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66764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农业肥料生产技术领域,尤涉及食药用菌的生产技术,特别涉及银耳的生产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食药用菌是一种种植菌类包含食用菌和药用菌,某些同时具有食用和药用的菌类也成为狭义上的食药用菌。食药用菌在人类历史上已经拥有了广泛的人工种植培养历史,已经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生活原料之一。目前食药用菌的生产技术领域,存在的尤其突出的两个问题是,食药用菌的产量有待进一步提升,食药用菌的品质有待进一步改善。为此,行业内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均见效较差。

在食药用菌中,银耳的生活史最为特殊,体现在两个方面:具有酵母状分生孢子的无性世代,需要香灰菌伴生。银耳是四极性异宗配合的菌类,在子实体成熟时,耳片表面产生许多担孢子,担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芽殖形成酵母状分生孢子,再由其萌发成单核菌丝,两个可亲和的单核菌丝通过质配形成双核菌丝,双核菌丝有锁状联合,菌落秀球状或绒毛团状,若培养条件不适(受热、浸水)或菌丝受伤,双核菌丝可形成酵母状分生孢子。酵母状分生孢子椭圆形,单核,以芽殖方式进行无性繁殖,在适宜条件下它可萌发形成双核菌丝。银耳在完成其生活史的过成中,需要另一种真菌协助,即香灰菌。香灰菌丝生长迅速,初期白色,后渐变灰白色,有时有碳质的黑疤,并使培养基变为黑褐色。银耳降解木质纤维素的能力弱,需要香灰菌伴生,协助银耳降解利用基质。银耳菌丝大量生长后,积累营养,达到生理成熟,在基质表面开成“白毛团”并胶质化形成耳基。耳基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逐渐发育,分化出耳片,在耳片的外表面形成子女实层,产生担孢子。

银耳生长分为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也叫菌丝体阶段与出耳阶段。菌丝体阶段是把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降解、吸收、储存在菌丝体里,出耳阶段是把菌丝体的营养物质输送给子实体,使子实体生长壮大。因此,决定银耳的产量与品质如何,除了与银耳原种、生长营养要素及生长环境有关联外,还与培养基的营养物质能否充分降解被吸收以及菌丝体能否把营养物质完全输送给子实体有极大关系。现有银耳的营养活性物质普遍无法很好满足银耳生长需求。

综上所述,现有的食药用菌普遍存在产量不高或品质较低的问题。并且,现有的食药用菌用活性营养改善物质无法充分满足食药用菌尤其是银耳的生长需求,对食药用菌的产量提升或品质改善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改善食药用菌尤其是银耳品质或者提升食药用菌尤其是银耳产量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据此,相应的本发明还一并提供所述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用途。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本发明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包括以下组分:腐植酸钾、尿素、氨基酸、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硫酸锌、硼酸、硫酸亚铁、硫酸铜、氯化锰、氢氧化钾、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高能寡糖。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本发明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中各组分所占的重量份比例分别为:腐植酸钾8~13份、尿素20~30份、氨基酸8~10份、硫酸镁10~15份、磷酸二氢钾10~15份、硫酸锌2~3份、硼酸2~3份、硫酸亚铁2~3份、硫酸铜2~3份、氯化锰2~3份、氢氧化钾3~5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8~10份、高能寡糖5~9份。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本发明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中,所述高能寡糖为玉米淀粉提取物。优选的,腐植酸钾为风化煤提取物。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本发明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各组分所占的重量份比例分别为:腐植酸钾8份、尿素20份、氨基酸8份、硫酸镁10份、磷酸二氢钾10份、硫酸锌2份、硼酸2份、硫酸亚铁2份、硫酸铜2份、氯化锰2份、氢氧化钾3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8份、高能寡糖5份。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本发明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各组分所占的重量份比例分别为:腐植酸钾13份、尿素30份、氨基酸10份、硫酸镁15份、磷酸二氢钾15份、硫酸锌3份、硼酸3份、硫酸亚铁3份、硫酸铜3份、氯化锰3份、氢氧化钾5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份、高能寡糖9份。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本发明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各组分所占的重量份比例分别为:腐植酸钾8份、尿素30份、氨基酸8份、硫酸镁15份、磷酸二氢钾10份、硫酸锌3份、硼酸2份、硫酸亚铁3份、硫酸铜2份、氯化锰3份、氢氧化钾3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份、高能寡糖5份。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本发明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各组分所占的重量份比例分别为:腐植酸钾13份、尿素20份、氨基酸10份、硫酸镁10份、磷酸二氢钾15份、硫酸锌2份、硼酸3份、硫酸亚铁2份、硫酸铜3份、氯化锰2份、氢氧化钾5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8份、高能寡糖9份。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本发明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各组分所占的重量份比例分别为:腐植酸钾11份、尿素25份、氨基酸9份、硫酸镁12份、磷酸二氢钾13份、硫酸锌2.5份、硼酸2.5份、硫酸亚铁2.5份、硫酸铜2.5份、氯化锰2.5份、氢氧化钾4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9份、高能寡糖7份。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前述本发明的活性改善剂在制备增产食药用菌和/或改善食药用菌品质的肥料中的用途。优选的,所述食药用菌包括但不局限于银耳。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前述本发明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称取腐植酸钾、尿素、氨基酸、磷酸二氢钾和硼酸,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一混料备用;

