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氯氧镁水泥耐水性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46583发布日期:2018-06-08 21:05阅读:12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氯氧镁水泥耐水性的方法,能够提高氯氧镁水泥建筑材料的耐水性能。



背景技术:

氯氧镁水泥凝结硬化速度快、强度高、刚度大、耐磨耐冲击、低碱低腐蚀等,因此氯氧镁材料制品广泛应用于包装、建材、装饰材料、交通设施、耐火制品等等。但是氯氧镁水泥由于其特殊的成分组成,也存在一些缺陷,如耐水性差。一般的氯氧镁水泥制品在水中浸泡28天后其强度降低70%~80%,在潮湿的环境下易吸潮返卤,制品表面出现大水珠等,这些弊端严重限制了镁水泥的应用范围,如在高湿多雨的环境中不能使用未改性的氯氧镁水泥材料等。因此,研究开发具有耐水性的氯氧镁水泥胶凝材料,克服其本质性的缺点才能充分发挥氯氧镁水泥的工程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水玻璃和磷酸复合改性氯氧镁水泥的方法,可应用于氯氧镁水泥建筑材料的生产与应用,提高材料的耐水性能。

一种改善氯氧镁水泥耐水性的方法,具体步骤为:按重量比先将水玻璃和磷酸加入到拌合水中,搅拌2~5min反应完成后加入氯化镁搅拌使其溶解,然后再加入氧化镁拌制成均匀浆料浇筑成型。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水玻璃与磷酸的重量比例为5~20:5~15。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水玻璃模数为3~3.6。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磷酸为工业级。

本发明积极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以水玻璃、磷酸为主要改性剂,通过控制加料次序和反应时间,控制改性剂的反应程度,以产生新生过渡态的活性物质,多种物质协同作用,显著提高了氯氧镁水泥耐水性。反应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降低改性剂的改性效果。本方法能改变氯氧镁水泥水化产物结晶形态,形成以花瓣状和纤维状微晶、相互交织的稳定的网状结构,提高硬化体的密实度,从而能够明显提高氯氧镁水泥的耐水性。本方法解决了氯氧镁水泥耐水性差的问题,工艺简单,能够降低企业的氯氧镁水泥耐水改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和对比例测试方法均按照标GB/T176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进行。所用磷酸为工业级,有效浓度85%。

实施例一

称取12份水玻璃(模数为3)、5份磷酸,加入到406份拌合水中,搅拌3min后加入351份氯化镁,搅拌使氯化镁溶解后再加入1000份氧化镁,搅拌成均匀浆料,注入到三联模中,24h后脱模,自然条件下养护至7天。然后,将一组试块干燥后进行抗折、抗压强度测试;另一组试块在水中浸泡7天后再进行抗折、抗压强度测试,并计算软化系数。

实施例二

称取5份水玻璃(模数为3.6)、15份废磷酸,加入到406份拌合水中,搅拌5min后加入351份氯化镁,搅拌使氯化镁溶解后再加入1000份氧化镁,搅拌成均匀浆料,注入到三联模中,24h后脱模,自然条件下养护至7天。将一组试块干燥后进行抗折、抗压强度测试;另一组试块在水中浸泡7天后再进行抗折、抗压强度测试,并计算软化系数。

实施例三

称取20份水玻璃(模数为3.3)、10份磷酸,加入到406份拌合水中,搅拌2min后加入351份氯化镁,搅拌使氯化镁溶解后再加入1000份氧化镁,搅拌成均匀浆料,注入到三联模中,24h后脱模,自然条件下养护至7天。将一组试块干燥后进行抗折、抗压强度测试;另一组试块在水中浸泡7天后再进行抗折、抗压强度测试,并计算软化系数。

表1 测试结果

注:

(1)表1中,百分数为耐水改性剂占氯氧镁水泥(氯化镁和氧化镁重量之和)的百分数;

(2)实施例一~三,掺加的耐水改性剂为水玻璃与磷酸的反应混合物;

(3)对比例一,未掺加耐水改性剂;对比例二、三,掺加的耐水改性剂为水玻璃;对比例四,掺加的耐水改性剂为磷酸;对比例五、六,掺加的耐水改性剂为硅灰;其它试验条件均与实施例二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