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泡保温型建筑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03652发布日期:2018-06-15 22:59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发泡保温型建筑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对于天然石材的需求量也显著增大,仅2012年上半年,我国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的产量就达到了5584.5万平方米这些石材在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石渣石粉,对于这些废石渣粉,目前主要的处理方法还是堆放和填埋,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而且对环境和生态已经造成明显污染,不妥善解决废料的处理,也将对石材加工行业和周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巨大的压力。与此同时,现有的废石粉利用技术仅限于制造混凝土墙体砖、砌块、隔墙板等,产业附加值低,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基于此,研究并开发设计一种发泡保温型建筑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泡保温型建筑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发泡保温型建筑材料的制备方法,将50—60质量份的聚丙烯纤维,40—50质量份的粉煤灰、5—10质量份的硫铝硅酸盐水泥,25—35质量份的无机粘合剂,80—85质量份的相变材料、25—35质量份的硬脂酸钙、10—20质量份的珍珠岩分散到水中并搅拌均匀,得到料浆,然后向料浆中加入质量浓度为35—40%的双氧水,然后将的到预发料浆浇筑成型,脱模,切割,即得产品。

进一步地,在浇筑成型前将预发泡料浆搅拌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发泡保温型建筑材料包括50—60质量份的聚丙烯纤维,40—50质量份的粉煤灰、5—10质量份的硫铝硅酸盐水泥,25—35质量份的无机粘合剂,80—85质量份的相变材料、25—35质量份的硬脂酸钙、10—20质量份的珍珠岩。

进一步地,所述发泡保温型建筑材料包括50—55质量份的聚丙烯纤维,40—45质量份的粉煤灰、5—8质量份的硫铝硅酸盐水泥,25—30质量份的无机粘合剂,80—84质量份的相变材料、25—30质量份的硬脂酸钙、10—15质量份的珍珠岩。

进一步地,所述发泡保温型建筑材料中所述相变材料为石蜡类直链烷烃成分、脂肪酸成分、酯类成分、醇类成分中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发泡保温型建筑材料中包括50质量份的聚丙烯纤维,40质量份的粉煤灰、 5质量份的硫铝硅酸盐水泥,25质量份的无机粘合剂,80质量份的相变材料、25质量份的硬脂酸钙、10质量份的珍珠岩。

进一步地,所述发泡保温型建筑材料中包括55质量份的聚丙烯纤维,45质量份的粉煤灰、8质量份的硫铝硅酸盐水泥,30质量份的无机粘合剂,84质量份的相变材料、30质量份的硬脂酸钙、15质量份的珍珠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采用硫铝硅酸盐水泥内部含有不同尺度的初始微裂缝、孔隙和缺陷,在施加外力荷载时,这些部位产生比较大的应力会引起裂缝的扩展,最终导致结构破坏。

本发明为了增加最终制得的无机泡沫建筑保温材料的强度,还加入了聚丙烯纤维作为增强剂,使聚丙烯纤维与水泥形成互穿网络交织结构,增加泡沫硫铝硅酸盐水泥的韧性,减少其缺陷的存在,降低硫铝硅酸盐水泥内部裂缝的应力集中系数,有效提高其抗裂性,因此,本发明得到的无机泡沫建筑保温材料耐久性好、使用寿命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发泡保温型建筑材料的制备方法,将50质量份的聚丙烯纤维,40质量份的粉煤灰、 5质量份的硫铝硅酸盐水泥,25质量份的无机粘合剂,80质量份的相变材料、25质量份的硬脂酸钙、10质量份的珍珠岩,分散到水中并搅拌均匀,得到料浆,然后向料浆中加入质量浓度为35—40%的双氧水,然后将的到预发料浆浇筑成型,脱模,切割,即得产品。且在浇筑成型前将预发泡料浆搅拌均匀。

所述相变材料为石蜡类直链烷烃成分。

其中,所述废石渣粉的粒径为150目。

其中,所述相变材料为石蜡类直链烷烃成分。

实施例2:

一种发泡保温型建筑材料的制备方法,将52质量份的聚丙烯纤维,42质量份的粉煤灰、 7质量份的硫铝硅酸盐水泥,28质量份的无机粘合剂,82质量份的相变材料、28质量份的硬脂酸钙、10—15质量份的珍珠岩,分散到水中并搅拌均匀,得到料浆,然后向料浆中加入质量浓度为35%的双氧水,然后将的到预发料浆浇筑成型,脱模,切割,即得产品。且在浇筑成型前将预发泡料浆搅拌均匀。

其中,所述相变材料为酯类成分、醇类成分中任意一种。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