第二步,称取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氯化锰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入反应釜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料,向反应釜中加入0.5倍第二混料总重量的水,搅拌反应后得到中间反应液;

第三步,将所述第一混料加入反应釜的所述中间反应液中,然后保持搅拌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0.5倍第一混料总重量的水,然后加入氢氧化钾调节ph至6.5~7.5,最后再加入高能寡糖,搅拌反应后烘干、粉碎即得。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前述本发明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其中优选的,第二步中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和氯化锰的总物质的量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物质的量的比(也即摩尔比)为1:1。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本发明提供前述本发明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其中优选的,第二步中,搅拌反应的反应时间为120~150min,搅拌反应的反应温度为60~80℃。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本发明提供前述本发明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其中优选的,第三步中,保持反应釜内温度在60~80℃条件下,进行第一混料的加入。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本发明提供前述本发明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其中优选的,高能寡糖为饲料级高能寡糖,为玉米淀粉提取物,可以经由行业内直接购买,也可以单独制取,单独制取时的具体制取工艺为:选取蛋白质含量低于0.5%的精淀粉乳,经调乳使ph为5.5—6.0,加入耐高温酶,经两次高温喷射,其中第一次喷射后,在95℃下维持90~120分钟,第二次喷施温度为120~135℃,时间3~5分钟。降温后,加入转化酶,经一定时间转化达到规定的纯度,再经过滤、浓缩,降温结晶,粉碎、干燥即为高能寡糖。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制取工艺所获得的高能寡糖含异麦芽低聚糖、甘露寡糖、葡聚糖以及生物素h等多种易于食药用菌生长的活性物质。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本发明提供前述本发明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其中优选的,第三步粉碎后得到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中各营养成分的重量比分别为:腐植酸≥4%,氨基酸≥8%,n+p+k≥20%,其中n≥10%,mg+zn+fe+cu+mn+b≥4%,活性因子(高能寡糖)≥5%,粉剂目数在100目以上且均匀,水分含量小于0.5%,ph值控制在6.5~7.5之间。

腐植酸,一种从泥炭、褐煤或风化煤中提前的高分子物质,具有大量的活性集团。这些活性集团能有效改善银耳菌丝与香灰菌丝胞外生物酶的活性,增强菌丝体降解、吸收、输送及储存营养物质能力,可促进后期菌丝复壮与再生,提高新陈代谢和产菇潜力。除此之外,在银耳生殖生长阶段,吸附在腐植酸中的矿物质会释放出来,有效补充培养基前期消耗的矿物质营养,为子实体的成长提供足够的矿物质。

