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集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83515发布日期:2019-03-22 21:08阅读:7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轻集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轻集料混凝土是指用轻粗骨料、轻细骨料(或普通砂)、水泥胶凝材料和水配制而成的混凝土,其堆积密度不大于1900kg/m3的轻质混凝土。轻集料混凝土自身的颗粒强度较低,且其吸水率在压力下有显著增加,进而在大跨度、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泵送距离长、泵送高度大,泵送经时长,容易导致堵泵。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410855963.x的中国发明专利文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远程泵送的轻集料混凝土,它由水泥浆体、轻粗集料和细集料制备而成,各个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水泥浆体30%~45%、轻粗集料25%~35%、细集料30%~40%,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所述的水泥浆体密度不大于2000kg/m3,轻粗集料表观密度不小于1000kg/m3,水泥浆体密度与轻粗集料表观密度之差小于600kg/m3;所述的水泥浆体粘度不小于10mpa·s;所述的水泥浆体是由按质量比:40%~60%的水泥,10%~20%的粉煤灰,0%~20%的轻质粉体,3%~5%的硅灰,20%~32%的水,1%~4%的无机粘度改性剂,0%~0.2%的纤维素醚,0.5%~1.4%的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均匀混合而成;所述的无机粘度改性剂为以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为主要化学成分的无机粉体,内部具有多孔结构,45μm筛余小于10%。现有的这种轻集料混凝土虽然在高程和超高程泵送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工作性、匀质性,但是因掺入粉煤灰、硅灰和轻质粉体,大大降低了浆体的密度,导致混凝土的强度较低,韧性差,在荷载作用下,易在轻集料混凝土内部空隙或裂纹处产生应力集中,引发裂缝扩展,而轻集料的弹性模量较低,不能抵制变形和裂缝扩展。目前提高轻集料混凝土强度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提高混凝土中掺加的硅灰、使用高标号水泥,增加水泥用量,但是该方法造价高,且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及脆性增大,韧性降低;另一种方法是提高轻集料的密度,从而提高轻集料的强度,但也提高了轻集料的自重,使得混凝土的密度较大。目前提高混凝土韧性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掺加钢纤维来实现,钢纤维虽能够改善脆性,提高韧性,但提高幅度有限,主要是由于轻集料自身存在大量微裂纹,弹性模量较低,容易造成应力集中,导致裂纹扩展而造成混凝土断裂,限制了钢纤维的增韧作用,而且会降低混凝土的工作性,同时,钢纤维的掺量过大会提高轻集料混凝土的自重,且钢纤维会因为发生锈蚀而大幅度降低轻集料混凝土的性能,导致混凝土发生破坏。因此如何制备出和易性和匀质性好,适用于高远程泵送,并且强度和韧性较高的轻集料混凝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集料混凝土,其具有在高远程泵送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和易性和匀质性,且强度和韧性高的优点。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集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具有制备出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匀质性,且具有较好的强度和韧性。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集料混凝土,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160-170份、轻集料250-300份、补强剂10-20份、聚羧酸减水剂5-10份、分散剂1-5份、缓凝剂5-8份、粉煤灰90-100份、水190-200份、无机粘度改性剂5-10份、纤维素醚2-5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合理控制水泥、轻集料和水等原料的使用量,同时利用粉煤灰大大降低混凝土浆体的密度,降低浆体与轻集料之间的密度差,且利用无机粘度改性剂和纤维素醚,提高浆体的粘度,降低混凝土的工作性对混凝土中自由水含量变化的敏感程度,防止泵压加载轻集料吸水,泵压卸载轻集料释水导致的自由水含量波动,使得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和易性和匀质性,便于泵送;使用分散剂和缓凝剂,使得混凝土浆体在泵送过程中不易凝结,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提高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的匀质性和流动性,防止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凝结聚团,使用补强剂,在混凝土有较好和易性的同时,增加混凝土凝结后的强度和韧性。