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竹笋下脚料栽培优质有机银耳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68819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竹笋下脚料栽培优质有机银耳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银耳又称作白木耳、雪耳、银耳子等,属于真菌类银耳科银耳属,是门担子菌门真菌银耳的子实体,有“菌中之冠”的美称。银耳味甘、淡、性平、无毒,既有补脾开胃的功效,又有益气清肠、滋阴润肺的作用。既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又可增强肿瘤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力。银耳富有天然植物性胶质,外加其具有滋阴的作用,是可以长期服用的良好润肤食品。

随着银耳每年的销量节节攀升,其已经成为食用菌市场的主要产品之一。然而银耳栽培的产量往往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变低,其中银耳的培养基的配方就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银耳栽培培养基的主要原料多为棉籽壳,棉籽壳多为转基因,另外往往会带有一些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以此培养出的银耳长期食用会对人的健康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开发一种更加适合银耳生长的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我国竹笋产量大,竹笋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显

示,我国竹林面积601万hm2,2011年全国竹笋干年产达581871t,而2012年的统计数据表明,福建、浙江与江西3省毛竹林面积合计254.5万hm2,占全国竹林总面积的57%。竹笋作为十分重要的森林资源,竹林经营在实现我国“森林增汇”目标及缓解气候变化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不可以忽略的是竹林碳汇一边为国家的“森林增汇”目标及缓解气候变化添砖加瓦,另一方面竹笋在加工过程却又不停的制造固体垃圾。由于竹笋除了由可食用的笋肉组成,更包含大量不可食用的笋壳和笋蔸。竹笋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大约占50%~70%,大部分竹笋废弃物仅通过简单的填埋处理,不仅造成污染,而且其富含多种功能性物质,如黄酮类、植物甾醇、多糖、酚酸等,因此丢弃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大量的竹笋加工废弃物丢弃后易引起腐烂霉变,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笋壳等加工废弃物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合理处理和处置这些加工废弃物成了竹笋加工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大瓶颈。福建古田作为中国食用菌之都,全国有95%的银耳产出于此,本专利的施行,既为了解决笋壳等加工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同时也为了缓解福建古田银耳栽培原料棉籽壳紧缺和转基因问题,本专利意在推广以栽培古田银耳为对象,通过利用福建省周边的废弃竹笋下脚料栽培有机银耳,再利用废弃银耳菌棒作为有机肥回归竹林培育壮大竹笋,通过解决竹笋废弃物的环境污染和银耳有机栽培的循环利用问题,践行资源循环,实现绿色生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利用竹笋下脚料栽培优质有机银耳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竹笋下脚料栽培优质有机银耳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培养基的制作: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培养基的原料包括:笋头17~22%、笋皮28~33%、笋壳22~25%、玉米芯15~18%、麦麸6~10%、石膏1.0~1.5%、硫酸镁0.2~0.4%和磷肥0.3~0.5%;所述培养基的制作过程为:

(a)杀青、破壁:将新鲜竹笋加工剩余的笋壳、笋头和笋皮沸水浴杀青处理30分钟后,经脱水后进行如下破壁处理:加入0.81wt%的羟甲基化酶,物料温度保持40-45℃,反应4-5个小时,以上经破壁处理的笋壳、笋头和笋皮表面组织被破坏,为后端香灰菌丝的分解打下基础;

(b)ph调节:经步骤(a)杀青、破壁处理后的物料中加入生石灰,调节ph至6.0~6.2之间;

(c)烘干:将所得笋壳、笋头和笋皮烘干至水分含量在13wt%以下;

(d)膨化处理:将所得笋壳、笋头和笋皮分别通过膨化挤压机,设定螺杆转速为500-700r/min,调节机器参数,将物料挤压获得粒径在15-20目数之间的笋壳、笋头和笋皮;

(e)拌料、发酵:将经步骤(d)处理得到的笋壳、笋头和笋皮与玉米芯、麦麸、石膏、硫酸镁和磷肥按配比称量并混合,加水搅拌均匀,随后发酵5~6小时,使物料含水率为58wt%~62wt%,重新测定ph值,调节ph至在5.6-5.8之间;

(f)装袋:将步骤(e)所得培养料装入聚丙烯折角袋中,压实,扎口,每个菌棒装料后重1.2g;

(2)打穴:用打孔器每个菌棒的同一侧均匀打3个接种穴,穴口直径1-1.2cm,穴深1.8cm,并在穴口贴上3.2×3.5cm胶布封口;

(3)灭菌:将菌棒进行湿热灭菌12小时,冷却至30℃以下送至接种室;

