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立式托盘发酵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22574发布日期:2020-11-06 12:36阅读:72来源:国知局
组合立式托盘发酵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立式托盘发酵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在利用工农业有机废物制备有机肥料的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高温好氧发酵实现有机废物的养分转化和脱水干化。在现有各种发酵工艺中,托盘式发酵系统是最为节能、环保和高效的一种。而基于立式托盘为发酵功能单元的发酵系统相较于基于平托盘为发酵功能单元的发酵系统更具经济性。为此,本公司于2016年11月21申请了《立式托盘发酵系统及发酵方法》(申请号:201611023320.4)的发明专利,该专利中所述的托盘滑行装置即发酵输送线由滑轨支架、托盘滑轨和托盘滑行导向杆构成,所述滑轨支架设置安装于安装支撑平面上,所述托盘滑轨成对平行安装在所述滑轨支架两侧,所述托盘滑行导向杆成对平行连接安装于托盘滑轨上方的滑轨支架两侧并与托盘滑轨平行;所述托盘滑轨在托盘滑行方向上与水平面成0.01%~1%的向下坡度;与之配套的所述的立式发酵托盘的四个角部分别设置安装有滑行滚轮,系统工作时所述的立式发酵托盘依靠重力作用,在所述托盘滑轨上由所述托盘滑行装置即发酵输送线的一端自由滑行到另一端,达到立式发酵托盘一边输送其中的发酵物料一边发酵,同时减少动力消耗和设备投资的目的。

上述发明技术方案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所述立式发酵托盘在所述托盘滑行装置即发酵输送线上滑行的速度不一致及位置不可控,在发酵系统进行自动化运行时可靠性及效率不够高,无法实现任一发酵托盘准确输送停止于托盘滑行装置即发酵输送线上的任一位置,也无法实现相邻两发酵托盘接触整齐排列、充分利用托盘滑行装置即发酵输送线的长度空间,导致立式托盘发酵系统的技术优势无法得以充分发挥及普及推广。

因此,创新设计开发出既能够保证立式发酵托盘输送准确控制,同时结构又简单、制造成本、运行能耗成本又较低的发酵输送线或系统,对于立式托盘发酵系统的技术优势发挥及普及推广十分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立式托盘发酵系统发酵托盘输送线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运行能耗成本较低的组合立式托盘发酵输送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组合立式托盘发酵输送系统,包括托盘发酵输送机组、托盘转向输送机组、托盘转向升降输送机组;所述托盘转向升降输送机组垂直安装在所述托盘转向输送机组的机架内侧;所述托盘发酵输送机组垂直连接安装于所述托盘转向输送机组之间,所述托盘发酵输送机组与所述托盘转向升降输送机组成直线连接;所述托盘发酵输送机组、托盘转向输送机组、托盘转向升降输送机组分别由若干台托盘发酵输送机、托盘转向输送机和托盘转向升降输送机组成;

所述托盘发酵输送机由机架、动力发酵输送机、无动力发酵输送机构成;所述机架设置安装于安装支撑面上,所述动力发酵输送机和所述无动力发酵输送机平行安装于所述机架内侧,所述动力发酵输送机安装于所述无动力发酵输送机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较佳地,前述的组合立式托盘发酵输送系统,其所述动力发酵输送机是链条输送机;

所述无动力发酵输送机是无动力辊筒输送机;

所述托盘转向输送机和所述托盘转向升降输送机为链条输送机。

较佳地,前述的组合立式托盘发酵输送系统,其所述托盘发酵输送机的所述机架内侧平行设置安装有托盘导向挡边。

较佳地,前述的组合立式托盘发酵输送系统,其所述托盘发酵输送机组两端分别连接的所述托盘转向输送机组为直线贯通连接或/和间断连接。

较佳地,前述的组合立式托盘发酵输送系统,其所述托盘发酵输送机组、所述托盘转向输送机组、所述托盘转向升降输送机组层叠1~20层安装。

较佳地,前述的组合立式托盘发酵输送系统,其所述托盘发酵输送机组的输送面在输送方向上成向下倾斜0.01~1%的坡度。

较佳地,前述的组合立式托盘发酵输送系统,其所述托盘发酵输送机组、托盘转向输送机组、托盘转向升降输送机组下方设置安装有漏料收集皮带、链板、螺旋或刮板输送机。

较佳地,前述的组合立式托盘发酵输送系统,其所述托盘发酵输送机组之间设置安装有维护通道。

较佳地,前述的组合立式托盘发酵输送系统,其所述托盘发酵输送机组外安装有密封罩,所述密封罩上设置安装有尾气除臭净化装置。

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组合立式托盘发酵输送系统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技术方案高效、便捷地解决了现有立式托盘发酵系统发酵托盘输送线存在的不足,其组合立式发酵托盘主要重量支撑于所述托盘发酵输送机组的无动力发酵输送机上,少量重量支撑于所述动力发酵输送机上,组合立式发酵托盘在输送过程,输送动力主要来自于托盘自身的重力,少量来自于所述动力发酵输送机,而且通过动力发酵输送机实现了将任一发酵托盘准确输送停止于托盘发酵输送机组的任一位置上,实现输送速度一致和相邻两个发酵托盘接触整齐排列,充分利用了托盘发酵输送机组的长度空间,从而实现组合立式发酵托盘发酵系统进行自动化运行时的高可靠性和高生产效率,同时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和运行能耗成本低,使组合立式托盘发酵系统的技术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为大范围推广普及创造了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主剖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侧剖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托盘发酵输送机组11:托盘发酵输送机