进一步地,所述轻集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80-100份粗骨料、50-60份细骨料、5-10份膨胀剂、5-1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10-20份聚乙烯纤维、20-30份聚合物乳液、100-150份水、20-40份硅粉、70-80份环氧树脂溶液,其中聚合物乳液的固含量为40-6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膨胀剂用于补偿混凝土的收缩,防止产生裂纹,聚合物乳液和聚乙烯纤维吸附在粗骨料上,使得粗骨料内部的孔洞和裂纹附着一层聚合物薄膜,提高粗集料的韧性,聚乙烯纤维在粗骨料表面形成网状结构,从而起到增加粗骨料强度、韧性以及抗形变能力,限制粗骨料裂纹的扩展,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和硅粉,能够增加粗集料的强度,弥合粗骨料表面的裂纹,从而增加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进一步地,所述轻集料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1)粗骨料增韧增强处理:将粗骨料放入密闭容器中,控制反应器的内压力为负0.1-0.15mpa,温度为30-40℃,加入膨胀剂、聚合物乳液和聚乙烯纤维,混合均匀后静置3-4h,取出放置在相对湿度为75-85%,温度为27-30℃的条件下养护1-3天;(2)粗骨料再增强处理:将步骤(1)中得到的粗骨料、水、硅粉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混合搅拌制成浆体,将浆体在相对湿度为60-70%,温度为23-27℃的条件下养护3-4天;(3)细骨料增韧增强处理:将细骨料和环氧树脂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后,在80-90℃下烘干,之后与步骤(2)所得粗骨料进行混合,在相对湿度85-95%,温度17-23℃条件下养护1-3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使用膨胀剂防止混凝土浆体产生应力收缩,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纹和细缝,再使用聚合物乳液在粗骨料表面形成聚合物薄膜,增加粗骨料的韧性,聚乙烯纤维在粗骨料表面搭建网络结果,提高粗骨料的强度、韧性和抗形变能力,使用硅粉和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填充粗骨料之间的缝隙,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同时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和抗冻性能,再使用环氧树脂溶液包裹细骨料,包覆在细骨料表面的环氧树脂不仅能够增加细骨料的强度,还能增加细骨料的韧性和抗形变能力,同时提高混凝土的分散性,使得混凝土易泵送。进一步地,所述补强剂为质量比为1:0.7-1.2:1.2-1.5的玻璃纤维、尼龙纤维和有机仿钢纤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璃纤维、尼龙纤维和有机仿钢纤维,能够有效改善混凝土脆性,提高韧性和强度,且玻璃纤维、尼龙纤维和有机仿钢玻璃重量轻且不会发生锈蚀,所以混凝土自重轻,耐久性好。进一步地,所述分散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糖苷、硬脂酸单甘油酯、乙烯基双硬脂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分散剂,能够提高混凝土浆体的流动性和匀质性,提高混凝土的高远程泵送性。进一步地,所述缓凝剂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5-10份磷酸钠、20-30份木质纤维素、1-5份羟基苯磺酸锌、10-20份葡萄糖酸钠、1-5份聚琥珀酰亚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缓凝剂,能够延缓混凝土的水化作用,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使得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进一步地,所述无机粘度改性剂为质量比为1:2-3:1-2的硅藻土、炭黑和蛭石粉,硅藻土、炭黑和蛭石粉的粒径为1-10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藻土、炭黑和蛭石粉均具有多孔结构,这类物质掺入混凝土中,能够增加混凝土的粘度,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匀质性,且硅藻土、炭黑和蛭石粉的多孔结构具有储水、释水性能,所以能够降低混凝土的工作性对混凝土中自由水含量变化的敏感程度,使得混凝土中自由水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时混凝土工作性保持稳定。