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电加热孔的退火窑塞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1467发布日期:2018-12-25 20:49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电加热孔的退火窑塞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电加热孔的退火窑塞子。



背景技术:

退火窑在玻璃生产线中属关键设备之一,其直接关系到玻璃成品的质量。退火窑的主要作用表现为:高温玻璃带在通过退火窑内部辊道的传送过程中,玻璃带温度按照规定的降温曲线降低至常温状态,使玻璃内部的永久应力降低至可控范围,以便后续的切裁等加工处理。

玻璃退火窑是一个连续退火设备,形状多为长方形,长度在60-300m(具体长度根据工艺需要确定);其在通长方向上建立了稳定的温度制度,从退火窑入口内部温度约600℃,到出口温度约50℃。一般情况下,退火窑保温区,尤其是A区,其内部温度最高可达600℃,而退火窑外墙板温度则要求控制在75℃以下。

根据实际需要,退火窑侧墙通常安装有电加热塞孔,相应的侧墙塞孔与塞体结构具体如下:退火窑侧墙的外侧板(即退火窑外墙板)与内侧板之间设有塞孔,塞孔内配合有塞子,塞子包括封板、单一结构式塞芯以及设于二者之间的密封组件,销轴依次将封板、密封组件与单一结构式塞芯固定相连。经长期应用发现:实际使用时,销轴和塞芯形成了一组连接内外侧板的热桥;同时,塞芯与塞孔本身仍存在一定间隙,尤其是上部位置,热量将直接辐射至塞孔形成板附近,增加了热传导;以上情况,均共同导致同一结果,即塞孔附近外墙板温度常常高于100℃。因此,传统的退火窑侧墙塞子结构大大增加了热量散失,导致退火窑内部边部温度过低,影响温度稳定;同时,进一步造成退火窑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加大,对生产不利。

据此,目前急需对当前的退火窑侧墙塞子结构进行改进,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热传导,进一步降低退火窑外侧墙板温度,同时也便于人员在退火窑边部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最大限度的降低热传导,从而进一步降低退火窑外侧墙板温度,同时便于人员在退火窑边部操作的带电加热孔的退火窑塞子。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带电加热孔的退火窑塞子,用于安装在退火窑的塞孔中,包括封板、塞芯以及设于二者之间的密封组件,封板、密封组件和塞芯之间通过第一销轴依次连接,并且,三者的中心处横向贯穿有电加热孔,电加热孔中设有电加热插管;所述塞芯包括外侧塞体、内侧塞体以及设于二者之间的第一硬质保温板或第一陶瓷板,外侧塞体、第一硬质保温板或第一陶瓷板、内侧塞体之间通过第二销轴依次连接,外侧塞体与内侧塞体内填充有第一保温棉;所述密封组件具体为保温棉制密封件,与塞孔过盈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封板具体为长方形封板,封板上设有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密封组件包括靠近封板的第一密封段和靠近第一密封段的第二密封段,第二密封段的外径略小于第一密封段的外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密封组件末端、外侧塞体以及第一硬质保温板或第一陶瓷板的外径均保持一致,且轴线相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内侧塞体的外径略小于第一硬质保温板或第一陶瓷板的外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塞孔与塞子的结构相配合,具体包括外侧板、内侧板以及设于二者之间的塞孔形成板;所述塞孔形成板包括外侧塞孔板、内侧塞孔板以及将二者相连的第二硬质保温板或第二陶瓷板;所述外侧塞孔板设置于外侧板端,且依次向内侧板方向延伸出第一外侧塞孔板以及与第一外侧塞孔板相连的第二外侧塞孔板,第二外侧塞孔板孔径略小于第一外侧塞孔板孔径;所述内侧塞孔板设置于内侧板端,且向外侧板方向延伸,内侧塞孔板孔径略小于第二外侧塞孔板孔径,内侧塞孔板末端垂直设有朝向第二外侧塞孔板方向的第二挡块;所述第二硬质保温板或第二陶瓷板设置于内侧塞孔板的外周,第二硬质保温板或第二陶瓷板的一侧端与第二挡块相连,同侧另一端与第二外侧塞孔板末端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用于退火窑的电加热塞孔。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提供了一种可最大限度的降低热传导,从而进一步降低退火窑外侧墙板温度,同时便于人员在退火窑边部操作的带电加热孔的退火窑塞子,具体优点如下:

(1)结构简单,改造方便;

