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钢化自动平板真空玻璃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26232发布日期:2020-05-12 18:46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全钢化自动平板真空玻璃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玻璃制造领域,特别提供一种可实现连续两步法全钢化自动平板真空玻璃生产线。



背景技术:

真空玻璃作为一种高性能的一款节能玻璃,依靠出色性能指标,越来越受到绿色节能环保领域的高度重视;目前由于受到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的限制,一直未能实现连续自动化生产,目前真空玻璃的生产普遍采用箱式炉或真空釜等方式,装载卸载费时,升温、降温、抽真空等周期长、产能低、成品率、成本高,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低能耗、高品质的全钢化自动平板真空玻璃生产线,可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全钢化自动平板真空玻璃生产线,包括:第一生产线和第二生产线;所述第一生产线包括:下片玻璃上片机1、上片玻璃上片机1',涂粉机2、下片玻璃定位机3、上片玻璃定位机3'、第一移片机器人4、多个托架5、烘干炉6、合片机器人7、装夹工位8、烧结炉9、封边冷却机10、第二移片机器人11、托架回传系统12;所述第二生产线包括:多台排气玻璃车13、扣排气杯头机器人14、加热排气炉15、冷却机16、封口机器人17、下片机器人18、排气玻璃车回传系统19;

所述下片玻璃上片机1、涂粉机2和下片玻璃定位机3依次连接,所述下片玻璃上片机1等时间间隔将下片玻璃加载到生产线上,通过涂粉机2对下片玻璃进行涂粉,并通过下片玻璃定位机3对下片玻璃进行定位;所述上片玻璃上片机1'与上片玻璃定位机3'连接,所述上片玻璃上片机1'将带有排气孔的上片玻璃加载到生产线上,通过上片玻璃定位机3'对上片玻璃进行定位;所述托架回传系统12上等间隔设有多个托架5,所述多个托架5通过托架回传系统12做长方形轨迹运动,所述托架回传系统12上设有烘干炉6、装夹工位8、烧结炉9、封边冷却机10;所述排气玻璃车回传系统19上等间隔设有多台排气玻璃车13,所述多台排气玻璃车13通过排气玻璃车回传系统19做长方形轨迹运动,所述排气玻璃车回传系统19上设有加热排气炉15、冷却机16;

所述第一移片机器人4将定位后的下片玻璃移位到实时状态下的托架5中,并经过烘干炉6对下片玻璃进行烘干,所述合片机器人7将定位后的上片玻璃移位到经过烘干炉6烘干后的下片玻璃上方进行合片,合片后的玻璃随托架5经过装夹工位8对玻璃进行装夹,并经过烧结炉9将玻璃烧结成一体,烧结后经过封边冷却机10将玻璃封边冷却,所述第二移片机器人11将封边冷却后的玻璃移位到实时状态下排气玻璃车13上,对应的托架5通过托架回传系统12回传;所述排气玻璃车13上的玻璃通过扣排气杯头机器人14对玻璃的排气孔加扣排气杯头,加扣排气杯头后的玻璃随排气玻璃车13经过加热排气炉15进行加热抽真空,抽真空后的玻璃随排气玻璃车13经过冷却机16进行冷却,冷却后的玻璃通过封口机器人17进行封口,封口后的成品玻璃通过下片机器人18下片,对应的排气玻璃车13通过排气玻璃车回传系统19回传。

优选的,所述烘干炉6上设有用于托架5横向进出的烘干炉进出口6a及电控箱ⅰ6b,所述烘干炉6内部设有保温层ⅰ6c、电加热管ⅰ6d、风机ⅰ6e和托辊ⅰ6f。

优选的,所述烧结炉9上设有用于托架5顺向进出的烧结炉进出口9a及电控箱ⅱ9b,所述烧结炉9内部设有保温层ⅱ9c、电加热管ⅱ9d、风机ⅱ9e和托辊ⅱ9f。

优选的,所述封边冷却机10上设有用于托架5顺向进出的封边冷却机进出口10a和风机室ⅰ10b。

优选的,所述加热排气炉15上设有用于排气玻璃车13顺向进出的加热排气炉进出口15a和电控箱ⅲ15b,所述加热排气炉15内部设有保温层ⅲ15c、电加热管ⅲ15d、风机ⅲ15e和导电接头ⅰ15f。

优选的,所述冷却机16上设有用于排气玻璃车13顺向进出的冷却机进出口16a和风机室ⅱ16b,所述冷却机16内部设有导电接头ⅱ16c。

优选的,所述排气玻璃车13包括车体13a;所述车体13a上设有玻璃托架13b和真空泵13c,所述真空泵13c连接有排气管道13d。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全钢化自动平板真空玻璃生产线,具有连续、多工位、低能耗、高效率的特点。整个真空玻璃加工一气呵成,按节拍生产,全程电脑操控,实现自动化生产,确保了产品质量,降低了能耗,实现了高效率,为真空玻璃量产奠定坚实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图1的c-c剖视图;

图5为图1的d-d剖视图;

图6为图1的e-e剖视图;

图7为图1的f-f剖视图;