进一步地,所述细骨料为陶粒,目数为12-20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陶粒强度高,孔隙率很高,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降低混凝土的工作性对混凝土中自由水含量变化的敏感程度,且陶粒质地轻,密度低,使得混凝土自重轻,具有耐腐蚀性能。进一步地,所述聚合物乳液为苯丙乳液、聚乙烯醇乳液、乙烯-聚醋酸乙烯共聚乳液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聚合物乳液粘附在粗骨料表面,使得粗骨料表面粘附一层聚合物薄膜,从而增加粗骨料的韧性和强度,提高混凝土的耐冲击性和耐环境应力开裂性。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集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按照比例称取原料,将轻集料、水泥、分散剂、粉煤灰倒进搅拌机中干拌4-5min;s2:再加入聚羧酸减水剂、缓凝剂和补强剂,干拌8-10min;s3:最后加入无机粘度改性剂、纤维素醚和水,搅拌均匀,制得轻集料混凝土。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轻集料、水泥、分散剂、粉煤灰首先进行干拌,便于将轻集料混合均匀,再加入聚羧酸减水剂、缓凝剂和补强剂,最后加入水,搅拌均匀,制备出的轻集料混凝土具有和易性、匀质性较好,能够满足高远程泵送的需求,同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由于本发明采用无机粘度改性剂和纤维素醚,提高了混凝土浆体的粘度,降低混凝土的工作性对混凝土中自由水含量变化的敏感程度,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匀质性,同时与分散剂和缓凝剂相互配合使用,增加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保持混凝土浆体的流动性,使得混凝土浆体满足高远程泵送的需求,同时添加补强剂,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第二、本发明中使用聚合物乳液对粗骨料进行处理,使得粗骨料表面粘附一层聚合物薄膜,从而增加粗骨料的韧性,使用聚乙烯纤维在粗骨料表面形成网络结构,进一步增加粗骨料的韧性,再使用硅粉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对包覆聚合物薄膜和聚乙烯纤维的粗骨料进行处理,以增加粗骨料的强度,使得粗骨料不仅具体较高的韧性,还具有较高的强度,从而制得强度和韧性高的轻集料混凝土。第三、本发明中对细骨料进行环氧树脂溶液的包覆,不仅能够提高细骨料的强度和抗形变性能,还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分散性,使得混凝土容易泵送。第四、本发明中使用硅藻土、炭黑和蛭石粉作为无机粘度改性剂,因为硅藻土、炭黑和蛭石粉均具有多孔结构,这类物质掺入混凝土中,能够增加混凝土的粘度,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匀质性,且硅藻土、炭黑和蛭石粉的多孔结构具有储水、释水性能,所以能够降低混凝土的工作性对混凝土中自由水含量变化的敏感程度,使得混凝土中自由水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时混凝土工作性保持稳定。第五、本发明的方法先使用干拌方法搅拌轻集料、水泥、分散剂和粉煤灰,最后加水搅拌,使得各组分混合均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轻集料的制备例1-3以下制备例中膨胀剂选用uea型膨胀剂,环氧树脂乳液选用sr-670环氧树脂乳液,苯丙乳液选用bc-01型苯丙乳液,聚乙烯醇乳液选用df-1018型聚乙烯醇乳液、乙烯-聚醋酸乙烯共聚乳液选用cp149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制备例1:(1)粗骨料增韧增强处理:按照表1中的配比,其中“份”表示重量份,将80份粗骨料放入密闭容器中,控制反应器的内压力为负0.1mpa,温度为30℃,加入5份膨胀剂、20份聚合物乳液和10份聚乙烯纤维,混合均匀后静置3h,取出放置在相对湿度为75%,温度为27℃的条件下养护1天,其中粗骨料为卵石经机械破碎、筛分制得,粒径为5mm,聚合物乳液苯丙乳液,固含量为40%,聚乙烯纤维的直径20μm,长度中为3mm;(2)粗骨料再增强处理:将步骤(1)中得到的粗骨料、100份水、20份硅粉和5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混合搅拌制成浆体,将浆体在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23℃的条件下养护3天;(3)细骨料增韧增强处理:将50份细骨料和70份环氧树脂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后,在80℃下烘干,之后与步骤(2)所得粗骨料进行混合,在相对湿度85%,温度17℃条件下养护1天,其中细骨料为陶粒,目数为12目。