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料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54637发布日期:2018-09-15 00:47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是目前国内轻质墙板材料的发展方向,被广泛应用砼、钢结构等工业与民用建筑。它具有重量轻、强度高、保温性高、隔音性好以及施工方便、耐火持久等优点。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代替传统加气砼砌块、水泥炉渣空心墙板等,除了大幅度减少工程时间、提高工程安装质量以及降低建筑造价之外,还可以实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改善墙体表面质量、增加建筑美观度以及提高室内环境舒适度等目的。

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是经过防锈处理的钢筋增强,经过水泥等原料进行浇灌成型,并经过高温、高压、蒸汽养护而成的,在无机材料中收缩比最小,用专用聚合物粘结剂嵌缝,有效防止开裂;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作为墙体材料,可有效提高建筑物的使用面积,降低使用能耗,从而达到国家建筑节能标准。

然而,现有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因为种种问题,如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强度较小、硬度较小以及质量偏重等缘故,并不能完全应用到各个领域,使其应用范围收到了很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轻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料及制备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轻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料,包括钢筋网,以及,按重量百分比组成的如下原料:

55-60%的硅砂粉、20-30%的水泥、3-10%的发气剂、4-15%的生石灰、1-1.5%的纤维和0.5-1.2%的发泡剂;其中,

所述发气剂包括铝粉和氧化镁,且所述铝粉和氧化镁的重量比为4:6-6:4。

优选地,所述轻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料还包括:0.5-1%的稳泡剂。

优选地,所述轻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料还包括:1-3%的乳化沥青。

优选地,所述发气剂包括铝粉和氧化镁,且所述铝粉和氧化镁的重量比为5:5。

优选地,所述轻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

60%的硅砂粉、20%的水泥、10%的发气剂、8%的生石灰、1.2%的纤维和0.8%的发泡剂;其中,

所述发气剂包括铝粉和氧化镁,且所述铝粉和氧化镁的重量比为5:5。

优选地,所述轻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料还包括0.1-0.3%的高岭土或膨润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轻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s01:按重量百分比分别称量相应的原料;

步骤s02:先将一半的硅砂粉与水按照1:2的比例混合,控制搅拌速度在150-200转/分钟,温度在35-40摄氏度,搅拌0.5-1小时,得到预砂浆;

步骤s03:控制搅拌速度在600-800转/分钟的速度继续搅拌预砂浆,并依次加入剩下的硅砂粉、水泥和生石灰,控制浆体扩散度在15-25cm,温度在40-45摄氏度,持续搅拌4-5小时,得到混合砂浆;

步骤s04:在混合砂浆中加入发气剂和发泡剂,并均匀搅拌加入发气剂和发泡剂的混合砂浆,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分钟,持续0.1-0.2小时,得到浇筑砂浆;

步骤s05:在预先调入有钢筋网的模箱中均匀注入浇筑砂浆,在倒入浇筑砂浆的过程中,砂浆和纤维均匀混合,直至浇注完成并冷却至室温;

步骤s06:将浇注完成后的混凝土板送入温度为35-40摄氏度、湿度为40-50%的静养室内静止养护1-2小时;

步骤s07:养护结束后,进行脱模、切割、铣槽得到相应尺寸的板材胚体,然后送入温度为100-120摄氏度、湿度为80-90%的静养室内继续养护2-3小时,结束后送入蒸压釜中进行蒸养,并出釜。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04中加入发气剂和发泡剂后,加入稳泡剂。

优选地,在步骤s04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将乳化沥青在38-40度进行加温、并以100-120转/分钟均匀搅拌,将搅拌均匀的乳化沥青倒入混合砂浆中均匀搅拌。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轻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料,该轻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料包括钢筋网,以及,按重量百分比组成的如下原料:55-60%的硅砂粉、20-30%的水泥、3-10%的发气剂、4-15%的生石灰、1-1.5%的纤维和0.5-1.2%的发泡剂;其中,所述发气剂包括铝粉和氧化镁,且所述铝粉和氧化镁的重量比为4:6-6:4。通过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轻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料,由钢筋网做加强筋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板的强度,且通过采用较大比例的硅砂粉也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板的强度,另外,通过设置3-10%的发气剂以及0.5-1.2%的发泡剂,能够在各个原料搅拌时,使发气剂和发泡剂作用时,能够最大限度的使硅砂粉、水泥、生石灰和纤维混合,同时也能够保证混合后的浆液成型后,在保证混凝土板的强度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板的各个材料之间密度降低,从而有效降低混凝土板的质量,使得蒸压加气混凝土板能够广泛使用。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在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霍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轻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料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轻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料,该轻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料包括钢筋网,以及,按重量百分比组成的:55-60%的硅砂粉、20-30%的水泥、3-10%的发气剂、4-15%的生石灰、1-1.5%的纤维和0.5-1.2%的发泡剂;其中,所述发气剂包括铝粉和氧化镁,且所述铝粉和氧化镁的重量比为4:6-6:4。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钢筋网为一种双螺旋结构的柱状网,且柱状网为多个,所述轻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料还包括:0.5-1%的稳泡剂以及1-3%的乳化沥青。

实施例1:

轻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料包括钢筋网,且按重量百分比还包括以下组分:60%的硅砂粉、20%的水泥、3%的发气剂、15%的生石灰、1.5%的纤维和0.5%的发泡剂。其中,发气剂包括重量比例为4:6的铝粉和氧化镁。

