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胶调光玻璃成型用加压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56956发布日期:2020-04-28 21:17阅读:646来源:国知局
夹胶调光玻璃成型用加压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釜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夹胶调光玻璃成型用加压釜。



背景技术:

日常所见的汽车夹胶玻璃、建筑用夹胶玻璃,是用两片以上的玻璃中间有夹胶,经真空高压后玻璃间可以紧密的粘贴在一起,阻挡高强度的外部冲击,以起到保护玻璃内的物品与生命安全。玻璃高压釜是用于这些玻璃深加工即生产夹胶玻璃的关键设备,通过加压、加温等热处理工艺手段,使夹胶玻璃达到安全性的要求。

传统加压釜的抽真空通常采取气嘴、气管和真空泵的组合结构,气嘴连接在加压釜内,气管连接气嘴与真空泵,这种结构在实际使用时一旦气嘴发生堵塞便会影响整个设备流程的继续进行,灵活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夹胶调光玻璃成型用加压釜,其优点是:当某个气嘴堵塞后其余气嘴依然可以正常工作,使得设备可正常运行,提高了加压釜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夹胶调光玻璃成型用加压釜,包括釜体、真空泵、设置在釜体内的冷却件、设置在釜体上的排气管和连接在排气管上的阀门,所述釜体底部设有若干沿釜体长度方向排布的第一石英加热管,所述釜体内设有用于罩住第一石英加热管的网罩,所述釜体内壁上连接有若干气嘴,所述气嘴的一端穿出釜体外,且穿出的一端通过气管依次串联,所述气管的一端与真空泵连接,所述釜体的开口处铰接有端盖,所述釜体上设有用于固定端盖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工时,操作者将玻璃推入釜体内,转动端盖将釜体关闭并利用固定件固定住端盖,启动真空泵,釜体内的空气经各个气嘴抽出,第一石英加热管通电对釜体内进行加热,使得釜体内形成真空高温高温的环境,将两块玻璃压紧、排出空气,待釜体内保温保压一端时间后,冷却件开始工作,对釜体内进行降温;当某个或几个气嘴出现堵塞、损坏时,其余的气嘴仍可继续工作,使得生产流程继续进行,既提高了加压釜的灵活性,又减小了时间的浪费,且多个气嘴还加快釜体内抽真空的速度;采用石英加热管作为加热元件,其电热转换效率高,比一般加热元件节能30%左右,利于降低能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件包括平行铺设在釜体内壁上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间连接有若干间隔排布的输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同一端均延伸出釜体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将进水管与外界水源接通,冷却水经进水管流入各个输水管内,再由出水管排出,釜体内的热量传递至冷却水中并随冷却水输送至釜体外,实现了釜体内的降温;若干输水管增加了其与外界的接触面积,增强了降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件在釜体内壁上对称设有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冷却件同时降温,加快了釜体内降温的速度,节省了生产时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各个所述输水管上均套设中间套,所述中间套上设有若干散热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片增加了输水管与外界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强了降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包括螺杆、滑动连接在釜体侧壁上的限位框、固定在釜体侧壁上驱动盒和设置端盖上的中间板,所述螺杆的一端与限位框螺纹连接,另一端与驱动盒转动连接,所述螺杆与驱动盒转动连接的一端穿进驱动盒内,且穿进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驱动盒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上通过中心轴连接有手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者转动端盖将釜体关闭时,中间板位于限位框内,操作者转动手柄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使得螺杆转动,驱动限位框向远离端盖方向移动,直至限位框与中间板抵紧,使端盖压紧在釜体上,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间板上开设有供限位框远离驱动盒一端部分嵌入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槽与限位框的配合,限制了两者之间的相对移动,提高了端盖固定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端盖侧壁上设有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密封圈增加了端盖与釜体间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釜体内壁上对称设有第二石英加热管,所述釜体内壁上设有用于罩住第二石英加热管的防护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时,第一石英加热管和第二石英加热管同时工作,加快了升温速度,从而节省了工艺流程所需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防护罩减小了第二石英加热管与外界物体磕碰而被损坏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釜体上设有若干固定筒,所述气嘴螺纹连接在固定筒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气嘴损坏时,操作者可旋动气嘴将其卸下并更换新的气嘴,保证了釜体抽真空的速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多个气嘴同时进行抽气动作,即使某个气嘴被堵塞其余气嘴亦能正常工作,保证了生产流程的持续进行;设置的第一石英加热管和第二石英加热管,加快了釜体内升温的速度,两组冷却件则加快了釜体内降温的速度,节省了生产所需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中间套和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冷却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第二石英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卡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釜体;11、真空泵;12、排气管;121、阀门;13、第一石英加热管;131、网罩;14、气嘴;15、气管;16、端盖;161、密封圈;2、冷却件;21、进水管;22、出水管;23、输水管;24、中间套;241、散热片;3、固定件;31、螺杆;32、限位框;33、驱动盒;331、第一锥齿轮;332、第二锥齿轮;34、中间板;341、卡槽;35、中心轴;351、手柄;4、第二石英加热管;41、防护罩;42、固定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夹胶调光玻璃成型用加压釜,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釜体1、真空泵11、设置在釜体1内的冷却件2、设置在釜体1上的排气管12和连接在排气管12上的阀门121,釜体1底部设有若干沿釜体1长度排布的第一石英加热管13,釜体1内设有用于罩住第一石英加热管13的网罩131,网罩131为钢制,釜体1内壁上对称设有若干第二石英加热管4(如图4),釜体1内壁上设有用于罩住第二石英加热管4的防护罩41,以保护第二石英加热管4;釜体1内壁上连接有若干气嘴14,气嘴14的一端穿出釜体1外,且穿出的一端通过气管15(如图4)依次串联,真空泵11位于釜体1外,气管15的一端与真空泵11连接,釜体1的开口处铰接有端盖16,端盖16水平转动且其与釜体1相抵触一侧设有密封圈161(如图5),釜体1上设有用于固定端盖16的固定件3。