制备例2:(1)粗骨料增韧增强处理:按照表1中的配比,将90份粗骨料放入密闭容器中,控制反应器的内压力为负0.3mpa,温度为35℃,加入8份膨胀剂、25份聚合物乳液和15份聚乙烯纤维,混合均匀后静置3.5h,取出放置在相对湿度为80%,温度为28℃的条件下养护2天,其中粗骨料为天然岩石经机械破碎、筛分制得,粒径为6mm,聚合物乳液为聚乙烯醇乳液,固含量为50%,聚乙烯纤维的直径25μm,长度中为5mm;(2)粗骨料再增强处理:将步骤(1)中得到的粗骨料、125份水、30份硅粉和8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混合搅拌制成浆体,将浆体在相对湿度为65%,温度为25℃的条件下养护3.5天;(3)细骨料增韧增强处理:将55份细骨料和75份环氧树脂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后,在85℃下烘干,之后与步骤(2)所得粗骨料进行混合,在相对湿度90%,温度20℃条件下养护2天,其中细骨料为陶粒,目数为16目。制备例3:(1)粗骨料增韧增强处理:按照表1中的配比,将100份粗骨料放入密闭容器中,控制反应器的内压力为负0.5mpa,温度为40℃,加入10份膨胀剂、30份聚合物乳液和20份聚乙烯纤维,混合均匀后静置4h,取出放置在相对湿度为85%,温度为30℃的条件下养护3天,其中粗骨料为卵石经机械破碎、筛分制得,粒径为10mm,聚合物乳液为乙烯-聚醋酸乙烯共聚乳液,固含量为60%,聚乙烯纤维的直径30μm,长度中为8mm;(2)粗骨料再增强处理:将步骤(1)中得到的粗骨料、150份水、40份硅粉和1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混合搅拌制成浆体,将浆体在相对湿度为70%,温度为27℃的条件下养护4天;(3)细骨料增韧增强处理:将60份细骨料和780份环氧树脂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后,在90℃下烘干,之后与步骤(2)所得粗骨料进行混合,在相对湿度95%,温度23℃条件下养护3天,其中细骨料为陶粒,目数为20目。表1制备例1-3中轻集料的原料配比实施例以下实施例中甲基羟乙基纤维素醚选用ma60001p6型羟乙基甲基纤维素,甲基羟丙基纤维素醚选用mj40000ps型甲基羟丙基纤维素醚。实施例1:一种轻集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表2中的配比称取原料,其中“份”表示重量份数,将250份轻集料、160份水泥、1份分散剂、90份粉煤灰倒进搅拌机中干拌4min;其中轻集料由制备例1制备而成,分散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水泥为p.o42.5水泥,粉煤灰为一级粉煤灰;s2:再加入5份聚羧酸减水剂、5份缓凝剂和10份补强剂,干拌8min;其中聚羧酸减水剂为dh-4004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补强剂为质量比为1:0.7:1.2的玻璃纤维、尼龙纤维和有机仿钢纤维,玻璃纤维和尼龙纤维的直径为1mm,长度为35mm,有机仿钢纤维的直径为0.5mm,长度为30mm,缓凝剂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5份磷酸钠、20份木质纤维素、1份羟基苯磺酸锌、10份葡萄糖酸钠、1份聚琥珀酰亚胺;s3:最后加入5份无机粘度改性剂、2份纤维素醚和190份水,搅拌均匀,制得轻集料混凝土,其中无机粘度改性剂为质量比为1:2:1的硅藻土、炭黑和蛭石粉,硅藻土、炭黑和蛭石粉的粒径为1mm,纤维素醚为甲基羟乙基纤维素醚,粘度为30pa·s。实施例2:一种轻集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混凝土的原料配比如表2所示,步骤s1中,干拌时间为4.3min,轻集料由制备例2制备而成,分散剂为烷基糖苷;步骤s2中,干拌时间为8.8min,玻璃纤维和尼龙纤维的直径为2mm,长度为40mm,有机仿钢纤维的直径为1mm,长度为40mm,缓凝剂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6份磷酸钠、24份木质纤维素、3份羟基苯磺酸锌、14份葡萄糖酸钠、3份聚琥珀酰亚胺;步骤s3中纤维素醚为甲基羟丙基纤维素醚,粘度为40pa·s。实施例3:一种轻集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混凝土的原料配比如表2所示,步骤s1中,干拌时间为4.6min,轻集料由制备例3制备而成,分散剂为硬脂酸单甘油酯;步骤s2中,干拌时间为9.6min,玻璃纤维和尼龙纤维的直径为1.5mm,长度为45mm,有机仿钢纤维的直径为1.5mm,长度为45mm,缓凝剂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8份磷酸钠、28份木质纤维素、4份羟基苯磺酸锌、18份葡萄糖酸钠、4份聚琥珀酰亚胺;步骤s3中纤维素醚为甲基羟丙基纤维素醚,粘度为44pa·s。