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石灰窑气实现三聚氰胺与碳酸氢铵联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8072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石灰窑气实现三聚氰胺与碳酸氢铵联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生产三聚氰胺的尾气 生产碳酸氢铵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三聚氰胺是一种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三聚氰 胺-甲醛树脂,广泛用于木材加工、塑料、造纸、医药等行业,目前,三 聚氟胺的生产方法主要是尿素法,即尿素在加热和一定压力条件下,通 过热解生成三聚氟胺,同时副产部分氨气和二氧化碳,其中氨气量约为 二氧化碳量的两倍。循环的氨气经净化、加压后重回系统,而这部分反应 尾气则需消化掉,行业内现行的低压法工艺主要是利用合成氨生产中的 变换气提供二氧化碳与该尾气反应,实现三聚氰胺与碳酸氢铵或尿素等联 产,没有联产条件和二氧化碳气源的生产厂家只能用水吸收尾气制取氨 水,由于氨水易挥发、难贮藏、不易运输,市场范围小、销售渠道窄, 大量的氨水只能廉价出售,影响了企业效益发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生产三聚氰胺过程中的氨气富余,二气化碳 缺乏的问题,利用廉价的石灰窑气作为碳酸氢铵合成所需二氧化碳的气 源,使三聚氟胺反应尾气全部转化为附加值较高的碳酸氢铵,提高企业经 营收益。
本发明的目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收集石灰石煅烧放出的尾 气,经水洗除杂降温、静电除尘、气体加压冷却后,与三聚氰胺水洗尾制得的浓氨水在碳化塔内合成碳酸氢铵。
用通风机将石灰窑尾气引出,控制气体中的氧含量小于1.5%, 二氧化 碳25%—35%,压力大于400咖水柱,温度小于150。 C,经冷却塔水洗降温 至40° C以下的气体送入气柜,气柜内的气经罗茨风机引出后进行静电除尘, 再经压縮机加压、冷却后控制压力大于0. 6Mpa,温度小于40° C,进碳化工 序,在碳化塔内与浓氨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铵结晶,结晶液经稠厚器、离心机 分离后得到碳酸氛铵产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 与现有小氮肥企业的三聚氟胺和碳酸氢铵联产相比,该工艺利用 了含二氧化碳较高的石灰窑尾气,有利于使碳酸氢铵形成大颗粒,便于 液固分离和降低产品中的水分及添加剂用量。
2、 与三聚氰胺尾气制取氨水工艺相比,该工艺利用了廉价的石灰窑 尾气,制得附加值较高的碳酸氢铵,即可实现三聚氰胺与碳酸氢铵的联 产、增加企业收益,又治理了石灰生产排放的窑气,达到C02减排的效 果。


图l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三聚氟胺生产线与连续煅烧的石灰窑配套的情况下,用通风机将 石灰窑尾气引出,控制尾气中的氧含量为0.8%, 二氧化碳为30%,压力 为480咖水柱,温度IOO。 C,经冷却塔水洗降温至35。 C的气体送入气 柜,气柜内的气经罗茨风机引出后进行静电除尘,再经压縮机加压、冷 却后控制压力为0.9Mpa,温度为35° C,进碳化工序,在碳化塔内与浓氨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铵结晶,结晶液经稠厚器、离心机分离后得到碳酸 氢铵产品。
本实施例只是个案,目的是用来说明三聚氰胺与碳酸氢铵联产的具 体工艺技术。只要是利用来自石灰窑煅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实现三聚氰胺 与碳酸氢铵联产的,不论是哪种形式,都属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石灰窑气实现三聚氰胺与碳酸氢铵联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收集石灰石煅烧放出的尾气,经水洗除杂降温、静电除尘、气体加压冷却后,与三聚氰胺水洗尾气制得的浓氨水在碳化塔内合成碳酸氢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石灰窑气实现三聚氰胺与碳酸 氢铵联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石灰石煅烧放出的尾气中的氧含量小于 1.5%, 二氧化碳25%~35%,压力大于400鴯水柱,温度小于150。 C,经 冷却塔水洗降温至40° C以下的气体送入气柜,气柜内的窑气经罗茨风 机引出后进行静电除尘,再经压縮机加压、冷却后控制压力大于0. 6Mpa, 温度小于40。 C,进碳化工序,在碳化塔内与浓氨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铵结 晶,结晶液经稠厚器、离心机分离后得到碳酸氣铵产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利用石灰窑气实现三聚氰胺与碳 酸氢铵联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石灰石煅烧放出的尾气中的氧含量为 0.8%, 二氧化碳为30%,压力为480鹏水柱,温度IOO。 C,经冷却塔水 洗降温至35° C的气体送入气柜,气柜内的窑气经罗茨风机引出后进行 静电除尘,再经压縮机加压、冷却后控制压力为0.9Mpa,温度为35° C, 进碳化工序,在碳化塔内与浓氨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铵结晶,结晶液经稠 厚器、离心机分离后得到碳酸氢铵产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石灰窑气实现三聚氰胺与碳酸氢铵联产工艺,收集石灰石煅烧放出的尾气,经水洗除杂降温、静电除尘、气体加压冷却后,与三聚氰胺水洗尾气制得的浓氨水在碳化塔内合成碳酸氢铵。该工艺利用了廉价的石灰窑尾气,制得附加值较高的碳酸氢铵,既可实现三聚氰胺与碳酸氢铵的联产、增加企业收益,又治理了石灰生产排放的窑气,达到CO<sub>2</sub>减排的效果。
文档编号C01C1/26GK101624193SQ200810138298
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1日
发明者李东田 申请人:李东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