(4)接种与培养:选用香灰菌丝和银耳菌丝混合质量比为40:1-45:1的混合菌丝接菌培养,培养过程如下:在室内温度22~24℃、空气湿度65~75wt%的条件下培养13~15天,然后解开接种封口处,并调节室内温度20~26℃、空气湿度90~93wt%,在光照条件下继续培养7天即可;

(5)出耳、菌棒回收:银耳培养完成后,出耳采收,废弃的菌棒作为肥料投入到有机竹笋基地作为基肥,而栽培出的竹笋的笋皮、笋壳和笋头又作为银耳培养基的主要原料,形成循环利用。

上述步骤(a)中,杀青的目的在于:由于竹笋经杀青工序后可以防止竹笋进一步纤维化,并抑制乳酸酶的酸化反应,最大限度保存竹笋含有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等物质,为后期银耳香灰菌丝提供适宜的营养物质;破壁的目的在于:经破壁处理的笋壳、笋头和笋皮表面组织被破坏,为后端香灰菌丝的分解打下基础。

上述步骤(b)中,ph调节的目的在于:由于竹笋产酸主要是乳酸菌利用竹笋中的营养物质分解产酸的,竹笋产酸过程营养物质会发生流失,故需加入适量生石灰(0.2-0.8%)调节ph值;同时由于在后段工序中培养基还需要发酵,酸碱度还会降低,故在本步骤先调节ph在6.0-6.2之间。

上述步骤(d)中,膨化的目的在于:由于膨化挤压机主要是通过高压剪切等机械力的作用,将竹笋加工剩余的下脚料(笋壳、笋皮、笋头)的致密组织的分子空间通过外力作用扩张膨化变形,以形成疏松多空结构,并进而将其中的不溶性纤维降解为低分子物质或断裂为片段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采用竹笋下脚料(笋壳、笋皮、笋头)作为银耳培养基的主要原料,通过特殊的预处理工序(杀青、破壁、ph调节和膨化处理)和合理的组方搭配替代当前常用的棉籽壳培养基,栽培出了无农残、重金属污染,营养更加均衡全面的有机银耳;同时栽培过程菌丝生长粗壮、快速,出菇快、有效缩短了银耳生长周期;

(2)栽培出来的有机银耳单位产量高,营养更丰富,同时可以避免废弃物资污染环境,保护生态,实现废弃资源循环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平衡;

(3)本发明利用有机竹笋生产的废弃物,栽培有机银耳,再利用银耳采摘后的废弃菌棒作为有机肥壮大竹笋,补充竹笋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无需利用其它化学性肥料培育有机竹笋,可以真正实现无污染,绿色生态,健康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银耳的生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利用竹笋下脚料栽培优质有机银耳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培养基的制作:所述培养基的配方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笋头20%、笋皮30%、笋壳25%、玉米芯15%、麦麸8%、石膏1.2%、硫酸镁0.3%和磷肥0.5%;制作过程为:

(a)杀青、破壁:将新鲜竹笋加工剩余的笋壳、笋头和笋皮在100℃的沸水中进行水浴杀青处理30分钟后,经脱水后进行如下破壁处理:加入0.81wt%的羟甲基化酶,物料温度保持43℃,反应4.5个小时;

(b)ph调节:经步骤(a)杀青、破壁处理后的物料中加入生石灰,调节ph至6.1;

(c)烘干:将所得笋壳、笋头和笋皮烘干至水分含量在13wt%以下;

(d)膨化处理:将所得笋壳、笋头和笋皮分别通过膨化挤压机,设定螺杆转速为600r/min,调节机器参数,将物料挤压获得粒径在18目数的笋壳、笋头和笋皮;

(e)拌料、发酵:将经步骤(d)处理得到的笋壳、笋头和笋皮与玉米芯、麦麸、石膏、硫酸镁和磷肥按配比称量并混合,加水搅拌均匀,随后发酵5.5小时,使物料含水率为60wt%,重新测定ph值,调节ph至5.7;

(f)装袋:将步骤(e)所得培养料装入聚丙烯折角袋中,压实,扎口,每个菌棒装料后重1.2g;

(2)打穴:用打孔器每个菌棒的同一侧均匀打3个接种穴,穴口直径1.1cm,穴深1.8cm,并在穴口贴上3.2×3.5cm胶布封口;

(3)灭菌:将菌棒进行湿热灭菌12小时,冷却至30℃以下送至接种室;

(4)接种与培养:选用香灰菌丝和银耳菌丝混合质量比为43:1的混合菌丝接菌培养,培养过程如下:在室内温度22℃、空气湿度65wt%的条件下培养15天,然后解开接种封口处,并调节室内温度20℃、空气湿度93wt%,在光照条件下继续培养7天即可;

