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柳叶瓶钧瓷工艺品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00042发布日期:2018-12-08 06:31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柳叶瓶钧瓷工艺品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钧瓷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柳叶瓶钧瓷工艺品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钧瓷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为我国河南省禹州市的特产,其主要特征为瓷器的颜色复杂化,改变了古代瓷器的单色釉发展脉络,具有“进窑一色,出窑万彩”等独特的特色,是其他陶瓷工艺品无法实现和比拟的。如图1所示,该柳叶瓶的器型仿照身着旗袍的仕女,瓶身上的竹叶有竹叶青青、青春典雅之寓意,整个器型线条优美大方,而现有技术中没有这种器型,且现有的瓷釉配方也难以达到这种艺术效果,在烧制时,钧瓷在出窑冷却后极易开裂,成品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柳叶瓶钧瓷工艺品的制作方法,坯釉结合性能好,成品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柳叶瓶钧瓷工艺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取陶土;所述陶土包括以下组分:高岭土50-65份,碱土5-10份,石英石3-5份,砂石8-12份,铅粉8-10份,莫来石8-10份,铁矿石1-2份;

步骤2,练泥;将陶土首先进行粗碎成砂粒状或粉状,然后进行磨碎,加水混合成泥团;

步骤3,拉坯;将泥团拉制出花瓶坯体,所述坯体下部直径小于坯体上部的直径,所述坯体下部到上部圆滑过渡;

步骤4、将坯体的瓶口处雕刻出圆滑过渡的v字形缺口;并在坯体上粘上弧形的柳枝及多片柳叶;

步骤5,干燥;将修整好的坯体常温干燥,干燥后的坯体含水量低于3%;

步骤6、素烧;将坯体放入素烧窑中,在900℃-1000℃的温度下烧制5-6个小时;

步骤7、施釉;将素烧后的坯体表面除杂处理后进行表面先上底釉,上釉后进行干燥,其中底部不上釉;所述底釉包括:白长石30-45份,方解石10-15份,铜矿石3-5份,氧化硅3-5份,氧化铝1-2份,氧化锌6-8份,泡花碱5-7份,氧化钠1-2份,氧化钾1-4份,木节土3-5份;将干燥后的坯体的底釉上刷面釉,所述面釉包括石英20-25份,长石20-25份,方解石5-6份,铅晶料10-12份,氧化铜1-2份,碱石1-2份,氧化铁3-5份,氧化钴5-7份;将底釉和面釉的釉料分别进行粉碎,混合,球磨,使其成为细度为400-450目的细粉,加水搅拌混合球磨后制成釉浆;上釉时,釉浆的含水率为50%;

步骤8、烧制;将施釉后并干燥的坯体放入窑中在1300℃的温度烧制12-15个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柳叶瓶钧瓷工艺品美观大方,釉色分布均匀,釉色红中带紫,是一款工艺价值和烧制难度非常高的器型。本发明的底釉能够遮盖坯体表面的缺陷以及防止坯体中的气体与盐分浸入釉层,本发明的坯釉结合性能好,同时采用本发明的陶土、釉料及制作步骤,钧瓷的成品率高,其器形及颜色更能体现本发明作品的创意和艺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柳叶瓶钧瓷工艺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瓶体;2-柳枝;3-柳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现结合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柳叶瓶钧瓷工艺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取陶土;所述陶土包括以下组分:高岭土50份,碱土5份,石英石3份,砂石8份,铅粉8-份,莫来石10份,铁矿石1份;

步骤2,练泥;将陶土首先进行粗碎成砂粒状或粉状,然后进行磨碎,加水混合成泥团;

步骤3,拉坯;将泥团拉制出花瓶坯体,所述坯体下部直径小于坯体上部的直径,所述坯体下部到上部圆滑过渡;

步骤4、将坯体的瓶口处雕刻出圆滑过渡的v字形缺口;并在坯体上粘上弧形的柳枝及多片柳叶;如图1所示,瓶体1的弧度明显,瓶体1上有柳枝2和柳叶3,整个瓶体1造型大方,类似着装旗袍,釉色透亮美观;

