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酸锶花球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81728发布日期:2019-03-22 20:57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酸锶花球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微纳米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热法合成碳酸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得到形貌和尺寸均一的碳酸锶微球,该材料有望进一步应用于光催化反应。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因此如何有效解决水污染问题成了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其中染料废水是水污染的一个重要污染源。近年来,利用半导体纳米材料作为光催化剂,催化降解染料废水中的有害有机物分子,作为治理环境污染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被国内外的环境学者广泛研究。半导体光催化降解技术因具有效率高、能耗低、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使用范围广、可重复利用及可减少二次污染等突出特点,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备受人们的青睐。

碳酸锶是一种新型半导体材料,其禁带宽度为2.21ev-2.51ev,具有高的导电性、良好的紫外吸收性能和强的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气敏、光电、太阳能电池、传感器等领域。目前,可用作光催化剂的大都是具有半导体性质的化合物,因此,氧化铜在光催化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的氧化铜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称取适量的硝酸锶,sds,加入蒸馏水和丙三醇的混合溶剂(体积比1∶3)中,电磁搅拌30min得a液;

(2)称取2mmol尿素,加入20ml混合溶剂得b液;

(3)将b液逐滴加入到a液中,搅拌30min,得c液;

(4)量取20ml液放入到20ml反应釜中,保持温度在120℃静置24h;

(5)将反应釜中得到的固体产物用蒸馏水洗涤3次,再用乙醇洗涤2次,得到产物保持60℃,干燥8h,得到碳酸锶纳米微球。

本发明利用硝酸锶和尿素为原料,使用表面活性剂调节产品的形貌,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有利于实现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更重要的是本发明得到的纳米微球碳酸锶具有很大比表面积,在光催化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例1所制备的扫描电镜(sem)照片。

图2是实例1所制备的x射线衍射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碳酸锶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2mmol硝酸锶、0.06gsds,加入20ml蒸馏水和丙三醇的混合溶剂(体积比1∶3)中,电磁搅30min得a液。

(2)称取2mmol尿素,加入20ml混合溶剂得b液。

(3)将b液逐滴加入到a液中,搅拌30min,得c液。

(4)量取20mlc液放入到20ml反应釜中,保持温度在120℃静置24h。

(5)将反应釜中得到的固体产物用蒸馏水洗涤3次,再用乙醇洗涤2次,得到产物保持60℃,干燥8h,得到碳酸锶纳米微球。

实施例2:

一种碳酸锶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2mmol硝酸锶、0.1gsds,加入20ml蒸馏水和丙三醇的混合溶剂(体积比1∶3)中,电磁搅30min得a液。

(2)称取2mmol尿素,加入20ml混合溶剂得b液。

(3)将b液逐滴加入到a液中,搅拌30min,得c液。

(4)量取20mlc液放入到20ml反应釜中,保持温度在120℃静置24h。

(5)将反应釜中得到的固体产物用蒸馏水洗涤3次,再用乙醇洗涤2次,得到产物保持60℃,干燥8h,得到碳酸锶纳米微球。

实施例3:

一种碳酸锶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2mmol硝酸锶、0.15gsds,加入20ml蒸馏水和丙三醇的混合溶剂(体积比1∶3)中,电磁搅30min得a液。

(2)称取2mmol尿素,加入20ml混合溶剂得b液。

(3)将b液逐滴加入到a液中,搅拌30min,得c液。

(4)量取20mlc液放入到20ml反应釜中,保持温度在120℃静置24h。

(5)将反应釜中得到的固体产物用蒸馏水洗涤3次,再用乙醇洗涤2次,得到产物保持60℃,干燥8h,得到碳酸锶纳米微球。

实施例4:

一种碳酸锶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2mmol硝酸锶、0.2gsds,加入20ml蒸馏水和丙三醇的混合溶剂(体积比1∶3)中,电磁搅30min得a液。

(2)称取2mmol尿素,加入20ml混合溶剂得b液。

(3)将b液逐滴加入到a液中,搅拌30min,得c液。

(4)量取20mlc液放入到20ml反应釜中,保持温度在120℃静置24h。

(5)将反应釜中得到的固体产物用蒸馏水洗涤3次,再用乙醇洗涤2次,得到产物保持60℃,干燥8h,得到碳酸锶纳米微球。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碳酸锶花球的制备方法,利用水热法方法得到获得尺寸分布均一的碳酸锶花球。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操作安全、成本低、重复性好。本方法中得到的碳酸锶花球在气敏、光电、太阳能电池、传感器等方面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敏;王国伟;朱少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9.14
技术公布日:2019.03.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