58份或60份。聚合氨基酸添加剂是达到一定分子量的氨基酸聚合物,其具有的亲水性、离子络合性、空间结构性等特性影响肥料养分的存在,可以降低养分流失,实现作物对养分的快速、高效吸收,同时具有保水的功效。聚合氨基酸添加剂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份数为0.1份、0.2份、0.25份、0.5份、0.75份、0.8份、1.0份、1.25份、1.5份、1.75份、2.0份、2.25份、2.5份、2.75份或3.0份。加入聚合氨基酸添加剂可以解决短期内养分流失过快且不能被作物高效吸收、有效成分利用率低的问题,同时也对复合肥料起到了一定的缓释作用。为了提高复合肥料的营养,还添加有锌腐酸。锌腐酸是以活性腐植酸和金属锌离子为主体,并利用螯合技术制备而成的肥料增效物质。锌腐酸既含有优质的腐植酸,又含有微量元素。向土壤中加入锌腐酸,可以起到改良土壤、培肥地力、补充和活化土壤微量元素等作用。锌腐酸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份数为40份、42份、44份、45份、46份、48份、50份、52份、54份、55份、56份、58份或60份。本发明所述的“包括”,意指其除所述组分外,还可以包括其他组分,这些其他组分赋予复合肥料不同的特性。除此之外,本发明所述的“包括”,还可以替换为封闭式的“为”或“由……组成”。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该复合肥料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尿素22-30份,硫酸铵8-15份,磷酸一铵10-16份,硫酸钾45-55份,锌腐酸2-9份和聚合氨基酸添加剂0.2-2.5份。通过对复合肥料中各组分以及用量的进一步限定,使得复合肥料的缓释性能和养分的有效利用率均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按照重量份数计,复合肥料的原料还包括海藻酸盐0.1-2份。海藻酸盐是存在于海带、巨藻等褐藻中的一种天然多糖类物质,是藻体中的海藻酸与海水中的矿物质生成的天然产物。它是天然土壤调理剂,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内部孔隙空间,协调土壤中固、液、气三者比例,恢复由于土壤负担过重和化学污染而失去的天然胶质平衡,增加土壤生物活力,促进速效养分的释放,有利于根系生长,提高作物的抗逆性。海藻酸盐主要选自藻酸钠、海藻酸钾和海藻酸铵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按照重量份数计,该复合肥料的原料还包括中微量元素0.1-2份。中微量元素,在作物体内含量虽少,但是对作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作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和不可代替的一部分。当作物缺乏任何一种中微量元素的时候,其生长发育都会受到抑制,导致减产和品质下降。当作物中中微量元素充足的情况下,生理机能就会十分旺盛,这有利于作物对大量元素的吸收,还可改善细胞原生质的胶体化学性质,从而使原生质的浓度增加,增强作物对不良环境的抗逆性。但是,中微量元素过多会使作物中毒,影响产量和品质,故中微量元素的添加量应该严格控制。中微量元素的重量为复合肥料重量典型但非限制性的比值为0.1份、0.2份、0.3份、0.4份、0.5份、0.6份、0.75份、0.8份、0.9份、1.0份、1.1份、1.25份、1.3份、1.4份、1.5份、1.6份、1.75份、1.8份、1.9份或2.0份。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中微量元素主要以氨基酸螯合物形式存在;中微量元素选自氨基酸硼、氨基酸镁、氨基酸锰、氨基酸铜、氨基酸锌、氨基酸钼和氨基酸铁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现行的中微量元素通常是以可溶性无机盐形式存在,但是由于各元素间的拮抗作用,大大降低了肥效,影响了作物的吸收效果。较无机盐形式的中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形式的中微量元素化学性能稳定,可防止中微量元素离子形成不溶解的化合物,整体利用率更高。以氨基酸螯合物形式存在的中微量元素吸收率是以无机盐形式存在的中微量元素的2-6倍。氨基酸螯合物既是作物的有机碳源、有机氮源,同时又能提供中微量元素,被作物吸收后可直接参与代谢过程,节省作物有机物合成的能量,并可促进作物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改善氮素在作物体内的储存形态,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按照重量份数计,该复合肥料的原料还包括增效剂0.1-2份;其中,增效剂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份数为0.1份、0.2份、0.3份、0.4份、0.5份、0.6份、0.75份、0.8份、0.9份、1.0份、1.1份、1.25份、1.3份、1.4份、1.5份、1.6份、1.75份、1.8份、1.9份或2.0份。增效剂包括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的重量比为1:(0.5-3)。