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火龙果复混肥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51161发布日期:2018-10-12 23:10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肥料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制备火龙果复混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火龙果,又称红龙果、龙珠果、仙蜜果、玉龙果,火龙果不仅味道香甜,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集于水果、花蕾、蔬菜、医药优点于一身。不但营养丰富、功能独特,很少有病虫害,几乎不使用任何农药都可以平般生长。因此,火龙果是一种绿色、环保果品和具有必定疗效的保健养分食品。每一百克火龙果果肉中,含水分83.75克、灰分0.34克、粗脂肪0.17克、粗蛋白0.62克、粗纤维1.21克、碳水化合物13.91克、热量59.65千卡、膳食纤维1.62克、维生素c5.22毫克、果糖2.83克、葡萄糖7.83克、钙6.3-8.8毫克、磷30.2~36.1毫克、铁0.55~0.65毫克和大量花青素(红肉果品种最丰)、水溶性膳食蛋白、植物白蛋白等。火龙果性甘平,主要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c、铁、磷、钙、镁、钾等。富含大量果肉纤维,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他命b1、b2、b3、b12、c等,果核内(黑色芝麻之种子)更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及各种酶、白蛋白、纤维质及高浓度天然色素花青素(尤以红肉为最),花、茎及嫩芽更有如其近亲(芦荟)之各种功效。值得注意的是火龙果的果肉几乎不含果糖和蔗糖,糖分以葡萄糖为主,这种天然葡萄糖,容易吸收,适合运动后食用。有研究者对火龙果的营养元素进行分析,并配制了火龙果专用肥,如申请号为201110438317.x公开了“一种火龙果专用增强肥”,其是将尿素、硝酸铵、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以及添加剂混合而成,营养元素比较齐全,但火龙果对该种肥料的利用率较低。是以研究一种肥效全面、吸收效率高的肥料成为当前技术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火龙果复混肥的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制备火龙果复混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粉碎:将麦饭石、沸石、蛭石、天青石、钾长石、硅藻土、黄金石、膨润土以质量比为1.0:(1.2-1.4):(0.8-1.2):(0.2-0.6):(0.3-0.6):(0.1-0.3):(0.1-0.3):(1.1-1.4)混合均匀后进行粉碎,获得粒度均匀的固体颗粒粉料;(2)煅烧:将固体颗粒粉料送入煅烧塔中用300-600℃的高温煅烧90-120min冷却,得到改性粉料;(3)酸浸:在15-25℃下无光条件下,将改性粉料与其质量3-5倍的酸液混合,搅拌反应3-5h;(4)碱处理:用氢氧化钾溶液将步骤(3)所得的反应物ph调节为5.5-6.5,再将溶液温度升至30-35℃,用功率为600-1000w的超声波处理溶液20-40min;(5)混合:在步骤(4)所得的溶液中加入其质量15-25%的腐殖酸、其质量5-12%秸秆粉搅拌均匀,将混合液干燥至含水量为25-35%的粉末;(6)包膜:用淀粉以及改性脲醛树脂将粉末进行包裹,即得。优选的,所述麦饭石、沸石、蛭石、天青石、钾长石、硅藻土、黄金石、膨润土以质量比为1.0:1.3:1.0:0.4:0.5:0.2:0.2:1.3混合。进一步的,所述固体颗粒粉料的粒度为0.1-2mm。进一步的,所述酸液由质量比为1:5:2的盐酸溶液、硝酸溶液、磷酸溶液混合而成。进一步的,所述氢氧化钾的质量分数为25-35%。进一步的,所述秸秆粉由质量比为3:1的玉米秸秆粉、大豆秸秆粉混合而得。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先将粉末在包膜设备中预热至45-55℃,接着加入粉末质量0.5-1.2%的淀粉以及1.2-3.5%的改性脲醛树脂,在包膜设备中以150-250r/min的转速转动40-50min,固化成膜即得。进一步的,所述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15-25%;所述硝酸溶液质量分数为45-55%;所述磷酸溶液质量分数为10-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制备的火龙果专用肥能够有效的长期为作物提供肥效,并且,本发明将麦饭石、沸石、蛭石、天青石、钾长石、硅藻土、黄金石、膨润土粉碎后高温处理,使得粉末的吸附能力和化学活性得到较大提高,提高粉末吸附重金属胶体微粒的效率,利用粉末粉中的钙离子将重金属胶体微粒中的重金属离子交换出来,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另外,超声处理处理粉末的目的是超声波振动疏松粉末微粒结构,提高比表面积提高,有利于提高粉末的吸附能力和阳离子交换能力,再通过酸浸,促进粉末中速效养分的形成。本发明复合肥富含氮磷钾钙硅等养分,还含有较高有机质,可以显著提高火龙果的产量与质量。