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仓式动态好氧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1884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一种仓式动态好氧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仓式动态好氧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好氧发酵是在有氧的条件下,借好氧微生物的作用来进行的。在有机废弃物的好氧发酵过程中,有机废弃物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质透过微生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而被微生物所吸收,固体和胶体的有机物先附着在微生物体外,由微生物所分泌的胞外酶分解为可溶性物质,再渗入细胞。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物活性-氧化还原和生物合成过程,将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机物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并释放微生物生长、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另一部分被有机物转化和合成新的细胞物质,使微生物生长繁殖,产生更多的生物体。

仓式好氧发酵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全部封闭的发酵仓内进行生物降解和转化,实现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稳定化、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过程。目前,市场上的有机固体废弃物的仓式好氧发酵(堆肥)处理工艺,采用的是直接将有机废弃物堆积在发酵池内的仓式静态好氧发酵。其具有占地面积小,操作过程中易对水、气及温度进行控制,好氧发酵过程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能够对废气和废水进行统一收集处理等优点;缺点是随着好氧发酵的进行,有机固体废弃物易因沉降而压实,被压实后的有机固体废弃物中含氧量降低而影响好氧发酵的效果。同时还会导致有机固体废弃物中滋生厌氧微生气而产生恶臭气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仓式动态好氧发酵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仓式静态好氧发酵时好氧发酵不充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仓式动态好氧发酵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仓式动态好氧发酵装置,包括发酵池及用于密封发酵池周围空间的仓体,仓体内设置有可沿发酵池的长度方向运动的翻抛机,翻抛机包括机体、刮板链机构及安装于机体下端的行走轮,刮板链机构包括刮板链及固定在刮板链上用于刮取发酵池内有机废弃物的刮板,机体上还设有用于带动所述刮板链运转及用于带动所述行走轮行走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行走轮的行走方向与刮板链的运转方向相反。

刮板链机构具有展开状态及折叠状态,展开状态下刮板链的下端可伸入发酵池的池底以刮取其内有机废弃物,折叠状态下刮板链的下端脱离发酵池以使其能随机体移动,刮板链机构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刮板链的支撑板,支撑板于中部铰接于机体上,机体上安装有用于带动所述刮板链机构在展开状态及折叠状态下切换的第二驱动机构。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固定端铰接于机体上的油缸,所述油缸的直线位移输出端铰接在展开状态下支撑板的上端。

发酵池的沿长度方向的池沿上设置有供所述行走轮沿其行走的导轨。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用于带动所述刮板链运转的第一驱动机及用于带动所述行走轮行走的第二驱动机。

发酵池包括用于盛放有机废弃物的容置腔,仓体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容置腔内氧气含量及发酵池与仓体所围成的腔体内废气含量的检测元件,仓体内还设置有用于接收检测元件检测信号的控制系统及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控制连接的曝气系统和废气抽取系统,所述曝气系统的出气口与容置腔连通以向其内供入氧气,所述废气抽取系统的进气口与所述腔体连通以抽取其内的废气。

所述发酵池还包括位于所述容置腔下方的空室,空室具有用于支撑容置腔内有机废弃物的上平面,空室的上平面上开设有连通空室与容置腔的曝气孔,所述曝气系统的出气口与空室连通。

仓体的上端还设置有与发酵池和仓体所围成的腔体连通的气体收集室,所述废气抽取系统的进气口与所述气体收集室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好氧发酵时,翻抛机随着机体运动至合适位置后,将刮板链的下端置于发酵池的池底,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带动行走轮向前行走,同时刮板链系统会向后运转并将发酵池内的有机废弃物翻抛至后方,在设定速度状态下即可实现对有机废弃物的定距离移位翻抛。同时在翻抛的过程中有机废弃物重新变得松散,空气可进入物料间的缝隙中以保证好氧发酵的持续进行。

