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造高折射玻璃珠的余热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8034发布日期:2019-08-07 02:20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造高折射玻璃珠的余热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利用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造高折射玻璃珠的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微珠生产方法是让玻璃粉体在炉体内高温热气流中加热,达到表面熔融,依靠本身表面张力形成球体,通过冷却固化成玻璃珠,成型后玻璃珠经过洗涤去除表面的附着物,再进行烘干,筛分等后工序的处理,最终制得用于反光膜或反光布用途的反光材料,在传统工艺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高温成球工序会产生大量热气流,直接排空,在烘干工序却需要配备独立加热烘干设备对玻璃珠进行烘干,造成热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制造高折射玻璃珠的余热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制造高折射玻璃珠的余热利用装置,包括集热室和滚筒,滚筒的两端穿过集热室两端预留的通孔,滚筒的外壁设置有多个换热片,滚筒的内部设置有导流螺旋片,集热室靠近滚筒进料口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集热室的进气口与成珠炉的尾气出气口连通,集热室远离滚筒进料口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口。

进一步地,集热室底部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支撑座和升降架,升降架固定在靠近滚筒进料口的一端。

进一步地,一种制造高折射玻璃珠的余热利用装置还包括电机、主动轮和传动带,电机的转轴与主动轮的转动中心固定连接,传动带的两端分别与滚筒的一端和主动轮挤压接触,滚筒的两端下方均设置有两个托轮,每个托轮均可转动安装在集热室上。

进一步地,集热室的外壁设置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将成珠炉的出气口与集热室的进气口连通,可以直接将成珠炉产生的大量热气流引入集热室,集热室中设置滚筒,滚筒的外壁设置有换热片,洗涤后的玻璃珠从滚筒的进料口进入滚筒在集热室内进行干燥,将成球工序和烘干工序相结合,可以直接将成珠炉内的热能源用于烘干工序,减少了热能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制造高折射玻璃珠的余热利用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制造高折射玻璃珠的余热利用装置中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相应的附图标记为:

1-滚筒,2-集热室,3-换热片,4-导流螺旋片,5-出气口,6-升降架,7-进气口,8-支撑座,9-托轮,10-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制造高折射玻璃珠的余热利用装置,包括集热室2和滚筒1,滚筒1的两端穿过集热室2两端预留的通孔,滚筒1的外壁设置有多个换热片3,滚筒1的内部设置有导流螺旋片4,集热室2靠近滚筒1进料口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7,集热室2的进气口7与成珠炉的尾气出气口连通,集热室2远离滚筒1进料口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口5。

进一步地,集热室2底部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支撑座8和升降架6,升降架6固定在靠近滚筒1进料口的一端。

进一步地,一种制造高折射玻璃珠的余热利用装置还包括电机、主动轮10和传动带,电机的转轴与主动轮10的转动中心固定连接,传动带的两端分别与滚筒1的一端和主动轮10挤压接触,滚筒1的两端下方均设置有两个托轮9,每个托轮9均可转动安装在集热室2上。

进一步地,集热室2的外壁设置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一种制造高折射玻璃珠的余热利用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从成珠炉引出的热尾气连接到集热室2的进气口7,热气流经过集热室2进行热交换,尾气从出气口5排出,洗涤后的玻璃珠从滚筒1的进料口进入滚筒1,在集热室2内干燥,滚筒1通过主动轮10和传动带的作用转动,滚筒1的外壁上设置有换热片3,玻璃珠在转动的滚筒1内被干燥,干燥后玻璃珠从滚筒1的出料口卸出,烘干装置的集热室2外层设置有保温层,减少热量的散失,集热室2底部靠近滚筒1进料口的一端设置有升降架6,使滚筒1的进料口高于出料口,方便出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