实施例4:一种轻集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混凝土的原料配比如表2所示,步骤s1中,干拌时间为5min,轻集料由制备例3制备而成,分散剂为乙烯基双硬脂酰胺;步骤s2中,干拌时间为10min,玻璃纤维和尼龙纤维的直径为2mm,长度为50mm,有机仿钢纤维的直径为2mm,长度为50mm,缓凝剂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10份磷酸钠、30份木质纤维素、5份羟基苯磺酸锌、20份葡萄糖酸钠、5份聚琥珀酰亚胺;步骤s3中纤维素醚为甲基羟丙基纤维素醚,粘度为50pa·s。表2实施例1-4中混凝土的原料配比实施例5:一种轻集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补强剂包括质量比为1:1:1.3的玻璃纤维、尼龙纤维和有机仿钢纤维。实施例6:一种轻集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补强剂包括质量比为1:1.2:1.5的玻璃纤维、尼龙纤维和有机仿钢纤维。实施例7:一种轻集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无机粘度改性剂为质量比为1:2.5:1.5的硅藻土、炭黑和蛭石粉,硅藻土、炭黑和蛭石粉的粒径为5mm。实施例8:一种轻集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无机粘度改性剂为质量比为1:3:2的硅藻土、炭黑和蛭石粉,硅藻土、炭黑和蛭石粉的粒径为10mm。对比例对比例1:一种轻集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轻集料中粗骨料不进行步骤(1)粗骨料增韧增强处理和步骤(2)粗骨料再增强处理。对比例2:一种轻集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轻集料中细骨料不进行步骤(3)细骨料增韧增强处理。对比例3:一种轻集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轻集料中粗骨料不进行步骤(1)粗骨料增韧增强处理和步骤(2)粗骨料再增强处理,细骨料不进行步骤(3)细骨料增韧增强处理。对比例4:一种轻集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补强剂包括质量比为1:0.4:0.7的玻璃纤维、尼龙纤维和有机仿钢纤维。对比例5:一种轻集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补强剂包括质量比为1:1.5:2.0的玻璃纤维、尼龙纤维和有机仿钢纤维。对比例6:一种轻集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无机粘度改性剂为质量比为1:1.5:0.5的硅藻土、炭黑和蛭石粉。对比例7:一种轻集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无机粘度改性剂为质量比为1:3.5:2.5的硅藻土、炭黑和蛭石粉。性能检测试验1、制备例1-3中轻集料的性能检测:按照制备例1-3中的方法制备轻集料,按照gb/t17431.2-2010《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第2部分:轻集料试验方法》中的检测方法检测轻集料的筒压密度和表观密度,以粗集料d(max)≤19mm的取样量为准,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表3制备例1-3中轻集料的性能检测结果检测项目筒压强度(mpa)表观密度(kg/m3)制备例112.31870制备例211.81790制备例310.91852由表3中数据可以看出,采用制备例1-3中方法制备出的轻集料具有表观密度大,且筒压强度高的优点,适合于高远程泵送。2、轻集料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匀质性检测:(1)按照实施例1-8和对比例1-7中的方法制备轻集料混凝土,将混凝土分别在甭管平管长度超过180m,平均折算水平泵送距离超过400m,泵压14-15mpa的施工环境中进行泵送,按照gb/t50080-2016《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测试方法标准》检测混凝土在泵送前后的坍落度、扩展度;(2)按照dlt5150-2001《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中混凝土拌合物拌合匀质性试验测试匀质性,并以其中固定的用先后出机取样混凝土的28d抗压强度和差值和砂浆表观密度的差值评定,检测结果如表4所示。表4实施例1-8和对比例1-7制备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匀质性测试结果由表4中的数据抗压看出,按照实施例1-8中方法制备的轻集料混凝土的坍落度大,且泵送前后,坍落度变化不明显,扩展度在泵送前较大,且泵送前后无较大变化,匀质性较好,由此说明按照实施例1-8中方法制备的轻集料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匀质性和流动性;对比例1的制备方法中未对轻集料中的粗骨料进行增韧增强处理和再增强处理,使得混凝土在泵送前后的坍落度均较小,扩展度也较小,由此说明对粗骨料进行增韧增强处理和再增强处理,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匀质性,使得混凝土高远程泵送前后工作性无明显变化;对比例2的制备方法中未对细骨料进行增强处理,制备出的混凝土坍落度泵送前和泵送后较小,且扩展度不大,匀质性较各实施例小,说明混凝