111:机架112:动力发酵输送机

113:无动力发酵输送机114:托盘导向挡边

2:托盘转向输送机组21:托盘转向输送机

3:托盘转向升降输送机组31:托盘转向升降输送机

4:维护通道5:漏料收集输送机

6:密封罩7:尾气除臭净化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组合立式托盘发酵输送系统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立式托盘发酵输送系统主要由托盘发酵输送机组1、托盘转向输送机组2、托盘转向升降输送机组3构成;所述托盘转向升降输送机组3垂直安装在所述托盘转向输送机组2的机架内侧;所述托盘发酵输送机组1垂直连接安装于所述托盘转向输送机组2之间,所述托盘发酵输送机组1与所述托盘转向升降输送机组3成直线连接;所述托盘发酵输送机组1、托盘转向输送机组2、托盘转向升降输送机组3分别由若干台托盘发酵输送机11、托盘转向输送机21和托盘转向升降输送机31组成。本实施例中所述托盘发酵输送机组1、托盘转向输送机组2、托盘转向升降输送机组3分别由二台托盘发酵输送机11、二台托盘转向输送机21和六台托盘转向升降输送机31组成。

所述托盘发酵输送机11由机架111、动力发酵输送机112、无动力发酵输送机113构成;所述机架111设置安装于安装支撑面上,所述动力发酵输送机112和所述无动力发酵输送机113平行安装于所述机架111内侧,所述动力发酵输送机112安装于所述无动力发酵输送机113的上方。所述动力发酵输送机112是链条输送机;所述无动力发酵输送机113是无动力辊筒输送机。

所述托盘转向输送机21和所述托盘转向升降输送机31为链条输送机。

为了避免发酵托盘在输送过程中偏离而出现卡顿,影响系统运行稳定性,所述托盘发酵输送机11的所述机架111内侧平行设置安装有托盘导向挡边114。

所述托盘发酵输送机组1两端分别连接的所述托盘转向输送机组2为直线贯通连接,作业时所述发酵托盘经所述托盘转向输送机组2和所述托盘转向升降输送机31输送分别进入三个平行的所述托盘发酵输送机组1,完成发酵后三个所述托盘发酵输送机组1中的发酵托盘又经其后端连接的托盘转向升降输送机31输送进入所述托盘转向输送机组2,并经所述托盘转向输送机组2输送到后续的作业功能单元。

为了减小所述发酵托盘在所述托盘发酵输送机组1的输送阻力,降低输送能耗,所述托盘发酵输送机组1的输送面在输送方向上成向下倾斜0.15%的坡度。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组合立式托盘发酵输送系统与实施例一相似,区别仅在于:

为灵活满足不同设备安装场地长短及发酵处理量大小不同情况下所述组合立式托盘发酵输送系统的设计布局,所述托盘发酵输送机组1两端分别连接的所述托盘转向输送机组2为间断连接,即作业时所述发酵托盘经所述托盘转向输送机组2和所述托盘转向升降输送机31输送仅从四个所述托盘发酵输送机组1中最右侧的一个所述托盘发酵输送机组1的入口端进入所有四个平行的所述托盘发酵输送机组1,当所述发酵托盘输送到第一个所述托盘发酵输送机组1的末端后,经连接在其后端的所述托盘转向升降输送机31和所述托盘转向输送机21转向输送进入第二个托盘发酵输送机组1,如此来回折返输送,完成发酵后所述发酵托盘经最左侧的一个所述托盘发酵输送机组1及其后端连接的所述托盘转向升降输送机31和托盘转向输送机21输送到后续的作业功能单元。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组合立式托盘发酵输送系统与实施例一、例二相似,区别仅在于:

为灵活满足不同设备安装场地长短及发酵处理量大小不同情况下所述组合立式托盘发酵输送系统的设计布局,所述托盘发酵输送机组1两端分别连接的所述托盘转向输送机组2为连续和间断组合连接,即作业时所述发酵托盘经所述托盘转向输送机组2和所述托盘转向升降输送机31输送分别进入五个平行所述托盘发酵输送机组1右侧的其中四个,发酵过程中或完成发酵后右侧四个所述托盘发酵输送机组1中的发酵托盘分别经其后端连接的托盘转向升降输送机31输送进入所述托盘转向输送机组2,并经所述托盘转向输送机组2输送进入最左侧一个所述托盘发酵输送机组1,最后所有所述发酵托盘经最左侧一个所述托盘发酵输送机组1及其后端连接的所述托盘转向升降输送机31和托盘转向输送机21输送到后续的作业功能单元。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7、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组合立式托盘发酵输送系统与实施例一相似,区别仅在于:

为了节省设备安装场地,提高单位场地面积发酵处理量,所述托盘发酵输送机组1、所述托盘转向输送机组2、所述托盘转向升降输送机组3层叠二层安装。

为了便于设备日常运行维护和检修,所述托盘发酵输送机组1之间设置安装有维护通道4。所述维护通道4上铺设通透的网格板,便于发酵系统内空气流动交换。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9、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组合立式托盘发酵输送系统与实施例一相似,区别仅在于:

为了减少操作人工,提高系统运行的环保性,实现更加清洁的生产,所述托盘发酵输送机组1、托盘转向输送机组2、托盘转向升降输送机组3下方设置安装漏料收集输送机5,自动收集和回收所述发酵托盘在输送过程中撒落的发酵物料,所述的漏料收集输送机5是皮带输送机。

同时,在所述托盘发酵输送机组1外设置安装密封罩6,所述密封罩6上设置安装尾气除臭净化装置7。发酵作业过程中,对发酵物料发酵产生的尾气进行收集,经过所述尾气除臭净化装置7除臭净化后排放,减小对厂界环境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