(2)由于塞芯中第一硬质保温板或第一陶瓷板的存在,各销轴与塞芯无法形成连接内外侧板的热桥;同时,塞孔与塞子组合后,内侧板的热量将无法直接辐射至外侧塞孔板处;经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改进,大大降低了退火窑内外侧墙之间的热桥面积,而且还降低了热辐射系数,使退火窑外侧板温度大大降低,进一步避免了由于退火窑外侧墙板温度过高带来的热量散失严重、能耗大以及人员操作不便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塞孔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带电加热孔的退火窑塞子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1中塞孔与塞子相配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外侧板,2为内侧板,21为角钢加强筋,3为塞孔形成板,31为外侧塞孔板,311为第一外侧塞孔板,312为第二外侧塞孔板,313为带有缺口的三角形加强筋,32为内侧塞孔板,321为第二挡块,33为第二硬质保温板,4为第二保温棉;5为封板,51为把手,6为塞芯,61为外侧塞体,62为内侧塞体,63为第一硬质保温板,64为第一保温棉,7为密封组件,71为第一密封段,72为第二密封段,81为第一销轴,82为第二销轴,9为电加热孔,91为电加热插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带电加热孔的退火窑塞子,用于退火窑的电加热塞孔,包括封板5、塞芯6以及设于二者之间的密封组件7,封板5、密封组件7和塞芯6之间通过第一销轴81依次连接,并且,三者的中心处横向贯穿有电加热孔9,电加热孔9中设有电加热插管91。

封板5具体为长方形封板,封板5上设有把手51。

塞芯6包括外侧塞体61、内侧塞体62以及设于二者之间的第一硬质保温板63,外侧塞体61、第一硬质保温板63、内侧塞体62之间通过第二销轴82依次连接,外侧塞体61与内侧塞体62内填充有第一保温棉64。

密封组件7具体为保温棉制密封件,与塞孔过盈配合;密封组件7具体包括靠近封板5的第一密封段71和靠近第一密封段71的第二密封段72,第二密封段72的外径略小于第一密封段71的外径。

进一步地,密封组件7末端、外侧塞体61以及第一硬质保温板63的外径均保持一致,且轴线相一致;内侧塞体62的外径则略小于第一硬质保温板63的外径。

参见图1-2和图6,一种与本实施例带电加热孔的退火窑塞子相配合的塞孔结构,具体包括外侧板1、内侧板2以及设于二者之间的塞孔形成板3,塞孔形成板3包括外侧塞孔板31、内侧塞孔板32以及将二者相连的第二硬质保温板33;其中,外侧板1、内侧板2、塞孔形成板3均为钢制板,并且,三者围成的空腔内填充有第二保温棉4。外侧塞孔板31具体为中空的长方体状板,设置于外侧板1端,且依次向内侧板2方向延伸出第一外侧塞孔板311以及与第一外侧塞孔板311相连的第二外侧塞孔板312,第二外侧塞孔板孔312径略小于第一外侧塞孔板311孔径;内侧塞孔板32具体为中空的长方体状板,设置于内侧板2端,且向外侧板1方向延伸,内侧塞孔板32孔径略小于第二外侧塞孔板312孔径,内侧塞孔板32末端垂直设有朝向第二外侧塞孔板312方向的第二挡块321;第二硬质保温板33设置于内侧塞孔板32的外周,第二硬质保温板33的一侧端与第二挡块321相连,同侧另一端与第二外侧塞孔板312末端抵接。

进一步地,内侧板2靠近外侧板1一侧的端面内还设有角钢加强筋21;角钢加强筋21竖向设置于内侧板2一侧端面内,且沿内侧板2侧端自上而下延伸,当于塞孔形成板3处被阻断后,继续沿塞孔形成板3底端向下延伸。

进一步地,外侧塞孔板31底端还设有带有缺口的三角形加强筋313;带有缺口的三角形加强筋313具体为直角三角形加强筋,其竖向设置于外侧塞孔板31底部,且同时与外侧板1抵接,直角三角形加强筋的直角处开有与第一外侧塞孔板311底端相契合的长方形缺口。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1)结构简单,改造方便;

(2)首先,外侧塞孔板31、内侧塞孔板32之间通过具有“耐高温、低导热”性能的第二硬质保温板33或第二陶瓷板相连,直接打破传统塞孔作为热桥这一缺陷;其次,由于塞芯6中第一硬质保温板63或第一陶瓷板的存在,各销轴与塞芯6无法形成连接内外侧板的另一组热桥;同时,塞孔与塞子组合后,内侧板2的热量也将无法直接辐射至外侧塞孔板31处;因此,经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改进,大大降低了退火窑内外侧墙之间的热桥面积,而且还降低了热辐射系数,使退火窑外侧板1温度大大降低,进一步避免了由于退火窑外侧墙板温度过高带来的热量散失严重、能耗大以及人员操作不便问题;

(3)内侧板2靠近外侧板1一侧的端面内设有角钢加强筋21,有利于增加本装置的整体强度;

(4)外侧塞孔板31底端设有直角三角形加强筋,该直角三角形加强筋的直角处还开有与第一外侧塞孔板311底端相契合的长方形缺口;当本装置塞孔配合塞子使用时,该结构进一步增加了整体装置的强度,提高第一外侧塞孔板311的承压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带电加热孔的退火窑塞子,用于退火窑的电加热塞孔,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将实施例1中的“第一硬质保温板63”替换为“第一陶瓷板”,“第二硬质保温板33”替换为“第二陶瓷板”,二者均为耐高温低导热材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