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英渣水泥砌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39209发布日期:2020-01-18 04:57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英渣水泥砌块。



背景技术:

石英砂是一种非金属矿物质,是一种坚硬、耐磨、化学性能稳定的硅酸盐矿物,其主要矿物成分是sio2。

石英砂的颜色为乳白色、或无色半透明状,硬度7,石英砂是重要的工业矿物原料,非化学危险品同时。

我国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而农作物秸秆的处理方法大多数作为固体废物进行堆放或填埋处置的,不仅花費巨大,而且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或者直接焚烧,造成环境污染。

再者,现有的用于建筑人行道的砖块大多数为六面体结构,且六个面的形状完全相同,用于人行道铺砖时,需要克服砖体遇水湿滑的现状,保证人们的行走安全;在现有的人行道砖块加工技术中,均是将砖块加工成表面粗糙,防滑;但是,砖块较重,且每块砖的铺设面积小,施工时大量耗费施工人员的体力,也大量的耗费了砖块加工原材料;同时,现有的人行道砖块铺设在路面时,表面过于坚硬,行人长时间走动时容易脚疼。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英渣水泥砌块,本发明需要解决下述三个问题:

1、减少石英砂的使用量,节约矿产资源;

2、解决现有的农作物秸秆处理不善的现状,实现农作物秸秆资源的二次利用;

3、改变现有的人行道砖块外表坚硬、不够防滑、施工困难的现状。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石英渣水泥砌块,所述石英渣水泥砌块包括上层体a、和下层体b;

所述上层体a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青钢砂100~125份、水泥混合材22~26份、脱硫石膏粉3~5份、95%的季戊四醇1~2份、石英粉350~380份、氯化锌2~4份;

所述下层体b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石英渣110~125份、0.5~0.8%的聚丙烯酰胺13~17份、水泥35~40份、农作物秸秆份300~500、活性炭4~7份、高岭土12~15份、硅藻土8~17份;

其中,所述青钢砂粒度为1~2mm;

所述农作物秸秆粒度为0.8~1.2mm;

所述石英渣粒度为0.2~0.3mm。

优选的,所述水泥混合材由下述方法制备而成:

将电解锰渣破碎至粒径2~3mm,混入粒度0.5~0.8mm的大理石碎末,送入沸腾炉内,以550~750℃的温度煅烧1~1.5h,即得水泥混合材;

所述电解锰渣与大理石碎末的混合比例为100:7~9。

优选的,所述上层体a由下述方法制备而成:

按重量份计,将水泥混合材、脱硫石膏粉、石英粉、氯化锌分别机器粉碎至粒度均≤0.8mm;

将青钢砂洗净后烘至含水量≤9%,送入1300~1350r/min的搅拌器中,混入粉碎后的水泥混合材、脱硫石膏粉、石英粉、氯化锌,干拌均匀,掺入适量的水,调节搅速至580~650r/min,搅拌成稠度1.2~1.4的料浆,加入季戊四醇,继续搅拌30~35min,制得混合料浆;

采用定点浇注,于温度85~90℃下,将混合料浆浇注到模框,恒温65~70min后,进行脱模、砌割,然后送入静停养护,控制静停室温度为75~80℃,湿度为85~90%,养护1~2h,制得熟化上层体a。

优选的,所述下层体b由下述方法制备而成:

将石英渣与聚丙烯酰胺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在混合物中加入环氧大豆油,继续搅拌,掺入适量的水,于120~130r/min的搅速下搅拌成稠度1.2~1.5的料浆s;

分别取高岭土、硅藻土、活性炭,研磨至粒度≤0.8mm,干拌均匀后混入水泥、农作物秸秆;再次干拌均匀后,掺入适量的水,于85~95r/min的搅速下搅拌成稠度1.4~1.5的料浆m;

将料浆s混入料浆m中,混拌均匀,控制混合物稠度为1.3~1.4,送入反应釜,于压力13~15mpa、温度180~200℃、搅速100~110r/min的条件下反应4~6h,制得热态下层体b。

优选的,所述石英渣水泥砌块由下述方法制备而成:

取熟化上层体a,浇注到模具中,装满,于温度385~500℃、压力3.2~4.6mpa的条件下压缩至模具深度的2/5;再浇注热态下层b至压缩后的熟化上层土体a上方,装满模具,于相同条件下压缩至模具深度的3/5;再浇注热态下层体b,重装满模具,于相同条件下压缩至模具深度的4/5;再浇注热态下层体b,重装满模具,于相同条件下压缩至模具深度的4/5;