进一步地,在不需要翻抛或是需要换至其他工位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将刮板链系统切换至折叠状态,此时刮板链系统的下端不会被发酵池的池沿所阻挡而可移动至其他工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仓式动态好氧发酵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仓式动态好氧发酵装置A处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图1中的仓式动态好氧发酵装置中刮板链收起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仓式动态好氧发酵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1~图4所示,包括用于推积有机废弃物的发酵池1及完全覆盖发酵池1以保证池内空气及废气均不可外泄的仓体2,发酵池1沿前后方向延伸。发酵池1的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池沿上设置有导轨4,翻抛机3沿导轨4行走以翻动其内的有机废弃物。为不破坏仓体2的密封性能,翻抛机3完全置于仓体2内。翻抛机3的机身宽度与发酵池1的宽度适配以使翻抛机3能沿池沿两侧的导轨4行走。

发酵池1的容置腔下部设置有空室11,容置腔内的有机废弃物被空室11的上平面所支撑,空室11的上平面上设置有与容置腔内空间连通的曝气孔。仓体2内还设置有检测元件5、控制系统6和出气口与空室11连通的曝气系统7。检测元件5用于检测容置腔内氧气含量并将检测结果送至控制系统6,控制系统6与曝气系统7电控制连接,因而可控制曝气系统7的工作状态以在需要时向容置腔内补充氧气。

仓体2的上端还设置有与容置腔连通的气体收集室21,仓体2内还设置有进气口与气体收集室21相通的废气抽取系统8,检测元件5还可检测容置腔内废气含量并将检测结果送至控制系统6,废气抽取系统8与所述控制系统6电控制连接,因而可控制废气抽取系统8的工作状态以在需要时将空置腔内的废气抽出。

翻抛机3包括机体31及安装在机体31下端的行走轮32,机体31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两端分别铰接有一个链轮,两链轮之间平行设置有多道沿链轮的转动方向延伸的刮板链33,靠下的链轮向下深入发酵池1的池底以使得刮板链33的下端能伸入发酵池1的池底。刮板链33上沿垂直于刮板链的传动方向(即左右方向)设置有多排刮板34,各排刮板34沿刮板链33的传动方向延伸。刮板34用于刮取有机废弃物料以使其沿刮板链运动,每排刮板34均沿刮板链33的传动方向均匀布置有多个且遍布刮板链33的传送面,相邻两排刮板34在沿刮板链33的传送方向上相互错开。这种设置形式有利于减小有机废弃物对刮板链33的阻力。同时,由于其中一排下端的刮板34先刮取一部分物料而在发酵池1内形成一个空穴,所以周边的物料会向空穴处流动而促使有机废弃物混拌,有利于好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分布更为均匀。支撑板的设置不仅能将刮板链固定在机体31上,更能避免刮板34内的物料在运送过程中落下。刮板链33、刮板34、支撑板及链轮一起组成了刮板链机构。

机体31上安装有用于驱动链轮转动的第一驱动机35及用于驱动行走轮32转动的第二驱动机36。在第一驱动机35的驱动下,刮板链33顺时针转动,处于有机废弃物内的刮板34刮取部分有机废弃物并随刮板链33一起运动,至其运动一段距离后,刮板34内的有机废弃物会在重力作用下脱离刮板34而落入发酵池1内的另一位置处。在第二驱动机36的驱动下,行走轮32带动翻抛机3以设定的速度沿着轨道向前移动,即可实现对有机废弃物的定距离移位翻抛。刮板链33的运转方向与翻抛机3的行走方向相反。第一驱动机35与第二驱动机36共同形成了第一驱动机构。

有机废弃物由进料端被投入到仓体2内,翻抛机3沿着导轨4向前行进至进料端,将有机废弃物移位至下一个堆放的位置,如此每天重复这样的工作程序,实现了有机固体废弃物在仓式动态好氧发酵装置的仓体2内的移动。

由于实际使用中发酵池1有多个,所以翻抛机3需要在不同的发酵池1中进行翻抛作业,所以机体上还设置有翻转油缸37,翻转油缸37的直线位移输出端铰接在支撑板上,支撑板铰接在机体31上,且铰接点38位于两链轮之间。在需要时可通过翻转油缸37向支撑板施力以使其绕铰接点38转动至与机体31的上部支撑面齐平并被其支撑。在该状态下可移动翻抛机3至其他工位。在其他实施例中,翻转油缸的直线位移输出端还可以铰接在状态下支撑板的中部或下部,翻转油缸还可以被电动推杆、旋转电机等其他可升起刮板链下端的第二驱动机构代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