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制备火龙果复混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粉碎:将麦饭石、沸石、蛭石、天青石、钾长石、硅藻土、黄金石、膨润土以质量比为1.0:1.2:0.8:0.2:0.3:0.1:0.1:1.1混合均匀后进行粉碎为粒度为0.1mm的固体颗粒粉料;(2)煅烧:将固体颗粒粉料送入煅烧塔中用300℃的高温煅烧90min冷却,得到改性粉料;(3)酸浸:在15℃下无光条件下,将改性粉料与其质量3倍的酸液混合,搅拌反应3h;所述酸液由质量比为1:5:2的盐酸溶液、硝酸溶液、磷酸溶液混合而成;所述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15%;所述硝酸溶液质量分数为45%;所述磷酸溶液质量分数为10%;(4)碱处理:用氢氧化钾溶液将步骤(3)所得的反应物ph调节为5.5,再将溶液温度升至30℃,用功率为600w的超声波处理溶液20min;所述氢氧化钾的质量分数为25%;(5)混合:在步骤(4)所得的溶液中加入其质量15%的腐殖酸、其质量5%秸秆粉搅拌均匀,将混合液干燥至含水量为35%的粉末;所述秸秆粉由质量比为3:1的玉米秸秆粉、大豆秸秆粉混合而得;(6)包膜:先将粉末在包膜设备中预热至45℃,接着加入粉末质量0.5%的淀粉以及1.2%的改性脲醛树脂,在包膜设备中以150r/min的转速转动40min,固化成膜即得。实施例2一种制备火龙果复混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粉碎:将麦饭石、沸石、蛭石、天青石、钾长石、硅藻土、黄金石、膨润土以质量比为1.0:1.4:0.8:0.2:0.3:0.1:0.3:1.4混合均匀后进行粉碎为粒度为2mm的固体颗粒粉料;(2)煅烧:将固体颗粒粉料送入煅烧塔中用600℃的高温煅烧120min冷却,得到改性粉料;(3)酸浸:在25℃下无光条件下,将改性粉料与其质量5倍的酸液混合,搅拌反应5h;所述酸液由质量比为1:5:2的盐酸溶液、硝酸溶液、磷酸溶液混合而成;所述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25%;所述硝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5%;所述磷酸溶液质量分数为20%;(4)碱处理:用氢氧化钾溶液将步骤(3)所得的反应物ph调节为6.5,再将溶液温度升至35℃,用功率为1000w的超声波处理溶液40min;所述氢氧化钾的质量分数为35%;(5)混合:在步骤(4)所得的溶液中加入其质量25%的腐殖酸、其质量12%秸秆粉搅拌均匀,将混合液干燥至含水量为25%的粉末;所述秸秆粉由质量比为3:1的玉米秸秆粉、大豆秸秆粉混合而得;(6)包膜:先将粉末在包膜设备中预热至55℃,接着加入粉末质量1.2%的淀粉以及3.5%的改性脲醛树脂,在包膜设备中以250r/min的转速转动50min,固化成膜即得。实施例3一种制备火龙果复混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粉碎:将麦饭石、沸石、蛭石、天青石、钾长石、硅藻土、黄金石、膨润土以质量比为1.0:1.3:1.0:0.4:0.5:0.2:0.2:1.3混合均匀后进行粉碎为粒度为0.8mm的固体颗粒粉料;(2)煅烧:将固体颗粒粉料送入煅烧塔中用400℃的高温煅烧110min冷却,得到改性粉料;(3)酸浸:在18℃下无光条件下,将改性粉料与其质量4倍的酸液混合,搅拌反应3h;所述酸液由质量比为1:5:2的盐酸溶液、硝酸溶液、磷酸溶液混合而成;所述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25%;所述硝酸溶液质量分数为45%;所述磷酸溶液质量分数为20%;(4)碱处理:用氢氧化钾溶液将步骤(3)所得的反应物ph调节为6,再将溶液温度升至31℃,用功率为700w的超声波处理溶液30min;所述氢氧化钾的质量分数为28%;(5)混合:在步骤(4)所得的溶液中加入其质量23%的腐殖酸、其质量8%秸秆粉搅拌均匀,将混合液干燥至含水量为28%的粉末;所述秸秆粉由质量比为3:1的玉米秸秆粉、大豆秸秆粉混合而得;(6)包膜:先将粉末在包膜设备中预热至50℃,接着加入粉末质量0.5%的淀粉以及3.5%的改性脲醛树脂,在包膜设备中以250r/min的转速转动40min,固化成膜即得。实施例4一种制备火龙果复混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粉碎:将麦饭石、沸石、蛭石、天青石、钾长石、硅藻土、黄金石、膨润土以质量比为1.0:1.3:1.1:0.5:0.3:0.2:0.3:1.4混合均匀后进行粉碎为粒度为1mm的固体颗粒粉料;(2)煅烧:将固体颗粒粉料送入煅烧塔中用400℃的高温煅烧114min冷却,得到改性粉料;(3)酸浸:在23℃下无光条件下,将改性粉料与其质量4倍的酸液混合,搅拌反应4h;所述酸液由质量比为1:5:2的盐酸溶液、硝酸溶液、磷酸溶液混合而成;所述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25%;所述硝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5%;所述磷酸溶液质量分数为10%;(4)碱处理:用氢氧化钾溶液将步骤(3)所得的反应物ph调节为5.5,再将溶液温度升至35℃,用功率为1000w的超声波处理溶液20min;所述氢氧化钾的质量分数为35%;(5)混合:在步骤(4)所得的溶液中加入其质量15%的腐殖酸、其质量5%秸秆粉搅拌均匀,将混合液干燥至含水量为35%的粉末;所述秸秆粉由质量比为3:1的玉米秸秆粉、大豆秸秆粉混合而得;(6)包膜:先将粉末在包膜设备中预热至55℃,接着加入粉末质量0.5%的淀粉以及1.2%的改性脲醛树脂,在包膜设备中以150r/min的转速转动50min,固化成膜即得。试验例2012年,在广西百色田林火龙果种植基地,选择10亩土壤肥效相差相差不大的园地,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使用复合肥作为基肥,实验组使用本发明复混肥作为基肥,其他种植措施一致,采收火龙果之后计算亩产量,统计病虫害发生率。实验结果对照组实验组病害发生率8.77%2.48%亩产量(kg/hm2)3015.823346.79钙含量(mg/kg)28.1936.47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复混肥后,实验组的病害发生率显著降低,显然与本发明肥料对土壤微环境的优化有密切关系,并且,实验组亩产量提高了10.94%,钙含量提高了29.3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