当尿素施入土壤后,脲酶将其水解为铵态氮,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脲酶抑制剂则是对土壤脲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一类物质,可以抑制尿素的水解速度,减少气态氨的挥发损失。在本发明中,脲酶抑制剂可为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氢醌、对苯醌、硫脲、己酰氧肟酸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和氢醌,进一步优先为氢醌。硝化抑制剂是一种在土壤中通过抑制亚硝化细菌的活性延迟nh4+向no3-转化的化合物。硝化抑制剂除具有减少氮肥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而增加产量的作用外,还可以降低农作物中亚硝酸盐含量,提高农作物品质,减少施肥量过高时对土壤地下水和环境的污染。在本发明中,硝化抑制剂可为2-氯-6-(三氯甲苯)吡啶、脒基硫脲、双氰胺、2-甲基-4,6-双(三氯甲苯)均三嗪、2-磺胺噻唑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脒基硫脲、双氰胺或2-磺胺噻唑。作为硝化抑制剂的化合物之间有较强的硝化抑制协同作用,故可进一步优选为脒基硫脲和双氰胺。该增效剂同时采用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在施肥的前期应用脲酶抑制剂控制氮的释放,应用硝化抑制剂控制硝化与反硝化从而控制中后期氮的流失。具体的,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重量比为1:0.5、1:0.8、1:1、1:1.2、1:1.4、1:1.5、1:1.75、1:2、1:2.2、1:2.5、1:2.75或1:3。本发明通过加入海藻酸盐、增效剂和中微量元素以达到调节土壤,调控氮素转化,平衡作物营养,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的目的;在各组分原料协同配合作用下,该复合肥料改善了传统复合肥料短期内养分流失过快、缓释功效差、养分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聚合氨基酸添加剂选自聚天门冬氨酸、聚天门冬氨酸钾、聚天门冬氨酸钠、聚谷氨酸和聚赖氨酸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具体而言,聚合氨基酸添加剂具有生物相容性及对正负电离子的络合性能,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将养分由土壤吸引至作物根际周围,锁住养分减少流失,促进吸收;再将养分由根际运输到叶片,供作物同化吸收;同时能够锁住根际周围的水分,创建根系良好的水肥微环境。且聚合氨基酸添加剂具有无毒、无残留等特点,绿色环保。通过对聚合氨基酸添加剂种类的限定,使得聚合氨基酸对复合肥料的增效作用更强,从而提高肥料的竞争力。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锌腐酸是腐植酸与硫酸锌螯合而成,锌腐酸的螯合率大于等于90%。锌腐酸典型但非限制性的螯合率为90%、91%、92%、93%、94%、95%、96%、97%、98%或99%。锌腐酸市售可得,也可以自行制备得到,具体制备方法可参见专利cn104496641中所述。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复合肥料的总养分(n+p2o5+k2o)大于等于40%。且本复合肥料为硫酸型肥料,不含氯,肥效期在120天以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将配方量的尿素、硫酸铵、磷酸一铵、硫酸钾、锌腐酸、聚合氨基酸添加剂,和任选的配方量的海藻酸盐、任选的配方量的中微量元素、任选的配方量的增效剂,混合均匀,造粒,即可得到复合肥料。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绿色环保,易于操作,适合工业大规模生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复合肥料的应用,上述肥料可广泛应用于柑橘、苹果、香蕉、葡萄、甘蔗、西瓜、芒果、西红柿、柠檬、荔枝、菠萝、猕猴桃、梨、白菜或大蒜等果蔬作物种植中。种植过程中,将上述的复合肥料作为基肥施入到栽培有作物的土壤中。施肥时,复合肥料与作物的距离为5-8公分,不能与种子或根系直接接触。该复合肥料可以作为底肥或者追肥,作底肥时直接施用于土壤中,可窝施、条施、沟施,施用后应覆土,以防止养分流失。该复合肥料的肥效期长达120天以上,养分利用率比普通肥料提高40%左右,使用本复合肥料后,作物根系发达、叶片肥厚、果实膨大、色泽鲜艳,增产增收。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复合肥料的施肥量为20-200kg/亩。复合肥料典型但非限制性的每亩施肥量为20kg、30kg、40kg、50kg、60kg、70kg、80kg、90kg、100kg、110kg、120kg、130kg、140kg、150kg、160kg、170kg、180kg、190kg或200kg。