图8为图1的g-g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排气玻璃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片玻璃上片机;1'、上片玻璃上片机;2、涂粉机;3、下片玻璃定位机;3'、上片玻璃定位机;4、第一移片机器人;5、托架;6、烘干炉;6a、烘干炉进出口;6b、电控箱ⅰ;6c、保温层ⅰ;6d、电加热管ⅰ;6e、风机ⅰ;6f、托辊ⅰ;7、合片机器人;8、装夹工位;9、烧结炉;9a、烧结炉进出口;9b、电控箱ⅱ;9c、保温层ⅱ;9d、电加热管ⅱ;9e、风机ⅱ;9f、托辊ⅱ;10、封边冷却机;10a、封边冷却机进出口;10b、风机室ⅰ;11、第二移片机器人;12、托架回传系统;13、排气玻璃车;13a、车体;13b、玻璃托架;13c、真空泵;13d、排气管道;14、扣排气杯头机器人;15、加热排气炉;15a、加热排气炉进出口;15b、电控箱ⅲ;15c、保温层ⅲ;15d、电加热管ⅲ;15e、风机ⅲ;15f、导电接头ⅰ;16、冷却机;16a、冷却机进出口;16b、风机室ⅱ;16c、导电接头ⅱ;17、封口机器人;18、下片机器人;19、排气玻璃车回传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9所示,全钢化自动平板真空玻璃生产线,包括:第一生产线和第二生产线;第一生产线包括:下片玻璃上片机1、上片玻璃上片机1',涂粉机2、下片玻璃定位机3、上片玻璃定位机3'、第一移片机器人4、多个托架5、2台烘干炉6、合片机器人7、装夹工位8、多段烧结炉9、封边冷却机10、第二移片机器人11、托架回传系统12;第二生产线包括:多台排气玻璃车13、扣排气杯头机器人14、多段加热排气炉15、冷却机16、封口机器人17、下片机器人18、排气玻璃车回传系统19。

下片玻璃上片机1、涂粉机2和下片玻璃定位机3依次连接,下片玻璃上片机1等时间间隔将下片玻璃加载到生产线上,通过涂粉机2对下片玻璃进行涂粉,并通过下片玻璃定位机3对下片玻璃进行定位;上片玻璃上片机1'与上片玻璃定位机3'连接,上片玻璃上片机1'将带有排气孔的上片玻璃加载到生产线上,通过上片玻璃定位机3'对上片玻璃进行定位;通过下片玻璃定位机3和上片玻璃定位机3'可实现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之间的相互定位;托架回传系统12上等间隔设有多个托架5,多个托架5通过托架回传系统12做长方形轨迹运动,托架回传系统12上设有烘干炉6、装夹工位8、烧结炉9、封边冷却机10;排气玻璃车回传系统19上等间隔设有多台排气玻璃车13,多台排气玻璃车13通过排气玻璃车回传系统19做长方形轨迹运动,排气玻璃车回传系统19上设有加热排气炉15、冷却机16。

第一移片机器人4将定位后的下片玻璃移位到实时状态下的托架5中,并经过烘干炉6对下片玻璃进行烘干,合片机器人7将定位后的上片玻璃移位到经过烘干炉6烘干后的下片玻璃上方进行合片,合片后的玻璃随托架5经过装夹工位8对玻璃进行装夹(可采取人工装夹方式),并经过烧结炉9将玻璃烧结成一体,烧结后经过封边冷却机10将玻璃封边冷却,第二移片机器人11将封边冷却后的玻璃移位到实时状态下排气玻璃车13上,对应的托架5通过托架回传系统12回传;排气玻璃车13上的玻璃通过扣排气杯头机器人14对玻璃的排气孔加扣排气杯头,加扣排气杯头后的玻璃随排气玻璃车13经过加热排气炉15进行加热抽真空,抽真空后的玻璃随排气玻璃车13经过冷却机16进行冷却,冷却后的玻璃通过封口机器人17进行封口,封口后的成品玻璃通过下片机器人18下片,对应的排气玻璃车13通过排气玻璃车回传系统19回传。重复上述过程就可以实现全钢化平板真空玻璃的生产连续自动化。

其中,烘干炉6上设有用于托架5横向进出的烘干炉进出口6a及电控箱ⅰ6b,烘干炉6内部设有保温层ⅰ6c、电加热管ⅰ6d、风机ⅰ6e和托辊ⅰ6f。烧结炉9上设有用于托架5顺向进出的烧结炉进出口9a及电控箱ⅱ9b,烧结炉9内部设有保温层ⅱ9c、电加热管ⅱ9d、风机ⅱ9e和托辊ⅱ9f。封边冷却机10上设有用于托架5顺向进出的封边冷却机进出口10a和风机室ⅰ10b。加热排气炉15上设有用于排气玻璃车13顺向进出的加热排气炉进出口15a和电控箱ⅲ15b,加热排气炉15内部设有保温层ⅲ15c、电加热管ⅲ15d、风机ⅲ15e和导电接头ⅰ15f。冷却机16上设有用于排气玻璃车13顺向进出的冷却机进出口16a和风机室ⅱ16b,冷却机16内部设有导电接头ⅱ16c。排气玻璃车13包括车体13a;车体13a上设有玻璃托架13b和真空泵13c,真空泵13c连接有排气管道13d。

上述托辊ⅰ6f和托辊ⅱ9f可以使托架5顺利通过;当排气玻璃车13加载到加热排气炉15和冷却机16工位时,排气玻璃车13与加热排气炉15和冷却机16相配合,导电接头ⅰ15f和导电接头ⅱ16c给排气玻璃车13通电,排气玻璃车13进行排气操作。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