玉米淀粉提取物即高能寡糖是玉米淀粉糖的深加工产品,加工工艺是在高温高压下通过脱色、离子交换、浓缩而成的。外观为白色粉状,纯天然,不含任何添加剂,不含任何化学合成激素,是一种高能量、高效、绿色、安全的天然活性因子,为银耳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活性物质。特别是含异麦芽低聚糖、甘露寡糖、葡聚糖,生物素h等活性物质,参与酶的组成和菌体代谢。能刺激和调节生长银耳菌丝与香灰菌丝各种酶的活性,加快基质有机氮源与碳源降解,变为小分子肽、氨基酸、水溶性糖等营养物质,为银耳菌丝直接吸收利用,并且抑制培养料中有害菌的生长,提高菌丝体与子实体的免疫力,从而改善食用菌品质,提高产量。

氨基酸既可作为氮源又可作为碳源,能被银耳菌丝直接吸收利用,在银耳生长过程是一种很好的能量补充。银耳菌丝与香灰菌丝喜氮,尿素在银耳生长过程是一种很好的氮源,能被菌丝直接吸收利用,加入适量的尿素可以快速补充氮。

edta-2n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是一种重要络合剂,用于络合金属离子,它与镁、铁、锌、锰、铜等螯合成螯合态元素。银耳生长过程中中微量元素是多种酶的成份或活化剂,参与碳素同化、碳水化合物转运、氮素代谢和氧化还原过程等;能促进菌丝生长和耳基形成、发育,增强抗性。由于k、mg、fe、cu、zn、mn等金属元素极易被固定,吸收率很低。以该工艺加工成螯合微肥,能直接被银耳菌丝与香灰菌丝直接吸收利用,这样不但直接补充了微量元素,而且大大提高了利用率,可增加银耳产量与提高品质。

综上所述,基于本发明的成分组成以及制备工艺所获得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在促进食药用菌生长方面具有优异的技术效果,具体体现在提升食药用菌品质和产量两个方面。本发明中特有的有机物富含活性物质,能增强基质中食药用菌(尤其是银耳)菌丝与香灰菌丝的降解、吸收、输送及储存营养物质的能力,促进后期菌丝复壮与再生,进一步的实验比对中,增产效果可达10%~20%。同时,食药用菌(尤其是银耳)基质施用本品后,其子实体的多糖含量可提高15%—30%,有效改善了菌类品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实施例7中的c批次实验数据情况。

图3是a批次对照组菌丝生长情况图。

图4是a批次实验组菌丝生长情况图。

图5为b批次对照组和实验组菌丝生长情况图。

图6为c批次对照组菌丝生长情况图。

图7为c批次实验组菌丝生长情况图。

图8为接种37天后,c批次实验组和对照图生长情况图。

图9为银耳菌包后熟期营养成分检测数据图表。

图10为a批次实验组菌丝生长情况图。

图11为a批次对照组菌丝生长情况图。

图12为b批次实验组和对照组菌丝生长情况图。

图13为c批次实验组菌丝生长情况图。

图14为c批次对照组菌丝生长情况图。

图15为烘干后各组平均每朵重量与递增幅度图表。

图16为a批次实验组银耳烘干后重量情况图。

图17为a批次对照组银耳烘干后重量情况图。

图18为b批次实验组银耳烘干后重量情况图。

图19为b批次对照组银耳烘干后重量情况图。

图20为c批次实验组银耳烘干后重量情况图。

图21为c批次对照组银耳烘干后重量情况图。

图22为银耳子实体多糖成分检测数据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包括组分如下:腐植酸钾8kg、尿素20kg、氨基酸8kg、硫酸镁10kg、磷酸二氢钾10kg、硫酸锌2kg、硼酸2kg、硫酸亚铁2kg、硫酸铜2kg、氯化锰2kg、氢氧化钾3k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8kg、高能寡糖5kg。