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复合肥料,按照重量份数计,该复合肥料由以下原料制成:尿素20份,硫酸铵15份,磷酸一铵5份,硫酸钾55份,锌腐酸1.5份和聚合氨基酸添加剂2份;其中,聚合氨基酸添加剂为聚谷氨酸和聚赖氨酸,聚谷氨酸和聚赖氨酸两者的重量比为1:1。本实施例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配方量的尿素、硫酸铵、磷酸一铵、硫酸钾、锌腐酸和聚合氨基酸添加剂,和任选的配方量的海藻酸盐、任选的配方量的中微量元素、任选的配方量的增效剂,混合均匀,造粒,即可得到复合肥料。实施例2复合肥料,向实施例1复合肥料的原料中添加海藻酸盐0.5份,剩余组分不变;其中,海藻酸盐为海藻酸钠。本实施例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可参考实施例1。实施例3复合肥料,向实施例1复合肥料的原料中添加中微量元素3份,剩余组分不变;其中,中微量元素为氨基酸硼、氨基酸锌和氨基酸镁,氨基酸硼、氨基酸锌和氨基酸镁三者的重量比为1:1:1。本实施例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可参考实施例1。实施例4复合肥料,向实施例1复合肥料的原料中添加海藻酸盐0.5份和中微量元素3份,剩余组分不变;其中,海藻酸盐为海藻酸钠,中微量元素为氨基酸硼、氨基酸锌和氨基酸镁,氨基酸硼、氨基酸锌和氨基酸镁三者的重量比为1:1:1。本实施例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可参考实施例1。实施例5复合肥料,向实施例1复合肥料的原料中添加海藻酸盐0.5份、中微量元素3份和增效剂0.2份,剩余组分不变;其中,增效剂为对苯醌和脒基硫脲,对苯醌和脒基硫脲的重量比为1:0.5。本实施例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可参考实施例1。实施例6复合肥料,按照重量份数计,该复合肥料由以下原料制成:尿素25份,硫酸铵12份,磷酸一铵12份,硫酸钾46份,锌腐酸2份,聚合氨基酸添加剂3份,海藻酸盐1.5份,中微量元素2份和增效剂1份;其中,聚合氨基酸添加剂为聚天门冬氨酸、聚谷氨酸和聚赖氨酸,聚天门冬氨酸、聚谷氨酸和聚赖氨酸三者的重量比为1:1:1;中微量元素为氨基酸硼、氨基酸锌、氨基酸锰和氨基酸镁,氨基酸硼、氨基酸锌、氨基酸锰和氨基酸镁四者的重量比为1:1:1:1;海藻酸盐为海藻酸钠和海藻酸钾,海藻酸钠和海藻酸钾两者的重量比为1:0.5;增效剂为氢醌和双氰胺,氢醌和双氰胺的重量比为1:1。实施例7复合肥料,将实施例6复合肥料中的聚合氨基酸添加剂的重量份数减少至1份,其余组分不变。本实施例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可参考实施例1。实施例8复合肥料,按照重量份数计,该复合肥料由以下原料制成:尿素30份,硫酸铵10份,磷酸一铵15份,硫酸钾40份,锌腐酸5份,聚合氨基酸添加剂0.2份,海藻酸盐0.2份和增效剂0.5份;其中,聚合氨基酸添加剂为聚天门冬氨酸和聚谷氨酸,聚天门冬氨酸和聚谷氨酸两者的重量比为1:1;海藻酸盐为海藻酸钠和海藻酸钾,海藻酸钠和海藻酸钾两者的重量比为1:1;增效剂为己酰氧肟酸和双氰胺,己酰氧肟酸和双氰胺的重量比为1:2。本实施例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可参考实施例1。实施例9复合肥料,将实施例8复合肥料原料中的海藻酸盐去除,其余组分不变。本实施例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可参考实施例1。实施例10复合肥料,将实施例8复合肥料原料中的增效剂去除,其余组分不变。本实施例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可参考实施例1。实施例11复合肥料,按照重量份数计,该复合肥料由以下原料制成:尿素35份,硫酸铵6份,磷酸一铵10份,硫酸钾45份,锌腐酸10份,聚合氨基酸添加剂3份,海藻酸盐2份,中微量元素0.5份和增效剂5份;其中,聚合氨基酸添加剂为聚谷氨酸;海藻酸盐为海藻酸钠和海藻酸钾,海藻酸钠和海藻酸钾两者的重量比为2:1;中微量元素为中微量元素为氨基酸硼和氨基酸镁,氨基酸硼和氨基酸镁两者的重量比为1:1;增效剂为氢醌和双氰胺,氢醌和双氰胺的重量比为1:1.5。本实施例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可参考实施例1。实施例12复合肥料,将实施例11复合肥料原料中的氢醌和双氰胺的配比变为1:0.6,其余组分不变。本实施例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可参考实施例1。实施例13复合肥料,将实施例11复合肥料原料中的氢醌替换为对苯醌,双氰胺替换为脒基硫脲,其余组分不变。本实施例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可参考实施例1。实施例14复合肥料,按照重量份数计,该复合肥料由以下原料制成:尿素20份,硫酸铵20份,磷酸一铵19份,硫酸钾40份,锌腐酸7份,聚合氨基酸添加剂0.8份,海藻酸盐2份,中微量元素0.2份和增效剂2份;其中,聚合氨基酸添加剂为聚天门冬氨酸;中微量元素为氨基酸硼;海藻酸盐为海藻酸钠和海藻酸铵,海藻酸钠和海藻酸铵两者的重量比为1:1;增效剂为氢醌和双氰胺,氢醌和双氰胺的重量比为1:3。