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瓶机扶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7734发布日期:2018-07-31 20:27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瓶机扶管机构。



背景技术:

在制瓶机的制瓶过程中,用于加工瓶体原料的玻璃管随着制瓶工位的变化也随之下移(瓶体定长工位),此时制瓶机用于夹持玻璃管的夹头处于打开状态,由于夹持玻璃管的夹头处于打开状态,在制瓶机运转状态下极易造成被加工玻璃管产生如下现象:其一是玻璃管随着制瓶机的运转产生晃动,特别是玻璃管的管体较长时,其管体的摇晃更为严重,管体的摇晃使得瓶身定长短的中心位置产生偏移,从而严重影响制瓶机制瓶质量的精度。其二是在制瓶机生产直径较小的玻璃瓶时,由于被加工的玻璃管较细,因而在瓶身定位下移时极易造成管体不能顺畅下移到位,严重时还可造成玻璃管卡入两夹头爪间,影响制瓶机的正常运行。其三是在制瓶机加工每只玻璃管的最后一个瓶身时,由于被加工玻璃管较短,又加之制瓶机的运转对较短被加工玻璃管影响,极易发生被加工玻璃管脱离夹头的现象,该种现象的发生,不仅影响制瓶机的生产效率,还造成了被加工玻璃管原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稳固被加工玻璃管的制瓶机扶管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制瓶机扶管机构它由装配在定长轴上的基座、固装在基座上的动力源和一对夹持手及用于驱动夹持手开合的双向推送驱动组件构成,所述动力源的输出端与双向推送驱动组件的动力驱动输入端连接,一对夹持手分别装配在双向推送驱动组件相对运动的输出端。

上述所述双向推送驱动组件主要由一对对称安装在基座上的滑道和滑块及摇臂组成,所述摇臂的两端分别与两滑块活动连接,其中一夹持手装配在滑块的一端,滑块的另一端与摇臂活动连接;另一夹持手和摇臂的另一端装配在同一滑块上,该滑块的另一端经连板与直线电机或气缸的输出端相连。

上述所说的双向推送驱动组件还可由一对对称安装在基座上的滑道和滑块及齿条组成,所述两齿条分别与两滑块固联为一体,两齿条与装配在伺服电机输出轴上的驱动齿轮啮合连接,一对夹持手分别固装在两齿条上。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该扶管机构配装在制瓶机定长轴的上部,在被加工玻璃管运转到定长工位时,制瓶机夹头自动打开,被加工的玻璃管自动向下位移至所需的位置,此时本实用新型的一对夹持手自动夹持住被加工的玻璃管,从而确保了被加工玻璃管随制瓶机运转时下移后的稳定状态,有效保证了瓶身定长短中心位置的精准定位,进一步提高了高精度的制瓶质量。同时不仅有效拓展了制瓶机加工不同瓶颈的应用范围,还有效避免了原材料的浪费,也大大提高了制瓶机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附图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该制瓶机扶管机构它由装配在制瓶机定长轴上的基座1、固装在基座1上的直线电机2和一对夹持手7、9及用于驱动夹持手7、9开合的双向推送驱动组件构成。如图1所示,基座1上设有连接孔,通过连接孔将基座1固装在制瓶机定长轴上部的轴套上;上述所说的双向推送驱动组件由一对对称安装在基座1上的滑道5、10和滑块4、8及摇臂6组成;所述摇臂6的两端部分别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内装配有轴承,在两滑块4、8顶端部分别设有滚轮轴,滚轮轴分别装配在设于导向槽中的轴承内,二者间滚动连接;夹持手9通过连接座装配在滑块8的另一端;夹持手7通过连接座装配在滑块4上,滑块4的另一端经连板3与直线电机2的输出端相连,直线电机2也可选用气缸替代。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制瓶机控制器的控制下,直线电机2工作,直线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连板3依次驱动滑块4、摇臂6、滑块8产生同步的相对位移,从而带动两夹持手7、9产生相对运动。实现了对夹持手7、9的开和控制,即通过对两夹持手7、9的开和控制实现了对被加工玻璃管的夹持或打开的控制。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是,双向推送驱动组件和动力源不同,本实施例的动力源为伺服电机。双向推送驱动组件由一对对称安装在基座上的滑道11、12和滑块13、14及齿条15、16组成,所述两齿条15、16分别与两滑块13、14固联为一体,两齿条15、16与装配在伺服电机输出轴上的驱动齿轮17啮合连接,一对夹持手18、19通过连接座分别固装在两滑块13、14上。其它结构和工作过程与上述实施例相似不再重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