如图3所示,冷却件2在釜体1内壁上对称设有两个,以增加釜体1内降温的速度,冷却件2包括铺设在釜体1内壁上的进水管21和出水管22,进水管21与出水管22平行间隔分布且位于防护罩41上方,进水管21低于出水管22,进水管21和出水管22的同一端均延伸出釜体1外,其中进水管21伸出釜体1外的一端外接水源,进水管21与出水管22间连接有若干间隔排布的输水管23(如图4)。

如图5和图6所示,固定件3包括滑动连接在釜体1侧壁上的限位框32和固定在釜体1侧壁上的驱动盒33,限位框32沿釜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驱动盒33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螺杆31,螺杆31的轴线平行于限位框32的移动方向,螺杆31与驱动盒33转动连接的一端穿进驱动盒33内,且穿进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31,驱动盒33内转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332,第二锥齿轮332与第一锥齿轮331相啮合且第二锥齿轮332侧壁上同轴连接有中心轴35,中心轴35远离第二锥齿轮332的一端设有手柄351,螺杆31远离驱动盒33的一端与限位框32螺纹连接,端盖16远离与釜体1铰接点的一端设有中间板34,中间板34上开设有卡槽341(如图7);当操作者转动端盖16将釜体1开口关闭时,中间板34位于限位框32内,此时卡槽341与限位框32端部相对。

动作过程:加工时,操作者先将玻璃置于釜体1内,转动端盖16关闭釜体1的开口,然后转动手柄351,带动第二锥齿轮332转动,第二锥齿轮332带动第一锥齿轮331转动,第二锥齿轮332带动螺杆31同步转动,驱动限位框32向远离端盖16方向移动,直至限位框32嵌入卡槽341内并拉动端盖16压紧在釜体1上;真空泵11启动,釜体1内的空气经各个气嘴14抽出,第一石英管和第二石英管通电,对釜体1内进行加热,形成真空高温高压的工艺环境,从而将两块玻璃压紧并挤出中间的空气,待釜体1内保持恒温恒压一段时间后,打开外接水源,将冷却水输送至进水管21中,进水管21内的水分流至各个输水管23中,最后汇流至出水管22统一排出,形成一个水循环,釜体1内的热量传递至冷却水中,随着水循环输送至釜体1外,达到了降低釜体1内温度的目的,降温结束后操作者反转手柄351,驱动限位框32回移,限位框32与中间板34分离,操作者转动端盖16打开釜体1,取出玻璃。

抽真空时,若某个或几个气嘴14堵塞时,其余的气嘴14依旧可以正常工作,保证生产流程的继续进行,既节省了现场维修所需的时间,又提高了加压釜的灵活性;采用的第一石英加热管13和第二石英加热管4具有升温快、热惯性小的特点,电热转换效率高,利于加快升温速度,节省能耗。

如图2所示,各个输水管23(如图4)上均套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中间套24,中间套24上设有若干散热片241,利于增加输水管23与外界的接触面积,方便釜体1内部热量的传递。

如图4所示,釜体1上设有若干固定筒42,固定筒42的数量与气嘴14数量相同,气嘴14螺纹连接在固定筒42内,当气嘴14损坏时,操作者转动气嘴14,将其卸下,再更换新的气嘴14即可,简单快捷。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