采用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材料,通过增加大组分的硅砂粉以及生石灰,能够使硅砂粉、生石灰以及发气剂、发泡剂的作用下最大限度的反应,从而得到空隙较大、且强度较大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

实施例2:

轻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料包括钢筋网,且按重量百分比还包括以下组分:55%的硅砂粉、30%的水泥、3%的发气剂、10%的生石灰、1%的纤维和1%的发泡剂,其中,发气剂包括重量比例为6:4的铝粉和氧化镁。

采用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材料,与实施例1相比,水泥含量增加,通过大量的水泥,使得制成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在制作时能够有效的达到混凝土板的粘合程度,进而达到混凝土板的高强度特性。

实施例3:

轻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料包括钢筋网,且按重量百分比还包括以下组分:55%的硅砂粉、20%的水泥、15%的发气剂、8%的生石灰、1.5%的纤维和0.5%的发泡剂,其中,发气剂包括重量比例为5:5的铝粉和氧化镁。

通过采用上述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材料,通过增加大量的发气剂,从而使硅砂粉与水泥、生石灰在混合搅拌时,能够有效生成大量的气体从而充斥在制成的混凝土板中,能够有效增加物料之间的间隙,从而使单位体积内的重量减少,有效提高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重量,使得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重量大大减小。

实施例4:

轻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料包括钢筋网,且按重量百分比还包括以下组分:65%的硅砂粉、25%的水泥、10%的发气剂、8%的生石灰、1.2%的纤维和0.8%的发泡剂;其中,所述发气剂包括铝粉和氧化镁,且所述铝粉和氧化镁的重量比为5:5。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硅砂粉、水泥、发气剂、生石灰、纤维和发泡剂之间的比例能够有效发挥出水泥的粘合作用、发气剂和发泡剂生成气泡的能力,从而降低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重量,进而通过增加纤维不仅使硅砂粉在粘合的时候,纤维和钢筋网同时为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增加强度,从而有效提高整个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应用范围。

实施例5:轻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料包括钢筋网,且按重量百分比还包括以下组分:55%的硅砂粉、20%的水泥、5%的发气剂、15%的生石灰、1%的纤维、0.5%的发泡剂、1.5%的稳泡剂和3%的乳化沥青。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增加稳泡剂能够有效稳定发气剂和发泡剂的稳定性,使得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密度更加均匀;同时,增加乳化沥青,使得乳化沥青和水泥共同起到粘合作用,且使用乳化沥青和水泥同时达到物理粘合,避免化学方法粘合造成的环境污染或气体污染等问题。

实施例6:轻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料包括钢筋网,且按重量百分比还包括以下组分:55%的硅砂粉、20%的水泥、5%的发气剂、15%的生石灰、1%的纤维、1.2%的发泡剂、1%的稳泡剂、1.5%的乳化沥青和0.3%的高岭土或膨润土。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轻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料,通过增加高岭土或膨润土,使得高岭土或膨润土以及水泥、乳化沥青,三者相互配合实现粘合,从而能够有效提高蒸压加气混凝土板中各个材料之间的粘合程度,进而有效提高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强度和韧性。

以上为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几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轻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所有的实施方式,只要是在上述各种材料的组分之内变形均可达到目的,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此不再列举,可参照上述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轻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s01:按重量百分比分别称量55-60%的硅砂粉、20-30%的水泥、3-10%的发气剂、4-15%的生石灰、1-1.5%的纤维和0.5-1.2%的发泡剂,其中,发气剂包括铝粉和氧化镁,且所述铝粉和氧化镁的重量比为4:6-6:4;

步骤s02:先将一半的硅砂粉与水按照1:2的比例混合,控制搅拌速度在150-200转/分钟,温度在35-40摄氏度,搅拌0.5-1小时,得到预砂浆;

步骤s03:控制搅拌速度在600-800转/分钟的速度继续搅拌预砂浆,并依次加入剩下的硅砂粉、水泥和生石灰,控制浆体扩散度在15-25cm,温度在40-45摄氏度,持续搅拌4-5小时,得到混合砂浆;

步骤s04:在混合砂浆中加入发气剂和发泡剂,并均匀搅拌加入发气剂和发泡剂的混合砂浆,搅拌速度为1000-1200转/分钟,持续0.1-0.2小时,得到浇筑砂浆;

步骤s05:在预先调入有钢筋网的模箱中均匀注入浇筑砂浆,在倒入浇筑砂浆的过程中,砂浆和纤维均匀混合,直至浇注完成并冷却至室温;

步骤s06:将浇注完成后的混凝土板送入温度为35-40摄氏度、湿度为40-50%的静养室内静止养护1-2小时;

步骤s07:养护结束后,进行脱模、切割、铣槽得到相应尺寸的板材胚体,然后送入温度为100-120摄氏度、湿度为80-90%的静养室内继续养护2-3小时,结束后送入蒸压釜中进行蒸养,并出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所述步骤s04中加入发气剂和发泡剂后,可以加入0.5-1%的稳泡剂。

另外,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将1-3%的乳化沥青在38-40度进行加温、并以100-120转/分钟均匀搅拌,将搅拌均匀的乳化沥青倒入混合砂浆中均匀搅拌。

上述为根据轻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料的各种变形可实现的对应的制备方法,具体的制备方法可以按照上述步骤对照各轻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料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实施,在此不详细阐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发明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