本实施例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可参考实施例1。对比例1一种复合肥料,将实施例1复合肥料原料中的锌腐酸和聚合氨基酸添加剂去除,剩余组分不变。本对比例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可参考实施例1。对比例2一种复合肥料,将实施例1中复合肥料原料中的聚合氨基酸添加剂去除,剩余组分不变。本对比例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可参考实施例1。对比例3一种复合肥料,将实施例1中复合肥料原料中的锌腐酸去除,剩余组分不变。本对比例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可参考实施例1。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复合肥料对于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有益功效,特进行田间试验。试验例1供试作物:葡萄,品牌为巨峰,种植年限6年,密度为4500株/hm2。试验地概况:土质为砂壤土,土壤ph为7.5左右。试验于2016年7月在北方葡萄园区进行,共设17个处理,第1-17个处理分别对应实施例1-14和对比例1-3,每个试点供试株30株。在葡萄采收前,每个处理内随机抽取20株果穗,测定果穗重、纵径和横径;随机取20个果粒,测定果粒重、果粒的纵经和横径,并测量果粒vc含量。葡萄果穗重和果粒重采用称重法,vc测定方法为2,6-二氯靛酚滴定法,具体结果见表1、表2和表3:表1各实施例和对比例对葡萄果穗性状的影响表2各实施例和对比例对葡萄果粒性状的影响表3各实施例和对比例对葡萄vc含量及产量的影响实验组别vc(mg/100g)产量(t/hm2)实施例1117.5627.41实施例2117.8927.22实施例3118.0228.95实施例4120.1329.40实施例5122.4529.46实施例6125.3129.58实施例7122.7829.48实施例8119.2028.27实施例9116.6927.19实施例10115.3527.20实施例11121.2829.08实施例12120.3128.38实施例13119.8628.29实施例14118.7428.08对比例1103.2621.80对比例2105.5824.27对比例3109.8526.04从表1、表2和表3中可以看出,不论从果穗性状、果粒性状来讲,还是从果粒vc含量和产量来讲,实施例1-14中的复合肥料对葡萄均具有较好的施用效果。具体来说,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和实施例5均为实施例1的对照实验。相比实施例1,实施例2中添加有海藻酸盐,实施例3中添加中微量元素,实施例4中添加海藻酸盐和中微量元素,实施例5中添加海藻酸盐、中微量元素和增效剂。从表1-3中可以看出,海藻酸盐的加入,可以改善耕作层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活力,从而促进葡萄的生长。中微量元素的加入有利于葡萄对各营养元素均衡吸收,可避免缺素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故海藻酸盐和中微量元素对于葡萄的外观以及内在品质有一定影响。从表中还可以看出,海藻酸盐和中微量元素两种物质同时加入的效果大于两种物质单独加入的效果之和,由此,可见海藻酸盐和中微量元素之间具有协同配合关系,可进一步提升葡萄的外在以及内在品质。实施例7为实施例6的对照实验,两者不同之处在于聚合氨基酸添加剂的用量。由此可以看出,聚合氨基酸添加剂中用量越多,越有利于锁住复合肥料中的养分,防止养分的流失,提高作物对于养分的吸收利用。同时,聚合氨基酸添加剂还具有一定的保水功效,能够为根系创建良好的水肥微环境,从而促进葡萄的生长,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另外,从表3中可以看出,聚合氨基酸添加剂的用量与葡萄中的vc含量有直接关系。实施例9、实施例10均为实施例8的对照实验,相比实施例8,实施例9未添加海藻酸盐,实施例10未添加增效剂。海藻酸盐和增效剂两种物质同时加入(实施例8)的效果大于两种物质单独加入(实施例9、实施例10)的效果之和,由此,可见海藻酸盐和增效剂之间具有协同配合关系,有利于复合肥料肥效的提升。实施例12和实施例13为实施例11的对照实验,相比实施例11,实施例12复合肥料原料中氢醌和双氰胺的配比不同,实施例13复合肥料原料中采用的增效剂种类不同。可见,增效剂中脲酶抑制剂与硝化抑制剂的种类以及用量配比均影响复合肥料的肥效的发挥。对比例1、对比例2和对比例3为实施例1的对比实验,与实施例1相比,对比例1中未加入锌腐酸和聚合氨基酸添加剂,对比例2中未加入聚合氨基酸添加剂,对比例3中未加入锌腐酸。由表1-3可见,在复合肥料原料中未加入锌腐酸和聚合氨基酸添加剂,会直接造成葡萄内在和外在品质的明显下降。这可能是由于缺乏上述物质导致复合肥料中的养分在短时间内流失严重,不能得到有效吸收利用,从而影响葡萄的生长。由上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复合肥料对于供试葡萄的外在和内在品质均有一定的提升作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