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度盐碱地改良专用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43958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盐碱地改良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轻度盐碱地改良专用肥。



背景技术:

盐碱地是指土地受到自然或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盐类物质逐渐渗透到土壤中去,从而使土壤的含盐和含碱量较多,并造成这类土地无法被使用,我国盐碱地大致分布区域在西北、东北、华北及滨海地区,盐碱地主要形成原因是较为干旱地区的土地在蒸发的作用下,水分被蒸发成水蒸气,并排放至空气中,但水中的盐分却无法排除而留于土壤之中,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土壤中盐分逐渐增多,因此而形成盐碱地,由于盐碱地土壤本身所含盐分过高,根据植物细胞渗透作用原理,植物细胞很难吸收到无机营养物质和水分,导致植物因自身缺少无机营养物质和水而死亡,盐碱地是我国重要土地资源的一部分,对盐碱地的持续改良与利用可以有效缓解我国在人口、粮食和土地之间的矛盾,人们在对盐碱地的改良与利用中,将盐碱地划分为轻度盐碱地、中度盐碱地和重度盐碱地,其中轻度盐碱地是指含盐量在0.1%~0.3%,ph值在7.1~8.5之间,针对不同程度的盐碱地改良,其方式和方法要具有针对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改良效果,现有盐碱地改良专用肥成分较单一,如使用脱硫石膏,通过离子置换降低盐碱地土壤中盐分含量,此种方式效果迅速,但对于轻度盐碱地来说,缺少土壤补养措施,如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则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使轻度盐碱地得到较彻底的改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度盐碱地改良专用肥,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度盐碱地改良专用肥,其特征在于:其原材料组成和相应重量份数为:猪粪35~45份、马粪30~40份、秸秆23~28份、麦饭石粉22~30份、腐植酸20~26份、泥炭20~24份、黑矾7~9份、微生物菌粉2~4份。

优选的,所述秸秆为小麦茎叶、玉米茎叶、水稻茎叶和棉花茎叶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麦饭石粉的规格为100~120目。

优选的,所述微生物菌粉由活菌含量为5~10亿/g铜绿假单胞杆菌粉、5~10亿/g巨大芽孢杆菌粉和5~10亿/g褐球固氮菌粉以质量比为1:1:3的组成。

优选的,一种轻度盐碱地改良专用肥,其制备方法和施用方法为:

1)将麦饭石粉、泥炭和微生物菌粉混合均匀,备用;

2)将秸秆切碎至3~5cm,备用;

3)将猪粪、马粪和步骤2)中备用的秸秆混合均匀,按相应使用剂量向混合物中添加现有发酵液,建堆发酵,发酵过程中保证混合物的湿度在60%~65%之间,发酵时间为6~8天,2~3天进行一次翻堆;

4)将步骤3)中制备的发酵物、腐植酸和黑矾进行混合造粒;

5)先向轻度盐碱地土壤中施用步骤1)中制备的混合物,然后进行深翻耕,5~8天后施用步骤4)中制备的颗粒肥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轻度盐碱地改良专用肥,麦饭石粉中含有大量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遇水后微量元素可析出溶于土壤中供植物所用,且麦饭石粉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和生物活性,其对盐碱地土壤中盐分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从而使土壤中盐分降低,有效改善轻度盐碱地土壤结构,泥炭中含有大量有机质,微生物菌粉由三种微生物菌组成分别具有解磷、解钾和固氮作用,同时微生物菌可将泥炭中有机质分解,产生大量有机酸,中和土壤碱性同时活化土壤中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利于植物吸收,麦饭石粉、泥炭和微生物菌粉三者混合首先施用于土壤中改善土壤结构同时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微生物的含量,为后续修复和培肥奠定基础;猪粪、马粪和秸秆三者混合后发酵,其中马粪在发酵过程中能释放较大的热量,使猪粪和秸秆充分腐熟,并杀死混合物中的有害细菌,三者经发酵后,含有大量氮磷钾和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腐植酸中的腐植质可与盐碱地中碳酸钠作用形成腐殖酸钠,降低土壤盐碱性,同时促进团粒结构形成,增加土壤透水性,有效避免土壤板结,黑矾具有驱虫作用,且可以降低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孔隙度,有效改善土壤透气性;综上所述,本发明一种轻度盐碱地改良专用肥,可以降低土壤盐碱性,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补养措施以形成良性循环,使轻度盐碱地得到较彻底的改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1)将22份麦饭石粉、20份泥炭和2份微生物菌粉混合均匀,备用;

2)将23份秸秆切碎至3cm,备用;

3)将35份猪粪、30份马粪和步骤2)中备用的秸秆混合均匀,按相应使用剂量向混合物中添加现有发酵液,建堆发酵,发酵过程中保证混合物的湿度在60%~65%之间,发酵时间为6天,2天进行一次翻堆;

4)将步骤3)中制备的发酵物、20份腐植酸和7份黑矾进行混合造粒;

5)先向轻度盐碱地土壤中施用步骤1)中制备的混合物,施用量80kg/亩然后进行深翻耕,5天后施用步骤4)中制备的颗粒肥料,施用量150kg/亩。

实施例2:

1)将26份麦饭石粉、22份泥炭和3份微生物菌粉混合均匀,备用;

2)将26份秸秆切碎至4cm,备用;

3)将40份猪粪、35份马粪和步骤2)中备用的秸秆混合均匀,按相应使用剂量向混合物中添加现有发酵液,建堆发酵,发酵过程中保证混合物的湿度在60%~65%之间,发酵时间为7天,2天进行一次翻堆;

4)将步骤3)中制备的发酵物、23份腐植酸和8份黑矾进行混合造粒;

5)先向轻度盐碱地土壤中施用步骤1)中制备的混合物,施用量80kg/亩然后进行深翻耕,6天后施用步骤4)中制备的颗粒肥料,施用量150kg/亩。

实施例3:

1)将30份麦饭石粉、24份泥炭和4份微生物菌粉混合均匀,备用;

2)将28份秸秆切碎至5cm,备用;

3)将45份猪粪、40份马粪和步骤2)中备用的秸秆混合均匀,按相应使用剂量向混合物中添加现有发酵液,建堆发酵,发酵过程中保证混合物的湿度在60%~65%之间,发酵时间为8天,3天进行一次翻堆;

4)将步骤3)中制备的发酵物、26份腐植酸和9份黑矾进行混合造粒;

5)先向轻度盐碱地土壤中施用步骤1)中制备的混合物,施用量80kg/亩然后进行深翻耕,8天后施用步骤4)中制备的颗粒肥料,施用量150kg/亩。

将实施例1~3分别在面积相等的盐碱地上施用,将现有盐碱地改良专用肥作为对比例按其规定施用量施用于相等面积盐碱地上,试验数据见下表:

由试验数据可知,本发明一种轻度盐碱地改良专用肥在降低土壤盐碱性和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优于现有盐碱地改良专用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