(5)出耳、菌棒回收:银耳培养完成后,出耳采收,废弃的菌棒作为肥料投入到有机竹笋基地作为基肥,而栽培出的竹笋的笋皮、笋壳和笋头又作为银耳培养基的主要原料,形成循环利用。

实施例2

一种利用竹笋下脚料栽培优质有机银耳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培养基的制作:所述培养基的配方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笋头17%、笋皮33%、笋壳22%、玉米芯18%、麦麸8%、石膏1.5%、硫酸镁0.2%和磷肥0.3%;制作过程为:

(a)杀青、破壁:将新鲜竹笋加工剩余的笋壳、笋头和笋皮在100℃的沸水中进行水浴杀青处理30分钟后,经脱水后进行如下破壁处理:加入0.81wt%的羟甲基化酶,物料温度保持40℃,反应5个小时;

(b)ph调节:经步骤(a)杀青、破壁处理后的物料中加入生石灰,调节ph至6.2之间;

(c)烘干:将所得笋壳、笋头和笋皮烘干至水分含量在13wt%以下;

(d)膨化处理:将所得笋壳、笋头和笋皮分别通过膨化挤压机,设定螺杆转速为700r/min,调节机器参数,将物料挤压获得粒径在20目数的笋壳、笋头和笋皮;

(e)拌料、发酵:将经步骤(d)处理得到的笋壳、笋头和笋皮与玉米芯、麦麸、石膏、硫酸镁和磷肥按配比称量并混合,加水搅拌均匀,随后发酵5小时,使物料含水率为58wt%,重新测定ph值,调节ph至5.6;

(f)装袋:将步骤(e)所得培养料装入聚丙烯折角袋中,压实,扎口,每个菌棒装料后重1.2g;

(2)打穴:用打孔器每个菌棒的同一侧均匀打3个接种穴,穴口直径1cm,穴深1.8cm,并在穴口贴上3.2×3.5cm胶布封口;

(3)灭菌:将菌棒进行湿热灭菌12小时,冷却至30℃以下送至接种室;

(4)接种与培养:选用香灰菌丝和银耳菌丝混合质量比为40:1的混合菌丝接菌培养,培养过程如下:在室内温度24℃、空气湿度75wt%的条件下培养15天,然后解开接种封口处,并调节室内温度26℃、空气湿度90wt%,在光照条件下继续培养7天即可;

(5)出耳、菌棒回收:银耳培养完成后,出耳采收,废弃的菌棒作为肥料投入到有机竹笋基地作为基肥,而栽培出的竹笋的笋皮、笋壳和笋头又作为银耳培养基的主要原料,形成循环利用。

实施例3

一种利用竹笋下脚料栽培优质有机银耳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培养基的制作:所述培养基的配方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笋头22%、笋皮28%、笋壳25%、玉米芯15%、麦麸8%、石膏1.3%、硫酸镁0.3%和磷肥0.4%;制作过程为:

(a)杀青、破壁:将新鲜竹笋加工剩余的笋壳、笋头和笋皮在100℃的沸水中进行水浴杀青处理30分钟后,经脱水后进行如下破壁处理:加入0.81wt%的羟甲基化酶,物料温度保持45℃,反应4个小时;

(b)ph调节:经步骤(a)杀青、破壁处理后的物料中加入生石灰,调节ph至6.0;

(c)烘干:将所得笋壳、笋头和笋皮烘干至水分含量在13wt%以下;

(d)膨化处理:将所得笋壳、笋头和笋皮分别通过膨化挤压机,设定螺杆转速为500r/min,调节机器参数,将物料挤压获得粒径在15目数的笋壳、笋头和笋皮;

(e)拌料、发酵:将经步骤(d)处理得到的笋壳、笋头和笋皮与玉米芯、麦麸、石膏、硫酸镁和磷肥按配比称量并混合,加水搅拌均匀,随后发酵5小时,使物料含水率为62wt%,重新测定ph值,调节ph至5.8;

(f)装袋:将步骤(e)所得培养料装入聚丙烯折角袋中,压实,扎口,每个菌棒装料后重1.2g;

(2)打穴:用打孔器每个菌棒的同一侧均匀打3个接种穴,穴口直径1.2cm,穴深1.8cm,并在穴口贴上3.2×3.5cm胶布封口;

(3)灭菌:将菌棒进行湿热灭菌12小时,冷却至30℃以下送至接种室;

