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酸氢铵的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0507发布日期:2019-09-06 20:14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酸氢铵的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工业中碳酸氢铵的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酸氢铵的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行碳铵碳化塔运行过程中,当生产负荷达到设计值后,再提高生产能力将会变得非常困难,如果需要增加生产负荷,一般会新建一套碳化系统。新建一套系统,意味着新建4个塔,投资大,建设周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碳酸氢铵的生产系统,在常规碳化工艺流程的基础上,通过小成本投入,达到提高生产负荷,增加产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碳酸氢铵的生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一号碳化塔、二号碳化塔、三号碳化塔,以及固定副塔和综合塔,转化低变气通过管路分别接入一号碳化塔、二号碳化塔和三号碳化塔,所述三座碳化塔的出气口通过管路同时接入到固定副塔的进气口,固定副塔的出气口通过管路接入到综合塔的进气口,综合塔的出气口通过管路接入压缩机的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碳酸氢铵的生产系统,所述连接一号碳化塔出气口的管路接有分支管路通往一号碳化塔和二号碳化塔的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碳酸氢铵的生产系统,所述二号碳化塔和三号碳化塔出气口管路汇合后接有分支管路通往一号碳化塔的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碳酸氢铵的生产系统,与一号碳化塔的进气口连接的所有管路均安装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碳酸氢铵的生产系统,与二号碳化塔和三号碳化塔的进气口连接的所有管路均安装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碳酸氢铵的生产系统,与固定副塔的进气口连接的所有管路均安装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碳酸氢铵的生产系统,所述一号碳化塔的直径为 2800mm,二号碳化塔和三号碳化塔的直径均为2200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碳酸氢铵的生产系统,所述一号碳化塔的进气量占转化低变气量的40%,二号碳化塔和三号碳化塔的进气量占转化低变气量均为3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常规碳化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只需要加入一座新增碳化塔,并相应新增管路加强循环,通过小成本投入,有效提高了生产负荷,并达到了大幅增加产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碳酸氢铵的生产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所示,碳酸氢铵的生产系统,该系统包括一号碳化塔、二号碳化塔、三号碳化塔,以及固定副塔和综合塔,转化低变气通过管路1导出,管路1分出管路11接入一号碳化塔,从管路1又分出管路12分别接入二号碳化塔和三号碳化塔,其中二号碳化塔通过接入管111接入,三号碳化塔通过接入管112 接入;所述三座碳化塔的出气口汇入管路2,管路2接入到固定副塔的进气口,固定副塔的出气口通过管路3接入到综合塔的进气口,综合塔的出气口通过管路4接入压缩机的进气口。所述一号碳化塔的进气量占转化低变气量的40%,二号碳化塔和三号碳化塔的进气量占转化低变气量均为30%。

所述二号碳化塔的出气口管路221和三号碳化塔出气口管路222汇合到管路22,一号碳化塔出气口管路21与管路22汇合到管路2中,管路22在与管路21的汇合点之前接出有分支管路223与通往一号碳化塔的进气口的管路12 相连接。一号碳化塔的出气口管路21在与管路22的连接点之前接出有分支管路211与管路11相连接。

以上所述管路,在管路12与管路1的连接点和与分支管路223的连接点之间设置有阀门51;分支管路223上设置有阀门52;管路22在与分支管路223 的连接点和与管路21的连接点之间设置有阀门53;管路21在与分支管路211 连接点之后设置有阀门54;分支管路211上设置有阀门55;管路11在与分支管路211连接点之前设置有阀门56。所述一号碳化塔的直径为2800mm,二号碳化塔和三号碳化塔的直径均为2200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