本实施例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步骤如下:

1、称取腐植酸钾、尿素、氨基酸、磷酸二氢钾和硼酸,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一混料备用。

2、称取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氯化锰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入反应釜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料,向反应釜中加入0.5倍第二混料总重量的水,搅拌反应后得到中间反应液。

3、将所述第一混料加入反应釜的所述中间反应液中,然后保持搅拌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0.5倍第一混料总重量的水,然后加入氢氧化钾调节ph至7,最后再加入高能寡糖,搅拌反应后烘干、粉碎即得本实施例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包括组分如下:腐植酸钾8kg、尿素20kg、氨基酸8kg、硫酸镁10kg、磷酸二氢钾10kg、硫酸锌2kg、硼酸2kg、硫酸亚铁2kg、硫酸铜2kg、氯化锰2kg、氢氧化钾3k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8kg、高能寡糖5kg。

本实施例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步骤如下:

1、称取腐植酸钾、尿素、氨基酸、磷酸二氢钾和硼酸,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一混料备用。

2、称取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氯化锰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入反应釜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料,向反应釜中加入0.5倍第二混料总重量的水,在60℃下搅拌反应150min后得到中间反应液。

3、继续保持60℃的反应釜内部温度,将所述第一混料加入反应釜的所述中间反应液中,然后保持搅拌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0.5倍第一混料总重量的水,然后加入氢氧化钾调节ph至6.5,最后再加入高能寡糖,搅拌反应后烘干、粉碎即得本实施例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包括组分如下:腐植酸钾8kg、尿素30kg、氨基酸8kg、硫酸镁15kg、磷酸二氢钾10kg、硫酸锌3kg、硼酸2kg、硫酸亚铁3kg、硫酸铜2kg、氯化锰3kg、氢氧化钾3k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kg、高能寡糖5kg。

本实施例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步骤如下:

1、称取腐植酸钾、尿素、氨基酸、磷酸二氢钾和硼酸,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一混料备用。

2、称取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氯化锰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入反应釜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料,向反应釜中加入0.5倍第二混料总重量的水,在80℃下搅拌反应120min后得到中间反应液。

3、继续保持80℃的反应釜内部温度,将所述第一混料加入反应釜的所述中间反应液中,然后保持搅拌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0.5倍第一混料总重量的水,然后加入氢氧化钾调节ph至7,最后再加入高能寡糖,搅拌反应后烘干、粉碎即得本实施例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

本实施例中的高能寡糖为饲料级高能寡糖,为玉米淀粉提取物,是自行制取的,具体制取工艺为:选取蛋白质含量低于0.5%的精淀粉乳,经调乳使ph为5.5—6.0,加入耐高温酶,经两次高温喷射,其中第一次喷射后,在95℃下维持90~120分钟,第二次喷施温度为120~135℃,时间3~5分钟。降温后,加入转化酶,经一定时间转化达到规定的纯度,再经过滤、浓缩,降温结晶,粉碎、干燥即为高能寡糖。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包括组分如下:腐植酸钾13kg、尿素20kg、氨基酸10kg、硫酸镁10kg、磷酸二氢钾15kg、硫酸锌2kg、硼酸3kg、硫酸亚铁2kg、硫酸铜3kg、氯化锰2kg、氢氧化钾5k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8kg、高能寡糖9kg。

本实施例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步骤如下:

1、称取腐植酸钾、尿素、氨基酸、磷酸二氢钾和硼酸,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一混料备用。

2、称取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氯化锰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入反应釜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料,向反应釜中加入0.5倍第二混料总重量的水,在70℃下搅拌反应135min后得到中间反应液。

3、继续保持70℃的反应釜内部温度,将所述第一混料加入反应釜的所述中间反应液中,然后保持搅拌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0.5倍第一混料总重量的水,然后加入氢氧化钾调节ph至7,最后再加入高能寡糖,搅拌反应后烘干、粉碎即得本实施例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