(4)接种与培养:选用香灰菌丝和银耳菌丝混合质量比为45:1的混合菌丝接菌培养,培养过程如下:在室内温度23℃、空气湿度70wt%的条件下培养14天,然后解开接种封口处,并调节室内温度24℃、空气湿度91wt%,在光照条件下继续培养7天即可;

(5)出耳、菌棒回收:银耳培养完成后,出耳采收,废弃的菌棒作为肥料投入到有机竹笋基地作为基肥,而栽培出的竹笋的笋皮、笋壳和笋头又作为银耳培养基的主要原料,形成循环利用。

实施例4

一种利用竹笋下脚料栽培优质有机银耳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培养基的制作:所述培养基的配方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笋头18%、笋皮31%、笋壳24%、玉米芯15%、麦麸10%、石膏1.1%、硫酸镁0.4%和磷肥0.5%;制作过程为:

(a)杀青、破壁:将新鲜竹笋加工剩余的笋壳、笋头和笋皮在100℃的沸水中进行水浴杀青处理30分钟后,经脱水后进行如下破壁处理:加入0.81wt%的羟甲基化酶,物料温度保持42℃,反应4个小时;

(b)ph调节:经步骤(a)杀青、破壁处理后的物料中加入生石灰,调节ph至6.0;

(c)烘干:将所得笋壳、笋头和笋皮烘干至水分含量在13wt%以下;

(d)膨化处理:将所得笋壳、笋头和笋皮分别通过膨化挤压机,设定螺杆转速为650r/min,调节机器参数,将物料挤压获得粒径在19目数之间的笋壳、笋头和笋皮;

(e)拌料、发酵:将经步骤(d)处理得到的笋壳、笋头和笋皮与玉米芯、麦麸、石膏、硫酸镁和磷肥按配比称量并混合,加水搅拌均匀,随后发酵5.5小时,使物料含水率为61wt%,重新测定ph值,调节ph至5.7;

(f)装袋:将步骤(e)所得培养料装入聚丙烯折角袋中,压实,扎口,每个菌棒装料后重1.2g;

(2)打穴:用打孔器每个菌棒的同一侧均匀打3个接种穴,穴口直径1.2cm,穴深1.8cm,并在穴口贴上3.2×3.5cm胶布封口;

(3)灭菌:将菌棒进行湿热灭菌12小时,冷却至30℃以下送至接种室;

(4)接种与培养:选用香灰菌丝和银耳菌丝混合质量比为44:1的混合菌丝接菌培养,培养过程如下:在室内温度23℃、空气湿度68wt%的条件下培养14天,然后解开接种封口处,并调节室内温度25℃、空气湿度92wt%,在光照条件下继续培养7天即可;

(5)出耳、菌棒回收:银耳培养完成后,出耳采收,废弃的菌棒作为肥料投入到有机竹笋基地作为基肥,而栽培出的竹笋的笋皮、笋壳和笋头又作为银耳培养基的主要原料,形成循环利用。

对比例1

使用常规的银耳培养基培养银耳作为对比,所述常规培养基的配方为(按重量百分比计):棉仔壳83%、麦皮15%、石膏1.8%和尿素0.2%;将棉仔壳、麦皮、石膏和尿素按配比混匀后,随后发酵5.5小时,加水调整物料含水率为61wt%,并加入生石灰调节ph至5.7,装袋;随后再经打穴、灭菌、接种与培养(步骤与实施例4相同),得到银耳子实体。

对比例2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4的培养基,但其中的笋下脚料(笋壳、笋皮、笋头)未经杀青、破壁、ph调节和膨化处理,即所述培养基的配方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笋头18%、笋皮31%、笋壳24%、玉米芯15%、麦麸10%、石膏1.1%、硫酸镁0.4%和磷肥0.5%,制作过程为:将笋壳、笋头和笋皮烘干至水分含量在13wt%以下,剪碎后与玉米芯、麦麸、石膏、硫酸镁和磷肥按配比称量并混合,加水搅拌均匀,使物料含水率为61wt%,随后发酵3.5小时,调节ph至5.7,装袋;随后再经打穴、灭菌、接种与培养(步骤与实施例4相同),得到银耳子实体。

实施例1~4与对比例1、2的菌丝生长发育情况和银耳子实体采收情况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银耳菌丝生长发育情况

表2银耳子实体采收情况

将实施例1~4以及对比例1~2制得的银耳进行重金属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

表3银耳表面重金属离子检测结果

从表3可以看出,以竹笋下脚料(笋皮、笋头、笋壳)为主要原料培养出的银耳,其重金属含量非常低,基本都在检出限以下;而以棉籽壳为主要原料培养出的银耳,其表面重金属含量较高,长期食用对人体健康会有一定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