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玻璃制造中的玻璃液加热式保温输送通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6574发布日期:2018-06-30 03:54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玻璃制造中的玻璃液加热式保温输送通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制造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用于玻璃制造中的玻璃液加热式保温输送通道。



背景技术:

在玻璃制造领域中,现有的玻璃制造装置通常采用单窑单线配置,生产效率低,而现有技术提出的单窑多线结构通常成本较高,同时也存在玻璃液温度、玻璃液均匀性无法有效控制从而导致玻璃成品质量差的各种有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平板玻璃绝大部分为浮法成型技术生产,浮法成型技术即利用比重小的熔融玻璃液漂浮在比重大的锡液的上面,熔融玻璃液因自身重力、表面张力、退火辊拉引力、拉边机的共同作用下,生产出所需厚度和宽度的平板玻璃。在目前生产工艺中,玻璃液从窑炉出来后,经密闭式输送通道进入锡槽。在玻璃液输送通道中,因玻璃液流速不同和通道保温不同,会造成通道内玻璃液横向出现温差;这势必会对后期成型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对于现有的玻璃液输送通道而言,现有的玻璃液输送通道底部缺乏保温和耐火措施,随着玻璃液横向流动时,其玻璃液的底部无法较好的保温,并且也会对输送通道的底部造成损坏;从加热能力来看,现有的玻璃液输送通道仅具有顶部加热,缺乏底部保温,更缺少底部加热;这不利于长期发簪,故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用于玻璃制造中的玻璃液加热式保温输送通道;本实用新型可由多组固定式单相硅碳棒实现对玻璃液上表面升温(多组固定式单相硅碳棒的工作均由控制器予以控制),同时在壁砖外框道的内部底端布置有金属托网,通过金属托网设置有保温层和耐火层,在玻璃液流动过程中,既能对底部保温,又能避免玻璃液对通道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用于玻璃制造中的玻璃液加热式保温输送通道,其特征在于:该通道包括壁砖外框道;壁砖外框道的上端设置有多组固定式单相硅碳棒,固定式单相硅碳棒的两端分别伸出壁砖外框道,且一端与控制器形成连接;壁砖外框道的内部底端布置有金属托网,金属托网的上部具有保温层和耐火层,耐火层上方为玻璃液。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一种用于玻璃制造中的玻璃液加热式保温输送通道,其特征在于:在金属托网下端形成多个通道底部加温腔体,每个底部加温腔体内具有一组移动式单相硅碳棒,该移动式单相硅碳棒的两端不仅伸出对应的通道底部加温腔体,而且在外力作用下整个移动式单相硅碳棒能够在通道底部加温腔体内来回移动;同时,移动式单相硅碳棒的一端与上述控制器形成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一种用于玻璃制造中的玻璃液加热式保温输送通道,其特征在于:在壁砖外框道的外部两侧固定设置有导轨槽,移动式单相硅碳棒伸出通道底部加温腔体的两端分别置于两侧对应的导轨槽内,由导轨槽对移动式单相硅碳棒进行支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一种用于玻璃制造中的玻璃液加热式保温输送通道,其特征在于:固定式单相硅碳棒伸出壁砖外框道的两端处分别填充有陶瓷密封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所述一种用于玻璃制造中的玻璃液加热式保温输送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为硅酸钙保温层,耐火层为刚玉莫来石和氧化铝空心球组成的耐火层,壁砖外框道为轻质保温砖建造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用于玻璃制造中的玻璃液加热式保温输送通道,如图1-图2所示,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优点1:该通道包括壁砖外框道;壁砖外框道的上端设置有多组固定式单相硅碳棒,固定式单相硅碳棒的两端分别伸出壁砖外框道,且一端与控制器形成连接;壁砖外框道的内部底端布置有金属托网,金属托网的上部具有保温层和耐火层,耐火层上方为玻璃液。本实用新型可由多组固定式单相硅碳棒实现对玻璃液上表面升温(多组固定式单相硅碳棒的工作均由控制器予以控制),同时在壁砖外框道的内部底端布置有金属托网,通过金属托网设置有保温层和耐火层,在玻璃液流动过程中,既能对底部保温,又能避免玻璃液对通道的损坏。