本实施例所制备获得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中各营养成分的重量比分别为:腐植酸≥4%,氨基酸≥8%,n+p+k≥20%,其中n≥10%,mg+zn+fe+cu+mn+b≥4%,活性因子(高能寡糖)≥5%,粉碎后得到粉剂,粉剂的目数在100目以上且均匀,水分含量小于0.5%,ph值在6.5~7.5之间。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包括组分如下:腐植酸钾11kg、尿素25kg、氨基酸9kg、硫酸镁12kg、磷酸二氢钾13kg、硫酸锌2.5kg、硼酸2.5kg、硫酸亚铁2.5kg、硫酸铜2.5kg、氯化锰2.5kg、氢氧化钾4k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9kg、高能寡糖7kg。其中,腐植酸钾为风化煤提取物。

本实施例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步骤如下:

1、称取腐植酸钾、尿素、氨基酸、磷酸二氢钾和硼酸,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一混料备用。

2、称取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氯化锰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入反应釜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料,向反应釜中加入0.5倍第二混料总重量的水,在70℃下搅拌反应135min后得到中间反应液。

3、继续保持70℃的反应釜内部温度,将所述第一混料加入反应釜的所述中间反应液中,然后保持搅拌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0.5倍第一混料总重量的水,然后加入氢氧化钾调节ph至7,最后再加入高能寡糖,搅拌反应后烘干、粉碎即得本实施例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包括组分如下:腐植酸钾11kg、尿素25kg、氨基酸9kg、磷酸二氢钾13kg、硼酸2.5kg、氢氧化钾4k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9kg、高能寡糖7kg。本实施例的制备组分中还有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和氯化锰,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氯化锰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摩尔比依次为0.2:0.2:0.2:0.2:0.2:1。

本实施例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制备工艺步骤如下:

1、称取腐植酸钾、尿素、氨基酸、磷酸二氢钾和硼酸,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一混料备用。

2、称取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氯化锰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入反应釜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料,向反应釜中加入0.5倍第二混料总重量的水,在70℃下搅拌反应135min后得到中间反应液。

3、继续保持70℃的反应釜内部温度,将所述第一混料加入反应釜的所述中间反应液中,然后保持搅拌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0.5倍第一混料总重量的水,然后加入氢氧化钾调节ph至7,最后再加入高能寡糖,搅拌反应后烘干、粉碎即得本实施例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

实施例7:

为了进一步验证前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制备获得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技术效果,本发明还进行了一系列对比试验,具体如下:

试验材料及方法

1、试验材料

(1)菌株:银耳。(2)培养基:棉籽壳,麸皮,石膏。(3)前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制备获得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

2、试验方法

2.1试验设计:本试验设a、b、c三个批次,每批次设试验组与对照组,三个批次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培养基配方都相同即棉籽壳87%、麸皮12%、石膏1%,每批次实验组所述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的添加量不同。选用13cm×58cm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每袋平均装干料约1.4斤。灭菌采用当地常规常压蒸汽灭菌(100℃,20小时)。银耳栽培房采用当地农户耳棚。培养与管理依照当地模式。实验组菌棒与对照组菌棒相互交叉,在不同耳棚,不同架次,不同位置相邻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选取100个菌棒作为实验采集数据。每星期观察记录一次菌丝萌发与银耳子实体生长变化情况,

2.2试验时间与地点

2.2.1a批次:2016年10月至2016年12月,城东街道马垱村,海拔370米。

2.2.2b批次: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古田县大桥镇钱厝村,海拔800米。

2.2.3c批次:2017年2月至2017年4月,古田县大桥镇钱厝村,海拔800米。

2.3试验步骤

2.3.1a批次2016年10月15日接种,2016年11月28日统一采摘。11月29日烘干。

(1)对照组

按照棉籽壳87%、麸皮12%、石膏1%的配方,棉籽壳预湿至含水量55%~60%左右,在棉籽壳上撒入麸皮,最后撒入石膏,拌和均匀后装袋、打穴(每袋打三个穴)、贴封穴口、灭菌、冷却、接种、培养及出耳管理依照当地模式。