调控温度至450~550℃、压力为1.3~1.8mpa,密闭熟化1~1.5h,进行脱模、整形砌割,然后送入静停室养护,控制静停室温度65~70℃,湿度为78~80%,养护2~3h;

养护结束后,送入空气湿度15~20%的避雨通风室内,平整码放,再自然养护4~5d,即得石英渣水泥砌块。

优选的,所述石英渣水泥砌块规格如下:

长20~35cm、宽10~30cm、厚度5~8cm;

其中,所述上层体a厚度为石英渣水泥砌块总厚度的2/5,所述中下层体b厚度为石英渣水泥砌块总厚度的3/5。

优选的,所述石英渣水泥砌块在应用于建筑时,上层体a一面朝上,下层体b一面朝下,贴近地面。

优秀的,所述农作物秸秆包括大豆秸秆、黄豆秸秆、高粱秸秆、玉米秸秆、油菜秸秆中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选择石英和农作物秸秆作主要原材料,将石英粉和青钢砂混合制备表层粗糙的上层体a,有效克服砖块遇水湿滑的现状;再将石英渣和农作物秸秆、高岭土等制备成下层体b,有效实现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循环利用解决农作物秸秆难于处理的现状;最后将上下两层挤压粘合在一起,制成人行道专用的石英渣水泥砌块,成品砌块质轻,单位铺设面积大,大大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工作负担;

同时,所述成品石英渣水泥砌块下层体质软,人体踩在上面时,砌块会随人体轻微下凹,当人体离开时,砌块会自动上凸,恢复原状,有效缓解了现有人行道砌块质硬,人们长时间在人行道上走动时脚痛的状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作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仅包括实施例中展现的内容。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石英渣水泥砌块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石英渣水泥砌块包括上层体a、和下层体b;

所述上层体a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青钢砂100份、水泥混合材26份、脱硫石膏粉3份、95%的季戊四醇2份、石英粉350份、氯化锌4份;

所述下层体b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石英渣110份、0.5%的聚丙烯酰胺17份、水泥35份、农作物秸秆份500、活性炭4份、高岭土15份、硅藻土8份;

其中,所述青钢砂粒度为1mm;

所述农作物秸秆粒度为0.8mm;

所述石英渣粒度为0.2mm;

所述农作物秸秆有大豆秸秆、黄豆秸秆和高粱秸秆按1:1:5的比例混合加工制成。

优选的,所述水泥混合材由下述方法制备而成:

将电解锰渣破碎至粒径2mm,混入粒度0.8mm的大理石碎末,送入沸腾炉内,以550℃的温度煅烧1.5h,即得水泥混合材;

所述电解锰渣与大理石碎末的混合比例为100:7。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石英渣水泥砌块的制备方法如下:

第一步、制备上层体:按重量份计,将水泥混合材、脱硫石膏粉、石英粉、氯化锌分别机器粉碎至粒度均为0.8mm;

将青钢砂洗净后烘至含水量为9%,送入1300r/min的搅拌器中,混入粉碎后的水泥混合材、脱硫石膏粉、石英粉、氯化锌,干拌均匀,掺入适量的水,调节搅速至650r/min,搅拌成稠度1.2的料浆,加入季戊四醇,继续搅拌35min,制得混合料浆;

采用定点浇注,于温度85℃下,将混合料浆浇注到模框,恒温70min后,进行脱模、砌割,然后送入静停养护,控制静停室温度为75℃,湿度为90%,养护1h,制得熟化上层体a;

第二步、制备下层体b:将石英渣与聚丙烯酰胺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在混合物中加入环氧大豆油,继续搅拌,掺入适量的水,于120r/min的搅速下搅拌成稠度1.5的料浆s;

分别取高岭土、硅藻土、活性炭,研磨至粒度为0.8mm,干拌均匀后混入水泥、农作物秸秆;再次干拌均匀后,掺入适量的水,于85r/min的搅速下搅拌成稠度1.5的料浆m;

将料浆s混入料浆m中,混拌均匀,控制混合物稠度为1.3,送入反应釜,于压力15mpa、温度180℃、搅速110r/min的条件下反应4h,制得热态下层体b;

第三步、制备石英渣水泥砌块:

取熟化上层体a,浇注到模具中,装满,于温度385℃、压力4.6mpa的条件下压缩至模具深度的2/5;再浇注热态下层b至压缩后的熟化上层土体a上方,装满模具,于相同条件下压缩至模具深度的3/5;再浇注热态下层体b,重装满模具,于相同条件下压缩至模具深度的4/5;再浇注热态下层体b,重装满模具,于相同条件下压缩至模具深度的4/5;

调控温度至450℃、压力为1.8mpa,密闭熟化1h,进行脱模、整形砌割成长20cm、宽10cm、厚度8cm的砌块,然后送入静停室养护,控制静停室温度65℃,湿度为80%,养护2h;

养护结束后,送入空气湿度15%的避雨通风室内,平整码放,再自然养护4d,即得石英渣水泥砌块;

其中,所述石英渣水泥砌块在应用于建筑时,上层体a一面朝上,下层体b一面朝下,贴近地面。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石英渣水泥砌块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石英渣水泥砌块包括上层体a、和下层体b;

所述上层体a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青钢砂125份、水泥混合材22份、脱硫石膏粉5份、95%的季戊四醇1份、石英粉380份、氯化锌2份;

所述下层体b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石英渣125份、0.8%的聚丙烯酰胺13份、水泥40份、农作物秸秆份300、活性炭7份、高岭土12份、硅藻土17份;

其中,所述青钢砂粒度为2mm;

所述农作物秸秆粒度为1.2mm;

所述石英渣粒度为~0.3mm;

所述农作物秸秆由高粱秸秆、玉米秸秆和油菜秸秆3:9:1的比例混合加工制成;

所述水泥混合材由下述方法制备而成:

将电解锰渣破碎至粒径3mm,混入粒度0.5mm的大理石碎末,送入沸腾炉内,以750℃的温度煅烧1h,即得水泥混合材;

所述电解锰渣与大理石碎末的混合比例为100: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石英渣水泥砌块的制备方法如下:

第一步、制备上层体a:按重量份计,将水泥混合材、脱硫石膏粉、石英粉、氯化锌分别机器粉碎至粒度均为0.6mm;

将青钢砂洗净后烘至含水量为7%,送入1350r/min的搅拌器中,混入粉碎后的水泥混合材、脱硫石膏粉、石英粉、氯化锌,干拌均匀,掺入适量的水,调节搅速至580r/min,搅拌成稠度1.4的料浆,加入季戊四醇,继续搅拌30min,制得混合料浆;

采用定点浇注,于温度90℃下,将混合料浆浇注到模框,恒温65min后,进行脱模、砌割,然后送入静停养护,控制静停室温度为80℃,湿度为85%,养护2h,制得熟化上层体a;

第二步、制备下层体b:将石英渣与聚丙烯酰胺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在混合物中加入环氧大豆油,继续搅拌,掺入适量的水,于130r/min的搅速下搅拌成稠度1.2的料浆s;

分别取高岭土、硅藻土、活性炭,研磨至粒度为0.6mm,干拌均匀后混入水泥、农作物秸秆;再次干拌均匀后,掺入适量的水,于95r/min的搅速下搅拌成稠度1.45的料浆m;

将料浆s混入料浆m中,混拌均匀,控制混合物稠度为1.4,送入反应釜,于压力13mpa、温度200℃、搅速100r/min的条件下反应6h,制得热态下层体b;

第三步、制备石英渣水泥砌块:取熟化上层体a,浇注到模具中,装满,于温度500℃、压力3.2mpa的条件下压缩至模具深度的2/5;再浇注热态下层b至压缩后的熟化上层土体a上方,装满模具,于相同条件下压缩至模具深度的3/5;再浇注热态下层体b,重装满模具,于相同条件下压缩至模具深度的4/5;再浇注热态下层体b,重装满模具,于相同条件下压缩至模具深度的5/5;

调控温度至550℃、压力为1.3mpa,密闭熟化1.5h,进行脱模、整形砌割成长35cm、宽30cm、厚度5cm,然后送入静停室养护,控制静停室温度65℃,湿度为78%,养护3h;

养护结束后,送入空气湿度20%的避雨通风室内,平整码放,再自然养护5d,即得石英渣水泥砌块;

所述石英渣水泥砌块在应用于建筑时,上层体a一面朝上,下层体b一面朝下,贴近地面。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