优点2: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玻璃制造中的玻璃液加热式保温输送通道,在金属托网下端形成多个通道底部加温腔体,每个底部加温腔体内具有一组移动式单相硅碳棒,该移动式单相硅碳棒的两端不仅伸出对应的通道底部加温腔体,而且在外力作用下整个移动式单相硅碳棒能够在通道底部加温腔体内来回移动;同时,移动式单相硅碳棒的一端与上述控制器形成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改进在于,将金属托网下端形成多个通道底部加温腔体,并配备有移动式单相硅碳棒,由移动式单相硅碳棒对壁砖外框道底部加热,使其对玻璃液的底部产生恒温,对玻璃液底层在流动过程中温度的补偿;移动式单相硅碳棒的移动可由外部设备来控制,比如有电机通过链条带动或者直接由气缸伸缩驱动,图2中表达的是采用气缸直接连接带动。

优点3: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玻璃制造中的玻璃液加热式保温输送通道,在壁砖外框道的外部两侧固定设置有导轨槽,移动式单相硅碳棒伸出通道底部加温腔体的两端分别置于两侧对应的导轨槽内,其目的是由导轨槽对移动式单相硅碳棒进行支撑。

优点4: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玻璃制造中的玻璃液加热式保温输送通道,固定式单相硅碳棒伸出壁砖外框道的两端处分别填充有陶瓷密封环。

优点5: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玻璃制造中的玻璃液加热式保温输送通道,为了便于实施,降低实施的建造成本,故所述保温层可以为硅酸钙保温层,耐火层可以为刚玉莫来石和氧化铝空心球组成的耐火层,壁砖外框道可以为轻质保温砖建造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部侧面示意图。

其中:壁砖外框道1,固定式单相硅碳棒2,控制器3,陶瓷密封环4,金属托网5,保温层6,耐火层7,移动式单相硅碳棒8,玻璃液9,通道底部加温腔体10,导轨槽11,气缸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用于玻璃制造中的玻璃液加热式保温输送通道,如图1-图2所示,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该通道包括壁砖外框道1;壁砖外框道1的上端设置有多组固定式单相硅碳棒2,固定式单相硅碳棒2的两端分别伸出壁砖外框道1,且一端与控制器3形成连接;壁砖外框道1的内部底端布置有金属托网5,金属托网5的上部具有保温层6和耐火层7,耐火层7上方为玻璃液9。

本实用新型可由多组固定式单相硅碳棒2实现对玻璃液上表面升温(多组固定式单相硅碳棒2的工作均由控制器3予以控制),同时在壁砖外框道1的内部底端布置有金属托网5,通过金属托网5设置有保温层6和耐火层7,在玻璃液流动过程中,既能对底部保温,又能避免玻璃液对通道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玻璃制造中的玻璃液加热式保温输送通道,在金属托网5下端形成多个通道底部加温腔体10,每个底部加温腔体10内具有一组移动式单相硅碳棒8,该移动式单相硅碳棒8的两端不仅伸出对应的通道底部加温腔体10,而且在外力作用下整个移动式单相硅碳棒8能够在通道底部加温腔体10内来回移动;同时,移动式单相硅碳棒8的一端与上述控制器3形成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改进在于,将金属托网5下端形成多个通道底部加温腔体10,并配备有移动式单相硅碳棒8,由移动式单相硅碳棒8对壁砖外框道1底部加热,使其对玻璃液的底部产生恒温,对玻璃液底层在流动过程中温度的补偿;移动式单相硅碳棒8的移动可由外部设备来控制,比如有电机通过链条带动或者直接由气缸伸缩驱动,图2中表达的是采用气缸12直接连接带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玻璃制造中的玻璃液加热式保温输送通道,在壁砖外框道1的外部两侧固定设置有导轨槽11,移动式单相硅碳棒8伸出通道底部加温腔体10的两端分别置于两侧对应的导轨槽11内,其目的是由导轨槽11对移动式单相硅碳棒8进行支撑。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玻璃制造中的玻璃液加热式保温输送通道,固定式单相硅碳棒2伸出壁砖外框道1的两端处分别填充有陶瓷密封环4。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玻璃制造中的玻璃液加热式保温输送通道,为了便于实施,降低实施的建造成本,故所述保温层6可以为硅酸钙保温层,耐火层7可以为刚玉莫来石和氧化铝空心球组成的耐火层,壁砖外框道1可以为轻质保温砖建造成。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