(2)试验组

配方:棉籽壳1150斤(87%)、麸皮160斤(12%)、石膏13斤(1%)、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5.3斤(0.4%)。棉籽壳预湿至含水量55%—60%左右,在棉籽壳上撒入麸皮,再撒入石膏,最后撒入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拌和均匀后装袋做记号,打穴、贴封穴口后混入对照组,一同灭菌、冷却、接种、培养及出耳管理。总共945袋。

2.3.2b批次2016年12月21日接种,2017年2月18日统一采摘,19日烘干。

(1)对照组

按照棉籽壳87%、麸皮12%、石膏1%的配方,棉籽壳预湿至含水量55%—60%左右,在棉籽壳上撒入麸皮,最后撒入石膏,拌和均匀后装袋、打穴(每袋打三个穴)、贴封穴口、灭菌、冷却、接种、培养及出耳管理依照当地模式。

(2)试验组

配方:棉籽壳720斤(87%)、麸皮100斤(12%)、石膏10斤(1%)、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1.7斤(0.2%)。棉籽壳预湿至含水量55%—60%左右,在棉籽壳上撒入麸皮,再撒入石膏,最后撒入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拌和均匀后装袋做记号,打穴、贴封穴口后混入对照组,一同灭菌、冷却、接种、培养及出耳管理。总共580袋。

2.3.3c批次:2017年2月28日接种,2017年4月21日因高温提前一星期采摘,22日烘干.

(1)对照组

按照棉籽壳87%、麸皮12%、石膏1%的配方,棉籽壳预湿至含水量55%—60%左右,在棉籽壳上撒入麸皮,最后撒入石膏,拌和均匀后装袋、打穴(每袋打三个穴)、贴封穴口、灭菌、冷却、接种、培养及出耳管理依照当地模式。

(2)试验组:

配方:棉籽壳580斤(87%)、麸皮80斤(12%)、石膏7斤(1%)、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2斤(0.3%)。棉籽壳预湿至含水量55%—60%左右,在棉籽壳上撒入麸皮,再撒入石膏,最后撒入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拌和均匀后装袋做记号,打穴、贴封穴口后混入对照组,一同灭菌、冷却、接种、培养及出耳管理。总共468袋。

3、试验结果

三个批次实验过程因棉籽壳质量不同,各批次的产量高低也不同,同时由于海拔高度与气温都不同,特别是b批次、c批次在高海拔地区,气温较低,故生长周期较长,对实验结果有一定影响。

3.1菌丝萌发生长情况

三个批次实验组比对照组优势明显,表现为菌丝萌发粗壮、浓密、洁白、生命力旺盛,走菌速度快,附图2为c批次银耳菌丝萌发速度裱花记录数据表。

3.1.1a批次菌丝生长对比

参见附图3和附图4,图3为a批次对照组菌丝生长情况,图4为a批次实验组菌丝生长情况。

3.1.2b批次菌丝生长对比

参见附图5,图5为b批次对照组和实验组菌丝生长情况,如附图5中标识所示,左侧为对照组,右侧为实验组。

3.1.3c批次菌丝生长对比

参见附图6和附图7,图6为c批次对照组菌丝生长情况,图7为c批次实验组菌丝生长情况。

3.2接种37天后,菌棒营养成分糖分大幅度增加,c批次生长情况如图8所示,如附图8中标识所示,左侧为实验组,右侧为对照组。如图9所示,图9中为银耳菌包后熟期营养成分检测数据图表。