步骤5,干燥;将修整好的坯体常温干燥,干燥后的坯体含水量低于3%;

步骤6、素烧;将坯体放入素烧窑中,在900℃的温度下烧制5-6个小时;

步骤7、施釉;将素烧后的坯体表面除杂处理后进行表面先上底釉,上釉后进行干燥,其中底部不上釉;所述底釉包括:白长石30份,方解石10份,铜矿石3份,氧化硅3份,氧化铝1份,氧化锌6份,泡花碱5份,氧化钠1份,氧化钾1份,木节土3份;将干燥后的坯体的底釉上刷面釉,所述面釉包括石英20份,长石20份,方解石5份,铅晶料10份,氧化铜1份,碱石1份,氧化铁3份,氧化钴5份;将底釉和面釉的釉料分别进行粉碎,混合,球磨,使其成为细度为400目的细粉,加水搅拌混合球磨后制成釉浆;上釉时,釉浆的含水率为50%;

步骤8、烧制;将施釉后并干燥的坯体放入窑中在1300℃的温度烧制15个小时。

本发明的坯釉结合性能好,同时采用本发明的陶土、釉料及制作步骤,钧瓷的成品率高,其器形及颜色更能体现本发明作品的创意和艺术效果。在以上的实施例中应当注意,在主体部分施釉时,应当保证施釉的釉层厚度不大于1毫米,以保证减少釉层的开裂,影响本作品的艺术效果。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柳叶瓶钧瓷工艺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取陶土;所述陶土包括以下组分:高岭土65,碱土10份,石英石5份,砂石10份,铅粉10份,莫来石10份,铁矿石2份;

步骤2,练泥;将陶土首先进行粗碎成砂粒状或粉状,然后进行磨碎,加水混合成泥团;

步骤3,拉坯;将泥团拉制出花瓶坯体,所述坯体下部直径小于坯体上部的直径,所述坯体下部到上部圆滑过渡;

步骤4、将坯体的瓶口处雕刻出圆滑过渡的v字形缺口;并在坯体上粘上弧形的柳枝及多片柳叶;

步骤5,干燥;将修整好的坯体常温干燥,干燥后的坯体含水量低于3%;

步骤6、素烧;将坯体放入素烧窑中,在950℃的温度下烧制5个小时;

步骤7、施釉;将素烧后的坯体表面除杂处理后进行表面先上底釉,上釉后进行干燥,其中底部不上釉;所述底釉包括:白长石45份,方解石15份,铜矿石5份,氧化硅5份,氧化铝2份,氧化锌8份,泡花碱7份,氧化钠2份,氧化钾4份,木节土5份;将干燥后的坯体的底釉上刷面釉,所述面釉包括石英25份,长石20份,方解石6份,铅晶料12份,氧化铜2份,碱石1份,氧化铁3份,氧化钴5份;将底釉和面釉的釉料分别进行粉碎,混合,球磨,使其成为细度为400-450目的细粉,加水搅拌混合球磨后制成釉浆;上釉时,釉浆的含水率为50%;

步骤8、烧制;将施釉后并干燥的坯体放入窑中在1300℃的温度烧制12个小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柳叶瓶钧瓷工艺品的制作方法,步骤1、选取陶土;步骤2,练泥;步骤3,拉坯;步骤4、将坯体的瓶口处雕刻出圆滑过渡的V字形缺口;并在坯体上粘上弧形的柳枝及多片柳叶;步骤5,干燥;步骤6、素烧;步骤7、施釉;步骤8、烧制;所述步骤8、烧制;将施釉后并干燥的坯体放入窑中在1300℃的温度烧制12‑15个小时。本发明坯釉结合性能好,钧瓷的成品率高,其器形及颜色更能体现本发明作品的创意和艺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于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禹州市元丰钧陶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19
技术公布日:2018.12.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