土的流动性以及和易性较差,对细骨料进行增强处理,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匀质性,使混凝土适用于高远程泵送;对比例3中对粗骨料和细骨料均未作处理,制备的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扩展度小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2中的坍落度和拓展度,说明对粗骨料和细骨料处理后再制备混凝土,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匀质性,使混凝土适用于高远程泵送;对比例4中补强剂中尼龙纤维和有机仿钢纤维含量较小,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扩展度以及匀质性没有太大影响,对比例5中因补强剂中尼龙纤维和有机仿钢纤维含量较多,导致混凝土的密度较大,增大了浆体和轻集料之间的密度差,使得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匀质性较差,因此说明补强剂中玻璃纤维、尼龙纤维和有机仿钢纤维的质量比为1:0.7-1.2:1.2-1.5,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匀质性,使混凝土适用于高远程泵送;对比例6中因炭黑和蛭石粉的含量较少,导致无机粘度改性剂的粘度较低,使得浆体和轻集料之间的密度差较大,对比例7中炭黑和蛭石粉的含量较多,导致混凝土的粘度较大,流动性较差,因此说明无机粘度改性剂中硅藻土、炭黑和蛭石粉的质量比为1:2-3:1-2时,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匀质性,使混凝土适用于高远程泵送。3、轻集料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测试:(1)按照实施例1-8和对比例1-7中的方法制备轻集料混凝土,按照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检测轻集料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抗折强度和28d抗压强度;(2)按照《混凝土断裂试验与断裂韧度测定标准方法》测试轻集料混凝土的断裂韧性,测试结果如表5所示。表5实施例1-8和对比例1-7中轻集料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测试结果由表5中数据可以看出,按照实施例1-8中方法制备的轻集料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断裂韧性指数,说明由本发明中(实施例1-8)方法制备的轻集料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在荷载作用下,轻集料混凝土内部空隙或裂纹处不会存在应力集中,避免产生裂缝,且弹性模量较高,能抵制变形和裂缝扩展;对比例1的制备方法中未对轻集料中的粗骨料进行增韧增强处理和再增强处理,制备出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断裂韧性均较小,且弹性模量高,说明对粗骨料进行处理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防止混凝土出现应力集中,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对比例2中未对细骨料进行增强处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小,弹性模量较低,断裂增韧指数较小,说明对细骨料进行增强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防止混凝土在荷载作用下出现变形和裂缝;对比例3中对粗骨料和细骨料均未进行处理,使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以及弹性模量均小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2中的数值,说明对对粗骨料和细骨料进行处理,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以及断裂韧性指数;对比例4因为补强剂中尼龙纤维和有机仿钢纤维含量较小,对混凝土的增强作用不明显,制备出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性能较差,因此补强剂中玻璃纤维、尼龙纤维和有机仿钢纤维的质量比为1:0.7-1.2:1.2-1.5,能够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对比例5因为补强剂中尼龙纤维和有机仿钢纤维含量较多,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测试值与实施例1-8中的测试值没有较大差异,因此为了节省成本,使玻璃纤维、尼龙纤维和有机仿钢纤维的质量比为1:0.7-1.2:1.2-1.5;对比例6中因无机粘度改性剂中炭黑和蛭石粉的含量较少,导致混凝土的粘度较小,弹性模量小,而且抗压强度等性能也较差,因此将硅藻土、炭黑和蛭石粉的质量比控制为1:2-3:1-2时,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