3.3子实体生长期朵型大、圆整、匀称,耳片厚有弹性、白度好。

3.3.1a批次子实体生长对比

参见附图10和附图11,图10为a批次实验组菌丝生长情况,图11为a批次对照组菌丝生长情况。

3.3.2b批次子实体生长对比

参见附图12,图12为b批次实验组和对照组菌丝生长情况,如图12中标识所示,左侧为实验组,右侧为对照组。

3.3.3c批次子实体生长对比

参见附图13和附图14,图13为c批次实验组菌丝生长情况,图14为c批次对照组菌丝生长情况。

3.4采收时每个批次在不同耳棚,不同架次,不同位置相邻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选取30个菌棒作为实验数据,采收后去除耳蒂等杂质、漂洗、烘干、称重,平均增产8.9%。其中a批次实验组增产6.2%,b批次实验组增产10.3%,c批次实验组增产10.2%。三个批次数据见下表1:

表1烘干后各组平均每朵重量与递增幅度

烘干后各组平均每朵重量与递增幅度参见附图15。

3.4.1a批次烘干后银耳重量

参见附图16和17,图16为a批次实验组银耳烘干后重量情况,图17为a批次对照组银耳烘干后重量情况。

3.4.2b批次烘干后银耳重量

参见附图18和19,图18为b批次实验组银耳烘干后重量情况,图19为b批次对照组银耳烘干后重量情况。

3.4.3c批次烘干后银耳重量

参见附图20和21,图20为c批次实验组银耳烘干后重量情况,图21为c批次对照组银耳烘干后重量情况。

3.5银耳子实体品质大幅度提高,银耳多糖可提高15%以上。具体检测结果见附图22。

4结论与分析

4.1银耳的生长周期约40天左右。本试验是选择古田栽培模式,耳棚是利用当地专用耳棚,保温性能相对较差。b、c批次试验地点海拔高,气温低,养菌期间耳棚室内气温平均才16—18℃,菌丝萌发速度慢,故养菌期较a批次长了近20天,整个生长周期比a批次也延长十几二十天,对实验结果有一定影响。

4.2c批次鲜耳实验组比对照组平均增产10.96%,转化率提高6%。因c批次长耳后期遇到高温,耳棚室内温度超过30℃,造成烂耳,不得不提前一个星期采摘,菌包养分还剩近30%没被吸收,严重影响产量。所以c批次的产量不能反映该批次真实产量,对比效果有一定影响。c批次30筒鲜耳去耳蒂等杂质后,对照组为11.4kg,平均126.66g/朵,380g/筒,转化率54.2%;实验组12.65kg,平均140.55g/朵,421.66g/筒,转化率60.2%。

5.3a、b、c三个批次试验均起到对银耳增产提质效果,说明添加培养基干料的0.2%—0.4%的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均可起到增产提质作用,综合营养生长期与生殖生长期效果,其中尤以c批次表现最好,建议在拌料时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最佳添加量为培养基干料的0.3%(1000公斤干料添加3公斤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

5.4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增产提质的机理。根据出耳初期菌棒菌丝体营养成分检测结果,实验组总糖比对照组体高14.38%;银耳子实体多糖含量检测检测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增加18.8%。这说明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能促进银耳菌丝与香灰菌丝降解木质素、纤维素与半纤维素,增加糖分积累。糖分即是子实体的组成部分又是能量,是增产的关键。食药用菌用活性改善剂含有腐植酸高分子、低聚糖、甘露寡糖、葡聚糖,生物素h等活性物质和矿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参与酶的组成和菌体代谢,能刺激和调节生长银耳菌丝与香灰菌丝各种酶的活性,加快基质有机氮源与碳源降解,为银耳菌丝直接吸收利用碳、氮、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并且抑制培养料中有害菌的生长,提高菌丝体与子实体的免疫力,从而改善食用菌品质,提高产量。

相应的,参见前述各个实施例,本发明还一并提供前述本发明的活性改善剂在制备增产食药用菌和/或改善食药用菌品质的肥料中的用途,所述食药用菌尤其包括银耳,本发明的食药用菌活性改善剂能够贴合银耳生长特性,显著提升银耳产量以及品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